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用于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的可重复性,并探讨斑块强化特点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52例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行3.0 T常规头颅MRI、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及HR-MRI扫描,将每例患者的斑块分为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责任斑块为梗死灶供血动脉上唯一的斑块或最狭窄处的斑块,非责任斑块为非供血动脉上的斑块及梗死灶供血动脉上非最狭窄处的斑块。由两名观察者独立判断斑块的强化等级,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统计分析两组斑块强化等级和斑块处血管狭窄率的差异,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斑块强化等级与责任斑块的关系。结果   5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共118个,其中责任斑块52个,非责任斑块66个。责任斑块组中,40个斑块明显强化,9个轻度强化,3个无强化;非责任斑块组中,4个斑块明显强化,24个轻度强化,38个无强化。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对斑块强化等级评价一致性高(Kappa>0.75)。责任斑块组斑块强化等级(Z=-7.787,P<0.01)和斑块处血管狭窄率(Z=-5.327,P<0.01)均大于非责任斑块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斑块明显强化为责任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OR:74.3,95%CI:15.0~367.1,P<0.01)。结论   三维HR-MRI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的可重复性好;斑块强化多见于责任斑块,可能是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危险因素,并联合血液学指标和颈动脉斑块构建列线图模型,进一步预测CAS发生的风险.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7例疑似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依据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结果分为非CAS组50例和CAS组97例.彩超测定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斑块,收集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及止凝血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最后绘制ROC曲线.结果 非CAS组和CAS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和高血压病等方面有分布差异,CAS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SD值(RDW-SD)、胱抑素C、肌酐、空腹血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cIMT较非CAS组患者明显升高,淋巴细胞计数较非CAS组患者降低(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有颈动脉斑块、RDW-SD升高、空腹血糖升高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C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5项指标构建了列线图预测CAS发生的风险,列线图的总分数可以高效预测患者发生CAS的风险(AUC:0.870,95% CI:0.805~0.936,Hosmer-Lemeshow P=0.553).结论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预测CAS发生风险的新型列线图,通过分析患者相关血液学指标和颈动脉斑块的情况,可以较为准确预测患者CAS发生的风险,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发生血流动力学抑制(H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血管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CAS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HD分为HD组和非HD组,收集各组的临床资料、血管病变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确立CAS术后发生HD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HD组患者糖尿病(P=0.014)、吸烟比例(P=0.037)明显低于非HD组,高血压(P=0.031)、双侧CAS(P=0.018)、钙化斑块(P=0.001)、偏心性斑块(P=0.003)、最小管腔水平至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 cm比例(P=0.009)明显高于非HD组;而在年龄、性别、冠心病、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病变长度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吸烟、钙化斑块、偏心性斑块、最小管腔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SAN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重庆市梁平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患者189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未并发肺炎患者50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卒中程度、卒中前神经功能、既往病史、吸烟史),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运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ISAN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的预测作用.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男性、卒中程度(NIHSS评分)、卒中前神经功能(mRS评分)、房颤和卒中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男性、卒中程度和卒中前神经功能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SAN评分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5%CI:(0.7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ISAN评分能有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肺炎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脑白质疏松症(LA)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8月~2016年2月入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2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LA组和非LA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LA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RDW与LA的相关性;采用改良的Fazekas分级标准评价LA病变的严重程度,分析其与RDW的关系,并利用ROC曲线分析RDW对LA的预测价值。结果:12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25例合并有LA,发病率为54.82%。2单因素分析示,两组间年龄、高血压病和R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1.136,95%CI 1.093~1.181,P<0.001)、高血压病(OR=3.970,95%CI 1.923~8.198,P<0.001)和RDW(OR=3.469,95%CI 1.739~6.922,P<0.001)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LA的独立危险因素。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RDW与LA不同分级呈正相关。5ROC曲线示,RDW曲线下面积(AUC)为0.780,最佳阈值为12.95%,灵敏度为0.778,特异度为0.860。