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诊断要点。方法通过报告1例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病例并复习文献,总结该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特点为多发对称性趾(指)骨发育畸形、多发异位骨化、多发性骨软骨瘤。MRI能早期发现异位骨化前软组织肿胀及其内信号异常,CT可发现相关部位软组织内的骨化及软组织肿胀,在病变急性期后X线可整体反映病变部位、形态及钙化情况。结论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诊断应早期发现,其早期诊断应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影像学表现进行,避免进行诊断性穿刺或手术诱发异位骨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化性肌炎的X线、CT、MRI、SPECT/CT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为骨化性肌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探讨该病的鉴别要点及诊断价值。结果:56例中,位于髋关节23例,肘关节18例,其他部位15例。早期病变12例,CT或MRI表现为软组织水肿、肿胀,无明显骨化成分,可合并邻近骨骼的骨膜反应;中期病变23例,表现为软组织内分层状肿块,病灶中心呈软组织密度或信号,病灶周围呈蛋壳样、絮状骨化影,SPECT/CT表现为病灶整体显像剂异常摄取;晚期病变21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骨化团块,SPECT/CT显像15例,其中3例未见显像剂摄取,6例病灶中央显像剂摄取,6例病灶周围显像剂不均匀摄取。结论:骨化性肌炎早期缺乏影像学特征,中期蛋壳样骨化是其特征表现,晚期的骨化团块可表现为不同形式的显像剂摄取,多模态影像学的综合应用可提高其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髋关节(70%~97%),其次为膝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1]。表现为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有新骨形成。目前,有关异位骨化的影像学表现报告不多,回顾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经X线随访证实的64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异位骨化情况,旨在分析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的影像学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X线、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X线平片和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的X线、CT表现,其中19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3例行CT检查。结果:X线表现为软组织内条片状或分层状骨化影;CT表现:早期(急性水肿期)局部肌肉水肿,无明确骨化成分,受累骨可出现轻微骨膜增生,中期(增殖肿块期)表现为分层状"蛋壳"样骨化,病灶中心呈软组织密度,晚期(骨化修复期)病灶局限,边界清楚,周围肌肉水肿消失,影像学表现为离心性分布的骨化团块。结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早期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误诊,中晚期分层状"蛋壳"样骨化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恶性间叶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骨恶性间叶瘤患者的X线、CT及MRI表现,其中X线平片检查4例,CT和MRI各检查2例。结果:骨恶性间叶瘤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①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直径多>10 cm,边缘清楚或模糊,肿块内有钙化、骨化,CT显示肿块内有脂肪组织,MR T_1WI上肿块呈等、低信号,T_2WI呈混杂高信号,CT增强扫描示肿块不均匀强化;②骨质改变:呈浸润性斑片状骨质破坏,部分破坏边缘有硬化,MR T_1WI呈低信号,T_2WU呈混杂高信号,骨膜反应少见;③骨破坏程度与软组织肿块大小不成比例。结论:骨恶性间叶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影像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和累及骨的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s)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7例中6例有X线检查、2例有CT检查、4例有MR检查,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X线片上均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2例病变区存在骨质硬化,5例合并软组织肿块,均未见骨膜反应。2例CT像上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合并软组织肿块形成,软组织内未见钙化或骨化。MRI检查4例中有3例病变在T1WI呈中等信号,1例在T1WI呈低信号,4例在T2WI上均呈中、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均合并软组织肿块,其中3例有囊变坏死区。结论影像学上骨内病变呈溶骨性破坏,可伴有病变区的骨质硬化而一般无骨膜反应,并伴有较大软组织肿块者应考虑到pPNETs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单发型内生软骨瘤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内生软骨瘤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对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型内生软骨瘤11例的临床与X线平片、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掌骨3例,指骨4例,肱骨干1例,股骨干骺端2例,胫骨干骺端1例。掌指骨病灶X线平片表现为囊样、类圆形透光区,瘤内钙化,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四肢长骨病灶在CT表现瘤内软组织密度影,内见斑片状钙化;MRI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股骨病灶T2WI周围见低信号带。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本病大多数可做出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脑组织损伤后出现异位骨化的临床X线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组织损伤后出现异位骨化患者的临床X线资料,观察异位骨化的部位、形态、出现骨化的时间及相关因素.结果:12例均为痉挛性完全瘫痪患者,骨化出现在髋关节周围4例、肘关节周围4例、膝关节周围3例、肩关节周围1例.骨化形态呈云絮状6例、斑片状5例、条片状1例.从脑纽织损伤到出现异位骨化的时间最短50天,最长5年,平均300.7天.结论:痉挛及完全瘫痪为脑源性异位骨化发病相关因素,异位骨化多发生于大关节周围,其X线表现以云絮状、斑片状改变多见.  相似文献   

9.
