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低剂量联合迭代算法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首次检查均应用常规剂量扫描(120 kV,400 mAs),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薄层重组,保守治疗后结石未排出.复查CT应用低剂量扫描随机分为3组(A组:120 kV,200 mAs;B组:120 kV,150 mAs;C组:120 kV,100 mAs)后分别行6级迭代算法薄层重组.由2名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并对图像质量做主观评分,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辐射有效剂量(ED);测量图像的客观噪声值,计算信噪比,测量结石CT值及最大长径,记录结石检出数.结果 常规组:CTDIvol(23.51±0.79) mGy,DLP(1166.38±52.78)mGy·cm,ED(17.50±0.79)mSv;A组:CTDIvol(11.78±0.38) mGy,DLP(584.68±25.47) mGy· cm,ED(8.77±0.38) mSv;B组:CTDIvol(8.34±0.13)mGy,DLP(462.87±24.76) mGy· em,ED(6.94±0.37)mSv;C组:CTDIvol(5.47±0.21) mGy,DLP(268.20±19.03)mGy·cm,ED(4.02±0.29) mSv;各组低剂量迭代算法重组的iDose l ~6图像结石检出数、结石CT值及大小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剂量迭代算法重组的iDose4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及iDose 4—6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剂量迭代算法重建的iDose6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剂量迭代算法重建的iDose l~6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算法诊断输尿管结石是可行的,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减低辐射剂量.管电压120 kV情况下,在iDose6水平管电流150mAs为最低临界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低kV和CARE Dose 4D管电流调节技术对降低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辐射剂量的价值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临床拟诊主动脉夹层的53例患者行双源CT主动脉成像检查。并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7例。扫描管电压为120 kV;B组:18例。扫描管电压为120 kV和CARE Dose 4D技术;C组:18例。扫描管电压为100 kV和CARE Dose 4D技术;3组其他扫描参数和重组参数均相同。测量气管分叉层面和肝门层面主动脉的CT强化值及图像噪声(SD),并由两名有经验的医师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比较A组和B组、B组和C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扫描长度。结果 A、B、C 3组图像质量评分依次为2.94±0.24、2.89±0.32、2.94±0.23。A、B、C 3组CTDIvol分别为(7.2±1.8)mGy、(6.1±1.4)mGy、(3.7±1.0)mGy;ED分别为(6.0±0.4)mSv、(5.0±1.0)mSv、(3.2±0.9)mSv;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时的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的最佳权重和优化低剂量扫描参数.方法 将体质量指数为19~24 kg/m2的12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用宝石能谱CT进行胸主动脉CTA扫描,扫描范围为290~330 mm,第1组扫描条件为机器默认的100 kV、240 mAs,使用10%~100%权重的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对图像进行重建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请两位影像学家对图像进行5分值主观评价,优选出最佳图像质量的ASIR权重,在此权重基础上固定100 kV,用210、180、 150、120 及90 mAs对其他5组患者进行扫描,记录不同mAs的CTDIvol及DLP,并转换为有效剂量E.计算上述图像的SNR及CNR,并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100 kV、240 mAs 扫描条件下图像的最佳ASIR权重为60%.ASIR权重为60%、100 kV下240~90 mAs扫描产生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分值分别为(4.78±0.30)~(3.15±0.23);其CTDIvol、DLP平均值分别为: 12.64~4.41 mGy和331.81~128.27 mGy,并将DLP转换为E为4.98~1.92 mSv.120~240 mAs各组的影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365,P>0.05),但120 mAs的CTDIvol、DLP及E较240 mAs分别低53.4%、48.5%及49.9%. 结论 在进行胸主动脉低剂量CTA成像时最佳的ASIR权重为60%.体质量指数为19~24 kg/m2的被检者胸主动脉低剂量CTA扫描的最佳mAs 为120 mAs (100 kV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扫描方案下泌尿系统正常人群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40名行64层MSCTU且最终证实无泌尿系统疾患的正常人群影像资料,CT扫描包括四期图像(平扫期、皮质期、髓质期、5分钟延迟期),延迟扫描分2组(120 kV组和100 kV组),每组20名,均采用CARE Dose 4D技术,参照管电流175 mAs.将2组延迟期图像的辐射剂量[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和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5分法图像质量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0 kV组和100 kV组泌尿系统延迟期图像CTDIvol分别为(7.04±1.07) mGy和(4.60±0.66)mGy,DLP分别为(308.80±60.00) mGy·om和(201.80 ±34.86)mGy·cm,ED分别为(4.63 ±0.90)mSy和(3.03 ±0.52)mSv,两组比较,在100 kV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0 kV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0),而图像质量SNR分别为(102.34 ±29.66)和(109.87±33.21),CNR分别为(94.51 ±28.42)和(103.33±32.91),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93 ±0.73)和(3.90±0.58),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U延迟期采用100 kV结合CARE Dose 4D技术能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浓度等渗对比剂联合应用80 kV 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对支气管动脉(BA)CT 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40例欲行 CT 增强检查的肺癌患者,18.5 kg/m2≤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随机分为80 kV、260 mA 及120 kV、150 mA 2组,每组20例,其中80 kV 组为低浓度等渗对比剂(Visipaque 270 mg I/mL),50% ASiR;120 kV 组为高浓度对比剂(Ultravist 370 mg I/mL),滤波反投影(FBP)。