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输液器终末滤器的设置,大大降低了输液微粒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但终末滤器的存在却加大了排气时的操作难度,即使将终末滤器倒转向上、缓慢排气也很难将滤器腔隙内的气体全部排出,有时输液过程中滞留于此处的气泡受到振动等原因,伴随药液一并进入人体内.若被病人或家属发现,势必增加病人心理或精神上的压力,甚至引发护患纠纷.为此,我们对传统输液器进行了改良,将终末滤器上移至茂菲氏管顶端处,并将改良输液器与传统输液器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方法]将我院输液室输液病人15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排气后缓慢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缓慢松开调节器。对照组在常规排气后快速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快速松开调节器。观察两组有无空气从终端滤器内进入静脉。[结果]实验组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几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缓慢开、关调节器可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  相似文献   

3.
吴小燕  李秀莲  李春联  杨美娣 《护理研究》2005,19(14):1276-1277
[目的]探讨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方法]将我院输液室输液病人150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排气后缓慢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缓慢松开调节器.对照组在常规排气后快速关闭调节器,静脉穿刺回血后快速松开调节器.观察两组有无空气从终端滤器内进入静脉.[结果]实验组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的几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缓慢开、关调节器可防止或减少输液管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进入静脉.  相似文献   

4.
关于解决输液器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问题,目的在于防止空气栓塞,减少药液浪费,便于护士操作,消除病人疑虑。现探讨如下。1 资料随机选择1999年11月住院的输液患者共198人次,分为3组,采用3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弹拨终端滤器内的空气,共同使用,带7号输液针头的一次性输液器(批号981011),09%生理盐水250ml(内加相同药物)作为观察条件。2 方法排气方法选择华静排气法[1],按操作规程做好准备,在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前,关闭输液夹,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固定通气管,输液瓶口与终端滤器的高度是60cm,挤压莫菲氏滴管,待滴管内的液面达1/2~2/3时,打开输液夹,液体迅…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时微量气泡产生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的产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为减少输液过程中微量气泡进入人体的机会 ,改良了输液器及对输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将过滤网改在距输液器管终端 10cm处 ,对头孢菌类药液配制后放置时间、配置浓度与气泡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改良后的输液器便于护士及时发现并排除气泡 ,用2 5 0ml生理盐水输注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的微量气泡明显减少。1 资料1 1 输液器终端滤器内残存空气易产生气泡周运红等[1] 提及建议厂家将过滤器安装在莫非氏滴壶上端。但是国家相关规定要求过滤器应放置在输液器的…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输液器在构造上比传统输液器增加了滤器。由于滤器人、出口口径小,间距短,腔内体积大,两腔间有纤维膜相隔,当液体自上向下流时速度快,充盈灌注器时间有限,致使液体还来不及完全充满整个滤器腔就急速流至出口,造成滤器内不可避免的气体残留。按常规一次性排气方法,滤器便成为气泡的隐蔽所,若在患者活动或更换液体瓶时震动输液管道,气泡会在滤器下端管内出现。  相似文献   

7.
临床输液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当插入输液瓶的两钢针斜面相对时,从排气管进入输液瓶内的空气会迅速随液体进入斜面相对的另外一根钢针内,从而使空气随液体进入输液皮管。尤其在快速输液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莫菲滴管的液面会迅速下降,空气容易进入人体血液循环,造成空气栓塞。为避免在快速输液过程中空气进入血管造成空气栓塞危险,我科于2006年1—2月与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将传统输液器进行改良。临床应用表明,在快速输液时,改良式输液器空气随液体进入输液器的现象明显小于传统输液器,可有效防止快速输液中的空气栓塞。[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机抽取终端滤器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各30付,模拟静脉输液。结果显示两种一次性输液器对液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液体中加入药物后,各种规格微粒数均有增加。其中流经普通输液器的液体微粒数超过了中国药典要求。但流经终端滤器输液器的液体微粒数是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提示采用终端滤器是防止输液微粒给病人造成危害的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传统输液器输液前排气法按教科书步骤[1]、改良排气法[2]、急诊静脉输液排气法[3]都必须对滴管进行挤压或倒置才能使药液平面达到茂菲氏滴管的1/3~1/2水平面,且挤压后的滴管内液面不易控制.为解决以上问题,临床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探索,但大多只是在使用方法上进行改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输液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输液前快速有效排除终端滤器内空气的方法,解决临床护理操作输液中排气最常见的问题。方法随机将210例输液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05例,输液时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排气,实验组采用新法:折叠莫菲氏滴管下端后拧紧头皮针,平放输液器终端滤器再排气;对照组用常规法(按教科书程序)进行,分别记录排气效果,排气时间和药液消耗量,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方法排气优劣。结果实验组排气成功率为98%(103/105),对照组为76%(80/105);实验组平均排气时间为(7.13±2.98)s,对照组为(18.46±8.00)s;实验组药液消耗量损耗量平均为(0.30±0.12)ml,对照组为(1.1±0.6)ml。结论实验组的新法排气成功率高,排气时间短,药液消耗量少,有临床推广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功能过滤装置输液器的排气时间与效果。 [方法 ]在过滤器侧上方设计一倾斜带帽状开关的侧管 ,管径大小可与注射器乳头、输液三通管或肝素帽相衔接 ,观察排气时间。 [结果 ]排气时间对照组为 60 .5 0s± 2 0 .40s,实验组为 2 1.3 0s± 8.5 0s。 [结论 ]多功能过滤装置输液器既能过滤药液微粒 ,又易于排除滤器内的气体 ,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给病人静脉输液过程中静推药物前后(在连接注射器与头皮针时,或者在静推完毕连接头皮针与输液器时),往往会有一些小气泡进入人体,造成病人精神紧张,对病人身体也不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给静脉输液病人静推药物过程中避免气泡进入人体的方法,介绍如下:用注射器抽取药液,携至床旁,将注射器与针头分离,放入无菌盘中,输液器与头皮针分离,将注射器针头接与输液器末端,以避免污染。待头皮针有回血,头皮针接头处液面呈凸面时,将注射器排气与头皮针连接,开始静推药物。静推完毕,分离注射器与头皮针,分离针头与输液器,将输液器末端稍一…  相似文献   