倪恩珍  王亚非   《放射学实践》2012,27(1):89-92
目的:总结分析外周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11例中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4例,CT和MRI均检查4例。结果:CT平扫表现为等、低混合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缘较光整2例,边缘毛糙5例。CT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坏死区不强化,网格样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5例。T1WI呈等、略低信号,内见局灶性长T1信号影;T2WI序列以略高信号为主,内见局灶性长T2信号,周围软组织见片状浸润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AIDS脑部病变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AIDS脑部病变影像学表现,为AIDS脑部病变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神经系统型AIDS患者脑部CT和MRI表现。结果5例HIV脑炎中,3例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区对称性异常信号,2例表现为脑萎缩。2例弓形体脑炎影像学表现为基底节区和额顶叶多发密度或/和信号异常,增强T1WI呈多发环状高信号。3例脑淋巴瘤分别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单发或多发结节,周围伴水肿,增强T1WI呈结节状或不均匀强化。3例脑梗塞表现为基底节区局限性低密度影。2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表现为额顶叶脑白质区多发斑片状异常信号。1例霉菌感染表现为脑干信号异常,增强T1WI呈环状强化;1例霉菌性脑膜炎和2例单纯颅内压增高患者,影像学无异常表现。结论CT和MRI检查可以发现大部分AIDS脑部病变,并可根据影像学表现和其它相关检查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少见部位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少见部位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的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颅骨骨母细胞瘤3例,囊变明显,明显膨胀性骨质破坏,内含钙化或骨化,边缘有环形骨性包壳。鼻窦骨母细胞瘤2例,成骨明显,病变少囊变,中央为钙化或骨化,周缘为软组织。肋骨、胸骨及髂骨骨母细胞瘤各1例,均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内含钙化或骨化1例,见纤维分隔及液液平面1例。MRI上,肿瘤囊性部分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钙化及骨化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病理结果,恶性2例,良性6例。结论:少见部位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当发现特殊部位膨胀性骨质破坏,内含钙化或骨化时,须考虑该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MFH)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1例患者的X线摄片、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的诊断价值。结果:21例中长骨BMFH 18例,扁骨或不规则骨BMFH 3例。X线平片均有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相邻骨皮质破坏,9例病灶边缘有轻度骨硬化,5例伴有膨胀性改变,14例骨质破坏区周围出现弥漫性软组织肿胀;CT表现为不规则、无结构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被软组织密度肿块所替代,邻近骨皮质呈不规则虫噬样破坏,同样可以看到有软组织肿胀,5例病灶内部见少许残留致密骨嵴和骨质破坏边缘断续性硬化,另有4例肿块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囊状低密度区,未见钙化及残留骨结构;MRI表现:8例骨质破坏区均呈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中夹杂斑片状或囊状更长T1长T2信号,均有骨皮质破坏并突破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结论:原发性BMFH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X线平片、CT和MRI的结合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3.
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附3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33例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其诊断依据。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病史1个月~5年,主要症状为局部软组织肿块。33例均摄有X线平片;21例行CT检查,其中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18例行MR平扫,1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33例X线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块,5例(15.15%)可见斑点状钙化灶,2例(6.06%)可见大片状钙化。21例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6例边界清楚,周围肌肉受推压变薄;15例边界不清,周围肌肉与病灶间无清楚边界。病灶最大径2.10~18.60cm。9例伴有邻近骨质侵蚀性溶骨性破坏,破坏边缘锐利,无硬化边;6例(28.57%)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斑点状或斑片状钙化灶;2例(9.52%)可见大片状不均匀钙化。7例包绕邻近关节生长。14例行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逐渐强化,其中12例(57.14%)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囊状无强化区。18例T1WI均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11例(61.11%)出现高、中、低"三重信号"征。病灶最大径2.40~20.10cm。8例边界清楚;10例侵犯邻近肌肉,边界不清,周围出现明显水肿信号。4例病灶中可见短T1长T2出血信号;2例(11.11%)病灶囊变区内可见明显的液-液平面。15例MR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0例(66.67%)病灶内含有大小不一、无强化的囊状结构。7例包绕邻近关节生长的病灶,侵蚀性骨质破坏表现较CT明显。结论:滑膜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但需要与多种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4.
