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面神经损伤及修复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颈横和锁骨上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 2侧成人标本上 ,观测颈丛皮神经的行程、长度、横径和血供情况。结果 :颈横神经和锁骨上内侧、中间和外侧神经的长度分别为 ( 6.9± 1.0 )cm、( 8.9± 1.7)cm、( 8.2± 1.5 )cm和 ( 7.3± 1.7)cm ;横径分别为 ( 1.8± 0 .5 )mm、( 2 .0± 0 .5 )mm、( 1.9± 0 .9)mm、( 1.8± 0 .4)mm。颈横和锁骨上神经的血供主要来源于甲状腺上动脉、颈升动脉和颈横动脉的肌皮支。结论 :颈横和锁骨上神经可作为面神经移植的一个合适而易得的理想供体 ,行自体神经游离移植或吻合血管神经移植用以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面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3.
周围神经损伤与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周围神经损伤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主要聚焦于寻找理想的人工神经移植替代物、神经导管和种子细胞。神经导管有非降解或可降解两种 ,神经移植物有自体神经、同种异体神经及异种神经移植物 ,作为桥接神经缺损的支架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同时 ,培养、种植一定数量与高纯化度的具有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活性的施万细胞也是提高修复神经损伤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用骨骼肌桥修复正中神经缺损4例,其中1例经二年随访主明效果良好,其余3例正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枕小和耳大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标本上,观测颈丛皮神经的行程、长度、横径和血供情况。结果枕小和耳大神经的长度分别为(7.7±0.8)cm和(7.9±0.9)cm;横径分别为(1.6±0.4)mm和(2.2±0.4)mm。枕小和耳大神经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颈升动脉神经支、枕动脉的胸锁乳突肌皮支和耳后动脉皮支。结论枕小和耳大神经可作为面神经移植的一个合适而易得的理想供体,行自体神经游离移植或吻合血管神经移植用以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面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载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 NGF)海藻酸凝胶-聚乳酸复合导管修复面神经缺损的作用。  方法    建立白兔面神经缺损模型,将面神经断端植入制备好的载NGF海藻酸凝胶-聚乳酸复合导管内2 mm,使面神经两断端之间距离为10 mm,将导管两端与神经固定缝合皮肤。再随机将12只大白兔分为术后4、8、12周组。实验结束后切开大白兔面神经吻合部位,选取神经导管近、中和远端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神经生长及导管降解情况。  结果    实验白兔手术伤口Ⅰ期愈合,无局部坏死、移植物排出及全身不良反应。术后4周导管壁有巨噬细胞浸润,导管近端雪旺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新生小血管丰富;8周可见导管壁变薄,有成纤维细胞附着,巨噬细胞浸润,导管内有神经束样结构,束间纤维分隔,外层纤维包膜增厚,新生小血管减少;12周可见神经导管壁进一步分解,胶原纤维增生,导管内神经纤维结构接近正常,轴突样结构增粗,外层纤维包膜变薄。  结论    载NGF海藻酸凝胶-聚乳酸复合导管能较好的引导面神经再生,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自体变性骨骼肌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月楼  胡延林  吴红年 《解剖学研究》2003,25(1):45-46,T005
目的 探讨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2 2只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自体变性骨骼肌组 ,采用自体变性骨骼肌修复兔面神经上颊支 8mm缺损 ,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组和对照组。并进行电生理、形态学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 术后 2 0周自体变性骨骼肌组面神经缺损获修复 ,其再生神经的形态和电传导功能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自体变性骨骼肌可有效地引导神经再生并修复面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8.
带蒂骨间前神经转位移植修复上肢神经干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用带血管的骨前神经转位移植修复上肢神经干缺损12例,缺损长度4.5~12.6cm,损伤至修复时间,6小时~10.5个月,经随访1.5~6年,优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3%。  相似文献   

9.
