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喙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2年7月,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喙突骨折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57岁,平均40.1岁.根据Eyres分型:ⅡB型3例,ⅡA型1例,ⅢB型3例,ⅤA型2例.患者均有外伤史,术前经X线片及CT证实喙突骨折.术后按照Herscovici疗效评定标准对肩关节进行功能评定.结果:9例患者中7例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伤口Ⅰ期愈合,喙突骨折均达骨性愈合,肩锁关节复位良好.按Herscovici疗效评定标准:优6例,良1例.结论:手术内固定可恢复移位型喙突骨折喙突正常的生理解剖位置,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3组。A组,牵引加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16例,其中Ⅱ、Ⅲ、Ⅳ型骨折中无移位12例,有移位者4例;B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8例,均为Ⅰ~Ⅲ型轻度移位,不稳定性骨折;C组,切开复位内固定(空心螺钉、角钢板)或外固定支架治疗,为Ⅰ~Ⅳ型14例,骨折明显移位,成角分离或闭合复位失败者。结果48例均获长期随访,疗效按照Ratliff标准评价,A组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75%。其中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髋内翻2例,骺早闭1例;B组优12例,良1例,可1例,差4例,优良率72.2%。发生股骨头坏死4例,髋内翻1例,骺早闭1例;C组优8例,良2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71.4%。发生股骨头坏死3例,骺早闭1例,下肢不等长1例。结论儿童股骨颈骨折骨折无明显移位者应首选保守治疗;对骨折明显移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早期切开减压、解剖复位并予内固定(空心螺钉、角钢板)或外固定支架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骨折并发症(骺板早闭、股骨头坏死、髋内翻、骨不连)的发生,提高骨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新鲜齿状突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类型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54例.按Grauer改良的Anderson-D'Alonzo分型,ⅡA型7例,ⅡB型23例,ⅡC型8例,Ⅲ型16例.4例伴有脊髓损伤(ⅡB型3例,ⅡC型1例).ⅡA型、2例合并相邻椎体骨折的ⅡB型、6例ⅡC型和Ⅲ型患者采用Halo-vest外固定;16例ⅡB型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5例移位严重的ⅡB型和2例ⅡC型采用后路寰枢固定融合术.随访时间均超过24周,拍摄颈椎侧位、开口位X线片并行CT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1例Halo-vest外固定治疗者中,30例在12周时获得骨折愈合,其中4例(ⅡB型1例,Ⅲ型3例)原始骨折有前移位者,在牵引复位、Halo-vest固定后发生再移位,畸形愈合,但无神经压迫表现;1例2周时复查骨折前移位,改行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后获骨性融合.16例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B型骨折患者13例骨折愈合,3例在24周时骨折仍未愈合,骨折端有明显骨质吸收;7例寰枢关节固定融合患者在12周时均获得骨性融合.4例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Halo-vest外固定适合治疗ⅡA型、无或轻度移位ⅡC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但原始有前移位的骨折在固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再移位.可复位的ⅡB型骨折适合齿状突螺钉固定,但骨折移位大的ⅡB型和粉碎性骨折宜及早采用寰枢固定融合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肩峰骨折的分型方法及治疗.方法 自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14例肩峰骨折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17~65岁,平均49.4岁.肩峰骨折按照Ogawa分型: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4例.有5例肩峰骨折属于上肩胛悬吊带复合损伤一部分,其中复合损伤属于肩峰-肩锁关节-锁骨远端3例,锁骨中段-肩峰-肩胛骨外科颈1例,锁骨-喙突-肩胛盂上1/3和肩峰基底部三部位联合损伤1例.共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肩峰骨折接受手术治疗5例:空心拉力螺钉固定Ⅰ型1例,3.5 mm斜T型锁定接骨板固定Ⅱ型3例,锁定重建接骨板固定Ⅲ型1例.结果 手术组8例,平均随访13.8个月(12~18个月).接受手术患者的肩峰骨折均获得解剖复位,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平均84.7分.保守治疗组6例,平均随访15.5个月(14~18个月),肩峰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平均71.7分.结论 通过对孤立性的移位明显的肩峰骨折或肩峰骨折属于上肩胛悬吊带多重损伤一部分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Ogawa分型结合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损伤理论能指导肩峰骨折的治疗,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问题。方法 收集并随访20例儿童股骨颈骨折,平均随访3年5个月,按Colonna分类,包括:Ⅰ型:骨骺分离3例;Ⅱ型:经颈骨折8例:Ⅲ型;基底部骨折5例;Ⅳ型:经转子骨折4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闭合复位,其中Ⅰ型,Ⅱ型及Ⅲ型中移位明显不稳定者复位后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并行髋人字石膏固定4~6周;Ⅱ型及Ⅲ型中无移位者及Ⅳ型行髋人字石膏固定4~6周;Ⅱ型及Ⅲ型中无移位者及Ⅳ型行髋人字石膏固定4~6周。