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占所有恶黑的20%),仅有1/5的病例发生于粘膜。同皮肤相比,粘膜恶黑少见,且发现较晚,不易诊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鼻腔粘膜恶黑少见,且易误诊,现将所遇到的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皮肤与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颈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和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规律及疗效 ,及头颈部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套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期是否合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 5 5例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分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 31例 ,黏膜恶性黑色素瘤 2 4例 ,分析转移规律及预后因素。结果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和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血行转移率分别为 4 8 38%、4 5 16 %、2 1 81%和 37 5 0 %、4 1 6 7%、33 33% ;多因素回归分析两组原发灶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血行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临床分期、原发灶首次手术方式、起源影响复发率和转移率 (P<0 0 5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和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 15 %、6 6 2 0 %、4 5 0 7%和 81 95 %、4 9 72 %、39 77% ;多因素回归分析两组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临床分期、原发灶首次手术方式、血行转移影响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生存率 (P <0 0 5 )。分组后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临床分期与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组临床分期与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①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高 ,粘膜恶性黑色  相似文献   

3.
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好发于皮肤,发生于粘膜者较少见。由于粘膜的恶黑不易早期发现,诊断困难以及难以根治切除等原因,所以预后较皮肤为差。本文通过93例粘膜恶黑的临床病理分析,与皮肤恶黑作某些相应对比。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肿瘤手术后的病人,多需放置引流。本院外科近两年施行头颈部肿瘤手术134例,均采用负压吸引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34例头颈部肿瘤,包括颈淋巴结清扫术48例(双颈清扫4例);甲状腺腺叶切除23例;腮腺手术19例;颌下腺切除11例;喉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跟部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病灶后皮瓣修复皮肤缺损。术前、术后应用α-干扰素肌注免疫治疗。结果 11例皮瓣全部成活,所有病例经6个月至5年随访均存活,未发现病灶复发或转移。结论 跟部恶性黑色素瘤进行手术切除,皮瓣修复,术后、术前应用α-干扰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恶性黑色素瘤 (恶黑 )的复发和转移普遍认为是预后差的表现 ,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进行积极治疗的效果常令人怀疑。近年来外科手术治疗此类病人的报道增多 ,其价值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这里我们报道一例反复发生肢体转移经手术治疗而获得长期生存者。病例报道患者男性 ,6 5岁 ,1986年 5月因左足恶性黑色素瘤行局部广切及皮瓣转移修复术 ,1周后行腹股沟浅组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ClarkIV ,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 (0 3)。术后连续 6年DTIC化疗无复发。 1992年 7月左大腿及小腿多处皮下结节 ,分别在局麻下完整切除 ,病理报告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4年共收治的31例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均有病理学证实,采取手术、Ⅰ期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为主的综合方式治疗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模型对患者肿瘤大小、厚度、手术切除范围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31例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至今生存22例,5年生存率为70%(22/31,P=0.0366),无局部复发,Ⅰ期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28例,9例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4例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9例.T〈1.5mm,1.5mm〈T〈2.5mm,2.5mm〈T〈4.0mm,T〉4.0mm,5年生存率分别是66.7%,63.64%,30%,0%. 结论 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远处转移.综合方式治疗可降低转移率,使大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在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3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前在肿瘤周围皮下粘膜注射1%亚甲蓝溶液1.5ml.术中先行SLN活检术(SLNB),根据染料指示在腹股沟术野内对淋巴结组织进行精细解剖,分离出蓝染的淋巴结为SLN.SLN与清扫术中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分别送检,通过HE染色常规病理检查时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例患者均有SLN检出,分别为1、5、3枚.清扫手术切除NSLN分别为19、32、16枚.3例中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为1枚SLN转移;其余2例无淋巴结转移发生.没有假阴性情况出现,无与本研究相关的损伤及副反应发生.结论:SLNB应用于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10年共收治的61例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主要采用手术、全身化疗及免疫治疗。根据分期不同,所有患者分别采用截趾术、病变切除+植皮术、病变切除+皮瓣转位,其中32例行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肿瘤溃疡、厚度、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用Kaplan-Meier和Log-rank 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3例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获得随访,其中8例2年后失访。随访时间为1~10年,平均4.5年。1年生存率为77.0%(47/61),3年生存率为58.5%(31/53),5年生存率为26.4%(14/53)。术后功能恢复,没有复发。27例患者死于远处转移,1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论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率高,易远处转移。患者预后与肿瘤溃疡、厚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关。足底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应以手术、化疗、免疫等综合方法为主。  相似文献   

