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例介绍1.1 牛某某 ,男 ,6 8岁 ,农民 ,主因吞咽不畅半年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 3a。上消化道造影片示食管中段粘膜中断、破坏、管壁僵硬、管腔轻度狭窄 ,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胃镜检查 :距门齿 2 8cm~33cm食管内结节状肿物突出 ,质脆、触之易出血 ,局部僵硬不活动。胃体上部小弯侧可见一指状息肉样隆起 ,表面光滑、粘膜完整。食管病变活检病理报告为 :食管中段鳞癌。入院诊断 :1食管中段鳞癌 ;2胃息肉 ;3原发性高血压病 期。经术前准备后行食管中段癌切除术 :经左侧第 6肋床后外侧切口进胸 ,探查见肿瘤位于食管中段、主动脉弓下 ,约 …  相似文献   

2.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6岁,因吞咽不畅10年,加重4个月伴声嘶20天入院。体检: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肝脾(-)。间接喉镜检查见左侧声带固定。纤维食管镜检查:距门齿24cm~30cm食管前壁可见肿物,表面粘膜粗糙、糜烂、溃疡,侵及食管周径2/3。病变以上食管腔扩大,其内可见食物残渣滞留,管壁呈炎性改变。食管X线钡餐检查:食管中段胸椎6~7水平见一充盈缺损,长约5cm,病变主要累及食管前壁和右侧壁,粘膜中断、消失。病变部狭窄,横径约11cm。食管上段扩张,粘膜显示不清,贲门部狭窄,边缘尚光滑,呈鸟嘴状,有少量钡呈线状能过贲门。食管拉网找到鳞癌细胞。诊断:贲门失弛缓症伴发食管鳞癌(中段)。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手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7岁。主因吞咽不适1个月,于1998年8月21日入院。体检,皮肤无色素沉着,无黑痣,无肿物,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腹柔软,肝脾未及,胸 食管钡剂造影:食管中段可见约6cm呈腔内型不规则充盈缺损,管壁僵硬,粘膜紊乱破坏,印象:食管中段癌。 纤维内镜检查:距门齿27cm以下食管左前壁粘膜呈息肉状突出,表面覆黑色厚苔,镜管不能通过。诊断: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经病理证实。于1998年9月2日行食管切除术,术中检查肿瘤位于食管中段约6cm×2.5cm×2cm,行食管肿物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大体标本:肿瘤位于食管左前壁,息肉状,…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60岁,维吾尔族.因左股部皮肤溃疡6年,其溃疡周边隆起,迅速增大1年,于1997年8月13日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股部外侧皮肤出现绿豆大小的皮肤溃疡,有少量的渗出物,时轻时重,在外院治疗无效,其病灶也不变化.入院前半年溃疡周围出现数个肿物性隆起并逐渐融合,形成结节状肿块,迅速增大伴疼痛,活动后加剧.体检:左侧股部外侧皮肤见一菜花状肿物,大小为12cm×8cm,表面破溃,有渗出物并覆褐色结痂.诊断为“皮肤癌”,将肿块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术后20天切口愈合出院.病理大体所见:梭形皮肤及肿瘤组织1块,大小为13cm×10cm×2.5cm,皮肤表面见12cm×8cm大小的灰白色不规则隆起性肿块,表面高低不平,有破溃并覆盖褐色结痂,切面灰白色,质硬.镜下检查:肿瘤组织表面高度角化,瘤细胞呈片状、条索状结构相互交织,形成宽带状向真皮延伸,宽带的间质水肿,结构疏松,淋巴细胞浸润.瘤组织内少许区域可见有护膜内衬的小孔状结构.肿瘤细胞较棘细胞小,呈镶嵌状排列,核圆形、椭圆形,染色质粗糙,嗜碱性,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部分区域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有异型性并见核仁、核分裂象及坏死.瘤细胞巢周边无栅栏样结构.病理诊断:低度恶性汗孔上皮瘤.  相似文献   

