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足地区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采用BH2101S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对该地区12个乡镇小学的学龄儿童血铅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及乡镇学龄儿童血铅值及铅中毒发生率,并对导致血铅升高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3 725例学龄儿童血铅平均值为(27.92±20.29)μg/L,铅中毒儿童424例,中毒率为11.40%,男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女童(P0.05),各年龄段间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乡镇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金山镇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最高。致使儿童血铅升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父母从事工作与铅相关、常接触富铅物品、常进食富铅食物、家庭住房最近装修过,补充锌钙制剂是血铅升高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庆市大足地区学龄儿童血铅水平低于中国其他城市,但部分乡镇控铅状况不甚理想,仍需针对致使血铅水平升高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控铅中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南昌市和东乡县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的血铅水平。方法应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南昌市和东乡县566名〈1岁-14岁健康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并将两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铅水平、男女童血铅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昌、东乡两地受检儿童血铅含量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100μg/L)的例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水平呈上升趋势。东乡县各年龄段受检儿童的血铅水平及血铅浓度的超标率均明显高于南昌市受检儿童(P〈0.01)。血铅水平及血铅浓度超标率在性别上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血铅水平反映了环境中铅污染程度及铅暴露水平。定期检测儿童的血铅水平能够为治理铅污染环境、有效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南昌市和东乡县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的血铅水平。方法应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南昌市和东乡县566名〈1岁-14岁健康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并将两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铅水平、男女童血铅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昌、东乡两地受检儿童血铅含量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100μg/L)的例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水平呈上升趋势。东乡县各年龄段受检儿童的血铅水平及血铅浓度的超标率均明显高于南昌市受检儿童(P〈0.01)。血铅水平及血铅浓度超标率在性别上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血铅水平反映了环境中铅污染程度及铅暴露水平。定期检测儿童的血铅水平能够为治理铅污染环境、有效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不同年龄段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特点,为预防铅对生命早期的损害提供依据。方法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对我市2004年至2011年1~14岁的门诊儿科就诊的5866名儿童血铅进行检测。结果1岁以下儿童和4岁儿童两个年龄段血铅水平较高,4岁以后儿童血铅水曾逐年下降下趋势。结论我市儿童高铅血症及铅中毒的流行率为50.1%,低龄儿童对铅更敏感,更易受环境中铅污染危害,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不同年龄段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特点,为预防铅对生命早期的损害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对我市2004年至2011年1~14岁的门诊儿科就诊的5866名儿童血铅进行检测.结果 1岁以下儿童和4岁儿童两个年龄段血铅水平较高,4岁以后儿童血铅水曾逐年下降下趋势.结论 我市儿童高铅血症及铅中毒的流行率为50.1%,低龄儿童对铅更敏感,更易受环境中铅污染危害,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王丽 《检验医学》2011,26(5):346-348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儿童血铅检测,了解诸暨市儿童血铅中毒情况,并探讨血铅水平与不同人群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 895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并将受检儿童按年龄(≤3岁、4~6岁、〉6岁)、性别、是否本地分组。结果 1 895名儿童血铅均值为48.63μg/L,其中有198例儿童血铅≥100μg/L,占10.45%。≤3岁组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最低,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岁组与〉6岁组相比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均无差异(P〉0.05)。同年龄组男、女儿童血铅水平与铅中毒率均无差异(P〉0.05)。外地组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均明显高于本地组(P〈0.05)。结论本地及儿童血铅水平与全国各省相比处于低水平位置,血铅≥100μg/L的发生率与全国平均值相近。儿童血铅水平与年龄有一定关系,男、女差异不大,儿童的卫生习惯、家长重视程度、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对血铅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铅值50~100μg/L对儿童的影响,以提高对血铅检测及铅损害多样化表现的重视。方法对健康儿童及因多动、注意力下降、抽动、烦躁、学习困难、睡眠问题、饮食问题、生长迟缓、反复感染等表现而主动要求检测血铅的症状儿童进行血铅检测,统计血铅值50~100μg/L儿童的百分率,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健康组儿童血铅值在50~100μg/L者占19.88%,其中1~3岁年龄段占23.10%,4~5岁年龄段占13.32%。症状组儿童血铅值在50~100μg/L者占24.85%,其中1~3岁年龄段占22.46%,4~5岁年龄段占31.58%。