比较2组中 BA 的 CT 值、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有效辐射剂量(ED)。所得结果应用 SPSS 17.0软件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两两比较,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0 kV 组的 CT 值(317.33 HU±70.44 HU)高于120 kV 组(256.39 HU±37.38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0 kV 组 SD、ED 及剂量长度乘积(DLP)[SD (7.55±1.51)HU;ED (1.74±0.14)mSv;DLP (124.94±9.9)mGy/cm]低于120 kV 组[SD (9.36±1.26)HU;ED (3.20±0.35)mSv;DLP (228.82±25.13)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kV 组的 CNR 和 SNR(CNR 59.71±17.36;SNR 44.01±14.71)均优于120 kV 组(CNR 37.61±6.16;SNR 27.75±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0 kV 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3.73±0.66)略低于120 kV 组(3.81±0.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58,P >0.05)。结论对于 BMI 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采用低浓度等渗对比剂联合80 kV 和 ASiR 技术行 BA CTA 检查,可在保证 BA 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有效辐射剂量47%,降低碘用量2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模式下70kV管电压结合迭代算法在CCTA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的可行性,并探讨图像最佳迭代重建等级。方法收集本院90例行CCTA检查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5kg/m~2,分为2组,每组45例。A组扫描方案: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螺旋扫描模式,固定管电压70kV,自动管电流调制,参考管电流500mAs;对比剂注射流率及容量分别为4.0ml/s、0.8ml/kg;B组扫描方案: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自动管电压及管电流调制,参考管电压120kV,参考管电流320mAs,对比剂注射流率及容量分别为5.0ml/s、1.0ml/kg。A组图像采用FBP及SAFIRE1~5等级重建,B组采用SAFIRE3级重建。比较A组各迭代等级及FBP重建间的图像质量,得出最佳迭代等级图像后与B组图像比较图像质量、图像噪声、SNR、CNR及辐射剂量等;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 A组SAFIRE 3图像质量评分最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节段血管SNR、CNR具有统计学差异,但A组高于B组。A组CTDIvol(0.70±0.12)mGy、DLP(12.56±2.37)mGy·cm、ED(0.18±0.33)mSv均明显低于B组CTDIvol(12.24±6.82)mGy、DLP(158.80±81.57)mGy·cm、ED(2.22±1.14)mSv。结论对于BMI≤25kg/m~2的患者,双源CT大螺距扫描模式下70kV管电压结合迭代算法CCTA检查,能够在得到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有效辐射剂量(ED0.3mSv)及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甲状腺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4组分别为:A 组,120 kV、180 mA;B 组,120 kV、100 mA;C 组,100 kV、180 mA;D 组,100 kV、100 mA。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并评分,统计甲状腺 CT 值、图像背景噪声(N)、图像信噪比(SNR)、CT 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组图像主观评分为3.90±0.31、3.75±0.44、3.70±0.47、3.60±0.60,SNR 为26.34±3.13、25.08±1.87、25.86±2.38、24.87±2.20,四者无统计学差异(P >0.05);甲状腺 CT 值为(168.55±13.39)HU、(170.70±11.34)HU、(185.20±22.35)HU、(190.55±21.38)HU,N 为(6.48±0.84)HU、(6.83±0.45)HU、(7.19±0.86)HU、(7.66±1.01)HU, CTDIvol 为(10.95±0.00)mGy、(6.08±0.00)mGy、(6.59±0.00)mGy、(3.66±0.00)mGy,DLP 为(145.67±8.79)mGy·cm、(84.58±4.94)mGy·cm、(89.86±3.26)mGy·cm、(50.20±1.89)mGy·cm,ED 为(0.73±0.04)mSv、(0.42±0.03)mSv、(0.45±0.03)mSv、(0.25±0.01)mSv,四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低剂量扫描技术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有效降低甲状腺增强 CT 检查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管电流联合 SAFIRE 重建的双能量 CT 扫描在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经病理证实的50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的患者,进行常规 CT 平扫及双能量动脉期扫描,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管电压分别为100 kV 和 Sn140 kV,管电流分别为117 mAs 和109 mAs,图像重建采用 SAFIRE 迭代重建技术,值选3;对照组管电压分别为100 kV 和 Sn140 kV,管电流分别为189 mAs 和165 mAs,1.0 cm,图像重建算法采用滤波反投影(FBP)技术,其余参数均相同。