结论:高水平RDW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LA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房颤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早期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将纳入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房颤组(40例)和非房颤组(46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健康卒中评分(NIHSS)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值,平均住院日,早期死亡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早期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房颤组的NIHSS评分、平均住院日和早期死亡率明显高于非房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高龄、房颤是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男性、高龄、糖尿病、房颤和高NIHSS分值是早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房颤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严重中风和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房颤高危人群对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强化程度与短期脑梗死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初诊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颈动脉三维超声检查,随访6个月并记录脑梗死再发情况,将其分为再发组(n=45例)与未发组(n=65例),比较二组入院时颈动脉斑块三维超声参数差异,分析颈动脉斑块三维超声参数与短期内脑梗再发的相关性及对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再发组45例患者共检测出52个斑块,未发组65例共检测出81个斑块。再发组灰阶中位数低于未发组(P<0.05),血管壁面积、标准化管壁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二组斑块厚度、斑块体积、血管腔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病变动脉中重度狭窄、低水平的灰阶中位数及高水平的血管壁面积、标准化管壁指数均是影响短期内脑梗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灰阶中位数、血管壁面积、标准化管壁指数对短期内脑梗再发患者预后诊断的AUC分别为0.826、0.738、0.807,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初诊急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lhemic attack,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的关系,寻找TIA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71例TIA患者(病例组),51例对照患者(对照组)进行检查,观察CAS程度.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66.2%(47/71)高于对照组47.0%(24/51);颈动脉斑块好发干颈动脉膨大、颈内动脉起始处、以左侧颈动脉斑块为多.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是CAS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升高、长期吸烟是TI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应强调戒烟、控制血糖等生活方式的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血液常见氨基酸水平与早期轻度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 LA)的关系及其对轻度LA的筛查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因头晕或头痛等主诉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入组21例非LA患者和31例轻度LA患者,使用串联质谱法采集患者23种血液氨基酸代谢物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氨基酸水平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研究轻度LA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血液氨基酸水平对轻度LA的筛查诊断价值。结果 年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酪氨酸和缬氨酸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232,95%CI:1.068~1.420)和缬氨酸水平(OR=1.059,95%CI:1.009~1.111)是轻度LA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长和缬氨酸水平升高,发生轻度LA的风险增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缬氨酸筛查轻度LA的最佳截断值分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PIH)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80例行气管插管ARF患者,根据插管后是否出现低血压分为PIH组和非PIH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插管后并发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并通过ROC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80例患者插管后并发低血压者21例(26.25%)。PIH组咪达唑仑使用率高于非PIH组(P<0.05),PIH组插管后28 天病死率高于非PIH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体质指数、术前收缩压、舒张压为患者插管后并发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PIH对ARF患者不良结局有良好的预测价值(P<0.05)。 结论体质量、体质指数、术前收缩压、舒张压为ARF患者PIH的独立危险因素。PIH对ARF患者不良结局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邢冬梅  杨兴隆  李佩云  戚玲  李词  贾帆 《重庆医学》2017,(34):4783-4786
目的 研究血清5-脂氧合酶(5-LO)、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经颈动脉超声诊断为CAS的患者共176名,并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及易损斑块组;另收集同期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并经由颈动脉超声排除CAS的健康志愿者108名为对照组;检测各组5-LO、Hcy的血清水平,并进行比较探讨两者与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S的危险因素并通过绘制ROC曲线探讨5-LO、Hcy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意义.结果 5-LO、Hcy在易损斑块组均较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Hcy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而5-L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5-LO、Hcy、糖尿病是CAS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提示以232.89 pg/mL水平为临界值,血清5-LO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敏感性为84.4%,特异度为81.8%;以12.53 μmol/L为临界值,血清Hcy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敏感性为70,1%,特异度为66.7%.结论 血清5-LO及Hcy是预测CAS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调节二者水平可能成为临床稳定CAS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SAP,分为SAP组和非SAP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对于SAP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SAP组相比,SAP组患者年龄较大、住院时间延长(P<0.01),NIHSS评分、NLR和空腹血糖较高(P均<0.01),既往并发心房颤动、入院时存在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比例较高(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NLR、NIHSS评分、吞咽障碍是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为0.758(P<0.05),最佳临界值为3.962,敏感度为0.699,特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管壁成像技术研究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两种类型——穿支闭塞型病变(BOD)和非穿支闭塞型病变(non-BOD)的血管重构与斑块特征.方法 将32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分为BOD 18例,non-BOD 14例.应用3.0T HR-MRI对基底动脉进行管壁增强扫描,然后使用CMRtools软件对血管狭窄最严重的层面的管壁及斑块面积等参数进行测量,研究血管的重构和斑块特征.结果 HR-MRI管壁成像结果显示,non-BOD组血管狭窄程度较BOD组更明显[(68.9%±19.1)% vs (43.8%±18.8)%,P=0.017].正性重构更常见于non-BOD (57.2% vs16.7%,P=0.036).BOD组管壁面积指数小于non-BOD组(P<0.001).