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2年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上报的ADR报告63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上报的63例ADR中,抗茵药物ADR为35例,占55.56%,中药注射剂ADR为13例,占20.6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为60例,占95.24%;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为43例,占68.25%;联合用药致ADR有22例,其中以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联用引发的ADR最多,为7例,占联合用药ADR数的31.81%。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管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引起ADR的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集到的7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28种,其中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较多,分别占61.33%、25.33%;静脉途径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44.00%。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及合理用药,以预防和降低ADR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危害,探讨ADR的防护措施,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集到的214例ADR报告,按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214例ADR报告涉及药品127种,引起ADR例次最多的为抗感染药,共43种,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共19种;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共108例次;其中5例为新的、严重的ADR。结论:ADR报告总数偏少。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增强合理用药意识,加强ADR报告意义的宣传,提高对ADR危害的认识,减少和避免严重的ADR发生,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6.
5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别从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间收集到的59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50.85%;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74.58%;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其中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12例。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武警湖北总队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征,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11月1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类别、临床表现、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别等。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60岁患者多于其他年龄段人群,主要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较其他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医护人员应增强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意识,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安全用药意识。 相似文献
8.
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01-102
目的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信息。方法对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6例报告中抗感染药居首位。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1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建翁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5):394-395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7年收集的11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菌药物占首位,其次是中药制剂;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注射给药ADR发生率占绝大部分。结论:加强对静脉滴注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时的ADR观察,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1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2008—2010年收集到的163例ADR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3例ADR报告中,引发ADR的男女比例为1∶1.30,>60岁为高发年龄段;静脉滴注给药为引发ADR的主要途径,有118例(占72.40%);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位居前2位的是抗菌药物(84例,占51.53%)、中药制剂(19例,占11.66%);抗菌药物中,发生ADR的总病例数位居前3位的是氟喹诺酮类(27例,占32.14%)、头孢菌素类(19例,占22.62%)、大环内酯类(17例,占20.24%);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合理,应重视ADR,加强监测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调查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120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61个品种,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居多(46.67%),其次是中药制剂(17.50%);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需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3.
14.
姜永英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2):157-159
目的:了解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143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3例ADR报告中,男性(54例,占37.76%)少于女性(89例,占62.24%);在年龄分布方面,41~60岁患者较多(58例),占总病例数的40.56%;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113例),占总病例数的79.02%;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为最多(62例),占总病例数的43.36%;ADR的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为常见(67例),占总病例数的46.85%。结论:引起ADR的原因很多,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开展全方位的监测,提高ADR的预防与救治能力,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2010年呈报的386例ADR报告,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史、因果关系、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中,41~65岁年龄段发生ADR的比例最高,占总例数46.37%;静脉滴注最易导致ADR,占总例数83.16%;抗感染药的ADR居首位,占总例数45.85%,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引发的例数最多;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分别占33.25%和28.64%。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漳州市医院收集的410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0例ADR中,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为317例,占77.3%;以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最多,为207例次,占总计698例次数的29.6%;ADR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1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2005年间收集的12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涉及药物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例ADR主要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应加强医疗工作者的业务及素质培养,促进合理用药的同时大力开展ADR监测工作,并定期进行分析与总结,以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3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考察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年1-8月上报的349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和ADR转归与评价等进行分析。结果:349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1类159种;ADR报告中,女性46.42%(162/349),男性53.58%(187/349);静脉给药ADR83.09%(290/349);抗感染药物39.54%(138/349),其中氟喹诺酮ADR28.26%(39/138),左氧氟沙星5.73%(20/138)。抗肿瘤药物与心血管系统31.80%(111/349)。ADR的临床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要症状;ADR多为一般性(90.27%),并且转归良好。结论:本组ADR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易发生ADR抗感药物引发的ADR最高,其次为抗肿瘤药与心血管系统用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