健康组儿童与症状组儿童血铅值50~100μg/L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1~3岁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岁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某些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与血铅值增高有关,尤以4~5岁年龄段最明显。健康儿童血铅值在50~100μg/L者的比例也较高,建议定期筛查血铅,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0~6岁就诊儿童血铅水平的分析,为有关部门开展儿童血铅超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843例,抽取静脉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血铅浓度。采用非参数检验对不同特征儿童血铅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血铅含量1.21~73.73(16.34±23.04)mg/L;血铅超标检出11人,检出率为1.3%;男童485人、女童358人,女童血铅水平略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6,P=0.775);不同性别儿童血铅超标率无明显差异;血铅水平随儿童年龄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4岁年龄组中血铅水平最高;不同年龄儿童血铅超标率无显著差异;在1岁以内儿童出现铅中毒的较少,而1、2、3、4、5岁儿童中,其铅中毒的比值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分别和1岁以内儿童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儿童血铅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血铅水平与年龄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铅暴露依旧是我国不容忽视的儿童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因此,仍要注意加强对家长及儿童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干预,降低铅暴露于环境和各类产品中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012~2013年南昌市部分幼儿园和本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机抽取的0~6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检测,并分别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的血铅平均水平和铅中毒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市2299例0~6岁儿童血铅水平48.60±30.58ug/L(3~592ug/L),铅中毒检出率1.39%;0岁组儿童血铅平均水平最低,为(40.66±21.67)ug/L,6岁组血铅均值最高,达(61.17±47.60)ug/L,6岁组血铅均值与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儿童随年龄增长,血铅水平呈升高趋势。不同年龄组铅中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P0.05)。不同性别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铅中毒仍然存在,应加强环境干预和健康教育,以降低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威海地区儿童钙、铁、锌和铅元素的水平及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规律,为预防相关元素缺乏和铅中毒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在威海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 406例儿童进行铅、锌、钙、铁元素的检测分析。结果威海地区儿童钙元素的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锌、铁和铅元素的水平呈上升趋势。本次共检出低血钙103例,低血铁318例,低血锌283例,高血铅11例。不同年龄组间血钙和血铅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岁组的血铁和血锌水平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威海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分布趋势符合一般规律。低血锌和低血铁的发生率较高,应定期检测儿童血液微量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978例儿童血铅结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儿童血铅水平情况.方法 对幼儿园和儿保所体检健康者,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978例不同年龄段儿童血铅含量.结果 不同年龄组间血铅含量结果 差异有显著性,其中≥7~15岁年龄组血铅平均水平较≥3~≤6岁组和<3岁组高;不同性别组间血铅含量结果 有差异,其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宝鸡地区0~12岁儿童微量元素水平的分布及血铅含量,分析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541例健康体检的0~12岁儿童全血标本.其中男276例,女265例,将其分为4个年龄组,~1岁组132例,~4岁组139例,~8岁组140例,~12岁组130例,每组按性别分为男、女性2组.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间儿童微量元素水平进行比对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Ca)、镁(Mg)、铁(Fe)、铜(Cu)和锌(Zn)5种微量元素,采用钨舟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Pb)含量.结果 微量元素钙(Ca)、铁(Fe)、铜(Cu)和锌(Zn)缺乏分别占总例数的17.0%、25.7%、6.28%和17.2 %,血铅含量超标共43例,占7.94%;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宝鸡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长应对其有充足的认识,定期检测微量元素,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适时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儿童末梢血中铅含量及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综合水平,并对由此而引起的临床表现进行探讨.方法 331例标本取材自沈阳市皇姑区妇幼保健所,分为3个年龄组,分别采用北京博晖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生产的BH-5100微量元素分析仪和BH2100铅镉分析仪检测末梢血中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静脉血中的铅含量.结果 3种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和血铅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段的儿童不同程度地缺乏各种微量元素,其中以缺锌最多(35%),其次是缺铁(22.4%)和缺钙(5.1%).本研究中未发现铅中毒,但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上升血铅含量有所增加.