两组血管强化均以偏心性为主,两组斑块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但BOD组强化程度小于non-BOD组[(39.9±23.2)% vs (65.3±21.1)%,P=0.004].结论 基底动脉BOD梗死和non-BOD型梗死在血管重构和斑块性质方面的特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通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存在CAS)28例、对照组(不存在CAS)72例。比较2组血清CD147、MMP-9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CAS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CD147、MMP-9对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CAS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D147、MMP-9与CAS程度(IMT、斑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CD147、MMP-9水平更高(均P<0.05);血清CD147、MMP-9均为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CAS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CD147、MMP-9联合诊断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CAS的AUC值为0.907,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CD147、MMP-9与IMT、斑块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相关参数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8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23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后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将其分为不良事件组(43例)和非不良事件组(195例),统计两组一般资料及CTA影像学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A参数对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高、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较低、斑块负荷较高均为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52、4.067、2.729、3.059,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FFRCT、斑块负荷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及特异度均高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联合敏感度高于斑块负荷,联合高于FFRCT(P<0.05);斑块负荷特异度高于冠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烟雾病(MMD)和动脉粥样硬化烟雾综合征(AS-MMS)成年患者大脑中动脉(MCA)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管壁成像,探讨HR-MRI在MM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确诊的MMD和AS-MMS成年患者各2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危险因素(发病形式、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既往卒中史).采用3.0T HR-MRI对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行管壁增强扫描.分析两组患者MCA的血管内径和外径、管壁厚度、管壁信号强度、增强效应和MCA附近微小血管结构及重构指数等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MCA外径对MMD和AS-MMS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MMD组和AS-MMS组患者的年龄及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D组患者的MCA外径较AS-MMS组减小[(2.70±0.44) mm vs (3.31±0.54) mm,P<0.05],MCA管壁厚度增厚[(1.99±0.32) mm vs(1.39±0.57) mm,P<0.05].AS-MMS组患者发生MCA管壁局灶性信号增强现象较MMD组更常见(50.00% vs 33.33%,P<0.05).与AS-MMS组比较,MMD组患者MCA多为阴性重构(79.17% vs 25.00%,P<0.05),平均重构指数降低(0.86±0.12 vs 1.05±0.21,P<0.05),且MCA附近微小血管结构发生率升高(83.33% vs 24.17%,P<0.05).ROC曲线显示以3.13 mm为MCA外径界限值时,鉴别诊断MMD和AS-MMS的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64.0%.结论 HR-MRI对MMD和AS-MMS的鉴别有重要意义.MMD的MCA管壁皱缩,多呈阴性重构,血管外径常<3.13 mm,呈同心圆增厚,增强无强化或呈同心圆强化,且MCA附近更常见微小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联合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对大脑中动脉狭窄(MCAS)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2023年3月本院确诊的发病24h内的MCAS性脑梗死患者78例,依据mRS量表分为预后良好组(42例)与预后不良组(36例)。依次对患者进行头颅常规DIW、3D-TOF、H-MRI序列扫描,并记录参数。采集静脉血并检测血清bFGF、ANGPTL4水平。比较2组HR-MRI参数及血清bFGF、ANGPTL4水平差异,并分析MCAS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ROC曲线明确HR-MRI参数联合血清bFGF、ANGPTL4对MCAS性脑梗死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HR-MRI参数中最狭窄处管腔面积(2.580.51)m m2及血清bFGF(18.634.25)pg/mL、ANGPTL4(14.263.05)ng/mL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2.040.40)m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u-PSA)预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急性尿潴留(AUR)的价值。方法 选取东莞市中医院100例老年BPH患者(2020年1月—2021年4月)进行回顾性研究,均口服盐酸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片治疗,随访1年,记录AUR发生情况,据此分为AUR组、非AUR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BPH发生AUR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前列腺体积(PV)、u-PSA对老年BPH发生AUR的预测价值。结果 100例老年BPH患者AUR发生率为26%;AUR组u-PSA水平高于非AUR组,PV大于非AUR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PSA水平及PV增高是老年BPH患者发生AU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u-PSA预测AUR的AUC=0.897,高于AUCPV(P<0.05)。结论 u-PSA可作为老年BPH继发AUR的量化评估指标,有利于临床早期筛查、诊断,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MR血管壁成像(HR-MRI)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45例脑梗死患者资料[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HR-MRI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HR-MRI诊断狭窄分级准确率和狭窄部位诊断准确率。以大脑中动脉为例分析HR-MRI下急性与非急性梗死MRI参数差异。结果HR-MRI诊断狭窄部位准确率为96.61%,狭窄分级准确率为96.67%。与预后好组比较,预后差组狭窄程度、增强信号强化程度更高,斑块脂质狭窄、斑块内出血率更高,不稳定斑块占比更高(P<0.05)。结论HR-MRI血管壁成像能有效检出颅内动脉狭窄并分级,分析斑块成分,辅助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 sclerosis,CAS)的关系。方法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300例,根据有无 CAS 分为 CAS 组和非 CAS 组,比较2组间临床相关指标差异,并分析 CAS 的危险因素。结果 CAS 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SUA、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非 CAS组(P <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SUA、空腹血糖是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 SUA 水平升高是 CAS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