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能谱CT在降低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比剂浓度、用量和注射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6例患者分成常规CT模式扫描组(常规CT组。对比剂浓度370 mgI/mL,用量90 mL,注射速率3.5 mL/s)和能谱CT模式扫描组(能谱CT组。对比剂浓度300 mgI/mL,用量75 mL,注射速率2.5 mL/s)。选取能谱CT组腹主动脉和腰大肌之间具有最佳对比噪声比(CNR)的单能量图像,比较其与常规CT模式扫描图像腹主动脉CT值、信噪比(SNR)、CNR、主观评分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的差异,所获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与常规CT组比,能谱CT组的对比剂浓度减低了70 mgI/mL,对比剂用量减少15 mL,有效碘用量减少了32.4%,注射速率减低了1 mL/s。最佳CNR单能量图像的腹主动脉CT值高于常规CT模式扫描图像,而两组图像腹主动脉的SNR、CNR、主观评分和DL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能谱CT成像在不影响腹主动脉CTA图像质量、不明显增加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对比剂浓度、用量及注射速率,可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采用低对比剂用量和最佳单能谱成像进行头颈部双能量CTA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行头颈部双能量CT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组30例行0.7 m L/kg对比剂,流率5.0 m L/s,低剂量组30例行0.5 m L/kg对比剂,流率3.0 m L/s。两组其余扫描参数一致。扫描后重建图像并将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分析,进行最佳单能量重建图像。分别测量两组主动脉弓,两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双侧大脑中动脉3个层面动脉血管的强化CT值和图像噪声,并比较两组间的统计差异性。结果在55 ke V重建图像中,低剂量组重建图像在主动脉弓层面,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层面,大脑中动脉层面,强化CT值,对比噪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双源CT头颈部双能量血管成像,采用30m L在对比剂并重建最佳单能量60±5 ke V图像,其强化CT值,图像噪声都已达到影像诊断标准,可以满足临床要求,比常规扫描对比剂用量减少近40%,降低了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系统相关副作用和对比剂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前瞻性研究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61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病人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组29例使用50mL对比剂,剂量体质量比平均为(0.70±0.09)mL/kg;常规剂量组32例使用70mL对比剂,剂量体质量比平均为(1.00±0.14)mL/kg。比较两组病人在主动脉弓、舌骨和大脑中动脉层面动脉CT值以及锁骨下静脉伪影、静脉充盈程度、重建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对比剂所得动脉CT值在舌骨层面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551,P>0.05),在主动脉弓和大脑中动脉层面低于常规剂量(t=2.862、2.014,P<0.05)。使用低剂量对比剂产生的锁骨下静脉伪影较常规剂量显著降低(z=3.306,P<0.05)。两组颈部静脉充盈程度和重建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z=0.046、0.910,P>0.05)。结论对128层CT而言,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动脉血管成像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比剂不同注射方案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8)和B组(n=48),两组对比剂均为370mg I/mL碘帕醇,对比剂总量为60mL,右肘前静脉注入,注射速率为5mL,追加生理盐水总量为70mL,A组生理盐水注入速率为5mL/s,B组生理盐水注入速率4mL/s,比较两组客观图像质量[平均CT值、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主观图像质量[血管和周围结构对比度、管腔边缘锐利度、噪声和图像清晰度]、辐射剂量[CT剂量指数(CTDI)、CT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A组主动脉弓和颈动脉分叉区动脉血管平均CT值、SNR与B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CNR显著高于B组(P0.05);A组血管和周围结构对比度、管腔边缘锐利度和图像清晰度均显著高于B组(P0.05),噪声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CTDI、DLP、ED与B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追加生理盐水注入速率越快,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越高,以和对比剂流速相同的盐水冲洗速率为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大剂量高速率生理盐水在头颈部CTA降低入路静脉伪影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我院头颈部CTA检查80例,前瞻性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受检者均以0.06倍体重kg值作对比剂速率,实验组采用1.4倍对比剂速率作高速率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与对比剂等速率,对比剂与生理盐水分别注射9秒和14秒。