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98~ 2 0 0 0年我院采用同侧带肌蒂腓骨移位治疗胫骨骨缺损 10例。年龄 14~ 3 8岁 ,平均 2 7岁。创伤后骨不连 6例 ,肿瘤切除后致胫骨缺损 1例 ,先天性胫骨骨不连 1例 ,因创伤致多次植骨手术失败 2例。胫骨缺损长度 5~ 10cm ,平均 7cm。胫骨上或中段缺损 4例 ,下段 6例。左 7例 ,右 3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气囊止血带下手术。胫前外侧切口 ,切除瘢痕 ,显露胫骨两断端 ,切除断端间瘢痕及硬化的骨质 ,打通两端骨髓腔 ,测量缺损长度。游离腓骨时 ,自腓骨长肌、比目鱼肌间隙进入 ,在趾长屈肌起点内上缘 ,见腓动、静脉向下进入深面。然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新方法并总结经验.方法采用同侧带逆行血管蒂的腓骨并皮岛移位修复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之胫骨缺损,并通过监测皮岛观察植入腓骨的血循环情况.结果临床应用2例,监测皮岛血循环良好,植入腓骨两接骨端均达到早期骨性愈合.结论同侧带血管蒂腓骨并皮岛移位术为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提供了一种效果可靠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以来依照患者肢体复合缺损情况及全身情况,采用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2~45岁,2例于术后3~6个月行二期肌腱移位、动力重建术。结果本组15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0个月,伤口一期愈合6例,二期愈合2例,5例行置管冲洗引流后愈合,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经髂骨植骨后达骨性愈合,经术后随访伤肢功能活动良好。结论带血管蒂腓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是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带血管腓骨移植并一期胫骨延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手术中彻底切除病变软组织和病变的胫骨,切取带血管腓骨游离移植2例,另1例采用同侧带血管蒂腓骨转移,将腓骨两端分别插入胫骨近侧和远侧段髓腔,游离腓骨移植将腓动脉和胫前动脉吻合。胫骨延长位于近侧端2例,胫骨远侧端延长1例,使用半环型可延长外固定支架,每天延长1mm。结果3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后4个月移植腓骨与胫骨愈合,胫骨延长区2周可见骨生长,4个月时骨质浓密,无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带血管腓骨移植并一期胫骨延长是治疗胫骨假关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逆行胫前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伴有足背动脉损伤的足背大面积皮肤缺损。方法 以内、外踝连线上2cm区域,即胫前动脉与腓动脉、胫后动脉的吻合交通支处,作皮瓣的旋转点,在内外踝中点,胫骨结节与腓骨小头中点的连线上设计带胫前动脉上或下皮支血管的皮瓣,形成以胫前动脉与腓动脉、胫后动脉的吻合交通支为供血血管的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背部创面。临床应用9例,其中面积最大16cm×10cm,最小10cm×6cm,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经过半年至三年的随访,皮瓣血运良好,伤口无复发。结论 在足背动脉损伤的情况下,应用逆行胫前动脉岛状皮瓣仍可修复足背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腓骨转位植骨固定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治疗下肢骨折所致的骨不连接、骨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 通过带血管蒂腓骨瓣顺行移位修复胫骨上部骨缺损、骨不连接;通过带血管蒂腓骨瓣逆行移位修复胫骨下部骨缺损、跟骨缺损、骨不连接,并可用于膝、踝关节融合。结果 经过术后18个月至10年(平均5年1个月)随访,肢体功能按照Enneking系统等级评分标准:26~30分18例,20~25分2例,15~20分1例。术后2个月内均见植骨开始生长,除1例5个月骨性愈合外,术后3~5个月均达骨性愈合,21例均于术后出现移植骨增粗,接近受区骨直径。18例膝关节功能正常,6例术前已有关节僵硬,术后经按摩等康复疗法,膝关节活动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 带血管蒂腓骨转位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接、骨缺损,无须行血管吻合.可一次完成骨架重建.有利于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远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1~2枚斜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远端胫、腓骨四层皮质的方法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32例,其中不合并踝关节骨折9例,合并踝关节骨折18例,合并腓骨近端骨折5例。28例3个月左右拔除下胫腓联合螺钉,4例在合并之骨折愈合后拔除,未出现1例断钉。结果所有32例患者6~14个月随访均未再发下胫腓分离及断钉现象,优良率为93.75%。结论下胫腓联合分离通过斜行拉力钉固定胫、腓骨四层皮质修复是一种可靠方法,符合下胫腓联合负重力线,分散剪切应力,可减少断钉并促进踝关节早期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腓骨骨膜转位法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对照组采用腓骨短肌腱移位法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痊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腓骨骨膜转位法能有效修复踝关节骨折时出现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胫骨骨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带蒂腓骨移植(西医组)和带蒂腓骨移植结合中药(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术后随访5~3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排斥反应,无供区肢体功能障碍。16例供受区创口均I期愈合,监测皮岛成活并与周围组织正常愈合,X线片示移植骨与胫骨骨性愈合。西医组8例:其中1例于术后第二天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手术探查清除血栓而转愈,手术修复次数>1者为1例,占12.5%,该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7周,平均住院时间为68天,平均住院费用为3.4万元,平均病程为91天。中西医结合组8例无血管危象发生,手术修复次数为1,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4周,平均住院时间为52天,平均住院费用为2.8万元,平均病程为73天。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骨缺损能更有效地防止血管危象、皮瓣坏死等手术并发症,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采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1例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治疗病例.