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CT扫描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破口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106例主动脉夹层病人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成像(SSD)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原始横轴位图像的夹层动脉瘤破口检出率为37.7%,MI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及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然后在工作站上进行MPR、CPR、VR成像,结合轴住扫描图像,观察这三种重建图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显示情况及主要动脉分支受累情况。结果:MPR对判断真假腔、内膜瓣、破口入口有帮助;CPR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整体效果较好:VR整体观最好,但显示内膜瓣、破口入口不如前两者。结论:MPR、CPR、VR这三种方法结合轴位图像,能够立体直观、整体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情况,对临床医生决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CT急诊资料.结果 14例显示主动脉不同程度扩张,8例显示主动脉内真假腔,11例显示分隔线,13例显示内膜钙化斑内移,6例显示主动脉呈椭圆形.结论 CT平扫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AD的螺旋CT检查资料。结果:23例中DeBakeyⅠ型AD瘤8例,DeBakeyⅢ型AD瘤15例。ADCT表现为主动脉双腔、腔内剥离内膜片、内膜破口、附壁血栓等。23例中5例破裂,CT表现为胸腔及主动脉周围积液,增强扫描可见造影剂外渗。螺旋CT增强能有效辨认AD真、假腔,显示附壁血栓及AD与肾动脉的关系和分支受累情况。结论:螺旋CT对AD的诊断非常有效,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atypical aortic dissection,AAD)是指没有内膜撕裂口的主动脉夹层,可继续发展成为主动脉夹层或自行吸收,被认为是一种变异的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夹层的早期阶段,有很高的危险性和致死率[1],故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作用。CT检查尤其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软件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2]。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14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MSCT检查资料作一系统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2例应用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并手术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多排螺旋CT对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准确率达100%,并可以多角度观察、分析病变情况,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影像学检查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i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 tion,CPR)及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然后在工作站上进行MPR、CPR、VR成像,结合轴位扫描图像,观察这三种重建图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显示情况及主要动脉分支受累情况。结果:MPR对判断真假腔、内膜瓣、破口入口有帮助;CPR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整体效果较好;VR整体观最好,但显示内膜瓣、破口入口不如前两者。结论:MPR、CPR、VR这三种方法结合轴位图像,能够立体直观、整体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情况,对临床医生决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真假腔的CT征象。方法 30例AD患者均行16层CT胸腹联合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重点观察和评价AD的真假腔、内膜片的CT表现。结果鸟嘴征30例,蜘蛛网征4例,均位于假腔;75%~100%的假腔直径大于真腔腔内血栓16例位于假腔,1例位于真腔;偏心性内膜片钙化12例,均位于真腔侧;外壁钙化20例位于真腔,3例位于假腔;平直的内膜片在慢性AD假腔中多见(91.7%)。结论鸟嘴征、假腔大于真腔、腔内血栓及偏心性内膜钙化有助于AD真假腔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孟波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1):1336-133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例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扫描后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本组21例按照DeBaKey分型属于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6例,其中5例病变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6例累及肾动脉,肾动脉"起源于假腔";3例累及髂总动脉;2例下支架。结论: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分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对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结果各种处理方法均可显示主动脉夹层及真假腔,但以MPR和VR显示最佳,MPR可清晰显示内膜片形态、腔内血栓、管壁钙化移位及夹层累及范围和破裂口,VR可立体显示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关系以及螺旋状的内膜.结论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具有明确的价值,MPR和VR作为后处理技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应用价值。方法: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MSCT平扫、增强血管成像,并应用后处理技术重建。结果:所有病例均可确定诊断及分型、破裂口定位,并能准确测量术前所需数据。结论:结合轴位图像和后处理技术,MSCT能提供详尽、丰富、可靠的影像信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主动脉夹层患者35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表现,比较CT平扫、增强扫描及后处理对内膜破口、内膜瓣及真假腔的显示情况。结果:①35例患者中,包括DeBakeyⅠ型、Ⅱ型、Ⅲa型及Ⅲb型各11例,3例,9例和12例。②MPR显示内膜破口比例为94.29%(33/35),显著高于CT增强扫描、VR及CT平扫;MPR及CT增强扫描对内膜瓣显示比例均为100.00%(35/35),显著高于VR及CT平扫;MPR及CT增强扫描对内膜瓣显示比例均为100.00%(35/35),VR为94.29%(33/35),均显著高于CT平扫,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内膜破口、内膜瓣及真假腔,进行准确的分型,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破口显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主要利用螺旋CT原始横断面图像结合后重建技术MPR(多平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VR(容积再现)对主动脉夹层破口进行显示观察。结果本组19例清楚地显示了主动脉夹层破口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主动脉分支血管开口的关系和分支血管受累情况,4例无法显示破口。结论 MSCTA能对主动脉夹层破口进行快速、准确显示,显示率高,为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对2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SCTA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优缺点。③结果 SCTA扫描快,图像直观,不受金属植入物及病情的限制且微创。④结论 SCTA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分型、术前模拟等方面较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诊治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9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结合MPR、MIP、SSD、CTVE等后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螺旋CT轴位像对显示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膜片情况较佳。MPR、MIP、CTVE在观察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范围及腔内支架放置情况方面有较大的帮助。结论综合运用CT轴位图像及MIP、MPR、SSD、CTVE等后处理技术更有利于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诊治。  相似文献   

17.
裴响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8):928-92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获得的数据进行MPR、MIP、SSD和VR。结果MPR对于显示夹层范围、血栓与血管腔的关系、内膜瓣破口有优势;MIP图像能较好地显示血管形态、走行和管壁钙化情况以及支架治疗后的情况;SSD可显示瘤体表面形态及其与分支血管的关系以及呈螺旋状剥离的内膜片;VR提供了血管较全面的三维空间关系,立体感强。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可以直观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特征性征象,综合多层螺旋CT的各种重建方法,能够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急性主动脉疾病,若临床不予以及时治疗,患者死亡率会显著增加.海军第九七一医院2019年12月8日收治一例飞行员突发AD,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临床治疗后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飞行员.患者于2019年12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CT诊断的正确性. 方法对46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增强扫描及重建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增宽、动脉壁钙化、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破口位置及内膜剥离范围. 结论螺旋可以满足临床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需求,为临床治疗提供所需信息.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MSCTA检查,图像经工作站行后处理,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等技术重建显示图像.结果:53例主动脉夹层中,I型夹层15例,Ⅱ型夹层2例,Ⅲ型夹层36例,其中不典型夹层12(Ⅰ型3,Ⅲ型9)例.所有轴位图像均清晰地显示内膜片、破口、分支动脉起源.三维重建图像可立体显示主动脉全貌、内膜片走行及与周围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在病变的诊断、术式选择及术后随访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