记录各受检者生理盐水速率及总量;比较入路静脉伪影采用主观评分;测量主动脉弓、头臂干、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大脑基底动脉、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CT值,比较评分及CT值差异。结果实验组生理盐水速率3.6~6.7mL/s(平均5.4±0.7 m L/s),总量50.4~93.8 m L(平均74.7±9.5mL);对照组速率2.4~4.8mL/s(平均3.6±0.7mL/s),总量33.6~67.2mL(平均49.8±9.9mL),两组速率及总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观评分实验组1分25例,2分15例;对照组1分7例,2分22例,3分11例,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各目标动脉CT值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CT值低于对照组,各目标血管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1.4倍对比剂速率的个体化大剂量高速率生理盐水在头颈CTA检查可明显降低入路静脉伪影,提高动脉血管CT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低低管电压、低剂量及低浓度对比剂、低注射速率的扫描模式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安庆市立医院确诊或怀疑为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60例,按照检查排号顺序的奇偶数分成三低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三低组患者行三低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比剂碘佛醇(320 mg I/mL),对比剂剂量为30 mL,注射速率为3 mL/s,管电压70 kV;对照组行常规CTA检查,对比剂碘佛醇(320 mg I/mL),对比剂剂量为50 mL,注射速率为5 mL/s,管电压120 kV;两组均采用适应统计迭代重建(SAFIRE)技术进行图像重建。比较两组剂量长度乘积(DLP)、辐射剂量(ED)和主动脉弓、基底动脉、两侧颈总动脉末段、两侧颈内动脉C1段、两侧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平均值以及其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三低组辐射剂量(ED)平均值[(0.24±0.02) mGy]低于对照组[(2.63±0.19) 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低组DLP均值为[(102.00±8.12) mGy·cm],对照组为[(1 145.12±81.03) mGy·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低组DLP均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0.781)。主动脉弓、基底动脉、两侧颈总动脉末段、两侧颈内动脉C1段、两侧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三低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 kV管电压、低剂量及低浓度对比剂、低注射速率三低头颈部CTA检查所得图像能够满足诊断需求,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宝石CT能谱成像(GSI)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对活体肾移植肾动脉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8月到2012年3月30例亲属活体供肾术前行螺旋CT血管成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5例,常规扫描模式,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剂量为1.5 ml/kg;GSI组15例,应用GSI扫描,对比剂剂量为1.0 ml/kg.重建GSI组数据,选出右肾动脉开口水平腹主动脉与竖脊肌之间最佳对比噪声比单能量图像;对两组图像进行多种后处理技术,分别在原始图像上测量最佳CNR单能量图像和常规组混合能量图像中双肾动脉CT值、噪声、CNR,并以5分法比较两组重建图像的图像质量.结果 GSI组内,(53±2)keV单能图像具有最佳CNR,GSI组中最佳CNR单能量图像的肾动脉的平均CT值高于常规组的CT值.结论 能谱CTA可减少对比剂剂量,同时提高血管内CT值,拥有常规CTA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相同碘浓度下,不同的对比剂注射方案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中对颅脑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可疑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以3.5ml/s的速率将70mL对比剂一次注入.B组以第一期3.5ml/s的速率注射50mL,第二期以2.0ml/s的速率,将剩余的20mL对比剂注入.分别分析其横断位图像,MPR图像,分别测量颈动脉分叉层面右侧颈总动脉,基底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窦汇的CT值,同时观察脑动脉细小分支显示情况.结果 A组窦汇的CT值明显高于B组,(P<0.05)各组间CT值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在各动脉的CT值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双期注射碘对比剂在头颅CTA实际应用中静脉的干扰明显低于单期注射法,图像质量优于单期注射法.  相似文献   

9.
