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安波 《国外医学:军事医学分册》1995,12(4):154-157
综述了高速投对远隔部位脏器的致伤效应、特点,从瞬时空腔的挤压牵拉学说,冲击波和压力波效应学说,冲吉振荡学说和血流动力学的剧裂变化致伤学说等方面阐述了高速投射物的致伤机理。 相似文献
4.
5.
6.
现代火器的发展趋势是使用高速低质量的弹丸,它可造成机体的严重广泛损伤,损伤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就高速投射物压力波的特点及致伤机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四肢霰弹枪伤致伤特点和救治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和平时期 ,虽然战争较少 ,但火器伤却有增无减[1] 。平时火器伤中较常见的是霰弹枪伤 (shotgunwound) [2 ] ,但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枪弹伤 (gunshotwound) [3 ,4 ] 。两者在武器致伤性能、组织创伤特点及救治原则等方面均存在区别。笔者以霰弹枪伤中发生率最高、具有典型意义的四肢伤为重点 ,对霰弹枪伤致伤特点和救治原则概述如下。一、霰弹枪伤的创伤弹道学特点霰弹枪伤为低速 (初速度约为40 0m/s)、高能量火器伤 [弹丸总计质量(m)较大 ,总动能 (E =1/ 2mV2 )较大 ],具备火器伤的共性 ,如创面污染、组织挫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特点以及致伤能量和伤情之间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雄性华南犬12只,通过某型爆炸枪分别以15360J、12643J和8144J能量的超高速弹丸致伤动物,并用常规武器以843J能量的钢珠作致伤对照,观察动物局部伤情特点和全身主要脏器改变。结果 超高速武器致伤后肢体大多完全离断,损伤情况与爆炸伤类似,常规钢珠致伤后的伤情明显轻于超高速武器致伤;在超高速情况下,损伤程度与致伤能量无明显联系。结论 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力大、局部毁损严重;破片的质量、动量对杀伤力的影响明显大于速度和碰击能量,质量、动量越大,杀伤力越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高速投射物伤神经体液因子变化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开龙 《国外医学:军事医学分册》1994,11(4):152-156
近年来,对高速投射物远达效应的发生机理众说不一,有学者认为远达效应的发生与高速投射物伤后神经体液因子的变化有关,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对高速投射物伤后循环血中神经体液因子变化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高速投射物压力波对培养肝细胞白蛋白mR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肝细胞在体外用高速枪弹压力波型伤,观察压力波对肝细胞白蛋白mRNA的影响。结果发现伤后肝细胞白蛋白mRNA及白蛋白含量下降,脂质过氧化物升高,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水平增高。上述改变的幅度与所受压力大小有关,压力大对细胞损伤更明显。压力波引起细胞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它对细胞的直接破损伤作用及引发自由基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创伤弹道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创伤弹道学是研究武器致伤效应和致伤机制的一门分支学科。在以往的一百多年中 ,除纵火武器外 ,枪炮是最基本的致伤武器。因此 ,创伤弹道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枪弹和破片等投射物击中人体后在体内的运动规律、致伤效应和作用机制 ,这已成为指导火器伤救治的理论基础[1] 。一、历史粗略地划分 ,可将创伤弹道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本世纪 6 0年代以前 ,另一是 6 0年代以后。前一阶段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中叶 ,如 184 8年法国学者Hugier就曾研究了子弹对软组织的爆裂效应 ;1935年 ,Callender和French发表了著名的“创伤…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