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息者男,49岁。进食阻挡感3月伴胸闷痛。钡餐透视:食管中下段受压,粘膜无破坏,管壁软。胸片:中下、中纵隔低密度软组织肿块,肿块大部分与心影重叠,向两侧伸展,透过肿块可见部分肺纹理(图1)。CT扫描:肿块较扁,约10cm×15cm,突向两侧胸腔。肿块密度不均匀,CT值在-60~20Hu之间。肿块有包膜,局部包膜不完整,外突浸润。增强扫描肿块内部无明显强化,包膜强化(图2,3)。CT诊断为纵隔脂肪肉瘤。手术病理证实为粘液性脂肪肉瘤。讨论纵隔脂肪组织肿瘤占全部纵隔肿瘤的比率极小,包括脂肪瘤和脂肪肉瘤,后者更少见。Wilson收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甲状旁腺腺瘤均起源于下甲状旁腺,右侧4例,左侧6例,均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肿瘤大小约0.9cm×1.0cm~3.0cm×8.0cm,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完整。平扫肿瘤呈等密度,较正常甲状腺为低密度。增强后10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强化,但均较周围血管密度及正常甲状腺密度低,增强后肿瘤呈均匀强化者8例,坏死不均匀强化者2例。结论:MSCT增强及三维重建检查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腺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病例资料患者,男,57岁,因解黑大便半月伴呼吸困难一周入院。胃镜发现贲门下区巨大肿块,表面糜烂呈结节样,累及贲门,倾向低分化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提示食管胃结合部软组织肿块(图1),病变处粘膜增粗、扭曲、破坏。CT 平扫见食管胃交界区软组织影(图2),大小约3.8 cm×5.0 cm,部分突入胃腔,增强扫描见病灶明显强化(图3);胃小弯侧,腹主动脉前方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成团,胃大弯侧淋巴结显示。手术所见:肿瘤位于食管下段,累及贲门。下肺韧带旁、胃左动脉旁、腹主动脉前见多枚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食管胃交界部恶性黑色素瘤(图4),肿瘤浸润至食管外膜及胃壁浆膜,脉管内可见瘤栓。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治疗(化疗为主),3个月后未见肿瘤复发,目前继续随访中。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5岁。2015年8月28日健康查体B超发现右侧肾上腺肿瘤。查体:腹部平坦,腹肌软,未触及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 CT表现:右侧肾上腺区见一软组织肿块(图1),大小约2.6cm ×4.1cm,形状尚规则,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肿块密度不均匀,最高CT值约47HU,最低CT值约-9 HU。增强扫描肿块延迟强化,动脉期(图2)、静脉期(图3)CT值分别为64HU、120HU,分隔强化明显,各分隔内强化程度不均。多平面重建图像可见肿物的供血动脉起自右肾动脉近端(图4,5),肿块静脉汇入右肾静脉(图6),右肾上腺外侧支和右肾上极受压。 CT诊断: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所见:行腹腔镜右肾上腺切除术,术中于腹膜后见一大小约4cm ×3cm肿物,质韧,与肝脏、肾上极及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沿包膜外将肿物同肾脏、肝脏充分游离,逐一离断供应血管,完整摘除。病理诊断:(腹膜后)血管瘤。  相似文献   

5.
甲状旁腺腺瘤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海凌  欧陕兴  钱民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093-1095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9例甲状旁腺腺瘤均起源于下甲状旁腺,右侧3例,左侧6例,均位于气管外血管内间隙。肿瘤呈卵圆形,边缘光滑完整,大小为0.9cm×1.0cm~4.0cm×6.0cm。平扫肿瘤呈等密度,较正常甲状腺为低密度。增强后9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强化,但均较周围血管密度及正常甲状腺密度低,增强后肿瘤呈均匀强化者7例,2例肿瘤内可见坏死不强化区。结论:增强CT检查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腺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9岁。体检:B超发现腹膜后肿块。CT扫描示:左侧后腹壁前方可见一圆形低密度影(CT值32 HU),其中间以不均匀高密度影(CT值61 HU)(图1);增强扫描见病灶不均匀强化(平均CT值57 HU)(图2)。大小约4.6 cm×4.8 cm,境界清楚,与腰大肌关系紧密。手术所见:肿瘤大小约5 cm×6 cm,界  相似文献   

