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科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5a的工作进行总结,对1847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810例,计有旁道869条,其中左侧旁道532例,右侧旁道278例,其中双旁道15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21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753例.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性早搏(PVT)139例,房性心动过速(AT)29例,心房扑动(AF)32例,心房颤动(A)f84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为97.67%,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所致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9%.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2.22%.并发症发生率为3.14%,其中1例患者并发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无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适合于各类人群,以AVRT和AVNRT的疗效最佳.并且能够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2.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2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科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6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126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682例,计有旁道691条,其中左侧旁道542例,右侧旁道140例,其中双旁道9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53例。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62例,房性心动过速18例,心房扑动17例,心房颤动36例。射频消融总成功率为97.5%,其中房室结双径路和左侧房室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率高达99.8%。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2.4%。并发症发生率为0.79%,其中2例患者并发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而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于各类人群,以AVRT和AVNRT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旁道所致室上速17例临床分析逯锦涛张保森秦雷蒋淑芳石伟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封475000关键词射频;消融;旁道;室上速作者于1994年11月~1997年1月共行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29例,其中17例为房室旁道所致,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房道所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不成功的原因以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6年4月216例旁道消融情况,常规放置右房、右室及冠状窦电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左侧或右侧旁道,经股动脉或股静脉进大头电极于二尖瓣环或三尖瓣环标测消融。结果216例房室旁道,成功消融201例,成功率93%,失败15例,占6.9%,其中右侧旁道13例,占5.9%,希氏束旁道1例占0.46%,左后间隔旁道1例,占80.46%。结论射频消融根治房室房道引起室上速有效并较安全,但部分病例未成功,初期消融失败主要为导管操作不熟练和旁道标测不精细,后期主要原因为右侧旁道解剖特点和靶点图识别不准确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我院自开展射频消融术以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7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我院住院行射频消融根治术,对其成功率、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7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例慢—快型,1例快—慢型,1例慢—慢型;29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例左侧旁道,16例右侧旁道,2例室性心动过速(VT)。射频消融成功率95,7%,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2,13%,复发率2,13%。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仍是目前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初步体会。方法对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选择消融慢径,对房室旁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采用常规方法标测和消融旁道,对室速和室早均采用寻找心内膜最早激动点与起搏标测相结合。能量均从10W开始。结果53例消融成功,2例右侧旁路消融失败;并发Ⅰ°AVB 3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例,急性心包填塞2例。结论为减少并发症,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应做到导管操作轻柔,大头电极位置难以确定时应采用多角度透视,冠状窦电极不宜过深,靶点图不带H波,从低能量开始,严密监测阻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右侧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导管射频消融右侧旁道 42例 ,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 ,确定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采取左前斜位 30°透视下 ,细标消融导管沿三尖瓣环寻找靶点 ,即最短AV和VA间期且A/V比例≤ 1/ 4或AV或VA波融合处即可消融。结果 :除 1例右侧游离壁显性旁道未阻断、逆传阻断外 ,其余 41例旁道均被消融阻断 ,成功率 97 6 %。随访期 2 2± 3 6 ( 1~ 6 4)个月 ,未发现术后并发症。复发 7例 ,4例再次消融成功 ,复发率 2 2 8%。结论 :RFCA治疗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右侧房室旁道电生理特性及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操作要点,试图总结实用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同时进行,利用RFCA技术阻断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149例,其中显性旁道97例,隐匿性52例。结果149例患者中经射频消融治疗首次消融成功140例(93.9%),最终成功145例(97.3%)。其中1例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Ⅲ° AVB),1例出现一过性Ⅱ°Ⅰ型AVB,2例出现一过性Ⅰ°AVB,其余未见其他并发症。随访2个月~9年,5例(3.4%)复发,经再次RFCA均消融成功。结论准确的旁道定位及消融导管与靶组织的稳定接触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3例分析李义波1马龙乐1张春燕1曲才绪1杨中苏1李树玲2(1聊城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710002聊城地区防疫站)近年来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旁道消融和房室结改良技术已趋成熟,对心房扑动和特发性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病变部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②方法应用射频消融治疗43例PSVT病人,其中房室结双径路11例,房室旁道32例(左侧旁道23例,右侧旁道9例)。③结果11例房室结双径路病人采用下位法消融均获成功;32例房室旁道病人中,31例消融成功(96.9%),另1例因旁道位于心外膜经心内膜消融失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随访28d~3.5年无复发。④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PS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17例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施行射频消融术。16例为单房室旁道(AP),1例为双AP。14条左侧旁道及1条右侧旁道消融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2.4%。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13个月仅1例右前膈AP复发。射频消融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今后应加强右侧AP消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显性房室旁道是预激综合征的常见类型,显性房室旁道可分布于除主动脉和二尖瓣环连接处之外任何瓣环部位[1],不同部位显性房室旁道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不同,因此,根据体表心电图可确定房室旁道在瓣环上的部位,为射频消融(RFCA)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为1998年10月至200  相似文献   

13.
