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刀锋伪影校正(BLADE)技术在消除MRI运动伪影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7例(头部74例、脊柱68例、腹部35例)常规MRI检查出现运动伪影的患者,改行BLADE技术MRI扫描,对比常规序列扫描来评价BLADE技术对运动伪影消除的作用.以显示内囊结构、脑脊液、肝中静脉或下腔静脉的清晰程度,将图像质量分为4级.结果:177例中,行常规MRI扫描,图像质量为Ⅱ级以上影响诊断的病例共92例(52%),其中头部39例、脊柱29例、腹部24例.采用BLADE技术扫描后,Ⅱ级以上影响诊断的病例共20例(11.3%),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7.12,P《0.01).结论:BLADE技术对消除常规MRI扫描出现的运动伪影有显著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头部、脊柱、腹部等部位常规MRI时运动伪影的校正,尤其适用于小儿或不配合患者,可提供更清晰的MRI图像.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Propeller技术消除头部伪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ropeller技术在头部伪影消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磁共振头颅日常检查中出现躁动或不能自控患者,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扫描,与常规T2FRFSE序列进行对比;5例DWI序列磁敏感伪影明显者进行Propeller DWI扫描,与常规DWI进行对比。结果21例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VI扫描明显减少或消除了运动伪影,5例Propeller DWI明显消除磁敏感效应引起的伪影,均生成较满意图像。结论应用PropellerT2WI及DWI成像技术可以明显减少或消除患者因运动及磁敏感效应造成的伪影,显著提高图像质量,获得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图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ropeller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日常工作中随机对19例磁共振头颅检查中出现躁动或有固定金属异物患者,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成像,与常规T2FRFSE序列、DWI序列进行对比扫描。其中因躁动产生运动伪影进行PropellerT2加权成像11例,因金属异物产生伪影进行PropellerDWI成像8例,同时进行PropellerT2WI、DWI成像5例。结果:19例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DWI成像消除因运动、金属引起的伪影均获得满意图像。结论:应用PropellerT2WI、DWI成像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可生成高分辨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PROPELLER(螺旋浆)技术对改善颅脑MRI检查时运动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止状态、摇头和点状动作时的MRI检查,以及50例临床受检者,均行PROPELLER-T2WI和FSE-T2WI横轴面扫描.使用GE Signa HD 1.5T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选取受检者同一层面的FSE-T2WI和PROPELLER-T2WI图像,由3位高年资的影像科医师,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图像的运动伪影和优质片率状况,采用统计学x2检验.结果:正常健康志愿者6例,选取136个层面的272幅图像进行比较,使用PROPELLER-T2WI扫描序列比采用常规FSET2WI扫描序列所获得的图像运动伪影明显减少(χ2=1012.829,P<0.001),优质图像的显示率明显提高(x2=187.049,P<0.001);临床受检者50例,选取320个层面的640幅图像进行比较,使用PROPELLER-T2WI扫描序列比采用常规FSE-T2WI扫描序列所获得的图像运动伪影明显减少(χ2=318.418,P<0.001),优质图像的显示率明显提高(x2=1047.273,P<0.001),对颅内病变的显示能力,PROPELLER-T2WI优于FSE-T2WI,PROPELLER-T2WI对小病灶显示有较好的清晰度.结论:PROPELLER-MRI解决了显著头动患者进行MRI检查提供一种可能,避免对躁动患者实施药物镇静或进行全身麻醉,PROPELLER MRI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最早由Oppelt等在1986年提出,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地消除条带状伪影(banding artifact),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随着梯度线圈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切换率(slew rate)不断提高,真实稳态自由进动成像技术在诊断和功能成像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并且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腹部、心脏拓展到了骨骼肌肉与神经等其他系统。 相似文献
8.
9.