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双盲法评分,利用 Kappa 检验比较观察者间评分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2组患者平均 CT 值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2组噪声及信噪比(SNR)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 分别为4.705、4.403,P 分别为0.0008、0.0007);2组对比噪声比(CNR)无统计学差异(P >0.05);2组图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20)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组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vol)为(10.801±0.594)mGy,剂量长度乘积(DLP)为(270.317±5.439)mGy·cm,有效辐射剂量(ED)为(1.594±0.031)mSv,对照组 CTDIvol 为(18.870±0.356)mGy, DLP 为(464.560±1.577)mGy·cm,ED 为(2.741±0.009)mSv,实验组 ED 较对照组降低约41.8%,且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双能量扫描中,低管电流联合 SAFIRE 迭代重建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低kV技术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的患者行主动脉MSCTA,分析扫描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探讨该技术应用于BMI≤25患者主动脉MSCT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BMI≤25临床拟行CTA检查的患者80例,前瞻性扫描按管电压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120 kV、120 mAs,实验组90 kV、120 mAs,其他扫描参数一致。2组均应用智能对比剂跟踪技术,均以剂量1.5 mL/kg体质量,流率4 mL/s注入对比剂碘海醇。读取并计算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对图像质量进行双盲法主观评价(主动脉及主要分支血管强化程度、显示清晰度、有无伪影)和客观评价[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SD)、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①实验组CTDIvol、DLP、ED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②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0.6),图像质量评分均≥2分,所有患者血管及周围结构显示清晰,满足诊断要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动脉各部血管CT值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实验组SD高于常规组(P<0.05);2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MI≤25的患者应用90 kV行主动脉CTA,可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kVp扫描技术在小儿心脏大血管CTA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TA检查病例39例分为两组,A组24例,B组1 5例.A组使用常规kVp 120,B组使用低kVp 90.记录两组病例扫描时机器自动显示的扫描长度(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计算左心房中部水平胸主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客观评价图像质量;双盲法主观评价心脏大血管后重组图像对肺动脉六分支的显示情况并给予优、良、差分级.对L、CTDIvol、DLP、E值、SNR及CNR进行t检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采用x2检验.结果 A组和B组L分别为(10.40±1.97)cm和(9.54±1.72)cm,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69).A组和B组的CTDIvol分别为(11.6±0)mGy和(5.0±0)mGy,DLP为(120.67±22.55)mGy·cm和(47.68±8.61)mGy·cm,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o.0001),B组比A组分别降低56.9%、60.5%.A组和B组SNR分别为(41.86±12.05)和(42.11±7.83)(P=0.944),CNR分别为(33.15±10.82)和(33.75±6.76)(P=0.8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判诊断满意率均达1oo%,统计学比较无差异.结论 小儿心脏大血管CTA检查使用低kVp扫描技术可以较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头部体模扫描试验,探讨成人头颅CT低剂量扫描参数。方法:以层厚10 mm,扫描时间为1 s,通过改变mA值,以10 mA为间隔,20-300 mA间29个不同mA条件对头部体模进行轴向扫描,对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噪声(SD)和对比-噪声比(CNR)进行客观评价分析与统计学处理,对图像低密度分辨力进行主观评价。结果:①CTDIvol随mAs增大而增大,呈线线关系;与300 mAs的CTDIvol(42 mGy)比较,80-150 mAs的CTDIvol(11-21 mGy)下降73%-50%。②SD值随mAs升高而降低;SD值随mAs变化曲线可分为SD改变非常显著段(20-50 mAs)、显著段(50-80 mAs)、缓坡段(90-150 mAs)和平缓段(160-300 mAs)。③CNR随mAs改变与SD值改变相反。④SD值与CNR统计学处理:20 mAs与30 mAs、30 mAs与50 mAs5、0 mAs与80 mAs、80 mAs与150 mAs、150 mAs与300 mAs的各SD值及CNR有统计学差异(P〈0.05);160-300 mAs的各SD值与CNR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图像LCR主观评价:20-50 mAs,分辨低密度圆柱体困难;50-80 mAs,主观图像质量明显下降,图像对诊断有影响;90-150 mAs主观图像质量有一定改变;160-300 mAs主观图像质量改变不明显。结论:80-150 mAs为低对比要求较高的成人颅脑低剂量平扫可用区间,为临床降低扫描剂量提供了依据。临床患者检查,可以用100 mAs进行平扫,CT剂量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 T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技术(80kV、250mAs ,对比剂:1.0ml/kg )进行扫描,其中12例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记录每次扫描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CT值,算出均值,并统计出容积剂量指数(CTDIvoI)、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剂量(ED)。