程俊  李睿  邹永光 《海南医学》2011,22(15):128-129
左侧旁道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较为常见,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目前对于左侧旁道消融的成功率高达95%以上。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或消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现象,需要扎实的电生理功底以及详细的标测才能弄清其机制,并为寻找最佳靶点指明道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控论心室起搏呈向心传导或不典型偏心传导隐匿性旁道的射频消融方法。方法:对15例房室结文氏周期小于300ms且心室起搏呈向心传导或不典型偏心传导的隐匿性旁道的病人行射频消融治疗,用RS_2(或S_1S_2)右室起搏进行靶点标测和手术成功判定。结果:15例中男8例,女7例。左侧旁道11例。右侧旁道4例,RS_2(或S_1S_2)在心室刺激可以清楚标测到旁道部位并能及时判定放电是否有效。手术前后房室结前传功能及逆传功能均无改变。结论:RS_2(或S_1S_2)右室刺激对心室起搏呈向心传导或不典型偏心传导隐匿性旁道的射频消融是一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性旁道的电生理特性及射频消融技巧.方法 19例患者均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发作时心电图显示为窄QRS波心动过速,按常规方法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并在心室早搏刺激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19例均可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开始出现经旁道室房逆传的刺激频率(160~200次/min).选择稳定出现经旁道室房逆传的固定周长在心室早搏刺激下进行标测、消融,均获成功.结论 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性旁道可见于老年患者,其标测消融可在心室早搏刺激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3月至2002年7月射频消融治疗的833例快速心律失常。左房室旁道消融二尖瓣环侧,右房室旁道消融三尖瓣环房侧;房室结双径路通过下位能量递增消融法,改良房室结慢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心内膜激动时间及起搏标测相结合方法,标测起源点消融;心房扑动采用三尖瓣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行线性消融的方法;房性心动过速采用双大头电极顺序标测法。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23例,成功5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0例,全部成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2例,成功35例;房性心动过速21例,成功17例;房扑7例,成功5例。消融成功率97.4%,总复发率3.8%,并发症发生率1.8%,无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重复应用。  相似文献   

17.
西宁地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410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8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2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扑动(Ⅰ型)2例.结果:第一次消融成功率为95.0%,未成功者行第2次消融后总成功率98.1%;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成功率96.0%,房室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成功率97.6%,特发性室速总成功率100%,心房扑动(Ⅰ型)总成功率50%,随防(1~5)年,7例复发,复发率1.7%,并发症发生率1.7%.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我院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取得成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取得成功曹克将单其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南京210029)关键词射频消融;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项新技术。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房室结折返和房室旁道折返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监测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的心肌酶及HOLTER检查,对4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RFCA后出现的新的心律失常进行了评价。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附加旁道的位置,其中28例位于左游离壁,14例位于间隔部位。大头导管详细标测消融“靶点”后给予RFCA,次数为2-46,每例累积时间90-1870(384±252)s.RFCA均成功阻断旁道的前传及逆传,RFCA后第4天行HOLTER检查,发现6例出现短阵房速,2例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例短阵室速,1例短阵室上速(该例患者再次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V:A为1:1,系慢旁道所致,经再次RFCA后,无SVT发作).术前后HOLTER检查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在左游离壁旁道消融后有明显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间隔部位旁道消融后最高心率及平均心率有明显加快亦有统计学意义。本文42例术前查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术后CPK峰值在57—669(312.8±214.0)IU/L,其中18例位于正常范围。就上述结果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王毅  杜日映 《医学争鸣》1996,17(4):312-313
终止射频消融房室旁道手术的最佳时机王毅,杜日映,张利华,罗景兰,候应龙(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脏内科,西安710038)关键词房室旁道,消融术,射频导管中图号R54l.7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射频电流造成的热效应使旁道(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