7.
1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67岁,左颈部肿物伴疼痛及张口受限1个月余.体格检查:左颈部明显肿胀,可触及直径约1.0cm肿物,活动度较差,轻度压痛.CT表现:CT横断面平扫示腮腺深叶可见约3.5cm×4.4cm× 5.5cm大小的软组织肿块,边缘不规则,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及斑点状钙化(图1),增强扫描后肿物可见持续不均匀强化(图2),左侧颈外动脉及其分支被推挤向前、外,左侧翼内肌肿胀,且与肿物分界不清,左颞下颌关节受推挤、关节对位差,左颈部可见多发软组织结节影.CT影像诊断:左颈部占位,性质多考虑为恶性,来源于腮腺深叶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8.
向芹  李红  胡耀红   《放射学实践》2009,24(8):841-841
病例资料患者,女,5岁,因侧卧自觉左肾区不适4天入院,无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发热。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左上腹可触及不活动性肿块,质较软,轻度压痛。CT检查:左肾上腺区可见一大小约5.9cm×3.5cm的低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多发条状高密度钙化影,病灶边缘呈分叶状,左肾受压向下移位(图1);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图2),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所见:肿瘤位于腹膜后左肾上腺,大小与影像诊断相符,有比较完整的包膜,与大血管连接紧密,手术成功将肿块完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节细胞神经瘤(图3)。  相似文献   

9.
熊颖  刘贤富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34-1334
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因反酸、进食梗阻感,伴误吸及夜间呛咳4年就诊。查体:心肺腹无特殊。电解质、肝肾功能无异常,大便隐血阴性。平片检查:下纵隔食管下段走行区内气液平面。CT检查:纵隔内心脏后方见一等密度软组织块影,其内见含气空腔及宽大液气平面(图1)。电子胃镜检查:食管黏膜充血水肿,距门齿约35 cm处见一大憩室,可见较多食物。钡餐检查:食管皱襞黏膜增粗,食管下段右侧可见一约10 cm×8 cm大小的囊袋状影突向腔外,边缘光整规则,囊袋影颈部宽约2 cm,  相似文献   

10.
女,17岁,腹痛伴发热9d,体俭示右侧腹部8cm×6cm肿块。化验:白细胞7.7×10^7/L。临床诊断:右侧卵巢囊肿。CT表现盆腔内偏右侧可见巨大囊实性肿块.大小约12.8cm×11.0cm×8.7cm.密度不均匀,内见条片状软组织样分隔影。部分呈包裹样改变。增强后实质部分轻度强化,膀胱、子宫及周围肠管明显受压(见图1.2)。  相似文献   