由2名5年以上心血管影像诊断经验的放射医师以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对两名医师的评分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本组的CTDIvoI、DLP、ED分别为(4.85±0.00)mGy 、(572±26.31)mGy .cm、(8.56±1.23)mSv。CT 均值为(517±12.45)HU ,达到诊断要求。两名医师图像主观评价得分分别为4.18±0.75、4.09±0.86,主观评价结果一致性好(Kappa=0.893,P=0.00)。12例患者CTA与DSA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采用低管电压联合低对比剂技术行下肢动脉CTA检查,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明显降低,且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和复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ARE技术即自动综合选择管电压(CAREkV)和四维实时剂量调节CAREDose4D技术对冠脉CTA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西门子64排128层DefinitionAS螺旋CT机行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A组41例,由CAREkV选择输出管电压;B组37例,管电压人为设定120kVp。两组均采用CAREDose4D技术,其他扫描参数两组相同。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图像质量评分、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A和B两组CTDIvol分别为(17.15±10.87)mGy和(29.97±7.80)mGy;DLP分别为(261.43±176.49)mGy×cm和(469.61±119.66)mGy×cm;ED分别为(3.62±2.98)mSv和(6.58±2.03)mSv,两组间CTDIvol、DLP和E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ED降低44.98%。A和B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8±0.27)和(3.63±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根部管腔的SNR分别为(18.14±4.27)和(17.96±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CA和LM近端管腔的CNR分别为(23.07±8.89)和(27.26±9.57),B组分别为(17.23±7.35)和(21.2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NR大于B组。结论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CARE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受检者44.98%的有效辐射剂量,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齐燕  欧陕兴  钱民  彭光明  刘波  刘玉品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95-1099
目的:探讨运用双源CT双能量技术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204例患者分为两组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A组采用双能量扫描方案,B组采用传统单能量扫描方案,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A、B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0±0.72)分、(4.70±0.71)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318)。A、B两组图像左、右冠状动脉信噪比(SNR)分别为A组20.0±3.4和19.0±3.0、B组20.1±3.2和19.9±3.2,且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67,P=0.051;t=-0.233,P=0.816)。A、B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48.27±8.70)mGy、(54.10±8.77)mGy;(565.63±115.48)mGy.cm、(702.75±144.04)mGy.cm;(9.62±1.96)mSv、(11.95±2.45)mSv,A组的CTDIvol、DLP及ED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64,P=0.000;t=-7.501,P=0.000;t=-7.501,P=0.000)。结论: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戴贵东  肖正远  兰永树  粱卡丽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71-127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方式对头颅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VCT对100例需要行头颅CTA检查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50例行螺旋扫描,另50例行轴层扫描。两组数据经过VR、MIP、去骨VR和多平面重组等方法后处理,然后由3组医师通过5分评价法对CTA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取其均值纳入统计学分析;记录每组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两组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轴向扫描图像质量评分是(4.66±0.42)分、螺旋扫描CTA的成像质量评分(4.67±0.38)分;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向扫描、螺旋扫描的CTDIvol分别是45.71和54.18mGy;DLP分别是731.43和954.68mGy·c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层扫描方式辐射剂量更低。结论:64层CT头颅CTA轴扫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而不降低图像质量,在临床运用中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00kVp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270mgI/mL)行头颈部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连续4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根据检查方案分为A、B两组进行评价。A组:使用碘帕醇(370mgI/mL),管电压120kVp,噪声指数(NI)13,共20例;B组:使用碘克沙醇(270mgI/mL),管电压100kVp,NI 11,共20例。