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包积液病人心包造影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不同病因的心包积液病人经剑突下心包穿刺,心包腔内放置引流管并行泛影葡胺及空气造影。结果:心包造影后显示心脏被积液包裹,有心脏填塞症状者,可见到心脏受压,且以心房为著;心包充气后,心包轮廓清晰;结核性、化脓性和癌性心包病变者,心包壁层增厚、僵硬、可有钙化,其他病因的心包壁层光滑、薄、无僵硬感;心包积液吸收后造影,可观察有无心包粘连。结论:心包造影有助于研究心脏受压程度,指导抽液和判断积液剩余量,有助于观察心包厚度、钙化和局部粘连情况。  相似文献   

2.
四肢大动脉的损伤,不仅战时多见,平时亦屡有发生,我院近年来搜集4例,均系伤后1月余,来我院作血管造影检查,现报道如下。 例1男,17岁,左上臂刀伤40余天。自感左上肢发凉,左手指不能伸直30d。伤口Ⅰ期愈合拆线。近两月感左上臂伤处肿胀,疼痛,渐加重。查体:左上  相似文献   

3.
1940年有人将油剂造影剂注入羊膜囊使其涂布于胎儿体表而显示其轮廓进行产前X线诊断。胎儿异常的产前诊断,首先是X线平片的准确分析,从平片上所发现的一些征象,再用造影剂进行X线研究。胎儿体表造影对胎儿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国内报告是与羊水造影同时应用。本文报告10例单纯胎儿体表造影,并简要讨论其适应症、造影方法和X线诊断。  相似文献   

4.
例1,男,16岁。因阵发性、痉挛性斜颈,面部抽搐1d,于1996年4月12日来诊。患者于3d前因呕吐、腹泻口服胃复安,每次10mg,3/d。服药2d时出现不自主、阵发性面肌抽搐,未介意,仍继续服药,第3d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阵发性、痉挛性斜颈,逐渐加重。查体:一般情况好,神清,痛苦面容,头颈向右后痉挛性扭曲,口、眼歪斜,心、肺、腹部无异常,排除其他原因,考虑可能为胃复安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即给予肌注阿托品1mg、安定10mg,30min后症状缓解,无任何不适,随访无异常。例2,女,21岁。因阵发性…  相似文献   

5.
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由上皮和中胚层成份组成。它最常发生在子宫、亦见于肺、咽及食道,食道癌肉瘤可区分为息肉样型和浸润型、我们的4例属于息肉样型,4例中3例有蒂。3例肿瘤起源于食道中三分之一。1例在下三分之一。食道X线检查表现为各种不同大小的不规则的息肉样肿瘤。  相似文献   

6.
植物性胃肠石的X线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性胃肠石并不罕见,诊断也较易.但在治疗上常采用手术或胃镜下捣碎,并加用中药或碱性药物进行治疗.我们遇到4例植物性胃肠石,在X 线检查的同时以按摩和服产气剂产气分解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特介绍于下:一般资料:女3例,男1例,临床均为阵发性上  相似文献   

7.
胃复安又名灭吐灵,为治疗消化功能异常的常用药,具有较好的止吐作用,是目前临床各科常用的止吐剂,但该药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1987年以来我们遇到了2例曾应用小剂量胃复安后发生锥体外系症状,现报告如下: 例1,女性,30岁。上腹胀痛2年,恶心,呕吐1天,用多种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给予口服胃复安10mg,3次/日,加用液体疗法,第二天上午  相似文献   

8.
胃复安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肠、胆系及胰腺疾患所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嗳气及食欲不振等。其毒副作用甚小,安全度大,笔者在应用此药过程中曾有一例患者引起乳溢,现报道如下: 马晓芬,女,二十九岁,已婚,生一子五岁。于1982年7月21日以“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炎”收住我院,从7月27日服用胃复安,每日三次,每次10mg,半月后出现乳房胀满不适,并有  相似文献   

9.
下腔静脉畸形(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腔静脉畸形(附4例报告)洪瑞镇黄崇权徐立文赵美花下腔静脉畸形临床少见。大部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1]。多仅于CT、MR等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1例,现将我们在CT检查中所遇4例报道如下。例1,男,37岁。因咳嗽2周行胸部CT检查,下胸层面于降主动脉左旁...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腮腺炎引起内耳损害临床较为少见,我科1985年至1987年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刘××、女、32岁,空军某部领航员,住院号57034。患者1955年10月25日出现左右两侧腮部肿痛,并有发烧,体温36.7℃。4天后体温正常,双腮部肿痛消退,10月31日晨感头晕,活动后加重。11月1日出现右耳发胀,恶心感明显,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疑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于1985年11月1日下午送入院。查体: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好,左侧腮腺肿大约1.5×1.5Cm,质软,无触痛。化验未见异常。入院后予服病毒素等治疗,并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左侧肿大的腮腺消退,但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无缓解。11月4日右耳听力减退,耳鼻咽喉科检查:双外耳道及鼓膜正常,内耳道斯氏位及汤氏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8年3月~1992年10月,于急诊科发现20例因用胃复安后引起椎体外系反应病例,男14例,女6例;年龄7~48岁,平均28.5岁.15例为  相似文献   

