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吕全强  宋艳春 《中国校医》2001,15(3):198-198
胃扭转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临床并不少见 ,因其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仅凭物理诊断不易确诊 ,X线钡餐透视是常用而有效的诊断方法。现分析钡餐确诊 5 2例胃扭转的X线表现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中男 3 8例 (73 .1% ) ,女 14例(2 6.9% ) ,男多于女 ,男∶女为 2 .7∶1;年龄 17~ 75岁 ,平均 2 8.6岁 ;学生 3 9例 ,教工及其他人员 13例 ,故病人年龄较轻。1.2 临床表现 根据胃扭转临床症状的轻重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型[1] ,临床以慢性最多见。急性重型病例表现为胃肠道高位梗阻[1] ,起病突然 ,左上腹疼痛 ,频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射线在诊断慢性胃扭转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于本院接受X线检查,且经胃肠钡剂造影检查确诊的慢性胃扭转患者共计30例。分析不同扭转类型的X线特点。结果:30例患者中的X线表现:共含完全性扭转患者28例,其中混合型2例、网膜轴型4例、器官轴型22例。结论:X线诊断能够有效辨别患者胃扭转的类型、程度及方向,为后续治疗提供清晰影像参考资料,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36例胃扭转的X线表现。其中1例急性和4例慢性病例为手术证实。并着重介绍了X线监控下慢性胃扭转的手法复位要领,笔者认为:口服大量钡剂(300~500ml)、反复翻转体位、腹部手法冲击或/和手法按摩是胃扭转手法复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乙状结肠扭转时X线征象及X线腹平片,钡灌肠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0~2O10年15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例,就其立卧位腹平片及钡灌肠检查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通过立卧位腹平片确诊9例,通过钡灌肠确诊5例,开腹探查确诊1例。结论 X线腹平片和钡灌肠检查是乙状结肠扭转诊断的重要手段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扭转在上消化道钡餐中时常发现胃形态的改变而提出胃扭转的诊断。我科1987—1988年遇到18例,其中8例在X线下行手法整复治疗,7例取得成功,现就其整复方法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32—52岁之间,病史最短6个月,最长3年余,临床上无典型症状及体征,上腹部不规则性疼痛,饱胀7例,时常恶心、呕吐2例,反酸、嗳气、呃逆6例。本组原  相似文献   

7.
董承兴 《健康大视野》2006,14(9):117-11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农民工,入院前6个月,患者上班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前区剧痛数小时,在深圳某医院予灯草花素、单硝酸异山梨脂、肝素等治疗,病情好转,作冠脉造影示:左右冠脉未见异常,运动试验阳性,麦角新碱试验阴性,诊断为“X综合征”。回内地后,间断发作两次,予丹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等治疗,很快缓解,入院前4h,患者挑重物时,突感前区剧痛,伴黑蒙昏倒,无大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以“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造影诊断胰胆管返流征象。方法对本组100例患者的CT、B超、实验室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100例中X线诊断慢性胰腺炎55例,占55%,2例为急性胰腺炎,占2%,2例为胰腺囊肿,占2%,阳性率60%,无阳性发现者38例,占38%。结论通过高清晰X线透视机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对胰胆管返流有着较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胃固定于贲门幽门及大小弯的韧带,具有一定的活动度,但一般保持其基本形态。当胃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及食管下段十二指肠病变或邻近器官发生病变时均可导致胃扭转。现将胃扭转诊断体会报告如下。 1 影像学表现 1.1 器官轴型胃扭转的表现,以胃体胃窦向上翻转形成“卷虾样”较为多见,即大小弯倒置,大弯上升,而十二指肠球向下形成一弧形,充气后,胃大弯顶缘似虾背。另一典型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小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30例小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表现,并与其它诊断小儿胃食管返流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造影剂返流入食管下段4例,中段19例,上段7例,合并返流性食管炎8例,合并肺部吸入性肺炎3例,食管气管瘘1例,早期食管裂孔疝1例,幽门痉挛2例。结论 应用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小儿胃食管返流的最主要手段,并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边移动X线机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0张床边X光照片进行分析。结果:床边移动X线机300张照片152张甲级片,140张乙级片,8张丙级片。结论:床边移动X线机各有特点,移动DR摄影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134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中支气管肺炎87例(64.9%),大病灶肺炎28例(20.9%),大叶或节段性肺炎6例(4.5%),间质性肺炎13例(9.7%),临床表现典型而X线表现阴性5例(3.7%)。