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晋唐和明清时期的瘟疫预防方药和方法在中医疫病防治史上颇具代表性.通过对这两个时期疫病防治方药的收集、整理,分别从外用、内服两方面,从环境净化、养生摄身、接种预防和情志调节4个不同的侧重点探索晋唐和明清瘟疫预防用药规律.研究表示,晋唐时期瘟疫预防侧重于祛邪辟秽药物,而明清在其继承基础上突出芳香辟秽类药物的使用,说明芳香药...  相似文献   

2.
瘟疫为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广泛流行的急性传染病,中医文献中称为“疫”、“疠”及“鼠疫”、“时气”等.通过对晋唐和明清医学文献中瘟疫预防方法、方药的研究,发现明清时期的防疫用药是在晋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晋唐时期侧重于祛邪辟秽药物,明清时期更集中和侧重于芳香辟秽药物的使用.研究提示,芳香类药物在疫病预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晋唐时期,仲景伤寒学主导着整个外感热病学,温病学说隐而不现。经王叔和、巢元方、孙思邈、王焘四位医家的辛勤探索、张皇幽缈,才使温病学说得以发展,并对后世医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王氏创四时之气与时行之气为病的理论,开新感热病之先河;巢氏则详于温病证候的叙述与病机的探究;孙氏论温既重视治疗,又注意预仿;王焘对温热方药广采博引,辨证选方,则自出机杼。  相似文献   

4.
斑驳陆离的中国晋唐医学,究竟是成就辉煌,还是杂乱无章?其整体特征,究竟是重方药、轻理论,还是尚实际、合医理?其处方用药究竟是符合现今通常的辨证论治,还是慧眼独具,别有会心?至今未有定论。为此,从本期起,我刊对晋唐医学进行专题研讨,热望各位方家赐稿争鸣,以冀将中医学术开掘得深些、再深些。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是中医的首部外感热病学专著,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明确了治法方药,开创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先河.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从晋唐时期法不离伤寒,到金元时期百家争鸣,以热病论伤寒,以及明清后出现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温病自成体系.近几十年,现代医家将经典理论与现...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的特点,采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将肝和木放在晋唐时期的哲学框架下,着重考察木和肝的对象及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认为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泥古"和"疑古",即其理论内容得到统一,其理论框架出现了危机。具体可分为两点:第一,肝属木理论成为权威理论,世俗权力的作用重大;第二,肝属木理论出现了范式危机,但是没有完成范式转换。厘清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的特点,无论是对肝藏象理论、中医藏象理论的研究,还是对现代中医理论的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祛湿法是中医学的重要治法之一。《黄帝内经》提出了祛湿法;《伤寒论》阐述了湿病的病因病机和相应方药,创立解表祛湿和健脾利湿等多种祛湿法;《金匮要略》将祛湿法分为微发汗和利小便两类,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晋唐时期发展了淡渗利湿等治法,创制清热祛湿方剂;金元时期拓展了宣上导下和升阳除湿等祛湿法,从上下、内外和三焦辨治湿病;明清时期确立了内科和妇科带下湿病的相应治法,温病学派完善了治疗湿温和寒湿等的多类祛湿法和方证。至此形成了完整的中医湿病证治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及其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理法方药不仅对外感热病,而且对临床各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更好的熟读温病学经典,全面掌握其理论知识,本文对温病学发展各期的温病经典著作或代表人物的主要学术思想予以略述.……  相似文献   

9.
<正> 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临床上以起病较急,热象较盛,传变较快,易于化燥伤阴为基本特征。它隶属于广义伤寒范畴,而与狭义伤寒迥然有别,又与温疫在程度上亦有差异。总之,它是性质属热的外感疾病,是除外“伤寒”及烈性传染病的一大类型病。温病起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晋唐医家对此陆续有所研究,后来宋元时期又不断加以补充,到了明清时期,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实践,对温病的病因和证治等提出了新的见解,使温病学说渐趋成熟,创出了一种新的学派。为了使大家对温病学说的代表人物有所了解,特作以下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晋唐其间六百九十四年,有史料记载的医家数十位,医籍近百种。在中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该时期的医学成就是巨大的。现据史料记载,谈谈晋唐医学的特点。一、方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芳香药在明清时期温病预防及非典型传变证治中的应用规律,以期提高防治疗效和促进温病理论发展.方法:以明清时期温病学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含有芳香药物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两大模块进行数据汇总分析,挖掘其中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后的方剂分为温病预防类、卫气同病证、卫营...  相似文献   