11.
李敏龙  姜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2):1966-1966,1979
患者女 16岁。因“头部包块进行性长大6^+月”入院。入院杳体:头右前额部可们及一约4cm×6cm包块,可见一条K约4cm纵型皮肤陈旧性疤痕,色呈皮肤色,无渗液,无红肿.质硬.小活动,边界不清未扪及搏动;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头颅CT平扫示:额骨及右侧顶骨膨胀性骨质破坏,CT值约57~651HU.其内晕蜂窝状改变,病灶跨越中线及冠状缝.向颅内、外膨隆,栩邻额顶叶受压.增强扫描病灶内有不均匀强化(咊1.2);头部C1、血管成像(CTA)相邻上矢状窦琏本闭塞(图3),分界小清,颅内动脉未见确切异常。影像诊断考虑颅骨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70岁,因咳嗽、胸痛半月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血压正常,气管居中,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无肿大,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四肢动脉搏动正常,血常规、凝血功能、梅毒抗体及肝、肾功能检查正常。影像学检查:胸部后前位片(图1)示左肺门见大小约4.51 cm×4.75 cm肿块影,边缘清晰,不光滑,其内密度尚均匀,未见钙化灶及低密度影,主动脉未见增宽,弓部钙化,心脏大小外形未见异常。左侧位胸片(图2)示肺门后方见大小约5.10 cm×4.66 m类圆形高密度影,与降主动脉影重叠,边缘尚清。X线诊断:左肺门占位性病变,建议做CT检查。CT轴位平扫(图3)示左肺下叶团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不清,密度均匀,CT值约45 Hu,与主动脉分界不清,CT诊断:考虑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恶性可能性大,建议增强扫描。CT轴位增强扫描(图4)示胸主动脉向外突出,壁厚,直径约3.5 cm,其内见明显造影剂充填,见附壁血栓。诊断为胸主动脉瘤。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轴位和冠状位(图5a)、矢状位及三维(图5b)重建片示降主动脉近段左侧见局限性膨大,内部见附壁血栓形成,诊断为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60 d ,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无其他明显不适。查体:中下腹膨隆,可触及一大小约60 mm×60 mm×45 mm的光滑、质硬、无痛包块,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CA19‐973.32μ/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39.90 ng/mL。CT示:右侧髂血管旁膀胱腔内可见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为59 mm×47 mm×34 mm(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以实性成分为主,内密度不均匀,周围组织受压受侵(图1);增强扫描呈中重度明显不均匀强化,内可见髂血管分支穿行(图2);门脉期强化程度更明显,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囊变坏死影,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图3);冠状位上肿块呈纵向凸向膀胱腔内外生长,与膀胱壁连接处似有一窄茎(图4)。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性,37岁。反复腹痛2年,既往子宫肌瘤术后2年,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入院后行全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可见左侧后腹膜、右侧盆腔内巨大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肿块大小分别约5.2cm×6.0cm,7.9cm×9.2cm,部分密度不均,右侧盆腔病灶可见低密度区(图1,2)。增强后动脉期呈散在分布的小片状不均匀强化,有时可见迂曲的肿瘤血管 (图3,4),静脉期呈持续强化,CT值达99HU以上,强化范围扩大,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图5,6)。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特征,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为单发病灶,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肿瘤直径1.5~6.4 cm,8例CT平扫为均匀或欠均匀类圆形低密度影,1例肿瘤内见点状钙化灶,所有病例为囊实性肿瘤,边界清楚,肿瘤质地较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肿瘤包膜清晰,内可见出血及部分囊变及钙化,肿瘤平扫密度较低,增强后可见轻度强化及强化,少数呈渐进性强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肺硬化性血管瘤(SHL)CT增强特点的分析,探讨肿瘤的CT强化基础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0例SHL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得出增强前后的CT值,分析病灶的强化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CD34抗体标记肿瘤组织,计算MVD。结果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强化,平均CT强化值为(56±15)Hu,直径≥3 cm的5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直径<3 cm的1例病灶强化不均匀,4例病灶强化均匀;肿瘤的强化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0.872,P<0.01)。结论病灶显著强化是SHL的特点,是由肿瘤内的MVD决定的。 CT增强扫描对SHL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0岁,体格检查发现脾占位,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盗汗及乏力、消瘦,触诊: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上腹部CT增强检查示脾内一类圆形肿块,大小约4.5cm×4.2cm,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主要呈略低密度改变(CT值为35.8HU),中心见类圆形更低密度灶(CT值24.3HU),大小约1.6cm×1.3cm,肿块与正常脾实质分界尚清;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实质部分可见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脾,而中心可见不强化的坏死区;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36岁。左上胸疼痛8月。胸部CT显示左侧胸腔见混杂密度肿块影,其内可见多发点片状钙化影及条片状更低密度影,增强后肿瘤可见轻度不均匀强化,左侧第2前肋见溶骨性骨质破坏。诊断为左侧第2肋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图1~5)。术中所见:左侧胸腔纵隔可见一巨大不规则肿瘤,直径约20cm×15cm×12cm,肿瘤蒂部较宽,与左侧第2肋骨融合,分界不清,其中第2肋骨骨质破坏,与纵隔胸腺、无名静脉紧密粘连,与左上肺、胸壁粘连,左侧胸腔可见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79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3月余"为主诉入院.病程中伴胸痛、呕吐,可进流食,3月来体质量下降3 kg.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食管X线钡餐造影:食管中下段可见一较大的充盈缺损,病变处黏膜皱襞变平,管腔明显扩张,管壁光滑,未见明显中断破坏,管壁柔软,蠕动尚可,钡流顺利,病变上方可见"圆顶征"(图1,2).CT平扫+增强:食管中下段管壁略增厚,可见一突入腔内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影,最大横截面积约为2.20 cm×4.16 cm;增强后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图3,4).  相似文献   

20.
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因右上腹及腰背部持续性绞痛十余天入院,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局限性隆起,肝下缘位于肋下5 cm,质硬,光滑,边缘钝,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AFP 阴性,CA-125为63.66 kU/L(0~35 kU/L),余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超声示肝右叶大小约13.6 cm×11.5 cm×8.4 cm 的肿块,回声强弱不等,并见不规则片状液性无回声区,肝内胆管结构无明显改变。腹部 CT 平扫示肝右后叶下段内有一巨大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大小约10.9 cm×8.0 cm,中央区及边缘部见低密度区,CT 值约20~30 HU,边界尚清(图1);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 CT值40 HU,且于病灶内见粗大肝动脉穿行(图2),门脉期和延迟期示肿瘤实性部分进一步强化,CT 值达75HU(图3),低密度区无强化。腹部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理:镜下见梭形细胞增生,部分细胞核大、深染、有异形性(图4)。免疫组化检查:AFP (-),CD117(-),CD34(-),Ki-67(+),NapsinA(-),Pan-CK (-),S-100(-),SMA(+),TEF-1(-),Vim(+),CD68(-), Desmin(+)。病理诊断:肝脏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