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必要检查,及时准确的X线诊断是临床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与CT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6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了数字化X线摄影(DR)与CT检查,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最终确诊为股骨粗隆间诊断。评价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有无差异。结果:DR明确诊断骨折46例、可疑13例、漏诊6例,诊断的准确率为70.77%(46/65);CT明确诊断骨折60例、可疑4例、漏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2.31%(60/65);CT诊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DR诊断的诊断准确率,χ^2=10.016,P=0.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检查应用于股骨粗隆间诊断的价值较DR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摄影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治疗前后影像资料的分析对比,研究其在治疗中的价值。结果:利用影像资料可以清楚地显示患者的脱位和周围组织的征象,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手术参数。结论:X线摄影得到的数值为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提供科学的数字信息和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X线、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X线、CT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8例资料,分析其影像学检查技术及诊断价值.结果:X线表现为肿块边缘光整、清晰,周围黏膜推移,未见中断、破坏;CT扫描见软组织肿块与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分界清晰,正常组织、器官呈明显的推移征象.对肿块部位采用薄层扫描,必要时变换体位扫描显示更佳.结论:对于发生于胃的软组织肿块,利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评价,病变与周围的正常胃壁界限清晰,且正常胃壁柔软、光滑,首先考虑可能为GST.电镜和免疫组化是确诊GST的主要病理手段,其具有特定的免疫组化物质的表达,即CD34、CD117.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和X线胸片资料,所有病例免疫分析测定支原体抗体(MP-Igm)或血清冷凝集实验阳性.结果:支原体肺炎表现呈多样性,可分为四类:①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②表现为两肺野斑片模糊影;③表现为两肺纹理模糊合并节段性实变;④合并两侧少量胸腔积液.结论: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无特异性,临床X线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是提高确诊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幼儿怀抱式胸部前后位摄影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采用怀抱式胸部前后位摄影方法及传统仰卧位拍摄的各100例幼儿胸部X线片进行对比。均采用同等曝光参数,对照分析2组影像质量。结果:采用幼儿怀抱式胸部前后位摄影方法(以下简称新方法)甲级片87例,乙级片11例,丙级片2例。采用传统的仰卧位胸部摄影方法甲级片29例,乙级片61例,丙级片10例,采用新方法组患儿配合率为95%,采用传统方法组患儿配合率为23%。结论:对于幼儿的胸部X线摄影,怀抱式胸部前后位摄影方法较传统方法影像质量更高,患儿更易接受,摄影操作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8.
野战医疗X线方舱数字化改造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野战医疗X线方舱数字化改造的方法及经验,并通过实践检验了改造效果,指出了改造后系统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为今后X线方舱的数字化改造提供经验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椎病x线诊断对指导整合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的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门诊部因颈部不适进行整合手法治疗的患者1690例,对其中的845例行DR颈椎普通X线摄影检查.另外845例未进行普通X线摄影检查,对2组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行DR颈椎普通X线摄影组的疗效好于未行颈椎普通X线摄影组,总有效率提高5.1%。结论: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适当体位的颈椎普通x线摄影检查,对整合手法治疗颈椎病有提高疗效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X线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病例76例,依据临床有无早期心衰症状分为A、B两组(A组有早期心衰症状,B组无心衰症状),两组患者均行常规X线与超声心动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X线诊断左心功能不全病例A组16例,B组1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组19例,B组43例均有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对称性肥厚,左心室内径增大,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两种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常规胸部X线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左心功能不全具有一定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