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内镜检查,从粘液池抽取清晨空腹胃液进行 pH、游离酸、蛋白酶、粘液、胆汁酸及 DNA 的同步测定,运用微机处理数据。结果证示:pH值以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组最低;胃癌组最高;浅表、浅表萎缩及萎缩性胃炎依次递升,后者稍低于胃癌组;胆汁返流组居第三位。游离酸含量的分布情况与 pH 恰好对应相反。蛋白酶含量的分布情况与游离酸相仿,但在浅表性胃炎组即有明显的减少。所有胃病组的粘液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而以胆汁返流组最低,其次是胃癌,萎缩性胃炎组的粘液含量与胃溃疡组相似。胃液胆汁酸以胆汁返流组最高,其次为胃癌,三种胃炎与二种溃疡病组间未见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正常。DNA 含量以胃癌组最突出,其次是胆汁返流组,其余情况与胆汁酸的分布特点相同。上述研究为临床进行胃功能检查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结合内镜检查,从粘液池抽取清晨、空腹胃液,以其pH、游离酸、蛋白酶、粘液、胆汁酸及 DNA 值绘制直方图,对比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胆汁(碱性)返流性胃炎各自的图型特征,并用微机进行多元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胃液成分呈游离酸、蛋白酶、粘液含量降低,而胆汁酸含量升高,尤其是 DNA 含量居各组之首,与 pH 值之升高程度相齐,从而呈拱门状图型;胆汁返流组的胆汁酸含量最高,与 DNA 柱相平,亦与 pH 值的柱高相平,故呈三个高柱柱高相齐的特征性图型。消化性胃溃疡组的胃液成分图型与正常组基本相似,但胆汁酸与 DNA 柱有明显增高;而十二指肠溃疡组的突出表现为游离酸柱居各种胃病组之冠,蛋白酶和粘液含量亦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胃液成分的6项参数,用POMS程序,就6种(510例)慢性胃病,按3种组合进行 Bayes 准则逐步判别。结果显示:1.胃癌、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之间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有判别作用的参数依次为 DNA、胆汁酸以及蛋白酶和游离酸;其判别距阵示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达78%。2.胃癌、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3种病之间,胃液参数判别的差异亦十分显著;粘液、DNA、胆汁酸及 pH 值的判别效果有显著性;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判别符合率分别为63.3%及92%。3.浅表性、浅表-萎缩性和萎缩性胃炎进行判别时差异有显著意义,本组有判别作用的参数则依次为粘液、胆汁酸以及蛋白酶和pH值4项;判别距阵显示的符合率,萎缩性胃炎为51%,浅表性胃炎为75.8%,而浅表-萎缩性仅13%,表明后者具有很高的重叠性。  相似文献   

4.
用130只 SD 大鼠以酒精及去氧胆酸钠诱发实验性慢性胃炎,观察胃液成分和血清胃泌素的变化,以及“胃炎冲剂”和“三九胃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酒精及去氧胆酸钠处理90天后,胃液游离酸含量显著降低,而 pH值、胃液内蛋白酶、粘液含量以及血清胃泌素均显著升高;另一方面,上述改变可以“胃炎冲剂”及“三九胃泰”处理而得到有效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患者胃液胆汁酸的测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气相色谱仪对10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液胆汁酸浓度测定,结果慢性胃炎患者胃液内胆汁酸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其中尤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最为明显,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伴肠腺化生者次之,慢性表浅性胃炎则增加最少。  相似文献   

6.
正常大鼠胃液成分检测及胃粘膜形态学特征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D大鼠检测正常状态下胃液成分及血清胃泌素,并观察胃粘膜形态学特征及幽门螺杆菌的检出情况,采用多指标同不测试的实验方法进行了进行分析探讨。通过上述指标及相关分析有微量为大鼠胃液的pH,游离酸,胃蛋白酶,粘液,胆汁酸,脱氧核糖核酸,血中胃泌素及办粘膜形态特征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7.
就返流性及非返流性胃炎各40例进行胃粘膜组织学特征和胃液成分的对比观察。证示胃液中游离酸、蛋白酶和粘液含量以及胃粘膜的炎症、上皮非典型增生、核分裂、肠上皮化生及腺性囊状扩张等在返流性胃炎中的程度均远比非返流性者为甚,尤以萎缩性胃炎更突出。相关分析显示胃腺萎缩、腺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等病变的严重情况与粘液和游离酸的降低程度相一致。并表明胃粘膜的急性炎症程度与胃液胆沛酸升高呈正相关,与游离酸和胃蛋白酶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0名健康人、3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及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空腹胃液pH、总酸度、游离酸、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了研究,上述数值在萎缩性胃炎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液亚硝酸盐含量也较健康人高。当有浅表性胃炎病变时,胃内环境有了改变,发展到萎缩性胃炎时,胃内环境改变愈加严重。慢性胃炎病变愈严重,胄内环境改变愈明显。  相似文献   