13.
1 现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存在的弊端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第二代密闭式一次性输液器 ,在输液针头和输液接管之间装有终端滤器 ,这是除去静脉滴注药液中异物微粒的一个有效方法。由于终端滤器装于接管端 (即输液器与针头导管尾部连接的一端 ) ,不是针头端 (针头导管尾部 ) ,故静脉注射药液中的微粒仍能进入人体 ,造成了对患者的潜在威胁。2 输液滤过器安置部位改进  (1)改置的过程 :在制作输液针头时将滤过器置于针头导管的尾部 ,并将滤过器与输液器接管端连接的一端改置软管接口 ,而在输液器的接管端添置连接硬管。 (2 )改置的结果 :输液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快捷安全的排气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排气法;实验组(52例)采用静脉留置针改良输液排气法.观察两组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从准备用物至穿刺完毕调节滴数为止的时间及留置针内残留气泡例数进行比较,同时调查病人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操作时间及留置针内残留气泡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病人满意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排气方法经改良后节省排气时间,避免留置针内气泡残留,增加了病人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防止药物丢失及联合用药时配伍禁忌的发生。[方法]将需要输液的1500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Y型一次性输液器,将两根穿刺针分别插入含药及无药液体瓶内,输液前用无药液体排气冲管,换瓶续滴时,用无药液体冲净输液器内原带药液体再换瓶,输液末再用无药液体冲管至药液全部输入体内,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法;观察两组病人的输液反应,收集输液前排气冲管丢失的液体量及输液终末输液内残留液体量,对比两种输液法丢失液体量中所含的药物量及对有效治疗量的影响。[结果]新输液法优于传统输液法。[结论]新输液法安全有效,能提高输液质量,并能减少药液浪费。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过程中不同排气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玲玲 《护理研究》2008,22(4):1011-1011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方法,输液前排气是必不可少的操作程序。为了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药液浪费及环境污染,我院于2007年8月-10月采用高琳等研究的改良排气法,并与常规排气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8月-10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病人3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50例采用改良法排气,B组150例采用常规法排气。两组均为同一护士操作,使用江苏神力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两组穿刺技术、输液器、环境温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精密输液器排出空气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翠芬  张纯桃 《护理研究》2006,20(8):2147-2147
为静脉输液病人更换液体时,如操作不慎,液面下降至莫非氏滴管以下,空气易进入人体,导致空气栓塞。护士通常是把输液器与针头分离,排出气休,同时排出少量药液,以致药液浪费,且易增加感染的机会。带过滤器的精密输液器,可将空气滤过在过滤器内,从而避免空气进入人体,有效减少因空气栓塞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但如液面下降至莫非氏滴管以下时,传统的分离输液器、针头和手指缠绕法都不能将空气排出,通过实践采用新法排气,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临床静脉给药、治疗的主要途径,输液器则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一次性输液器因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而普遍运用于临床。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一次性输液器仍然具有排气费时、药液浪费、一次性排气成功率较低等缺点;并且排气不成功增加病人的恐惧感,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维持。为解决输液器排气困难问题,本研究对一次性输液器进行改进,具体介绍如下。结构与制作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排气是临床上最常见、最普通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能否及时、正确地输液,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痛苦程度甚至安危,进针前首先是要解决输液管的排气问题。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输液前输液器管道排气不能一次成功,这是有缺陷的操作方法导致的。传统的排气方法是挤压、弹击输液管或者分离输液接口重新排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改良排气法与传统排气法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输液病人中随机抽取200例次为对照组,200例次为观察组。对照组静脉输液时采用传统排气法,观察组静输液时采用改良排气法。比较两种排气方法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排气时间、排气时浪费药液量。[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排气时浪费药液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排气法可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缩短排气时间,减少药液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