纤维蛋白胶在几丁质管修复面神经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纤维蛋白胶在神经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寻求理想的外科修复方法。15只大耳白兔行单侧颞骨内面神经横断后,缺损为5mm,以几丁质管桥接,并用纤维蛋白胶粘合;神经束膜缝合组用0-0号线缝合,左侧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3、5月行神经电生理测试。电生理结果显示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再生面神经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IP)逐渐缩短,动作电位波幅(Amplitude,AMP)逐渐增高,神经-肌肉传导速度(Nerve-muscleconduction velocity,NMCV)逐渐增快。几丁质管组和神经束膜缝合组再生神经与正常组比较,术后3月,其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较长、动作电位波幅较低、神经-肌肉传导速度较慢,均为显著差异(P<0.01)。至术后5月,差异缩小,但仍有显著性(P<0.05)。同期内,几丁质管组和神经束膜缝合组再生神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结果提示:纤维蛋白胶联合几丁质管应用于面神经的修复具有简单、迅速、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背景:了解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以及各种组织支架的特性与优势,对于修复方法与材料的合理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总结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或异种神经移植在面神经缺损中的应用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组织工程支架,神经移植,面神经,修复”或“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nerve transplantation,facial,repair”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1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面神经缺损后立即直接缝合神经的断端是最好的修复方法。自体神经移植受神经移植体来源之限,常造成供区失神经支配;以及产生束外有髓和无髓轴突无规则生长会导致神经纤维错向再生,造成严重的联带运动的不足。异体或异种神经移植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处于动物实验的研究阶段,尚难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有研究表明化学去细胞法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修复面神经缺损可以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目的:在化学去细胞法处理同种异体神经的基础上探索一种修复面神经缺损更有效的修复方式。  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制备面神经颊支缺损动物模型,采用经化学去细胞的同种异体腓肠神经进行移植,且与伴行静脉行外膜缝合;对照组在同样位置的远近端分别切断面神经,但不破坏被切断神经与周围组织的正常解剖关系,再切断处行外膜缝合桥接。 结果与结论:修复后3个月两组兔均存活,面部表情基本对称,胡须活动正常,神经移植处未见明显瘢痕及神经瘤形成。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右侧面神经颊支传导速度,移植体远端吻合口附近5.0 mm段有髓神经纤维数量,靶肌肉运动终板计数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证实,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与周围静脉伴行修复家兔面神经缺损的方法可以达到与自体面神经原位移植相似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是神经组织损伤康复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新技术很多,随着激光对生物作用机制研究的发展,低照度激光辐射周围神经组织损伤修复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再生方法被应用到神经损伤修复领域.主要围绕弱激光照射神经组织修复机制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和神经组织部位瘢痕抑制进行论述,并对激光照射神经损伤治疗和修复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07年之前,学者们普遍认为面部脂肪组织是大片分布的,故面部年轻化的操作将面部脂肪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单元,但术后的疗效并不理想。直到2007年,Rohrich等~([1])通过向新鲜的尸体头部标本注射亚甲蓝的方法发现面部脂肪组织被分隔成一个个独立的脂肪室(fat compartments),分隔脂肪组织的隔膜形成一个整体框架,为面部提供一个支持系统(retaining system),从此学者们对面部脂肪组织有了新的认识。由于分布的层次不同,面部脂肪组织被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SMAS)分为浅层和深  相似文献   

14.