_目的:探讨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1例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8例位于软组织,3例位于骨骼。位于软组织者的影像表现:X 线平片及 CT 上病灶多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3例瘤内可见点片状、条索样钙化影,3例侵犯相邻骨质;T1 WI 图像上肿瘤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 WI 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位于骨组织者的影像表现:2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中心发病,2例 X 线可见地图样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肿瘤呈皂泡状膨胀性生长,瘤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影;肿瘤呈等 T1、长 T2信号影,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四肢原发性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相对少见,其瘤内钙化、CT 与 MRI 增强扫描表现对判定肿瘤起源有一定提示作用,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毒症长期透析患者伴异位钙化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例尿毒症长期透析患者(腹透者16例,血透者3例,腹透后转血透者1例)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不同部位异位钙化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0例患者均为多部位异位钙化。主动脉(20例)、冠状动脉(9例)、肠壁血管(1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斑点状、环形或半环形钙化,部分呈"动脉造影征"阳性,心瓣膜呈斑片状钙化5例。肺内呈网格状钙化2例。大关节周围结节、肿块样钙化12例,经病理证实均为肿瘤样钙质沉积,影像表现为软组织内肿块呈"卵石样""流注状"及"沉降征"等。结论长期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易出现异位钙化灶,不同部位的异位钙化、肿瘤样钙质沉积具有相对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病史不难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李锋  王仁法  祁良  夏黎明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96-1399
目的:探讨软组织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征象。结果:大部分滑膜肉瘤影像表现为邻近关节边界较为清楚的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肿瘤体积一般较大(〉5 cm,88%)。CT平扫可见肿瘤大部分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似,其内可见范围不等的低密度区,1例见团块状钙化,2例见斑点状钙化,主要位于肿块的周边。较大的肿瘤(〉5 cm)在MR T1WI上与肌肉信号相比呈不均匀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以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5例肿块内可见低信号分隔;较小的肿瘤(〈5 cm)在各序列上均表现出信号的均匀性;增强扫描大部分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软组织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和MRI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滑膜肉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13年9月间经病理证实的26例去分化软骨肉瘤患者,髂骨11例,股骨6例,肱骨3例,胫骨2例,肋骨2例,脊柱2例。结果软骨肉瘤合并纤维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骨肉瘤4例,骨膜骨肉瘤1例,以及梭形细胞肉瘤16例。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双相征",即呈现两种不同肿瘤的影像学特征,X线显示比例为55.6%,CT为66.7%,除髓腔内具有环形、点状钙化的软骨类肿瘤病灶外,相邻局部骨质溶解破坏区伴骨旁无钙化的软组织肿块;MRI为57.1%,T2WI表现为分界较清楚的分叶状高信号与不规则低信号软组织肿块,高信号区在增强后呈周围及间隔强化,相对低信号区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在软骨类肿瘤表现的基础上,X线及CT上病灶内局部骨溶解区及无钙化软组织肿块,或MR T2序列上不规则低信号区及均匀强化特征,高度提示病灶内两种病理成分并存即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软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 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成软骨细胞瘤资料,总结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 胫骨上端18例,股骨下端2例,肱骨上端2例。表现为骨骺区分叶状骨质破坏区,内见钙化和更低密度区;MR 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上信号混杂,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呈等高信号。硬化边厚薄不一。病灶周围在X线和CT上见高密度骨质硬化区,MRI表现为骨髓水肿。骨膜反应常不与病灶相邻,MRI上为长T1、短T2信号,与皮质间见条状高信号。邻近软组织肿胀,部分患者见关节积液。MRI上病灶可呈环状或较均匀强化,骨髓水肿、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均强化。结论 成软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较有特征性,结合X线平片、CT和MRI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CT、MR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CT 均表现为双侧大脑后循环供血区分布为主的斑片状低密度影;2例MRI表现为双侧顶枕叶基本对称分布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T2 FLAIR呈高信号, DWI呈等信号,增强无强化。结论 CT、MRI检查为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表现可对其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左股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股骨下端X线正侧位片病变表现为囊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呈轻度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无明显硬化边.CT表现为囊样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其内可见分隔,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MRI表现为骨质破坏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与肌肉信号比较,肿块T1WI呈低信号,T2 WI呈略高信号,其内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区,FS-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结论 X线、CT、MRI的不同影像学表现结合,可提高对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诊断,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