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6月于我院眼科中心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71例(71眼),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眼压平均为(10.2±4.6)mm Hg和(10.7±4.9)mm 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不同程度开放。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为闭角型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乔林珍 《大家健康》2017,(12):100-101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最佳矫正视力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眼压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在0.3~0.4区间患者明显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1的患者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7.50%,术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0例(6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眼压、最佳视力、500μm房角开放距离、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 术前最佳视力<0.1有12只眼,0.1≤视力<0.3有21只眼,0.3≤视力<0.5有25只眼,≥0.5有10只眼;术后最佳视力<0.1有2只眼,0.1≤视力<0.3有10只眼,0.3≤视力<0.5有20只眼,≥0.5有36只眼。手术后1个月患者最佳视力较手术前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6,P<0.001)。术后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500μm房角开放距离及前房深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9%(7/68)。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增加房角开放距离,改善视力,减少用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1例(52眼),其中21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20例(24眼)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常规组)。对2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及抗青光眼药物使用量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均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 Pa),平均眼压较术前降低(13.6±1.3)mm Hg,降压幅度达55.4%;常规组患者眼压≤21 mm Hg者18眼,21~30 mm Hg者6眼,平均眼压较术前降低(10.5±1.5)mm Hg,降压幅度达3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眼术后无需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常规组患眼平均应用抗青光眼药物为(5.0±0.3)m L。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较常规抗青光眼手术更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量,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应用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7例(74眼),给予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范围的患者占81.08%,明显优于治疗前的5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7例角膜水肿,经保守治疗后完全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应用,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眼压,增加前房深度,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收住本院的非青光眼的单纯白内障26例(28眼),连续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0例(70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急闭)临床前期14眼,发作期2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慢闭)27眼。术前视力手动/眼前~0.8,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入院后行超声乳化术。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8.5&#177;4.5)个月。结果:①单纯白内障组术前术后眼压无显著差异(t=1.9201,P〉0.05)。急闭临床前期组术后平均眼压下降(t=3.9910,P〈0.01)。急闭发作期组术后平均眼压比术前明显下降(t=4.7441,P〈0.01)。慢闭组术后平均眼压比术前明显下降(t=4.4976,P〈0.01)。②急闭发作期,慢闭组平均使用青光眼药物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⑧急、慢闭组术后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④前房深度急、慢闭组术后较术前增加;周边前房深度两组术后均较手术前增加。⑤56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48只眼(85.7%)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8只眼(50.0%)矫正视力〉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单纯白内障术后眼压无影响,对急闭临床前期产生降低眼压作用,可治疗急、慢闭,急闭疗效优于慢闭。  相似文献   

8.
杨帆  梁晟崎 《广西医学》2004,26(10):1496-1497
在原发性青光眼中有 80 %是闭角型青光眼 ,而对于闭角型青光眼一般都要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或小梁切除术。我院自2 0 0 1年对 12例 1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及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例 (14眼 )中男性 6例 (8眼 ) ,女性 6例 (6眼 ) ;右眼 9例 ,左眼 5例 ;年龄 38~ 75岁 ,平均 6 4 8岁 ;7例 9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未行抗青光眼手术 ,其中 3例 5眼为本院及外院既往确诊病例 ,另 4例 4眼因白内障而就诊时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岳阳市一医院眼科2007年8月~2008年10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52眼),均合并晶状体混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术前、术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和眼压变化。结果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与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术后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房角关闭及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减小(P〈0.05);中央前房深度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长垣市中医院就诊的124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62例。A组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IOL植入术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房角分离术。对比两组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眼压、视力,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B组患者视力高于A组,眼压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6%(5/62)、6.45%(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IOL植入术基础上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提高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进一步降低患者眼压,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47例(56眼),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均<180°.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比较病人手术前后的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矫正视力,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病人最佳矫正视力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开放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人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6例(60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28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患者视力均显著提高,眼压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方法,且术后炎症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期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将5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单纯Phaco+IOL治疗,对照组行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视力、周边前房深度、房角宽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haco+IOL组和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房角宽度较术前加宽或重新开放,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房角宽度、眼压、视力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但Phaco+IOL组并发症发生率较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组低(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有效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并开放房角,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合并老年性白内障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18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发病情况、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随访6~14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18例恶性青光眼患者均治愈,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前房恢复正常,视力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恶性青光眼,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品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 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范围增大而改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外,其余术眼手术都顺利完成,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视力≥0.5为17眼(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摘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囊袋张力环的应用使手术易于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胡开东 《四川医学》2012,(9):1610-1611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4月54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术31例,小切口囊外摘除术23例)的疗效。结果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控制在11~20mmHg,前房加深,房角不同程度增宽。结论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表面麻醉下对230例281眼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83眼,占总数的29.03%;1周后视力〉0.5者135眼,占48.39%;1月后视力〉0.5者201眼,占71.99%,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结论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它避免了球周和球后麻醉的各种并发症。所有病人均在门诊手术,不需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1月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80只眼,观察术后的视力情况、眼压及前房深度、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术后的视力逐渐改善。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达80.0%。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而前方深度术后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51只眼)和观察组48例(53只眼)。对照组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度,以及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对 2 9例 ( 36只眼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平均随诊 7 3个月 ( 2~ 30个月 ) ,97 2 2 %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达 0 1以上 ,术后眼压均维持正常 ,术后并发症包括人工晶体前膜形成 ( 16 7% ) ,晶体后囊混浊 ( 8 33% )和前房出血 ( 2 78% )。提出术中避开滤泡在颞上方或鼻上方手术切口及手术医师的操作技巧和仔细选择好病例对手术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