结论 3个年龄段的儿童不同程度地缺乏各种微量元素,而血铅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提示应注意儿童膳食结构的改变,强调饮食合理,营养平衡,做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济南市与东营市儿童血铅及其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济南市和东营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锌、铁、钙、镁、铜等微量元素分布状况的差异.方法 于2006年2月至9月对两市各随机抽取100名儿童进行了血铅、锌、铁、钙、镁、铜测定.并应用PEMS软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t检验.结果 济南儿童血铁、镁高于东营儿童,血铅低于东营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地区由于地质、水质、生活习性及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其体内微量元素和铅的水平存在差异,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本地区的儿童给予相应微量元素的补充和铅中毒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沂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和血镉水平及铅、镉超标状况。方法在严格质量控制下,应用高灵敏度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临沂市区122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和血镉含量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122名学龄前儿童血铅和血镉水平均值分别为75.8ug/L和2.33ug/L。其中,血铅含量≥100ug/L者210例,铅中毒率为17.10%;血镉>5ug/L者14例,超标率为1.14%。不同性别间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均值和铅中毒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血镉均值和超标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沂市区学龄前儿童血铅和血镉水平均较高,铅和镉超标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儿童家长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1 253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天门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 253例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定.结果 1 253例儿童中,血铅浓度≥100 μg/L有182例,占14.53%;血铅浓度<100 μg/L有1 071例,占85.47%.城区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农村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小年龄段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组儿童铅中毒比例不算高,但随着交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轻度铅中毒仍是危害中国儿童健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铅水平与儿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体检及因疾病就诊的儿童1 0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血铅值>100μg/L范围选取伴有厌食、睡眠障碍、多动及注意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儿童104例为症状组;不伴上述症状且血铅值50~100μg/L儿童102例为非症状组,另选取血铅值<50μg/L的儿童101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铅水平在各年龄段(分为1~3岁,4~6岁,7~10岁)的分布情况;对比三组FEP、Hb、MCHC值变化;对比三组SEP测定结果;对比三组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采用Pearson分析血铅与HB、MCHC、SEP(包括P45、N35、N60波)的相关性。结果 1~3岁儿童血铅水平比较:对照组>非症状组>症状组,4~6岁儿童血铅水平比较:非症状组>症状组>对照组,7~10岁儿童血铅水平比较:症状组>对照组>非症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P值比较:症状组>非症状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城市儿童的血铅水平状况,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血铅增高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QL-800山东济南齐力微量元素分析仪测末梢血中血铅水平,并对儿童家庭及儿童健康状况作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能促进血铅水平下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健康教育,提高对血铅危害的认识,有利于减少铅对儿童的危害,是预防铅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南平市1 635例儿童必需元素与血铅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必需元素与毒性元素血铅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必需元素铜、锌、钙、镁、铁含量,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毒性元素血铅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铅偏高组,各年龄段儿童锌、铁、钙必需元素的含量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铜、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血铅水平升高是引起儿童必需元素锌、钙、铁吸收减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查深圳市3~6岁学习绘画儿童血铅水平及生活习惯、状况等,了解该群儿童血铅暴露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和环境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不同文化层次2个社区学习绘画1~3年儿童作为观察组,同年龄未参加绘画儿童作为对照组,各270名,检测静脉血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血铅总体均值为35.27μg/L ,观察组血铅总体均值为42.1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接触时间血铅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接触时间长短与血铅不存在线性正相关性(r=0.84)。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观察组儿童血铅高于对照组,主要与父母文化水平偏低、儿童不良卫生习惯有关。结论进行铅污染健康知识的普及,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重手卫生,掌握六步洗手法,可以降低儿童铅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