12.
汪机是明代著名新安医家,其著作《伤寒选录》从论、证、脉、治、方药等不同侧面对伤寒学说作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和整理,载入了大量伤寒、温病方面的文献。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大量伤寒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编撰,创新发扬;对先贤温病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提出了温病六经辨治的原则和措施;系统整理了伤寒脉症,采集诸家脉法,继承发展;对伤寒、温病等方剂和药物作了系统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温病的方药规律,为温病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整理出《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温病的方剂137首,分别总结其所使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运用数据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温病的高频药物为麦冬、生地黄、甘草等;药性为寒、平、温性等;药味为苦、甘、辛味等;药物归经为心、肺、肝、胃经等;药效以清热、补虚、解表为主;并从高频药物之间的联系规则中分析出最常用的药物搭配。结论:从结果来看温病的病因病机以热毒壅盛、体虚外感为主,治疗上多选用清热解毒、补虚解表之法。该研究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晋唐医家的热病学术承先启后于伤寒学派、温病学派,风貌独特,惜近人少有重视。《外台秘要》保存有大量宝贵经验,倘扼其要,颇具现实意义。笔者在运用其方于临床而获殊效后,谨择晋唐十三家358首热病方,结合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晋唐十三家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徐岩春  傅景华 《河北中医》1986,(5):39-40,29
晋唐以降,医遵一宗,论理者鲜而守方者众,特别是宋代《局方》之流弊,为害颇深。刘完素作为金元学术的带头人,打破了晋唐以来医学理论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沉闷局面,迎来了医学理论的争鸣时期,他的火热论对金元各家,以及温病学派等后世多种医学流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吴鞠通医案清热药物配伍规律。方法用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已出版的吴鞠通治疗温病111个医案中整理出555首处方。结果燥热型温病清热药物多采用连翘、银花为基本的清热药物,湿热型温病多采用黄连、黄芩为基本的清热药物,疟多采用黄芩、知母为基本的清热药物。上述三组药物与其他类药物的配伍有各自的特点。结论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是一种研究中医医案方药配伍规律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于琦  吴宇峰  于河  王蕊 《中医杂志》2014,(11):967-971
目的基于文献研究中医温病的治法及处方用药的规律与变化。方法整理明清至民国时期温病医籍中温病的理念、治法、方药,并与在现代期刊中检索到的温病文献进行对比,发掘现代研究中温病理论、治法、方药的发展变化。结果明清时期建立的"养阴保液"等治疗思想、"风温忌汗"等治疗禁忌、"宣透膜原"等治疗法则以及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剂皆被现代温病临床认可和沿用。而明清医家对于温病治疗中"凉血散血"的时机、"柴胡劫肝阴"的用药禁忌等观点与现代文献报道存在差异。明清时期创制的甘露消毒丹等方剂现代被广泛应用于温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治疗中,并进行了剂型和成分及机理研究。结论现代温病临床治疗大多沿用了明清温病学的治法方药,许多明清温病学所派创制的经典方剂在现代临床得到了扩展应用,也有部分理论在现代存在争议或被忽视,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生姜其味辛性温,温病治疗总以凉药为主,但在诸多治温方药中使用生姜,值得探讨。生姜在温病中的运用可概括为透毒、泄毒、解毒、排毒。  相似文献   

19.
陆青媛  邱智 《江西中医药》2004,35(10):23-24
伏气温病又称伏邪温病,指感邪后邪气伏藏体内,经过一段时期再发病。自伏气温病学说创立之日起,由于其真正内涵尚未明朗,随着众多医家的医疗实践和对温病不断的研究,引起了医学界围绕伤寒与温病、伏气与新感长时期的争论,同时在温病学派内部也进行着激烈的相互论辩,甚至到了“存”与“废”的地步。主张“存”的学者认为,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温病特殊的一种病证,在病因、病位、病机病证及治法方药上都有比  相似文献   

20.
试论阳痿论治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历代医家研究,揭示历代各时期阳痿论治的发展特点。秦汉以前,已知湿热、情志及房劳诱发阳痿,属足厥阴经病变,记载14种药物,倡导食疗。晋唐时期,以肾虚立论,方药增多,出现许多以温阳益精为主的专病专方。金元时期,已有祛湿、湿热、寒湿治痿之法,辨证论治思想逐步渗透。明清时期,辨证论治体系形成,专著出现,痰、瘀、禁欲及暑热均致痿,阳痿溯因论治的思想亦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