10.
颈、甲状腺     
头颈部肿瘤近距离超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超声在头颈部恶性肿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F1t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淋巴道转移关系研究;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临床意义;甲状腺切除联合同期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126例临床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发生于耳鼻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的诊疗方法。方法:对1986~2001年收治的11例恶黑患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6个月~83岁;原发部位:牙龈粘膜2例,外耳道l例,耳廓2例,鼻腔筛蝶窦l例,鼻中隔l例,中耳l例,下睑腮腺l例,上唇2例;手术切除9例,术后化疗2例,术后放疗3例,未治疗2例。0.5~10年随访,死亡6例,生存期6个月~3年;健在5例,生存期1.0—15年。结论:恶黑在皮肤粘膜交界处的色素层或粘膜黑色素斑的基础上发生,肿块多呈黑褐色且常伴溃疡,诊断较易,而对于不含黑色素的恶黑容易误漏诊,须待病理确诊。瘤细胞内含大量黑色素颗粒为其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显示VIM—HMB45和S-100蛋白及Vs38阳性反应均有助于不含色素的恶黑的确诊。本病恶性度极高,可采用手术、放化疗或免疫治疗,但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外阴及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的临床诊治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4年间收治的9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及5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55岁,发生于60岁以上者占42.9%(6/14).14例中手术治疗12例,其他治疗2例.术后发现9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腹股沟淋巴结转移6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随访4例中复发1例(Ⅲ期),转移1例(Ⅲ期),其病灶直径均大于2cm.1例Ⅳb期患者出现右下肢浮肿.另有1例Ⅰ期患者术后7个月未见异常.结论:外阴及阴道恶性黑色素瘤预后不良.治疗原则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预后与有无黑色素沉着,组织病理类型,生长方式,肿瘤厚度(Breslow),侵入皮肤层次(Clark),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内瘤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外阴及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的临床诊治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4年间收治的9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及5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55岁,发生于60岁以上者占42.9%(6/14)。14例中手术治疗12例,其他治疗2例。术后发现9例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腹股沟淋巴结转移6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随访4例中复发l例(Ⅲ期),转移l例(Ⅲ期),其病灶直径均大于2cm。1例Ⅳb期患者出现右下肢浮肿。另有l例I期患者术后7个月未见异常。结论:外阴及阴道恶性黑色素瘤预后不良。治疗原则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预后与有无黑色素沉着,组织病理类型,生长方式,肿瘤厚度(Breslow),侵入皮肤层次(Clark),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内瘤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长期以来,恶性黑色素瘤被认为对射线抗拒,但有文献报导大单次量放疗有效。国内头颈部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报导少,现就我院收治病例分析报导如下:1材料与方法1985年4月至1992年9月共收治头颈部粘膜恶性黑色素瘤26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原发于鼻腔19例、眼结膜巨例、口腔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4~73岁.平均57岁。病程2个月~14个月。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翩、头痛、视力受影响、口腹疼痛及口腔粘膜溃疡。照射采用”C。、6mox射线或并用电子束,有颈部转移并用颈部X线照射。原发于眼结膜者采用…  相似文献   

15.
85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皮肤恶黑手术治疗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方法:85例皮肤恶黑,原发灶切除30例,瘤床广泛切除16例,截肢21例.其他17例。淋巴结清扫32例,其中预防性清扫7例。结果:81例获随访,1例复发,5例卫星灶.12例途中转移,15例淋巴结转移,38例血行转移.37例无瘤生存,1例带瘤生存,总生存率46.9%。结论:卫星灶、途中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提示预后不良。手术切缘应根据肿瘤厚度确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治疗面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14年3月本科收治9例面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均采用手术扩大切除病灶;术中常规冰冻切片监测手术切缘,病灶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分别采用游离皮片移植2例,邻近任意皮瓣6例,游离皮瓣1例,术后常规辅以免疫治疗。结果 9例皮片及皮瓣均成活,伤口Ⅰ期愈合。局部形态较好,术区平整,瘢痕不明显。9例患者获随访3个月~7年,死亡2例,其中1例因其他疾病术后2年死亡;其余病例外形良好,未见局部复发。结论 面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辅助免疫治疗疗效肯定,皮瓣修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局部外形,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是保证肿瘤根治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的Cafiero教授等报告,对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术中应用活性蓝和放射引导手术(RGS)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有助于证实确有淋巴结转移,以行淋巴结清扫术。在淋巴定位和前哨淋巴结活俭技术被推广以前的年代,对临床局限的皮肤黑色素瘤患者,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手术(ELND),是个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治疗皮肤黑色素瘤的作用至今仍有争论。放射引导手术能有效地查找临床上隐匿的淋巴转移,因而使医师有可能采用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SLNA),集中处理淋巴结转移病人,且能取得与预防性清扫术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γ探测仪结合核素淋巴显像检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7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前1-2h在肿瘤病灶周围3、6、9、12点钟位置皮下注射显像剂^99mTc-硫胶体,用γ探测仪结合核素淋巴显像定位探测SLN,术中切除SLN,随后行淋巴结清除术。对阴性SLN进行连续切片,行S-100和HMB-45免疫组化分析。结果:26例患者检出SLN,检出率为96.2%,SLN阳性为7例,阳性率为26.9%,准确率为100%。结论:γ探测仪结合核素淋巴显像检测恶性黑色素瘤的SLN是准确的,能够反应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能很好的协助SLN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应用于皮肤恶性黑素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评估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应用淋巴核素显像以及术中核素扫描等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切除SLN后进行快速冰冻和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若SLN为阳性,则加行相应区域淋巴结清扫。结果:18例患者中共检出SLN34枚,其中阳性7枚(20.6%)。5例SLN阳性患者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包括3例腹股沟清扫、1例腋窝清扫和1例颈部清扫;除SLN以外,共清扫淋巴结84枚,其中阳性39枚(46.4%)。结论:SLNB有助于诊断皮肤恶性黑素瘤的淋巴转移,为实施区域淋巴清扫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诊治分析(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对4例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患者平均年龄52.5岁,均发现阴茎肿块,腹股沟淋巴结阴性1例,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例. 结果 3例行阴茎部分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造口,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均行化疗,2例化疗联合生物学治疗.3例获得随访,时间为2~23个月,2例死亡,1例健在. 结论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确诊依靠病理,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行化疗联合生物学治疗可提高生存期,但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