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肾病(DN)分为DN组45例和非DN组110例。对DN发病的危险因素[性别、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晨起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固醇(T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确定晨起FPG、Hb A1c、血UA、CRP、TG、LDL-C与DN发生有关(P<0.05)。进一步对筛选后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晨起FPG、Hb A1c、CRP和LDL-C与患者DN发生相关,其风险系数(OR)分别为1.673、1.772、1.547和1.676(P<0.05)。结论晨起FPG、Hb A1c、CRP和LDL-C是DN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因素对相应患者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用超声多普勒检查205例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双侧颈动脉。根据超声特征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餐后两小时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酸(UA)等指标。分析以上因素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四组间FPG、HbA1c、FINS、2hINS和舒张压(DBP)均无明显差异;而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2hPG、TG、TC、LDL-C、UA、收缩压和脉压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而HDL-C明显低于颈动脉正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2hPG、TG、LDL-C及UA均高于其他组;不稳定斑块组的HDL-C均低于稳定斑块组,内膜增厚组及颈动脉正常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TG、LDL—C、2hPG进入回归方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年龄、血压、血脂及餐后血糖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在降低空腹血糖的同时,也应控制餐后血糖,更应重视血压、血脂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尿酸等)的关系。方法选择192例确诊为T2DM住院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n=60)和正常微量白蛋白尿(NAU)组(n=132),检测患者体质指数(BMI)、血脂、血压、尿酸等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以尿微量白蛋白为因变量,各相关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因素。结果 MAU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血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TC、LDL-C、UA、SBP和DBP的异常率明显高于NAU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NAU组(P〈0.05~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AU与BMI、SBP、DBP、TC、TG、LDL-C、HbA1c、UA和Cr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0.01)。结论血脂、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异常影响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蔚  张玉 《临床内科杂志》2007,24(7):467-46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1411例老年体检干部分为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糖尿病正常尿酸血症组和非糖尿病对照组,测定其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SBP、DBP)、血糖(FBG、P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肌酐(Cr)、血尿酸(UA)。结果与老年糖尿病正常尿酸血症组相比,老年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的BMI、WHR、DBP、TG、FINS、HOMA-IR、Cr水平明显升高,合并代谢综合征、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患病比例明显增高,而HDL-C水平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BP、Cr、TG、HDL-C、FINS、HOMA-IR是老年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抵抗、肌酐与老年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病人血清尿酸(U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中心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人群232例。根据血压情况分为正常对照组60例、高血压前期组84例、高血压组88例。比较3组性别、年龄、血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血清尿酸(UA)、hs-CRP水平,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3组性别、年龄、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BP、DBP、BMI、UA、hs-CRP、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FBG和血清UA、hs-CRP水平与SBP和DBP存在线性关系。结论血清UA和hs-CRP水平都和血压值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能够作为预估高血压前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患病情况及全身血管损伤情况。方法对青岛市30岁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血压、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网膜中央动脉直径(CRAE)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4 346名调查者中,正常高值血压1 165人(26.8%),高血压1 739例(40.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44.8%,女性36.8%,30~3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9.7%,40~49岁22.4%,50~59岁42.1%,60~69岁(63.2%),≥70岁74.6%。正常高值血压组与高血压组人群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酸(UA)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均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合并3种及≥4种危险因素人数比例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UACR、ba PWV、CRAE异常率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均是UACR、ba PWV、CRA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岛市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及高血压人群均合并有多种代谢异常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已经发生血管损伤,应加强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及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教育,积极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测定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联素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冠心病组4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22例,老年对照组48例.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酸(UA),并以脂联素为因变量,以FINS、TG、HDL-C等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脂联素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和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脂联素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Waist)、TG、HDL-C、FINS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在老年冠心病组中水平下降,并且合并糖尿病组比不合并糖尿病组下降更明显;脂联素可能为冠心病的一个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患者Hcy(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FBG(空腹血糖)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Lp(a)]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UA(尿酸)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患者的血清Hcy、TG、TC、FBG、LDL-C、Lp(a)、HDL-C、UA等指标,并将其中Hcy升高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Hcy正常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TC、FBG、LDL-C、Lp(a)、HDL-C、UA的数值。结果两组患者的FBG、Lp(a)、UA等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TG、LDL-C、HDL-C等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糖和脂蛋白及血尿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PD患者90例作为PD组,7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外周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cy、UA水平。