结果 临床及X线征象均较优者占65%,良好者20%,较差者15%,效果满意。结论 对于儿童股骨颈骨折,应该于基于解剖分型,X-线征象,以及其它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纵行入路和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探讨哪种入路更具有优势。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102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两组,A组行经跗骨窦微创入路解剖接骨板与加压骨栓内固定治疗,B组行经纵行微创入路解剖钢板与加压骨栓内固定治疗。结果末次随访A组术后SandersⅣ型AOFAS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CT检查最大移位距离,A、B两组中SandersⅡ型、Ⅲ型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A组SandersⅣ型CT检查下最大移位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与纵行微创入路在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整体疗效方向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对于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跗骨窦微创入路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Miller-AdaⅡ、Ⅲ型肩胛骨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移位Miller-AdaⅡ、Ⅲ型肩胛骨骨折,记录术后近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肩关节外展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17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4~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肩关节外展90°~170°,平均150°。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3例,满意2例,不满意2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Miller-AdaⅡ、Ⅲ型肩胛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肩胛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肩胛骨骨折的手术人路选择标准、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61例,男120例,女41例;年龄20~65岁,平均38岁.术前均行CT检查,其中94例行CT三维重建.单纯型骨折54例,混合型骨折107例,共302处.根据Miller分型:Ⅰ A型25例,Ⅰ B型23例,Ⅰ C型25例,ⅡA型26例,ⅡB型28例,ⅡC型29例,Ⅲ型54例,Ⅳ型92例.其中Ⅲ犁肩盂骨折根据Ideberg分型:ⅢA型11例,ⅢB型10例,ⅢC型12例,ⅢD型13例,ⅢE型8例.合并多发伤112例,其中锁骨骨折致浮肩损伤14例,肩胛上神经损伤8例,多发肋骨骨折87例,血气胸和(或)肺挫伤53例,颈椎损伤8例,同侧肩关节脱位15例,同侧肱骨近端骨折12例,肩胛胸壁分离1例.前方入路11例(Ⅰ C型7例、ⅢA型4例),标准后方入路12例(Ⅰ B型3例、Ⅱ型8例、Ⅲ型1例),后上人路14例(Ⅰ A型2例、Ⅰ B型1例、ⅢC型6例、ⅢD型5例),后外入路10例(ⅡA型3例、ⅢB型3例、ⅢC型2例、ⅢD型2例),前后联合入路22例,改良Judet入路92例.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其中32例随访1~7年,平均38.5个月.术后3个月Rowe疗效评价,优102例、良33例、可18例、差8例,优良率84.4%.结论 肩胛骨骨折术前需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和手术目标区.针对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入路,以操作安全、简单便捷、出血量少、损伤小、暴露骨折充分为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骨及肩胛骨双重固定治疗浮肩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21例浮肩损伤,ⅠA型2例,ⅠB型8例,Ⅱ型3例,ⅢA型5例,ⅢB型3例。术前测量盂极角(glenopolar angle,GPA)10°~20°,平均(12.4±4.3)°。采用锁骨及肩胛骨双重固定治疗骨折。结果随访时间15~24个月,平均(17±1.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断裂,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在术后1年时按照Herscov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2%;Constant-Murley评分为70~100分,平均(93.4±10.3)分。结论采用锁骨肩胛骨双重固定治疗浮肩损伤,固定牢靠,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EyresⅢA型喙突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2014年8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肩关节联合喙突骨折解剖复位后2枚空心钉固定治疗4例EyresⅢA型喙突骨折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36~41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机器伤1例。伤后至入院时间2~12 h,平均6 h。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4例均获随访12个月。术后4个月取出锁骨钩钢板,保留空心钉。术后8个月CT示骨折完全愈合。随访期间无肩关节再脱位,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继发骨折等发生。