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微  张博 《北京中医》2011,(6):453-454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加益气活血软坚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量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加甲硝唑葡萄糖注射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中药加益气活血软坚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显著改善伴随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的疗效。方法:将64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用自制中药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抗妇炎胶囊加康妇消炎栓纳肛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3.
中药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俊卿  赵新芳  周云 《四川中医》2006,24(10):76-78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口服结合中药食疗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辨证口服结合中药食疗和中药保留灌肠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辨证口服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内外结合及食疗的方法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增强疗效,缩短疗程,防止迁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清热利湿化瘀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国英 《陕西中医》2010,31(3):276-277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化瘀类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用中药当归、丹参、红藤等口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65%,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汤剂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清热利湿化瘀之效。  相似文献   

5.
白燕  吕志芬 《河南中医》2009,29(11):1099-1100
目的:观察益坤汤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毒型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坤汤治疗。两组均7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主要对比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坤汤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外敷双柏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有关辅助检查指标。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外敷双柏散对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运动针刺法、中药内服、中药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气滞血瘀型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替硝唑注射液加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组给予针药联合治疗(运动针刺法加膈下逐瘀汤口服加中药灌肠方灌肠),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体征总积分;治疗前后单项体征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92%)明显优于对照组(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体征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单项体征积分比较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清热利湿化瘀法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清热利湿化瘀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拟定中药外治法治疗本病的规范治疗方案.方法 将入组的120名患者随机分为保留灌肠组(治疗组)及口服组(对照组)2组,治疗组以清热利湿化瘀中药煎剂灌肠,对照组以清热利湿化瘀汤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与妇科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下腹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以及宫颈举痛、子宫活动度差、附件增厚或包块等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外治法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进一步规范操作方法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汤剂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中药汤剂口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2例中途退出)以西药艾迪沙口服及柳氮磺胺吡啶灌肠治疗,并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3%,对照组总有效率78.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加灌肠治疗UC疗效确切,且具有不良反应少、费用低廉、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加用中药蜡泥热敷治疗的综合疗法与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西药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蜡泥外敷下腹部及腰骶部及抗生素口服,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加抗生素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治疗后评分及治疗前后评分差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加用中药蜡泥热敷治疗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西药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1.
李江文 《光明中医》2010,25(11):2050-2051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将本病168例确诊病人随机分组治疗观察。其中治疗组108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口服,联合中药汤剂灌肠。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两组均30天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病例治疗前后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做结肠镜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和潜血试验。同时又做血尿常规,肝功能检查及记录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观察。结果两组观察病例治疗后经数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痊愈病例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发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却为41%。结论治疗组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自拟红藤汤灌肠治疗急性盆腔炎癥瘕期以及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以自拟红藤汤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2组均以15~20天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40例患者中药灌肠治疗后痛经症状、伴随症状和局部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红藤汤灌肠治疗急性盆腔炎癥瘕期以及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参术汤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自拟参术汤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在一般补液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美沙拉嗪颗粒,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并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用参术汤口服加保留灌肠的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参术汤口服加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盆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的慢盆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75例,A组:慢盆汤口服加中药灌肠组30例;B组:慢盆汤口服组30例;C组:中药灌肠组15例。同时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的评分。结果:3组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的评分均明显降低,但A组明显优于B组,B组优于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慢盆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局部体征及全身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下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用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及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多种观察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下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下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将被更为广泛地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痛康合剂加减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加微波理疗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疗效。方法:以口服中药汤剂加中药灌肠治疗,加微波理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两疗程治疗,46例患者获得痊愈,痊愈率79.3%,总有效率94.17%。结论:口服痛康合剂加减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加微波理疗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波理疗配合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生素联合抗炎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理疗配合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的总有效率、局部体征积分疗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理疗配合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疏肝健脾化瘀法为治则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用口服抗菌素加理疗治疗,两组均治疗15日为1疗程2个疗程后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芮康乐 《新中医》2014,46(8):115-116
目的:观察理气祛瘀法中药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克林霉素片治疗,观察组在盐酸克林霉素片治疗基础上给予理气祛瘀法中药复方汤剂治疗,28天为1疗程,给药2疗程后评价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症状积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7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理气祛瘀法中药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单纯中药灌肠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流变的改善,以及症状、体征的好转。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偏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灌肠组(治疗组)和中药灌肠加口服组(对照组)。结果:两组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疗前和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明显。结论:单独中药灌肠效果不亚于口服加灌肠,不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体征,且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液浓、粘、凝、滞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