魏美  李国策  牛玉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2,(4):25-26,28
目的探讨MS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降低碘对比剂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将A-1.50mL/kg、B-1.25mL/kg、C-1.00mL/kg三种不同剂量碘对比剂以1.5mL/s注射速率随机对3只家犬进行8次,共24次MSCTPA。根据原始图像以及容积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分别对犬肺动脉边缘清晰程度、分支显示情况及肺静脉充盈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三者的评价一致性极佳,Kappa值分别为0.84、0.87、0.81。组间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低碘对比剂剂量,可得到良好犬肺动脉CTA图像,为临床优化碘对比剂使用,减少毒副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结合低管电压的"双低"模式行320排CT头颈部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60例行头颈部CT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使用120k V管电压,优维显370mg I/m L对比剂;B组30例,采用100 k V管电压,碘克沙醇270mg I/m L对比剂,余参数设置相同。测量两组患者头颈动脉的CT值、背景CT值及噪声值,计算对比噪声比;记录设备自动生成的剂量长度乘积,计算有效剂量。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头颈部动脉的CT值、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低"技术结合迭代重建行320排CT头颈部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头颈血管成像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阚宏  马友章  韩素芬  刘磊  刘琦  李杰  田娜  童勤 《安徽医学》2014,(10):1355-135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A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对比剂用量100 mL,B组70 mL,C组55 mL,用原始数据薄层重建后,利用VR、MIP、MPR评价头颈部血管图像质量,并在启动扫描后的0、2、4、6、8、10、12秒测量动脉的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与A、B组间除静脉回流污染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项无差异(P>0.05);C组与A、B组间的0 s及2 s时间层面的动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项无差异(P>0.05)。结论 16层螺旋CT结合技术改良行低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联合CTA检查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技术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颈部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100例行头颈部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管电压100k Vp,使用威视派克(270mg I/ml)对比剂和迭代重建算法(i Dose4)重建,B组管电压120k Vp,使用碘海醇(350mg I/ml)对比剂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记录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的CT值和噪声值、背景CT值、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摄入量,由两位放射科医生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5分值)。结果 A组血管平均CT值、CNR、SNR值高于B组,而ED及碘摄入量低于B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低剂量技术联合迭代重建算法进行头颈部CTA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减少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比剂注射方式对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例,行下肢CTA检查。第1组注射优维显100mL,速率5mL/s对比剂,再注射50mL,速率5mL/s的生理盐水;第2组先注射50mL,速率5mL/s对比剂,再注射50mL,速率2.5mL/s对比剂,最后注射50mL,速率5mL/s生理盐水。将CT扫描获得的数据传人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重建、容积重建等后处理,比较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原始成像质量及后处理图像质量。结果:(1)测量2组病例不同横断面平均CT值:第1组平均CT值数据波动比较大,而第2组病例中的平均CT值比较平稳(P〈0.05)。(2)两组病例图像评分:两组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胭动脉的动脉边缘分级、显示血管分支等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所显示小腿动脉、足部动脉的动脉边缘分级、血管分支等级均高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3)两组图像显示节段数:两组在腹主动脉一髂动脉、股动脉一胭动脉显示的节段数差异较小;而小腿动脉、足部动脉显示的节段数第2组明显优于第1组。结论:对比剂团注与滴注相结合的注射方式可提高下肢动脉血管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中低剂量对比剂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估。方法选取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各50例,采用CT扫描方法,对比剂注射方法和影像重建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动脉内对比剂浓度水平,重建影像质量。结果低剂量组主动脉弓,舌骨,大脑中动脉均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锁骨下静脉伪影程度,静脉污染程度,重建影像质量均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多层螺旋CT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剂效果显著,能够使获取的图像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结合个体化碘对比剂应用方案在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在能谱C T行颈动脉C T A成像的受检者120例,采用序贯设计依次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0例。常规组管电压120 kV ,滤波反投影重建(FBP );低剂量组管电压100 kV ,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余各项扫描参数均相同。常规组对比剂流速5 mL/s ,对比剂用量采用经验值法;低剂量组对比剂流速4 mL/s ,对比剂用量采用个体化方案:碘对比剂用量=(Ttest‐bolus峰值时间+2 s-5 s)×注射速率。所有受检者均采用碘佛醇对比剂(320 mgI/mL )。数据上传至GE AW4.5工作站,行图像重建分析。