术后12个月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为83~87分,平均85分。结论对于EyresⅢA型喙突骨折,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肩关节联合喙突骨折解剖复位后2枚空心钉固定可行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前外侧入路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91例成人股骨颈骨折,其中采用髋关节前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经皮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55例(A组),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6例(B组)。结果 91例均获随访23~76个月,平均45个月。B组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折达到Garden指数Ⅰ、Ⅱ、Ⅲ和Ⅳ级复位固定分别为39、13、3例,B组骨折达到Garden指数Ⅰ、Ⅱ、Ⅲ和Ⅳ级复位固定分别为13、15、8例,A组复位质量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例骨折不愈合,B组5例骨折不愈合,A、B两组骨折不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5例发生股骨头坏死,B组9例发生股骨头坏死,A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移位的股骨颈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前外侧小切口较外侧切口创伤更小、复位更理想,手术并发症较少,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3例Eyres ⅡB型肩胛骨喙突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1-06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的3例Eyres ⅡB型肩胛骨喙突骨折,采用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入路,切口中点位于肩胛骨喙突上,显露喙突中部骨折,因肱二头肌短头腱与喙肱肌牵拉,骨折块向外下移位明显,与肱二头肌短头腱与喙肱肌相连,喙锁韧带完整,清理骨折端,直视下复位骨折,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在游离骨块上钻孔,用1枚直径3.5 mm钛质带线锚钉内固定。结果 3例术后均获得至少10个月随访,无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佳、神经血管损伤、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与CT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双侧肩关节对称、外观正常,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满意。术后10个月时肩关节疼痛VAS评分为0、0、1分,肩关节功能Herscovici评分为15、14、14分。结论 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内固定手术治疗EyresⅡB型肩胛骨喙突骨折的疗效满意,骨折复位固定可靠,可确保骨折愈合良好与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肘后外侧切口治疗肱骨外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髁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损伤,依其病理变化分为四型、Ⅰ型无移位型,Ⅱ型侧方移位型,Ⅲ型旋转移位型,Ⅳ型骨折移位型[1]。Ⅱ~Ⅳ型常需手术内固定治疗,多采用肘外侧切口。1998年10月~2003年2月,我科采用后外侧切口治疗肱骨外髁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4.
移位型Pilon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Pilon骨折是指踝关节中立位受到轴向应力造成胫骨远端经关节面不同程度的爆裂性骨折。Ruedi和Allgower把Pi lon骨折分为三型[1] :Ⅰ型劈裂骨折无关节面移位 ;Ⅱ型关节面严重骨折移位无粉碎 ;Ⅲ型胫骨远端压缩和粉碎性骨折。Ⅱ、Ⅲ型骨折我们称之为移位型Pilon骨折。Ⅰ型骨折多经保守治疗 ,疗效较好 ,已被认可[1~ 5] ,但对Ⅱ、Ⅲ型骨折治疗则相当棘手 ,如处理不当 ,常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我院自 1990年以来收治移位型Pilon骨折 2 5例 ,采用开放解剖重建、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康复治疗 ,优良率达 84 %。报…  相似文献   

15.
距骨颈骨折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32例距骨颈骨折患者,男22例,女10例;年龄18~55岁,平均38.5岁.骨折根据改良的Hawkins方法分型:Ⅰ型6例,Ⅱ型19例,Ⅲ型7例.Ⅰ型骨折:2例采用保守治疗,非负重石膏固定6~8周;4例采用经皮螺钉固定.Ⅱ型和Ⅲ型骨折:21例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5例粉碎性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 结果 24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0个月(12~48个月)随访,8例失访.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评定:术后评分平均为80.5分(60~96分).术后评分70分以下者5例,其中距骨颈骨折不愈合1例,为Ⅱ型骨折,再次行切开复位植骨重建内固定术后愈合;距骨体缺血性坏死4例,为Ⅲ型骨折,其中2例采用保守治疗2个月后症状减轻,2例行距下关节融合术. 结论 距骨颈骨折应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Ⅰ型骨折建议采用保守治疗或经皮螺钉固定;Ⅱ型、Ⅲ型骨折建议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若为粉碎性骨折,则采用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16.