5.
鼻咽平滑肌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 ,2 1岁 ,以鼻塞 10年加重 2月之主诉 ,于 1999年 8月 17日就诊。间接喉镜下鼻咽右侧粘膜有多个紫红色息肉状突起 ,大小约绿豆至黄豆 ,表面光滑、质地软、基底部较宽 ,分布范围约 2 .0 cm×2 .0 cm,其余黏膜无明显肿胀及病灶。病理检查 :送检紫红色息肉状肿物6个 ,分别约 0 .3cm× 0 .3cm× 0 .2 cm至 0 .6 cm× 0 .6 cm× 0 .5 cm,表面光滑水肿状、质地软。光镜检查 :瘤组织呈息肉状 ,表面被覆鳞状上皮 ,瘤细胞排列束状、瘤细胞梭形、胞界较清 ,胞质丰富嗜伊红色 ,核呈棒状 ,两端钝圆 ,位于细胞中央 ,部分核一端有切迹 …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0岁。3周前无明显诱因进食感下咽困难、胸骨后疼痛,近日渐加重,于1999年5月18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巴结不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脾触及。食管镜及X线钡餐透视检查均提示食管中段肿块。临床诊断为食管中段癌。行食管肿瘤切除术。手术所见:食管胸上段主动脉弓后见一处约7cm×4cm×3cm肿块,其活动度差,界限清,外膜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中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 病理检查 食管中段组织,长12cm,上端横径3.5cm,下端横径3cm。距上切缘2.5cm,下切缘2cm处管壁粘膜下见一6.5cm×3.8cm×3cm之息肉状肿物、广基,无明显包膜。其切面为实性、灰白色、鱼肉状、质较软,粘膜表面隆起、发白、尚光滑。光镜检查:瘤组织主要由低分化长梭形细胞构成,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纵横交错。瘤细胞异型性明显,胞核呈多形性,多为卵圆形、梭形及多边形,核大、深染,染色质粗,核仁明显,可见瘤巨细胞,核分裂象易见,每个高倍视  相似文献   

7.
食管的癌肉瘤甚为罕见。自1918年He-rxheimer首次报道以来,迄今国内文献报告约50例,作者收治一例,报道如下。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5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一月余,查体及常规化验无特殊发现,食管钡餐造影发现食管中下段相当于8、9胸椎处,有长约6cm的狭窄,粘膜粗糙,边缘不规则,钡剂通过缓慢。拉网查到鳞癌细胞,纤维食管镜进入距门齿28cm~33cm处见一息肉状肿物突入腔内,基底部宽阔,表面糜烂,触之易出血。活检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端侧弓上吻合器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20天出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4岁。因低热3个月,伴胃纳差而入院。作胸部 X 线摄片及上消化道 X 线检查,显示右位心及大血管向右转位,胃呈反位,食管下段可见6 cm 充盈缺损,粘膜破坏。CT 显示肝脏在左侧,脾在右侧。内窥镜检查:距门齿34cm 处,可见食管管腔狭窄,局部粘膜隆起破坏,表面可见白苔。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9.
 葡萄状肉瘤是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 ,又称葡萄状胚胎型横纹肌肉瘤。该肿瘤主要见于 10岁以下儿童 ,多见于泌尿生殖道和呼吸道。近年来我们诊断 1例宫颈葡萄状肉瘤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女性患者 ,5 3岁 (病检号 2 0 16 6 34) ,从 2 0 0 0年 6月开始出现阴道不规则接触性出血。当地医院妇检发现宫颈处有一蚕豆大息肉 ,摘除后送病检。病理报告为“宫颈粘膜息肉”。术后一个月在宫颈原部位又长出一息肉样肿物 ,当地医院病检后仍报告为“粘膜息肉”。 2 0 0 1年 6月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就诊时 ,此宫颈“粘膜息肉”已先后复发 8次 ,在多家医院均报告为“宫颈粘膜息肉”。  肉眼特征 :送检物 2 .0× 1.5× 1.0cm3 ,灰红色 ,外观光滑 ,较透明 ,呈息肉状 ,有短蒂。切面灰红色 ,呈粘液水肿状。镜下特征 :低倍镜下见肿物息肉状 ,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 ,局部溃破。鳞状上皮下可见一宽带状细胞密集区 ,瘤细胞约 5~ 10余层 (图略 )。瘤细胞多数呈圆形或短梭形 ,胞浆稀少 ,核深染 ,核分裂易见。部分区域见有较丰富嗜酸胞浆的横纹肌母细胞样细胞 (图略 )。带状细...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7岁。左乳肿块一年余,轻微胀痛感。体检:左乳房外上象限,可们及一肿物,约5×4cm,表面不光滑,轻度触痛,乳头及皮肤表面未见异常。病理检查:肿物切面为实性,无包膜,灰白色。镜下:肿瘤细胞边界清,大而多角形,胞质丰富,嗜酸性,呈均质红染状。核较小,大小稍不等,染色较深,有异形,可见核分裂象。瘤细胞呈低乳头状生长,局限于导管内。细胞表面可呈圆顶状隆向腔内,基底部可见有肌上皮细胞,肿瘤未突破基底膜。病理诊断:乳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7岁,农民.因吞咽不利4月余就诊.于1993年12月2日行胃镜检查.镜下所见:距门齿28cm食管后壁粘膜可见新生物突出管腔,大小约2cm×1.5cm×0.8cm,表面粗糙不平,有糜烂及坏死分泌物,质中.贲门小弯可见1.5cm×0.5cm大小条样浅溃疡,表面有薄苔,边缘糜烂,质软.胃窦近幽门口小弯可见2.5cm×1cm大小唇样溃疡,中央凹陷,有灰白色苔,边缘微隆,尚光滑,质中.3个病灶均取  相似文献   

