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染病指标的感染情况,为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止医护人员职业感染。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院2683例输血前患者血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我院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病指标阳性率为11.5%,其中HBsAg阳性率为9.84%,抗-HCV阳性率为1.57%m,抗-HIV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15%。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并可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2.
输血前患者血清中抗-HCV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主要用ELISA法检测受检者血清中的抗-HCV,作为其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指标。我院输血科从1995年开始对住院患者输血前做常规抗-HCV检测。现报告2016份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的抗-HCV检测结果。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997年4月~19...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部门采取了成分输血和无偿献血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疾病的感染率。但由于疾病“窗口期”的存在,输血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是不可避免的。了解患者在手术前和输血前的状况,对于避免和预防病人院内感染、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和防止出现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两年来输血和手术患者进行了HBsAg、抗-HCV、抗HIV、抗HAV、TP的检测,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本院2003年5月以来进行各类手术和接受输血的患者10955例,年龄从2岁到78岁。1.2标本输血和手术前患者静脉血3ml,离心…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我院对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HBVM ,抗HCV抗体 ,抗HIV抗体 ,梅毒抗体的检测。现将 6 5 77例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对象  2 0 0 2年 8月至 2 0 0 3年 5月在我院住院的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 6 5 77例 ,健康体检者 2 0 0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患者中经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的感染情况。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半巢式PCR方法对我院100例血透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TV DNA的检测并分析与ALT,HBV,HCV感染,血透时间、输血次数的相关性。结果:经过半巢式PCR检测,血透患者TTV DNA阳性率为13%,TTV阳性与阴性组ALT升高的患者比例差异无显著意义。输血次数与TTV DNA阳性相关。结论:我国血透患者中存在较严重的TTV感染,但未见TTV感染与ALT升高密切相关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河池地区2004—2008年输血前患者传染性标志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池地区输血前患者传染性标志物感染情况及发展趋势,我们对本院近几年来输血前患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拟进行手术和输血的患者26 817人次,男性13 048例,女性13 769例,年龄5 d-79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需要输血的6953例患者,进行输血前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测阳性率为:HBsAg 10.96%;抗-HCV 2.01%;抗-HIV0.07%;抗-TP1.25%;ALT大干40U13.84%。结论:输血前受血者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检测可为血源性感染诊断提供依据,为保证输血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我院护理人员HBV感染的现状,探讨影响我院护理人员HBV阳性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我院医护人员管理系统,统计我院护理人员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HBV感染状况,对易感危险因素如注射穿刺、手术换药、输血输液、标本采集等进行回归分析.结果587名医护人员HBsAg总阳性率为4.77%.单因素分析显示:注射穿刺、手术换药、输血输液、标本采集以及接种乙肝疫苗方面均与HBV的感染率相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射穿刺、输血输液、手术换药、标本采集、接种乙肝疫苗为护理人员HB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注射穿刺、输血输液、标本采集等因素是影响我院护理人员HBV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提高职业安全意识、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降低HBV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本地区手术前、产前和输血前患者传染性标志物感染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来我院住院的手术前、产前和输血前的患者进行血液传染性标志物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检测.结果 5年合计30 645例患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11.35%、1.00%、0.22%、1.20%.结论 手术前、产前和输血前患者的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对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院感染、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控制母婴传播、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也为了适应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的原则,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我院自2002年9月起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标志物、抗HCV抗体、抗HIV抗体、梅毒TRUST、ALT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晓丽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6):609-609,628
为了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也为了适应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的原则,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我院自2002年9月起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标志物、抗HCV抗体、抗HIV抗体、梅毒TRUST、ALT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4项感染性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在临床输血前测定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在我院各科住院,需要输注血液制品的3 926例患者的输血前四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12.33%,梅毒抗-TP阳性率2.42%,抗-HCV阳性率1.53%,抗-HIV阳性率为4.87%。结论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测,可及时了解其输血前的感染状况,同时对阳性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对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控制医院内感染,妥善保存原始资料防范输血纠纷的发生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冬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503-3503
目的了解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2 990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HBsAg、抗HCV、抗HIV、梅毒TRUST检测结果。方法为了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了HBsAg、抗HCV、抗HIV、梅毒TRUST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10.43%,抗HCV阳性率0.67%,抗HIV阳性率0.13%,TPPA阳性率1.10%。结论对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掌握患者术前输血前的资料,对于减少因输血后感染、院内感染等引起的医源性感染,防范因非医源性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的发生以及对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因输血感染疾病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增加,既给患者增加痛苦,也使医院的声誉受到影响,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我们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了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现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各科临床输血的患者共5619例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受血者输血前九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在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中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因输血感染造成的医疗纠纷逐渐引起医患双方和政府的重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规定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九项指标。笔者从2002年6月~2003年12月对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学九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血透患者丙肝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预防HCV感染措施。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6年8月在我院行规则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者共3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的抗-HCV。结果:患者抗-HCV阳性感染因素与透析时间、每周透析时间、输血等有关。结论:多次输血是血液透析病人感染丙肝的重要因素,但透析过程中的患者之间或通过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减少输血量,加强对血透患者HCV感染者的管理,严格消毒隔离,医务人员及时彻底洗手等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患者高HC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7.
术前及输血前检查患者的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更有效地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这项工作目前已成为临床输血科的一项常规检测项目。为了了解我院病人术前及输血前的情况,我们统计了本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共2368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检测乙肝两对半、抗-HCV、抗一TP、抗-HIV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输血传播指标的检测,探究云南昆明地区第4、5组群输血传播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本次研究材料取于2016年4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科223份体检人群的血液标本,充分离心后提取血清,在零下80℃保存。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血清输血传播病毒进行检测,阳性样品测序以后,对其同源性与系统进化予以分析。结果本研究对223份血清予以检测,并根据序列的测定与比对,明确了150份阳性标本,其病毒感染率为64.38%,第4组群检测出47份,其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率21.08%;第5组群检测出77份,其输血传播病毒的感染率34.53%;混合感染9份,感染率4.04%。结论获取了本地区第4、5组群输血传播病毒流行病学的有关数据,对输血传播病毒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同时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筛检和确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对我院6 528名输血前筛查及皮肤科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时作RPR和TPPA检测,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其滴度。RPR阳性率为1.29%,TPPA阳性率为1.90%;2种方法同时阳性率为1.15%。结论为早期确诊梅毒螺旋体感染并阻断其传播途经,对输血前筛查及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应采用RPR和TPPA2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0.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筛查和确诊试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双双  沈霞 《检验医学》2007,22(6):681-683
目的探讨2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同时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筛检和确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对我院6 528名输血前筛查及皮肤科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时作RPR和TPPA检测,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其滴度。RPR阳性率为1.29%,TPPA阳性率为1.90%;2种方法同时阳性率为1.15%。结论为早期确诊梅毒螺旋体感染并阻断其传播途经,对输血前筛查及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应采用RPR和TPPA2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