开放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探讨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4年至2009年10月,共收治跟骨骨折427例,其中开放性跟骨骨折22例,有15例15足获随访,男9例,女6例;年龄18~66岁,平均34.7岁。跟骨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6例,Ⅳ型4例;软组织损伤Gustilo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A型5例,ⅢB型5例。按照OCIS分型,ⅠA型1例,ⅡA型2例,ⅡB型7例,ⅢA型2例,ⅢB型3例。所有患者急诊行伤口清创,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根据伤口情况I期闭合或临时覆盖,患肢临时固定,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急诊或择期行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随访是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和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预后评估。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31个月,平均16.4个月,AOFAS评分(74.6±10.4)分(58~94分),有4足需要筋膜瓣或皮瓣覆盖伤口。有5例发生浅表感染,其中有4例为GustiloⅢ型,2例深部感染和1例骨髓炎,无患者需要截肢治疗。结论:开放性跟骨骨折如果早期合理清创,认真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把握内固定的时机和手术指征,选择恰当的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深部感染和骨髓炎发生率。另外,对于GustiloⅢ型和OCISB型骨折,应避免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DHS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 9月~ 1999年 9月 ,我们采用动力髋螺钉DHS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30例。在随访过程中 ,基本达到早期活动 ,无髋内翻畸形 ,无卧床并发症 ,双下肢各关节自主活动无明显差异。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30例中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4 2~ 92岁 ,平均 6 5岁。骨折按Tronzo Evans分型Ⅰ型 8例 ,Ⅱ型 10例 ,Ⅲ型 11例 ,Ⅳ型 1例。 18例 (其中Ⅰ型 4例、Ⅱ型 8例、Ⅲ型 6例 )采用DHS作内固定 ;12例 (其中Ⅰ型 4例、Ⅱ型 2例、Ⅲ型5、Ⅳ型 1例 )采用Gamma钉内固定。术前行皮肤牵引 ,手术均在…  相似文献   

18.
尺骨冠突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尺骨冠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1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尺骨冠突骨折患者65例66侧,男54例,女11例12侧;年龄8-76岁,平均32岁;左侧29例,右侧35例,双侧1例。摔伤22例23侧,交通伤16例,机器绞轧伤14例,坠落伤10例,其他伤3例。新鲜骨折60侧,陈旧性骨折6侧。闭合性骨折59侧,开放性骨折7侧。合并同侧肘关节其他部位骨折38侧。根据Regan-Morrey分型,将骨折分为三型:Ⅰ型骨折22例,Ⅱ型骨折29例30侧,Ⅲ型骨折8例,另外6例为尺骨冠突矢状面骨折(暂称为Ⅳ型骨折)。石膏固定37侧;切开复位内固定23侧,其中螺钉固定10侧,克氏针加张力带及钢丝固定7侧,克氏针加丝线固定3侧,单纯克氏针固定2侧,钢丝环扎固定1侧;骨片摘除5侧;冠突重建1侧。结果对随访资料完整的43例(44侧)患者进行7-3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6周,平均12.2周。根据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5侧(56.8%),良9侧(20.5%),可6侧(13.6%),差4侧(9.1%);优良率为77.3%。肘关节半脱位2侧,骨化性肌炎2侧,无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肘关节脱位及肘关节强直等严重并发症。结论Ⅰ型骨折及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性Ⅱ、Ⅳ型骨折宜采用保守治疗,对Ⅲ型骨折及明显移位的不稳定性Ⅱ、Ⅳ型骨折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8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Miller和Ada的分型方法,ⅠA型4例,ⅠB型2例,ⅠC型4例,ⅡA型5例,ⅡB型3例,ⅠC型6例,Ⅲ型10例,Ⅳ型15例。其中混合型骨折21例,伴有合并损伤者24例。通过前方、后方、后上及前后联合入路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等固定。结果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3.1年。根据Hardegger的疗效评价标准,优20例,良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2%。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1例,肩关节不稳2例,肩胛上神经卡压1例。结论根据肩胛带功能恢复的要求,按照Miller局部解剖分型。结合术前详尽的放射学检查,掌握好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以来,我们收治胫骨上端合并平台粉碎骨折46例,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16~75岁。左侧27例,右侧19例。闭合性损伤32例,开放性损伤14例。损伤原因,15例为车祸,高处坠落25例,直接暴力6例。合并伤1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6例均切开减压,胫前后动脉损伤3例均为直接暴力,其中2例由于损伤严重腘动脉撕裂行截肢术。 1.2 损伤分型 根据Risehoragn的骨折分类将胫骨干上端及平台粉碎骨折分为四类:Ⅰ胫骨上端粉碎骨折无明显移位,平台塌陷<0.5cm9例。Ⅱ胫骨上端粉碎骨折移位,无成角,平台塌陷在0.5~1.0cm22例。Ⅲ胫骨上端粉碎骨折有成角移位,平台塌陷大于1.0cm13例。Ⅳ胫骨上端粉碎骨折有重度移位,平台塌陷襞裂块在三块以上,关节面凸凹不平2例。 1.3 治疗方法 A组13例非手术治疗,包括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2例,采用跟骨牵引,石膏外固定,其中2例跟骨牵引6周,换管形石膏骨折延期愈合,由于外固定时间长,最终致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活动范围只有15°左右。B组33例手术治疗,包括Ⅰ型3例,Ⅱ型17例,Ⅲ型11例,Ⅳ型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