背景:组织工程的发展为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了可能,种子细胞与导管支架制成的复合体是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核心。 目的: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应用及构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导管支架材料角度,探索如何更好的修复神经损伤。 方法:以“干细胞,神经损伤,修复,神经导管,神经支架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stem cells,nerve damage,repair,nerve guide conduit material,scaffold materials,nerve tissue engineering”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Medline数据库1996-01/2011-01有关不同来源干细胞和导管支架材料修复神经缺损的相关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30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移植神经干细胞可以在神经系统存活、增殖、迁移,在不同部位分化为相应的细胞,因此给神经修复领域带来新的希望。另外,随着生物材料的发展,神经导管材料修复神经缺损也取得了优良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神经干细胞复合导管可降解生物材料有望能更好的满足神经支架的要求,达到修复和重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背景:应用种植许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探索其对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免疫原性非常小。 目的:用种植胎兔许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兔缺损的坐骨神经,观察移植神经周围免疫细胞的变化及功能恢复。   方法: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均切除一段坐骨神经,造成2.0 cm长的缺损,实验组用种植胎兔许旺细胞的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修复坐骨神经;对照组仅用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移植后1,4,8周光镜观察移植段坐骨神经周围肌肉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计数每个高倍视野免疫细胞的数量。移植后4,8,16周大体观察兔的足部溃疡形成及愈合情况,大体观察神经愈合情况;肌电图检查桥接段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 结果与结论:手术区局部均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实验组足部溃疡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移植后1周移植段坐骨神经周围肌肉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实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5);移植后4周,浸润的免疫细胞两组均较1周后明显减少,实验组减少更明显。移植后8周,浸润的免疫细胞更加减少,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4周时,两组均未见明显的神经传导,8,16周神经传导速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种植许旺细胞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体免疫原性非常小,对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面神经局部缺血对面神经及面神经核的影响,为临床腮腺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家兔,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模拟人腮腺切除手术。实验侧于手术显微镜下,游离面神经并破坏其外血管系,切除腮腺。术后家兔存活4周,观察以下指标:分别检测家兔实验侧和对照侧面神经颊支的传导速度、CMAP波幅和潜伏期;取双侧茎乳孔外面神经干,透射电镜下观察面神经超微结构的变化;取双侧面神经核,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面神经核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表达的变化,PCR-ELISA法观察面神经核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 实验侧面神经颊支的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对照侧、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侧、波幅明显低于对照侧(P<0.01,P<0.05)。实验侧面神经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以轴索变性为主,包括轴索内微丝增生、断裂,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变性轴索溶解等。实验侧面神经核CHAT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侧(P<0.01,P<0.05)。 结论 游离面神经破坏其外血管系切除腮腺,可导致面神经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面神经传导功能下降,进而导致面神经核神经元合成乙酰胆碱的含量下降、神经元凋亡增加;提示临床腮腺切除时,应尽可能保护面神经外血管系,以减少面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背景: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神经导管可在体内降解,避免出现的神经卡压等问题,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的:比较自体神经移植与3种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神经导管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差异。 方法:通过电生理学检测,形态学观察等神经恢复效果评价方法,对比分析近年来常用的胶原神经导管、DL-乳酸-ε-己内酯神经导管、聚乙醇酸神经导管与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虽然神经导管与自体神经移植相比在理论上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不同合成材料的神经导管之间在神经功能恢复中存在明显差异性,DL-乳酸-ε-己内酯神经导管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异,是较为理想的神经导管材料,聚乙醇酸神经导管因自身的因素影响其降解性能,在3种神经导管中的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效果最差,胶原神经导管需要交联剂改善其机械性能,其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效果居于前两者之间,因此,这3种神经导管在神经功能再生方面还有潜在的缺陷,不能完全替代自体神经移植,而且3者之间的性价比,还缺少足够的大样本长期随机对照实验结果来验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8.
背景:自体神经移植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用的方法。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神经修复大鼠骶1神经缺损的效果,以期寻找修复周围神经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和材料。 方法:取SD大鼠骶1神经,采用化学去细胞法处理大鼠骶1神经的免疫原性成分,使其成为去细胞神经。将Wistar大鼠右侧骶1神经制成1 cm缺损模型,用SD大鼠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骶1神经的缺损。 结果与结论:与术前相比,术后8周逼尿肌漏尿点降低,膀胱最大容积和膀胱顺应性升高(P < 0.05)。神经纤维细丝蛋白染色结果显示,右侧经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的神经吻合口断端被染成绿色,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再生神经轴突长入远端神经。左侧正常神经形态均一,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一未见轴突长入远端神经。结果表明,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的抗原性明显降低,可修复高等哺乳类动物的周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面神经局部缺血对其超微结构的影响,为临床腮腺切除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用家兔,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模拟人腮腺切除手术.实验侧于手术显微镜下,游离面神经并破坏其外血管系,切除腮腺.术后2、3、4周分别取双侧面神经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实验侧早期2周轴索内微丝呈增生性改变;中期3周以轴索内微丝破坏、线粒体肿胀变性为主;晚期4周变性轴索溶解.结论:为切除腮腺,游离面神经破坏其外血管系,可导致面神经纤维轴索变性;提示临床腮腺切除时,应尽可能保护面神经外血管系,以减少面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