12.
刘洪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0):1261-1261
患者女,61 岁,绝经.因不规则阴道出血一年就诊.妇科刮宫并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单纯增生子宫内膜.因绝经后子宫内膜增殖症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组织病理学检查:9cm×6cm×4cm子宫全切标本,内膜厚0.4cm,左卵巢见2cm×1cm×1cm肿物,切面黄褐色,质中,界清.镜下观察:Sertoli细胞呈中空的管状,细胞无明显的异形性,无核分裂象.纤维间隔可见成簇的Leydig细胞(图1).免疫组织化学:ER(-),PR(+),Ki-67<10%(图2).病理诊断:左卵巢高分化Sertoli-Leydig细胞瘤.  相似文献   

13.
脾上皮样血管肉瘤 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景  柳凤轩 《癌症》2001,20(9):1008-1008
患者 , 女 , 61岁 , 间歇性左上腹隐痛 1月余 , 于 2000年 10月 18日入院治疗 (住院号 : 288041). 查体 : 全身状况好 , 腹平坦 , 左上腹轻压痛 , 脾区轻微叩痛 . B超示脾占位 , 内有多个无回声暗区 ; CT示脾肿大 , 以脾后极更明显 , 外缘凹凸不平 , 可见多个较小的不规则类圆形低密度病灶 , 边界不清 . 强化 3 min后 , 脾脏显示出多个充盈缺损区 , 边缘清晰 . 临床诊断 : 脾脏恶性肿瘤 , 考虑为恶性淋巴瘤或血管肉瘤 . 2000年 10月 25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脾切除手术 . 术后病理检查 (病理号 : 20008986): 切除全脾一个 , 大小为 12 cm× 8.5 cm× 4 cm, 切面见一大小为 3.5 cm× 5 cm× 4 cm的灰红色结节 , 呈分叶状 , 质软 , 可见出血及坏死区 ; 镜下见脾脏部分区域为瘤组织所代替 , 可见瘤细胞与脾血窦内皮细胞有移行 . 瘤细胞圆形、卵圆形 , 呈上皮样 , 胞体大 , 边界清楚 ; 胞浆丰富、嗜酸性 , 呈空泡状 , 偶见含有单个红细胞 ; 胞核大、淡染 , 核仁突出 , 多紧贴于核膜下 . 瘤组织中可见大量单核及多核瘤巨细胞 , 核分裂相约 15个 /10HPF. 瘤细胞弥漫呈片状排列 (图 1A), 局部见有裂隙状、管状及乳头状结构 . 瘤组织内有大片出血及坏死 , 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 . 免疫组化染色 : CD34(+ )(图 1B), FVIII R(+ )(图 1C), Pan Keratin(+ ), CK8(+ ), EMA(+ ), Vimentin(+ ). 网状纤维染色 : 清晰显示大小不一的血管腔 , 瘤细胞分布成巢 , 巢周绕以网状纤维 . 病理诊断 : 脾上皮样血管肉瘤 .  相似文献   

14.
例1,患者女,49岁,右肩部肿物2年余,逐渐增大,有疼痛。于1996年12月入院。骨科检查:于右肩部可触及2cm×2cm实性肿物,皮肤表面红肿,质硬韧,界限清楚与皮肤无粘连。X线:右肩部软组织内见一直径1.0cm肿物阴影,临床诊断:右肩部纤维瘤。 病理检查:一带皮的类圆形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红白相间,质中等硬。体积1cm×1cm×10cm。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团块状排列,团块周围为纤维结缔组织,瘤细胞排列紧密似上皮样,并可见大片坏死。瘤细胞为多边形,胞浆丰富红  相似文献   