12.
胃平滑肌母细胞瘤系Martin于1960年首次报告,称为肌样瘤。此后,屡有个案报导,病名有上皮样平滑肌瘤,细胞往平滑肌瘤等。Stout指出:本肿瘤先后出现过108种不同名称,他根据肿瘤细胞特性建议命名为平滑肌母细胞瘤。目前多数学者都主张采用这一名称。本肿瘤国内报告不多,现将我院4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39岁。发现上腹部包块20余天。于1982年11月16日入院。既往有“慢性胃炎”史,家族中其父死于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食管囊肿(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目前国内未见有详细报道。我科从1980年到现在共遇到4例,其中有1例食管壁的内型囊肿伴有左肺下叶肺囊肿,国内外未见有报道。另2例囊肿的侧位形态很特殊,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我们称为三角烧瓶征。在这2例中,有一例的囊肿极大,并穿过膈肌达腹膜  相似文献   

14.
胆固醇肉芽肿(Cholesterol granu-loma)既不是一个临床疾病的诊断,也不是一个病理诊断名称,是用来描述刺激性异物(胆固醇结晶)引起的组织反应。它虽然常和中耳上皮样胆酯瘤并存,但两者组织病理基本特征不同,而在诊断上容易混淆,甚至对有经验的病理学家亦常如此,本文结合病例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血清反应素或亲细胞抗体(IgE),正常人含量极微,且较稳定.特异质病患者,如外源性哮喘、枯草热、鼻炎、特发性皮炎等患者,血清IgE含量波动较大.在蠕虫(线虫、吸虫、绦虫、钩虫)、血吸虫和旋毛虫等寄生虫和某些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感染可引起IgE大量产生.据报道,某些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亦可引起血清IgE水平的上升,某些肝病和IgE型骨髓病,其血清IgE含量异常升高.因此,IgE对于临床鉴别诊断和某些疾患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77年1月至1979年8月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157例,142例造影成功,成功率为90.4%,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及方法 157例中,男103例,女54例;年龄16~79岁,41岁以上占73.9%。 受检原因 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46例,胆道手术后症状复发51例,胆石症28例,胰腺疾病27例,上腹痛、腹部肿块等5例。上述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的脊髓造影检查(附1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明 《放射学实践》2000,15(2):149-149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虽然CT、MR对诊断此病有很大的价值,但是脊髓造影也是常用方法之一,特别是近几年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应用,使检查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而副作用和并发症几乎降到零。现将我科经手术证实的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的脊髓造影检查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收集1993年7月~1997年12月,经造影并已手术证实的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72例,女5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36岁。临床症状和体征:131例患者有112例为急性发作期,出现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112例,下肢麻木71例,腰部活动障碍92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1…  相似文献   

18.
植物团引起小肠梗阻较为少见,我科遇到4例经手术证实,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男性,33岁,上中腹疼痛近3月余,以胃肠炎收住院。查体:右中腹脐周可触及索条状包块,压痛。 腹透:于右中腹见一长液面,左上腹部份肠管充  相似文献   

19.
血友病性假肿瘤(附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血友病性假肿瘤发生率仅占严重血友病人的 1%~ 2 %。本症由Starker于 1918年首先描述 ,2 0世纪 70年代末国内首次报道。本文总结了 1980~ 2 0 0 0年间我院 4例患者的有关资料。1 临床资料4例血友病性假肿瘤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9~ 2 6岁 ,平均 16岁 ,病程 2个月~ 10年。病变部位及类型 :骨膜下型 3例 ,均发生于股骨中下段 ,骨内型 1例 ,发生于右拇指近节指骨。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临床表现为局部瘤状肿胀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压痛 ,此前常见的症状为容易出血 ,如皮下出血 ,肌肉出血 ,鼻衄 ,牙龈出血 ,轻微外伤即可引起…  相似文献   

20.
颌面骨发育不全综合征(Franceschetti-Kleins综合征)又称:Treacher-Collins”综合征,“第1鳃弓综合征”,“多发性面部异常”等,为罕见的有眼、面、颌和耳部畸形的先天性疾病。现报道4例,其中2例有术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