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41例均获随访,骨折均达解剖复位,骨性愈合.结论 使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胫腓下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科收治的胫腓下联合分离患者43例临床资料,男32例,女11例,平均年龄35.2岁(15~69岁),伤后根据患者不同症状体征及相应的影像学资料,在进行踝关节手术的同时6例行胫腓下联合固定。结果 随访6月~2年,未固定胫腓下联合者均愈合良好。固定1例断钉,1例再次出现胫腓下联合分离。结论 急性胫腓下联合分离大多数无需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胫骨远端双钢板治疗累及胫距关节的胫骨远端复杂骨折( 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胫骨内侧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C2、C3型复杂 Pilon骨折20例,所有病例均先对腓骨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18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切口经换药、理疗获得二期愈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按Mazur评定标准:优12例,良5例,可3例。结论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胫骨内侧重建钢板治疗C2、C3型复杂Pilon骨折能有效防止再塌陷与骨折块移位,固定牢靠,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缺损,因可利用组织较少,带蒂组织瓣移位受到限制.自2007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逆行腓骨短肌肌瓣移位修复该部软组织缺损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磁县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6~52岁.腓骨远端开放骨折致骨外露3例,病程3~6个月,骨折均未愈合.2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创面有脓性分泌物伴骨质感染.1例9年前曾行跟腱修补术,局部破溃跟腱外露1个月入院,外露跟腱周围有炎性肉芽组织生长和脓性分泌物.本组创面2 cm×3 cm~3 cm×6 c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92例患有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短肌腱移位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骨膜移位方式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膜移位方式对患有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胫骨Ⅲ度粉碎性骨折往往是由于高能量、强暴力所致的胫骨多平面、多阶段严重粉碎骨折。此种损伤的治疗历来是临床工作中的棘手问题 ,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我院 1999年至2 0 0 2年来以同侧腓骨血管为蒂的腓骨髓腔内移植并外固定器固定治疗此类损伤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胫骨Ⅲ度粉碎性骨折 11例 ,其中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9~ 5 6岁 ,平均 3 2岁 ,均为此类骨折。骨块数量 5~ 11块。包括闭合性损伤 4例 ,开放性损伤 7例。其中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5例 ,缺损面积 10~ 2 5cm2 。 4例开放性损伤存在…  相似文献   

16.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1998年4月~2003年4月34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病人中,按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17例,旋前外旋10例,旋后外旋7例,均手术内固定治疗,必要时固定下胫腓联合,注意恢复腓骨的长度,随访8个月~3年.结果功能满意31例,达90.9%.结论坚强内固定同时,注意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及腓骨长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患有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短肌腱移位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骨膜移位方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膜移位方式对患有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选取我院骨科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踝关节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9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短肌腱移位组42例和骨膜转位组48例,比较组别间治疗疗效。结果组别间在手术时间及骨折痊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效果上,骨膜转位组的痊愈率(50%)和治疗总有效率(93.8%)显著高于短肌腱移位组(P<0.05),治疗无效率6.2%显著低于短肌腱移位组(P<0.05)。结论腓骨骨膜转位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经下胫腓联合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经下胫腓联合腓骨骨折,合并内踝、后踝骨折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应用带线锚钉修复。结果临床治疗35例,随访6个月至2年,35例均骨性愈合。根据Baird-Jackson[1]评分标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优20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经下胫腓联合腓骨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可吸收螺钉(PDLLA)选择性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9月至2008年7月,作者采用可吸收螺钉选择性内固定治疗21例踝关节骨折中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AO-Danis—Weber分型:Ba型5例,C1型10例,C2型6例。结果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皮缘坏死,内固定无外露无移位;均无感染,无非特异性积液等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3月。术后21例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术后患者踝关节背伸20~30°,跖屈40~50°。疗效评定按照Baird 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16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7.1%。结论PDLLA螺钉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