15.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由嗅粘膜的感觉细胞发生的肿瘤,为一种少见恶性肿瘤,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12岁,发现鼻塞,反复鼻衄伴有脓涕,左鼻腔部逐渐膨胀3月余,于1985年10月15日入院,检查,左鼻孔可见红色赘生物,无活动性出血,表面糜烂,鼻中隔右偏,左眼球轻度突出。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瘤充满鼻腔,底部位于左侧后筛窦,中下甲完整.病理检查:不规则肿瘤组织一堆,总体6×3×2cm,其中最大块者为3×2×2cm,呈圆形,表面光滑,切面灰红色,质脆。镜下:瘤细胞小圆形,由含较多毛细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成大小不等团块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5岁。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伴间歇性胸骨后疼痛而入院。食管钡透:食管中段有一4 × 2 cm偏心性充盈缺损区,管腔弹性减退,宽窄不等,粘膜破坏中断,钡剂通过受阻明显,诊断:食管中段癌。左胸手术探查,行胸段食管切除。眼观所见:食管中段见缩窄型肿块,长3.5 cm,累及食管壁3/4周,紧贴其下缘见4×2×1.5 cm息肉状肿物,向腔内突出,外观灰红色,部分粘膜破溃。镜检:瘤细胞成团、成巢排列,核大,异形明显,并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转移器官以淋巴结、肺、肝最多见,也有骨、肾、肾上腺、脑转移.食管癌十二指肠转移临床罕见.本科1998年3月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33岁,进行性吞咽梗阻一个多月入院.体查发现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最大1cm×1cm,质韧,固定,无压痛.食管X线点片:食管胸中段相当于第6~8胸椎右后充盈缺损,粘膜中断,壁硬,扩张度差.纤维胃镜检查:距门齿30cm~35cm处食管前壁溃疡灶,周围隆起,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前壁2cm×2cm溃疡,降部见散在多发性溃疡.活检病理(汕大医学院125969)示:食管鳞状细胞癌Ⅱ级(图1);十二指肠粘膜慢性炎症,粘膜内见鳞状细胞癌浸润(图2).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5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二月余。手术见:食管中段息肉状肿物二个。病理检查:食管一段,长7cm,最大直径3cm,纵行切开食管腔内可见两个赘生物,相距1cm,大小形状相同,各约4×2.5×2cm,两肿物均带有短蒂,蒂长0.5cm。肿物距近残2cm,距远残5cm,肿物表面呈灰黄色,切面灰白质地较软。镜下:其中一肿物由长梭形瘤细胞组成,另一肿物由长梭形细胞及低分化鳞癌交错排列。癌细胞及肉瘤细胞有过渡形态及粘液变。两肿物均被覆正常鳞状上皮,部分表面糜烂。网染显示:网状纤维围绕巢状瘤细胞周围,部分区域分布于癌细胞间。VG染色显示以黄为主,证实肉瘤细胞来自胶原纤维。病理诊断:双原发性食管肉瘤及癌肉  相似文献   

19.
患男,62岁,进食梗阻感1月余.以进硬食时梗阻感明显,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提示食道上段肿瘤.初诊为食道癌.于1996年10月18日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食道上段,约7cm×4cm大小.病理检查:切除食道长达16.5cm,上切端见食道腔内有一巨大肿块,长10.5cm,最宽处直径4.2cm,呈腊肠样伸入腔内,大部分与食道不连,肿块表面尚光滑.切面灰黄灰白色,质细致、鱼肉状.另送食道长4.3cm,切除全喉长6cm,气管直径2.2cm,声门粘膜尚光滑.颈部淋巴结2个,最大径1.5cm,奇静脉旁“淋巴结”1个,最大径0.8cm.显微镜检查:肿瘤组织呈弥漫分布,间质较疏松.瘤细胞呈长梭形、卵圆形、不整形等,大小悬殊,胞浆嗜伊红.核呈圆形、卵圆形、杆状及不整形,形态较多样,染色深,核分裂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部分区域可见带状细胞及网球拍样细胞.间质有慢性炎细胞浸润.肿瘤附着处浸润食道深肌层,食道外膜未见侵犯.颈部淋巴结2个,均有瘤细胞转移.奇静脉旁组织为血管脂肪组织,未见到淋巴结结构.另送食道及其切端均未见肿瘤浸润.声带及气管粘膜未见特殊.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8岁。因上腹部间歇性隐痛1月余,数日来解柏油样便于1998年12月6日入院。患者于1973年9月因胃慢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一般情况良好。查体:剑突下有压痛,脐上触及一7cm×6cm肿块,可推动,质地较硬。上腹部CT:残胃胃腔内见1个7cm×6cm椭圆形软组织块影,有蒂,密度不均,胃腔变窄:纤维内窥镜检查:残胃胃腔内见1个巨大肿块,表面糜烂,易出血,边缘清楚。诊断:“残胃癌”。1周后在硬膜外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见残胃胃壁光滑柔软,吻合口正常,胃腔内巨大肿块附于残胃后壁大弯侧,有蒂,术中经快速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粘膜慢性炎症,未见肿瘤组织。将其肿块及其基底部行锲形切除。病理学检查:椭圆形肿块7cm×6cm大小,蒂部3.0cm×0.8cm,表面被覆粘膜,附有较多粘液,部分糜烂。切面见粘膜层有大小不等微小囊,内为粘液或脓样分泌物,间质水肿。镜下见粘膜表面被覆不规则再生的腺体,部分腺体囊状扩张;大部分上皮呈高柱状,胞质较透亮,单层排列,上皮间可见少量杯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