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经胃镜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在术前4d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MSCT增强扫描对胃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和71%。结论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及胃周浸润诊断较准确,并对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6排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3D CT)包括表面遮盖法(SSD)、仿真胃镜(CTVG)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3例胃癌患者(121例进展期胃癌,2例早期胃癌)均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121例手术证实(2例进展期胃癌伴肝转移而未能手术)。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 16排CT行全胃扫描,扫描条件层厚1.25 mm,1.375∶1,0.8 s/r,120 kV,300 mA,扫描总时间6~8 s。对123例胃癌用2种常用的成像方法检查,评价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Borrmann分型等,并与胃镜和手术结果比较。结果:16排CT的SSD和CTVG的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SSD和CTVG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3.50%(115/123)、94.31%(116/123);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敏感度均为95.04%(115/121)。16排CT扫描克服了腹部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明显提高了三维图像质量。结论:16排CT三维成像大幅提高了图像质量和病变检出能力,为胃癌的术前准确评价提供了可信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包括了仿真胃镜(computed tomograply virtual gastroscopy,CTVG)和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方法选取112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其中2例为早期胃癌,110例为进展期胃癌。对患者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 16排CT进行了全胃扫描,条件为:层厚度1.25mm,1.375:1,120kV,300mA,0.8s/r,时间为6~8s。用两种成像方法检查此112例胃癌患者,评价包括Borrmann分型、病变检出率、图像质量等,并且和胃镜及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16排CT的SSD像和CTVG像的显示效果均达到满意,明显提高了三维图像质量。SSD像和CTVG像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4.64%和96.63%,这两者对于进展期的胃癌Borrmann分型敏感度则均为96.36%。结论 16排CT三维成像技术大幅度提高病变检出能力和图像的质量,给胃癌术前的准确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3DCT)包括表面遮盖法(SSD)、仿真胃镜(CTVG)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并与胃镜及手术结果对照。方法:23例胃癌患者(21例进展期胃癌、2例早期胃癌)均经胃镜病理证实,21例手术证实(2例进展期胃癌伴肝转移而未能手术)。使用GE公司LightSpeed Ultra 16排CT进行全胃扫描,扫描条件:1.25mm/1.375:1/0.8s,120KV,管电流采用自动跟踪形式,扫描总时间6—8Sec。对23例胃癌2种常用的成像方法分别进行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并与胃镜和手术结果比较。结果:16排CT的SSD和CTVG的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SSD和CTVG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1.11%(21/23),95.65%(22/23);16排CT薄层快速扫描特性克服了胃CT的腹部呼吸运动伪影,明显提高了三维图像质量。结论:16排CT三维成像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和病变检出能力,为胃癌的准确术前评价提供了可信依据,并将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中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胃癌患者进行螺旋CT增强检查以及MPR和CTVE重建,对其图像进行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除1例早期胃癌漏诊外;其余病例病灶大小、部位、形态、范围、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均有良好显示;MPR可在不同方位显示胃壁肿瘤周围空间关系;CTVE可获得类似食管胃纤维内镜显示胃壁及胃腔内病变的效果。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能对胃癌患者进行准确术前评价.是对冒部疾患除常规胃镜、胃肠钡餐检查外的又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低张碳酸饮料充气法MSCT扫描在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确诊、并于1周后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检查组和低张可乐组,每组各40例,其中常规检查组患者在CT检查前饮用清水,而低张可乐组患者饮用碳酸饮料。结果:常规检查组患者胃壁浸润深度的T1~T4分期结果总准确率为80%,而低张可乐组为85%;常规检查组患者淋巴结N0~N2转移诊断总准确率75%,而低张可乐组为95%;常规检查组远处转移的M0和M1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2.5%,而低张可乐组为97.5%。两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应用Kappa检验比较,低张可乐组的一致性显著高于常规检查组。结论:胃低张碳酸饮料充气法MSCT扫描较常规充气法明显提高了胃癌的诊断率,而且判断胃癌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提供丰富信息,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 TNM 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方法采用大螺距,根据胃镜提示的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扫描体位。对扫描图像行胃癌的TNM 分期(淋巴细胞短径、长径、CT值、胃癌侵及范围)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分析多层螺旋CT在诊断进展期胃癌TNM分期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5例患者按照上述体位扫描,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胃底贲门癌13例,胃体部癌9例,胃窦部胃癌11例,全胃癌2例;T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73.44%,N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53.73%,M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91.32%。结论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及对临床手术指导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仿真内窥镜与三维成像技术在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2例怀疑胃肿瘤的患者进行多层面螺旋CT扫描后进行CTVG和三维成像 ,并与纤维胃镜结果对照 ,对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2 2例患者均成功检查 ,并通过胃镜或手术进行病理证实。从发现部位和病灶形态来看 ,本组病例以胃窦部多发 (14例 ) ,以溃疡型居多 (16例 )。对于病灶的检出 ,CTVG与FG均有 1例误诊。结论 多层面螺旋CT仿真内窥镜结合三维技术能达到与纤维胃镜检查同样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MS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经胃镜组织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胃癌的螺旋CT表现主要为胃壁增厚,胃壁多层结构破坏,胃腔内或外软组织肿块,伴有溃疡、胃周浸润、淋巴结转移。