结果 PD组TC、HDL-C、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G、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PD组男性TC、LDL-C、HDL-C、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男性(P<0.05),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P<0.05),两组男性T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PD组女性TC、HDL-C、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女性(P<0.05),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女性(P<0.05),两组女性TG、L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HDL-C、UA是PD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Hcy是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D的发病与血脂异常及氧化应激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常高值血压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分析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与机体炎症反应间的关系,以及与机体炎症反应相关的其他因素。方法选择正常高值血压患者87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测量血清hs—CR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等指标。血清hs—CRP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结果单纯收缩性正常高值血压组(SBP:120-139mmH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40±1.48)mg/L比(O.93±0.82)mg/L,P〈0.05]。hs—CRP与TC、TG、BMI、FBG均呈显著正相关(P〈O.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升高,提示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机体内已存在炎症反应。TC、TG、BMI、FBG均是加重炎症反应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常高值血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选择正常高值血压者(≥120/80mmHg)109例及正常血压者(〈120/80m/nHg)49例,测量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VBS)、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EusA法)等,并做比较。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升高[(3.08±1.58)mg/L比(3.86±1.7)mg/L,P〈0.01],CHO、TG、HDL—C和LDL—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血压、血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收缩压r=0.177,P〈0.05;舒张压r=0.252,P=0.001;空腹血糖r=0.279,P〈0.01。校正年龄、性别、血脂、体重指数偏相关分析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血压、血糖水平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收缩压r=0.156,P=0.055;舒张压r=0.233,P〈0.05;空腹血糖r=0.251,P〈0.05。结论①正常高值血压组尿微量自蛋白水平较高,血糖、体重指数有异常变化,但血脂无异常变化。②尿微量白蛋白发生与舒张压、血糖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栓调节蛋白(sTM)以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IMT增厚组(IMT〉0.9mm)61例和对照组(IMT≤0.9)28例,分别检测血Hs—CRP、sTM、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加以分析。结果 IMT增厚组和对照组比较,收缩压、脉压、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TM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IMT与收缩压、脉压、UA、TC、LDL—C、Hs—CRP、sTM呈正相关,均为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与脉压、LDL—C、Hs—CRP独立相关。结论 高Hs—CRP与脉压增大、高LDL—C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血脂正常的C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每晚20 mg,连续服用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Hcy、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血脂LDL-C、IMT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HDL-C升高(P<0.05),TC、TG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CAS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其血清Hcy水平,调整脂质成份的结构并能减低CA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损害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根据神经传导速度(NCV)将T2DM患者分为DPN组和无DPN(NDPN)组,分析各组糖尿病病程、BP、FPG、HbA1c、BMI、血脂,以及体感诱发电位等. 结果 年龄、病程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96、1.121,P<0.05).SBP、FPG、TG、TC与DPN呈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为DPN的保护因素(OR=2.013,P<0.05).粗有髓鞘神经纤维及细有髓鞘神经纤维病变组HDL-C水平下降(P<0.05),且下肢细有髓神经纤维是DPN的好发部位. 结论 糖尿病患者增龄、病程长是DPN的危险因素,HDL-C降低与DPN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新确诊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C)、新确诊T2DM但无下肢血管病变组(T2DM)、新确诊T2DM并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组(T2DM+LLVD)Hcy和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T2DM组和T2DM+LLVD组BMI、WHR、SBP、TC、TG、LDL-C、HbA1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与T2DM组相比,T2DM+LLVD组Hcy、LDL-C、HbA1c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新确诊T2DM并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Hcy升高是促使新确诊T2DM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的关系。方法收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且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指标资料齐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受教育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四组,比较和分析四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共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9921例,其中合并两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占57.3%。随着文化水平的升高,女性构成比增加,血压、心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逐渐降低,血尿酸逐渐升高。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空腹血糖、腰围、HbAlc治疗控制达标率逐渐升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下降。结论受教育水平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率低。有更高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集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正常血压高值者发生血管硬化的几率。方法把220例健康体检人群分为血压正常组和血压高值组,对比两组血管硬化患病率,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压高值组血管硬化患病率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9%vs.18.2%,P〈0.05)。血压高值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0±105)cm/s vs.(1180±88)cm/s,P〈0.05]。结论血压高值人群尚未发展至高血压阶段时已经开始出现血管的损害,表现为血管顺应性的下降,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大兴农村地区老年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 纳入大兴长子营地区60岁以上人群3036例,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糖尿病知晓以及治疗情况、吸烟情况、检查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酶法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直接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改良苦味酸法检测血肌酐(Cr);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白细胞总数(WBC)和血小板总数(PLT).结果纳入人群中IFG患者358例、DM患者712例,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4.10%、61.10%和19.94%.DM患者、IFG患者与血糖正常人群的BMI、血压、TC水平均无差异;与血糖正常的人群相比,IFG和DM患者吸烟指数更高,TG、LDL-C、UA、WBC、PLT水平升高(P<0.05),DM患者TG高于IFG患者,HDL-C水平低于正常血糖人群.结论 ①大兴长子营地区老年T2DM知晓率和治疗率较高,但控制率较低;②老年T2DM患者较正常血糖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更多;③IFG期心血管危险因素与T2DM接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其他高血压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静息心率增加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对320例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其静息心率(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酸(BUA)和尿微量白蛋白(MAU)。按RHR分为RHR1组(≤69次/min)、RHR2组(70-79次/min)和RHR3组(≥80次/min)。结果高血压患者TG(r=0.152,P〈0.05)、TC(r=0.152,P〈0.05)、LDL—C(r=0.230,P〈0.05)、FPG(r=0.201,P〈0.05)、hs—CRP(r=0.410,P〈0.001)、BUA(r=0.390,P〈0.05)、MAU(r=0.122,P〈0.01)随RHR的增加而增加(P〈0.05,P〈0.01);HDL—C随RHR的增加而减少(r=-0.510,P〈0.05)。结论1级高血压患者TG、TC、LDL—C、HDL—C、FPG、hs—CRP、BUA、MAU与RHR相关。RHR增加是1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