记录受检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客观数值,计算信噪比(SNR)等数值,结合主观评分,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碘对比剂用量(57.67±9.44)mL ,低于常规组(68.83±12.80)mL(P<0.001);低剂量组有效电离辐射剂量(1.82±0.00)mSv ,低于常规组(3.08±0.19)mSv(P<0.001);低剂量组颈动脉SNR、对比噪声比(CNR)(51.60±20.50,64.73±24.98)分别高于常规组颈动脉SNR、CNR(31.24±11.18,39.70±13.51)(P<0.001);低剂量组主动脉弓 SNR、CNR (46.40±18.11,59.53±22.57)分别高于常规组(27.21±8.82,35.67±11.11)( P<0.001);2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颈动脉平均CT值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动脉CTA成像中,管电压100 kV结合个体化碘对比剂应用方案,不仅能很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而且能有效降低电离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用量,具有较大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GE Revolution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在下腔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2~5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拟进行腹部增强检查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A、B两组,使用GE Revolution CT机扫描。A组50例为常规组,对比剂为浓度370mg I/mL的碘帕醇,采用常规螺旋扫描模式,120KVp混合能量;B组44例为低对比剂联合单能量成像组,对比剂为浓度300mg I/mL的碘海醇,采用能谱扫描模式,80KVp和140KVp电压快速切换,通过原始数据重建出最佳单能量图像。比较两组图像中下腔静脉的CT值、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及噪声,通过上述客观参数来评价图像质量,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比较两组图像的容积CT计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 CTDIvol)、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低管电压及低对比剂用量对头颈部CTA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经太湖县人民医院行头颈部CTA扫描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人数及用药剂量为:A组20人,管电压100 kV,碘剂:1.0 ml/kg,0.9%生理盐水:1.2~1.0 ml/kg;B组19人,管电压100 kV,碘剂:0.8 ml/kg,0.9%生理盐水:1.2~0.8 ml/kg;C组18人,管电压80 kV,碘剂:1.0 ml/kg,0.9%生理盐水:1.2~1.0 ml/kg;D组18人,管电压80 kV,碘剂:0.8 ml/kg,0.9%生理盐水:1.2~0.8 ml/kg。分别记录各组的图像质量评分,辐射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辐射剂量,颈总动脉CT值,胸锁乳突肌CT值及对比剂用量等。 结果 4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均达到诊断要求。C、D组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A、B组;B、D组的对比剂用量低于A、C组,C组颈总动脉CT值明显高于A、B组,4组的胸锁乳突肌CT值无明显差异。 结论 低管电压及低对比剂用量扫描可以用于头颈部CTA血管造影,并且可以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大大减少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门静脉成像在能谱C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50例患者分为5组行肝脏门静脉期能谱CT扫描,患者注射对比剂总量为1 mL/kg,5组患者注射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224 mgI/mL,192 mgI/mL,扫描结束获得门静脉期0.625 mm层厚的门静脉最佳对比度噪声比(CNR)单能量图像,用此单能量图像对门静脉行VR和MIP重组。测量5组图像中门静脉和相同层面背部肌肉竖脊肌及腹壁脂肪的CT值及其标准差,计算信噪比(SNR)及CNR并取平均值,由2名高年资医师在盲法下对5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并取平均值,5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2名医师对重建图像质量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门静脉最佳CNR单能量图像能量为50~55 keV。5组注射不同浓度对比剂患者的SRN、CNR分别为15.83±3.02、14.78±2.13、13.87±1.91、9.37±2.13、7.72±2.82和14.95±3.82、15.01±3.79、13.93±3.52、10.35±4.22、9.65±3.56。2位医师评分值均值为4.50±0.81、4.45±0.76、4.41±0.73、4.38±0.79、3.5±0.57。浓度为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之间SNR、CNR及2位医师评分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221,P〈0.05);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与224 mgI/mL、192 mgI/mL之间SNR、CNR及3位医师评分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21,P〉0.05)。2名医师对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对比剂浓度产生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6)高于224 mgI/mL、192 mgI/mL对比剂浓度产生图像(Kappa值为0.63)。结论应用能谱CT最佳单能量门静脉成像能显著降低对比剂使用浓度,推荐使用对比剂浓度为256 mgI/mL,注射总量为1 mL/kg。推荐能谱CT显示门静脉的最佳单能量为50~55 keV。  相似文献   

19.
樊敏  袁元  程巍  李真林  廖凯   《四川医学》2023,44(6):634-639
目的 探讨高强度深度学习重建(DLIR-H)算法较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算法在改善双低剂量头颈部CTA图像质量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行头颈部CTA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双低剂量A组及常规剂量B组,每组35例。A组采用80 kVp,对比剂45 ml,使用DLIR-H算法重建;B组采用100 kVp,对比剂60 ml,使用60%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算法重建。比较两组图像的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 A组主动脉弓处、颈内动脉起始处及大脑中动脉起始处的CT值、SNR及CNR均大于B组(P<0.05),图像噪声均小于B组(P<0.05),A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对比剂用量显著低于B组。结论 与常规剂量结合60%ASIR-V算法相比,双低剂量结合DLIR-H算法能进一步提高头颈部CTA的图像质量,提高头颈部CTA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evolution CT单能量成像联合低管电流、个体化剂量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 R)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临床疑诊头颈部血管疾病需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分为64排常规螺旋CT扫描组、256 Revolution CT单能量成像联合低管电流、个体化剂量及ASiR技术组各30例。对两组图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分。记录两组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研究组主动脉弓、颈动脉分叉处及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碘对比剂用量及碘负荷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噪声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主动脉弓、颈动脉分叉处及大脑中动脉M1段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volution CT单能量成像联合低管电流、个体化剂量及ASiR技术可获得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头颈部血管图像,同时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