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药敏分析,从而评价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将临床分离的9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最为多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低(16.8%);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1.1%)、复方新诺明(22.1%);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4月~2005年9月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5株,其中52株(54.7%)来自于呼吸道;29株(30.5%)来自于伤口分泌物。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6.8%、21.1%、22.1%;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89.5%、75.8%;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天然耐药。结论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其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本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临床可疑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对我院2004~2008年分离的20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0%分离自痰标本,78%来自老年病科、呼吸科、ICU病区、血液科和肿瘤科;对抗生素的敏感率为:米诺环素89.1%,左氧沙星74.1%,TMP/SMZ76.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小于5.1%。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米诺环素、TMP/SMZ和左氧氟沙星对所研究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高的活性。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到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临床送检痰标本,分离5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3.6%,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39-3%,对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西丁、替卡西林、阿莫西林、亚胺培南耐药率在100%,对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阿莫西林/棒酸、妥布霉素耐药率在90%以上。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该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而且各地区耐药情况差异很大,应建立本地区菌株药敏谱。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08年9月老年重症监护室51例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175份,采用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75份痰标本共分离出127株病原菌,其中G-102株(80.31%),G+13株(10.24%),真菌12株(9.45%).主要致病G-杆菌中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1株(24.41%),鲍曼不动杆菌24株(18.90%),肺炎克雷伯菌20株(15.74%),大肠埃希菌15株(11.8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株(7.87%);G+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8.66%).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00%外,G-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最低的耐药率;头孢哌酮/舒巴坦对G-的敏感性较高.结论:目前老年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真菌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老年重症患者感染经验性治疗应联合用药,进行"降阶梯治疗",早期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新的广谱抗菌素不断涌现及广泛应用。一些以前认为致病力较弱的细菌如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导致的感染正逐渐增多。本研究旨在提高对咚吸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水平。方法:2001年痰培养分离致病菌74株。其中12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并对12例痰培养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阳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占分离致病菌的16.2%,列第二位;12株细菌对三代头孢、喹诺酮类及SMZco普遍耐药,12株嗜麦芽食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均耐药;经综合治疗措施及有效抗菌素联合治疗,11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下呼吸道嗜麦芽农作物食假单胞菌感染巳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年老、合并多个系统慢性疾患、有施和有效抗菌素联合治疗仍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金波  周宁  梁芸 《武警医学》2008,19(7):591-594
 目的 探讨我院重型颅脑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159例重型颅脑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了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159例重型颅脑伤患者检测出25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228株(88.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3.6%)、鲍曼不动杆菌(18.6%)、肺炎克雷伯菌(11.2%)、大肠埃希菌(9.7%)、阴沟肠杆菌(7.0%).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70.8%)较高,对MRSA菌可将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加替沙星作为首选.结论 重型颅脑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各种病原菌的感染率及耐药性明显偏高,以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最高.各级医院应重视细菌检测及药敏结果,及时进行耐药系统监测,以缓解细菌耐药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特征。方法采用MicroScan-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2000年1月-2004年12月从痰标本中分离得到的275株鲍曼不动杆菌和10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对18例患者肺部相继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尤以2000-2001年上升显著。鲍曼不动杆菌2000年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2000~5000,而2004年已上升至70%~81%;2000年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为20%~40%;而2004年耐药率为63%~86%。5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2000年分别为25%、50%、0%和0%,而2004年分别为76%、76%、95%和95%;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对其他6种抗生素均高度耐药,5年来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低,为≤20%。结论临床细菌室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加强对同一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相继感染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磺胺耐药基因(sulⅠ)和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MIC; PCR法扩增sulⅠ基因和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 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株表现对复方磺胺甲唑(SXT)耐药(21.9%),10株菌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31.3%),18株菌sulⅠ阳性(56.3%).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唑耐药可能与Ⅰ类整合子存在有关,Ⅰ类整合子作为耐药性传播的重要机制可能将使磺胺类药物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86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进行耐药检测,采用ATB 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并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占首位(28.5%),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0.9%)及铜绿假单胞菌(18.2%);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35.8%、30.8%。药敏结果显示病原菌耐药性严重,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的耐率相对较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除外)。结论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加强细菌的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