9.
胃液胆汁酸的气液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道,采用胃液胆汁酸在玻璃填充柱中进行气液色谱分析的方法。精确地测定了100例各种胃炎患者胃液中的石胆酸、熊去氧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和胆酸的含量,发现胃液胆汁酸含量随慢性胃炎病情的加重及恶性倾向而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0.
报告宁夏吴忠胃癌高发社队居民唾液胃液硝酸盐、亚硝酸盐、硫氰酸盐和胃液 pH、胃液内细菌生长情况以及胃粘膜活检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1)该地不少居民(80%以上)胃液内有较多形成 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和条件,这可能是该地胃癌高发的直接原因;(2)胃液内亚硝酸盐含量以萎缩性胃炎最高,浅表性胃炎次之,正常人再次之,据此推论,在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内,N-亚硝基化合物之合成亦最多;(3)慢性胃炎时,唾液及胃液内亚硝酸盐无依从关系,胃液内之亚硝酸盐可能由胃内硝酸盐还原而成;(4)伴肠化或不伴肠化的萎缩性胃炎,胃液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并无显著不同,N-亚硝基化合物的存在似与上述两型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从病因学的角度讨论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荧光分光光度计联机法检测55例胃液内5-羟色胺的含量,共分为正常、溃疡病、萎缩性胃炎、胃癌等4个组。其结果正常组含量为48.70±49.3ng/ml,溃疡病组含量为76.26±127.06ng/ml,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含量为197.29±128.4ng/ml,胃癌组含量为191.80±124.2ng/ml。4组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正常组和溃疡病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而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两组与前两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1),但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之间未见差异(P>0.05)。这充分证明5-羟色胺(5-HT)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胃液中含量是很高的。对于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与其它慢性胃病的鉴别诊断中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以清热燥湿和胃法组方的胃炎清胶囊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成年大鼠,交替用新鲜牛胆汁、丙三醇及乙酰水杨酸大剂量灌胃制备慢性胃炎模型.模型成立后分组给药,并设空白与阳性药对照.治疗6周后取胃,分析胃液成分并进行胃组织形态学病理分析.结果 造模使大鼠胃液的pH升高,胃酸分泌减少,胃黏液屏障的黏液游离.病理学可见胃黏膜上皮变性,固有膜水肿充血和炎细胞浸润,腺体变短、数目减少及结缔组织增生等萎缩性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胃炎清使胃液游离酸和总酸度明显提高,胃液蛋白酶活性增强,胃液中游离黏液分泌减少;胃黏膜组织的病变程度减轻,病理计分下降.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胃炎清胶囊对治疗大鼠慢性胃炎有效.可缓解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并减轻胃黏膜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常规治疗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治疗加叶酸进行治疗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液pH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及12周pH〉7.07及pH3.5-7.0者比例均低手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12周后不同严重程度者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较大,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液组织胺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56例慢性胃炎病人和10例正常人的基础和五肽胃泌素刺激后的胃液组织胺分泌量,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病人的基础胃液和基础胃液组织胺分泌量与实证分型有关。五肽胃泌素刺激后各分型组胃液组织胺分泌量与正常组相似,但胃液分泌量脾虚、肾虚、气虚滞热和气虚瘀热都明显低于正常,提示这4型病人在刺激情况下胃粘膜血液循环和分泌功能明显下降。同时发现慢性胃炎中医各分型病人胃液组织胺对胃液分泌的效应均呈下降趋势,这在临床诊断和疗效考核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胃液中IgG、IgA含量共442例,胃癌与浅表性胃炎的IgG、IgA平均含量有非常显著差别(P<0.001),与胃溃疡IgG、IgA有显著差别(P<0.005、P<0.05);与萎缩性胃炎IgG有差别(P<0.02),IgA无差别;与胆汁返流性胃炎和正常胃均无差别(P>0.1)。提示测定胃液中IgG比IgA对胃癌诊断更有意义。并探讨了某些影响测定结果之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用国产五肽胃泌素对24例正常人和206例患者作胃分泌功能检查,结果正常人BAO、MAO、PAO分别为2.23±1.57、12.50±4.25和16.50±4.54(mEq/h);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及十二指肠炎患者均显示高酸分泌(P<0.01);胃溃疡及浅表性胃炎与正常值相近(P>0.05);胃癌、萎缩性胃炎呈低酸或无酸;恶性贫血均为无酸分泌;甲状腺疾患低酸或无酸者,主要见于PCA(+)病例中,其空腹血清胃泌素也升高,TA多属阳性,支持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137例胃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证实为浅表性胃炎、溃疡、浅表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浅表性胃炎伴肠腺化生、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和胃癌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测定,与48例正常供血者血清LDH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部分病例进行LDH同工酶测定结果,胃癌等患者的LDH_5、LDH_4出现阳性结果。对124例上述患者抽取胃液中和后进行LDH测定,以浅表性胃炎胃液LDH平均值为对照,胃癌患者胃液LDH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疾患未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说明老年人胃液胃蛋白酶和 pH值的演变。 方法 :经胃镜抽取空腹胃液 ,以精密pH试纸及动力法测定胃液 pH值和胃蛋白酶 ,以老年组与中年组及青少年组对比。 结果 :老年组胃液 pH值 <4者 75 6% ,与中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胃蛋白酶浓度 13 2 5± 4 13单位 ,与中年组和青少年组比较有所增加。结论 :多数老年人胃酸分泌正常  相似文献   

19.
蔡莉  王文富  陈菊平 《四川医学》2010,31(9):1316-1317
目的探讨内镜胃液pH值的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A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一组(B组),46例健康人为对照二组(C组),分别采用内镜对三组胃液pH值进行研究统计,并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A组胃液pH值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B组与C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胃液pH值的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且随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加重,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对10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行胃镜检查时测定胃酸(胃液pH值、游离盐酸、总酸),发现胃酸从高到低的疾病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根据胃酸分布特点可分为高酸型、正酸型和低酸型三型。发现胃液pH的升高是反映胃粘膜萎缩的一个敏感指标,当pH≥2时要考虑萎缩性胃炎的可能。作者认为,胃液pH值能准确反映实际胃酸水平,应把测定胃液pH值列为胃镜检查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