增强后病变胃壁异常强化,术前CT正确分期43例(93%)。结论16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患者的术前分期诊断有较高价值,对指导胃癌手术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气体对比剂行胃的螺旋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6例胃癌病例行气体对比螺旋CT扫描 ,男 36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5 7岁。 4 6例胃癌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其中早期胃癌 7例 ,进展期 39例。CT机为SHIMADZU - 6 80 0TX ,检查前 1 0min肌注 6 5 4 - 2 2 0mg ,口服产气剂 3~ 6g作为对比剂 ,均采用仰卧及俯卧两种体位。结果 :检出病变位于胃窦部 2 3例 (5 0 %) ,胃底贲门部 9例 (1 9.5 %) ,体部 6例 (占 1 3.0 %) ,弥漫型 8例 (1 7.5 %) ,病变检出率为 1 0 0 %。CT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 5例 ,广泛性胃壁增厚 (病变最大径 >4cm) 4 1例 ;软组织肿块 1 9例 ;病变向周围直接侵犯 2 6例 ;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 1 9例 ;远处转移 2 1例 ;本组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6 %。结论 :CT密度分辨率高 ,可清晰显示胃壁及腔内、外病变 ,并直观反映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采用气体对比剂的胃单层螺旋CT扫描同样在胃癌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中小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扫描及仿真内窥镜技术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2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层厚为5mm,螺距为1,将所得的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应用NavigatorSmooth功能行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其结果与胃镜和/或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28例中,螺旋CT平扫能客观反映出胃壁病变的部位、形态及大小,病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及邻近结构受侵情况。其中大网膜、胰腺及肝脏受侵分别为7例、4例及3例,淋巴结转移3例。CTVE成像能很好地显示出正常胃壁内部结构,病灶的立体形态、大小及范围。28例中26例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基本相符。准确率高达92.8%。结论CTVE成像与螺旋CT平扫相结合,对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胃充气法多层CT动态增强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检查拟诊胃癌17例患者,以充气法行全胃16层CT增强扫描检查,并同手术病理对比。结果17例患者均行部分或全胃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胃腺癌15例,其术前全胃充气法多层CT增强扫描中局限隆起病灶11例,弥漫性增厚病变4例,病灶之CT呈现持续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以门静脉期达最高;黏液腺癌2例,病变主要位于胃窦部,胃壁弥漫性增厚且密度不均匀,CT增强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呈"三明治"样强化表现。结论全胃充气法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气法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及其各种三维重建技术在胃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1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结果 CT仿真内窥镜(CTVG)检查对胃癌多能明确诊断,其检出率和准确率较高。结论产气法CT仿真内窥镜及其各种三维重建检查技术获取的图像不仅能清晰观察胃壁及胃腔内外的病变,而且能非常直观、立体地观察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它对胃癌的定位、定性、定量诊断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估螺旋CT扫描对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76例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诊断的胃癌患者,术前行水充盈法螺旋CT三期扫描;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显示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达79.2%;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及强化特征有助于阳性淋巴结的诊断.结论:螺旋CT扫描术前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低张服水螺旋CT扫描对胃癌的TNM分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的TNM分期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0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进行低张服水螺旋CT扫描。根据胃癌的部位,大小,范围,浸润程度,周围淋巴结及脏器转移情况进行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 低张服水螺旋CT对胃癌TNM分期准确性为76%,其中T分期准确性为78%,N分期准确性为62%,M分期准确性为96%。结论 低张服水螺旋CT检查的TNM分期对评估胃癌的手术方案及临床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CT仿真冠状动脉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检查方法和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对40例可疑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层厚1.25mm,B波后70%相位重建,造影剂150m1,注射速度3—3.5m1。全部病例完成血管CTVE重建,并与DSA比较。结果:CTVE良好地显示了血管内壁、内膜钙化、软斑块及狭窄。结论:CTVE集内镜与CT血管成像(CTA)的优点于一身,可以作为一种准确而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胃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TNM分期。方法65例进展期胃癌行低张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高/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的CT强化特点具有显著差异(χ2=33.336,P=0.000)。T分期和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6.9%(50/65)和73.8%(48/65)。结论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胃癌螺旋CT三期强化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仿真内镜技术(CTVE)在胃间质瘤与胃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临床疑似胃占位性病变71例,行MSCT扫描并进行CTVE重建。CTVE诊断结果与胃镜或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病理证实胃间质瘤18例,胃癌26例,CTVE敏感度为93.2%,特异度为96.3%。CTVE显示腔内型间质瘤呈类球形腔内肿块伴顶端溃疡形成;腔外型间质瘤表现为丘状隆起、桥形皱襞;BorrmannⅠ、Ⅱ型胃癌呈息肉样向胃腔内突出,或伴不规则溃疡;BorrmannⅢ、Ⅳ型胃腔不同程度变窄,伴不规则溃疡形成、胃壁皱襞消失。结论 CTVE在胃间质瘤与胃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结合轴位图像及临床资料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