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简称VD) : 血管性痴呆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有资料显示我国AD 与VD 的比率大致相同[1].由于VD的生活能力下降,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近年来研究证实,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有保护作用且能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2] ,但其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痴呆综合征。目前VD的防治尚无理想药物和方法,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建立一种脑缺血所致VD动物模型,对于深入探讨VD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及对于临床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甚至早期预防都有重要的意义。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I临床综合征,是仅次于Alzheimer病的第二位常见的痴呆。VD多有卒中史,常表现波动性病程或阶梯式恶化,疗效及预后较好。笔者选取的病例都是急性脑血管病住院而发现痴呆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由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叫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较少见的有血液病.胶原病、血管畸形等.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痴呆类型有多发梗性痴呆(MlD)、单发梗性痴呆、出血性痴呆、伴痴呆的小血管疾病、脑低灌注状态引起的痴呆等.VD的治疗主要包括改善认知功能、认知康复和伴随症状的治疗,对VD常见的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需要对症处理.具体药物治疗应按照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进行[6].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包括治疗原发性脑血管疾病和脑功能恢复两方面.本文现将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光印 《医学争鸣》2009,(20):2244-2244
0引言 血管性痴呆(VD)是指脑血管疾病(缺血、出血或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等)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至今尚无治疗VD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手段.我们采用刺五加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观察其对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血管性痴呆(V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他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其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两方面.对于血管性痴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缓疾病.  相似文献   

7.
卒中是一类常见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疾病。卒中生存者的认知改变及最终预后千差万别。约10%-30%的卒中存活者发展成痴呆。有文献报道卒中后5年内痴呆的发生率为年龄匹配的普通人群的3倍。然而有10%-50%的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15个月内认知功能可以出现迟发性改善。因此如何早期发现高危因素,预测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否能得到改善,对于二级预防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老龄、卒中后认知下降、卒中复发、缺氧缺血性疾病、优势半球梗死、白质病变等均被鉴定卒中后痴呆的危险因素。然而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生物学标志来预测这种危险。近年来外周血细胞的端粒(telomere)长度作为衰老和老年相关疾病的可能生物学标志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2个常见类型。AD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的智能障碍,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人格和情感障碍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疾病。VD是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痴呆较常见的一种。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和脑血管发病率的升高,老年痴呆逐渐成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虽有数种药物能改善认知障碍,但无一种药物能逆转本病的大脑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导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我国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约为3%.在所有脑血管病患者中,血管性痴呆患者约占26%.临床实践证实,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脑缺血缺氧等疾病均可导致脑血管性痴呆,高龄、吸烟、有老年痴呆病家族史、复发性卒中史及患有低血压的人也易患此病.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及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科技的进步和蓬勃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增长,全球人口老龄化到来了.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管性痴呆随之而来.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致精神和躯体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欧美,VD患者占痴呆总患者的10%~20%;VD在亚洲的发生率较高,在日本VD患者大约占老年期痴呆患者的50%,这主要与卒中高发率有关[1].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血管性痴呆占20%左右,AD合并VD占10%~20%[2].VD患者不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VD是目前老年期痴呆中可预防和有希望治疗的痴呆之一,深入研究VD的诊断标准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本文尝试对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血管性痴呆打下基础, 防止误诊、漏诊,为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研究的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VD主要表现为高级神经活动的智能障碍,特别是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学习、记忆、思维等障碍,以及失语、失用、失认等神经心理学症状、体征.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及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到来,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VD是仅次于Alzheimer病,引起老年期痴呆的常见病因.其确切发病率各国报道不一.在西方国家,VD约占老年期痴呆的20%.美国60岁以上的缺血性卒中存活者中,约1/4伴有痴呆,故估计美国有43万伴痴呆的脑卒中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 spectroscopy,1 H-MRS)技术,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小脑代谢的改变及其与认知损害间的关系.方法 对40例卒中患者进行蒙特利尔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的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分为卒中后痴呆组(VD组)和卒中后非痴呆组.对VD组、卒中后非痴呆组和20例对照组进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及1 H-MRS检查,测定小脑半球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Cr比值,并分析卒中后小脑代谢改变与认知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VD组病灶对侧小脑NAA/Cr、Cho/Cr比值与病变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卒中后非痴呆组病变对侧小脑和对照组左侧小脑比较,VD组病变对侧小脑NAA/Cr比值降低(P<0.05),而Cho/Cr比值升高(P<0.05).③VD组病变对侧NAA/Cr和Cho/Cr比值与MoCA评分具有相关性(r =0.590,P=0.004;r=0.569,P=0.006).结论 VD患者病变对侧小脑代谢物质NAA/Cr、Cho/Cr的比值发生了改变,并进一步证实小脑的代谢异常可能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建华  金锦华  张恒 《吉林医学》2012,(32):7081-7083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缺血或出血或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等)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1],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VD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逐年上升,其确切发病率各国报道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伤综合征的总称.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VD发病有上升趋势.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增加了沉重负担.国外资料报道VD是迄今为止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1].本文拟探索V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早期对其进行干预,降低V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主要与卒中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有关,国内外调查显示,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3~5].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是由于排便反射被破坏、长期卧床、脱水治疗、摄食减少、排便动力不足、焦虑及抑郁所致[6].  相似文献   

16.
老年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以计算、判断、记忆能力降低,常伴行为情感异常,患者日常生活、社会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1].分为三类,一是阿尔茨海默病(AD),二是血管性痴呆(VD),三是少见的痴呆如匹克病.疾病的发展过程分为早、中、晚三期,晚期表现思维不连贯,不认识亲人,无判断力,生活不能自理,总病程通常5~10年,常死于营养不良、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1].老年痴呆的前瞻性研究较少,闫芳等报告老年痴呆平均病程5.5年[2],媒体报道广州100个老人10个痴呆平均生存期5.5年[3],对晚期老年痴呆患者的生存期限更是鲜有报道.老年痴呆目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护理,通过生活照料、安全护理、饮食护理,使患者增强体质,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管性痴呆(VD)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依据头颅CT结果观察40例老年人血管性痴呆患者卒中的次数,部位,性质,病灶数目。结果40例VD患者2次及2次以上卒中36例(90.0%),缺血性卒中35例(87.5%),基底节区及颞叶卒中27例(67.5%),多发病灶36例(90%);全部病例均有脑萎缩。结论VD与卒中次数,性质,部位,病灶数目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是一种常见于中年晚期及老年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波动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及视幻觉的疾病.DLB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第二大变性痴呆性疾病,占人口总数的0 ~5%、痴呆患者总数的0 ~30.5%,其年发病率约为0.1%,占年新发痴呆患者总数的3.2%[1],最近一项基于人口15年的前瞻性研究报道法国西南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中可疑DLB的年发生率为112/ 10万人[2].国内DLB的临床研究报道例数很少,30余年间仅有35例临床资料比较详细的报道[3],DLB是值得人们加强认识和重视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认知、言语、性格、行为、判断力、注意力、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并影响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的状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VD的患病率为324/10万,约有VD患者420余万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VD)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1],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干预手段缺乏特异性[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神经营养因子的一种,大量的研究已肯定其对神经具有保护的作用[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