10.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原理,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静山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8,21(4):203-207
本文介绍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原理,技术及临床应用,讨论其与直接胆管造影相比的优缺点、认为MRCP已能起到诊断性ERCP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泌尿系造影的相关技术和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的成像技术对揭示尿路梗阻部位及原因的价值和限度,并推广应用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行MRU检查的技术方法。方法18例尿路梗阻、8例非尿路梗阻性疾患及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FASE技术行MRU检查。无尿路梗阻者13例检查前口服速尿20mg。所有图像后处理均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结果尿路梗阻病人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和程度,诊断敏感率达100%,诊断正确率为83%(15/18)。口服速尿增强MRU提供了良好的肾脏形态和尿路解剖结构。结论MRU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技术,可提供高分辨尿路图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数字化牙片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IRONA数字化牙片机设备 ,对 2 0 0例患者的 2 5 6颗牙齿行根尖片拍摄。结果 :与根尖片传统摄影比较 ,投照时垂直角度要不同程度加大 ,曝光时间缩短 87%~95 %。质量分级 :甲级片 2 2 9张 ,乙级片 19张 ,丙级片 8张。结论 :数字化牙片X线摄影技术具有传统根尖片摄影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在口腔临床及科研工作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脊柱MR成像(Whole Spine MRI)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对先天性和后天性脊柱畸形、脊柱脊髓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硬化以及其他多发性脊柱脊髓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提供重要的影像信息。现收集我院45例全脊柱MRI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常和异常喉及下咽部的CT仿真喉镜(CTVL)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采用层厚3.0mm,螺距1.0,1.0mm间隔对10例还和20例经病理证实的喉及下咽部病变的患者进行CTVL成像,并与纤维喉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CTVL能清楚显示正常喉及下咽部的腔内结构。19例头端CTVL上显示的病变部位,大小和形态与纤维喉镜所见基本一致,1例声带息肉显示明显不如后者;2例从足侧观察肿瘤与声带和前联合的关系弥补了纤维喉镜的不足。CTVL不能显示组织的颜色变化,不易观察病变的表面状况,难以判断病变的性质及不能观察喉内结构的活动情况。结论:CTVL是一种新的,非侵袭性的方法,能清楚显示正常和异常喉及下咽部的腔内结构,是纤维喉镜的很好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门静脉血管造影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螺旋CT门静脉血管造影(CTP)的最佳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正常和108例疑有肝脏疾病的患者作了最大强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法(SSD)CTP成像。使用不同的准直、延迟时间及扫描方向将正常组随机分为六组,定性和定量分析各组图像的差别。结果准直3.0~5.0mm,延迟时间45~50s,自足端方向扫描MIPCTP能同时显示4级以上门静脉分支和2级以上的肝静脉分支。CTP能直观地评价门静脉和肝静脉的位置、管径、有无门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了解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分布范围和程度。CTP有助于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术前定位、Budd-Chiari综合症的诊断和术后随访。SSDCTP立体感强,但不利于细微结构和癌栓的显示。结论CTP是门静脉和肝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多通道、Tim技术的发展,不仅可行大范围MR全脊柱成像,而且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局部图像。现将临床应用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7例可疑颈、胸、腰椎或脊髓疾病患者行MRI全脊柱成像,其中男45例,女32例,年龄6~79岁,平均年龄51岁。1.2设备仪器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全脊柱成像软件、自动移床技术,脊柱矩阵线圈、头颅矩阵线圈、颈部矩阵线圈和两个体部矩阵线圈。1.3检查方法嘱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脊柱自然平伸,极少数严重的病理疼痛患者可在检查前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剂。采用二步法(二步连接… 相似文献
17.
CT、MR图像融合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利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信息。方法 选取30例(男18例、女12例)颅脑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在1-2周内分别进行了CT和MR检查,10例在CT确诊后,行MR复查;将此图像数据运用Legendre矩找出图像的质心和主轴,进而完成图像的平移、缩放和旋转,以实现CT和MR图像的融合。结果 在30例CT和MR图像融合中,使二者图像信息相互补充的有28例,较单纯地观察CT或MR图像能明确判断病变发展趋势的有19例,手术证实的4例,但有2例图像融合后无明显的优越性。结论 不同来源的多模态图像进行融合,可为临床医师明确诊断、设计手术、放疗方案提供有利信息。在融合算法上,利用Legendre矩完成运算不失为一种比较直接、快速、简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CT的日益普及,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发挥CT的特有功能,对我院1995年至2001年65例胸部病变的常规CT和HR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