读取CT剂量报告中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01),计算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值。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采用双盲法由两位具有3年以上CT诊断经验的医师采用5分法进行评价。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测量并分析两组中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CT值和标准差(SD)。结果:A、B组中患者年龄[分别为(64.55±8.76)岁和(63.65±14.06)岁]和BMI[(23.92±2.23)和(23.56±2.20)kg/m^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CTDIvol[分别为(33.39±2.53)和(26.76±1.03)mOy]和SSDE[分别为(66.27±4.01)和(53.58±2.06)mGy]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主观评分(分别为4.20±0.62和4.10±0.5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两组间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CT值及S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kVp条件下、应用碘克沙醇(270mgI/mL)行头颈部CTA检查,在图像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辐射剂量并减少对比剂使用量。  相似文献   

17.
80kV64排多层螺旋CT低辐射肺动脉成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80 kV 管电压64排多层螺旋CT低辐射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64名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采用80kV管电压CT结合右头臂静脉作为团注追踪(bolus tracking) 监测点进行肺动脉成像,对照组29例采用120kV管电压,延迟时间采用团注测试峰值时间+0.7 s,进行肺动脉成像。测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和有效剂量(E),测量肺动脉强化后CT值和背景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5分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目测评分。对DLP、E、SNR、CNR进行t检验;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图像目测评分结果。结果 观察组DLP和E分别为(146.5±7.6)mGy·cm和(2.5±0.1)mSv,对照组DLP和E分别为(313.4±13.5) mGy·cm和(5.3±0.2) mSv,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图像质量量化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NR分别为32.6±3.6和31.3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观察组和对照组CNR分别为28.5±3.4和27.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目测评分结果:观察组为5分8例,4分26例,3分1例;对照组为5分5例,4分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结论 80 kV 64排多层螺旋CT结合右头臂静脉作为bolus tracking 监测点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同时不降低图像质量,是肺动脉造影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选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对照研究,探讨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成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搜集90例临床拟行双源CT胸部大血管检查的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选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扫描。B组(45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扫描。由2名高年资的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分别对A、B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两组间图像质量差异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两组图像图像噪声、辐射剂量参数CTDI、DLP和ED差异用两独立样本均数f检验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O.098,P〉0.05);A、13两组噪声值分别为(13.25±1.27)HU,(13.51±1.41)HU,两组间噪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5,P〉0.05);A、B两组CTDI、DLP、ED分别为(2.70±0.75)mGy、(29.55±10.17)mGy/cm、(0.41±0.14)mSv;(3.81±1.03)mGy、(51.57±14.81)mGy/cm、(O.72±0.20)mSv;A组CTDI、DLP、ED明显低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8.13,8.13,P=0.001)。结论双源CT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成像时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可以有效地减少受检者接受的x射线剂量,同时可以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大动脉炎(TA)患者的全身动脉血管受累情况。方法连续收集57例可疑 TA 患者,给予一次性全身动脉双源 CT 血管造影(CTA)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80 kV,参考管电流300 mAs,开启自动管电流调控,图像重建采用迭代重建技术。记录每例患者的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所有病例均分别对头、颈、胸、腹、上肢动脉及下肢大、小腿动脉行主观及客观图像质量评分,同时统计全身各部位动脉血管的受累情况及病变的 CT 表现。结果经临床和 CTA 证实 TA 患者共40例。患者的平均 CTDIvol 为(2.5±0.9)mGy,平均 DLP 为(403.7±91.4)mGy·cm。颈、胸、腹和大腿动脉的图像质量计分最高,其次是上肢动脉,头部及小腿动脉图像质量最低且分值接近。额外检出的颅内动脉、下肢动脉及上肢动脉受累比例分别为5.9%、3.3%、0.5%,共38支(9.7%)。结论颅内及四肢动脉的额外检出为 TA 的全身受累情况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