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引导^125Ⅰ放射粒子联合间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1例、33个病灶,在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联合植入化疗粒子缓释剂中人氟安,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肿瘤变化,判定疗效。结果 31例患者33个病灶,6个月后CT复查,CR 6例(19.4%)、PR 21例(67.7%)、NC 3例(9.7%)、PD 1例(3.2%),有效率(CR+PR)87.1%。术中4例出现少量气胸,1例肺内少量出血,术后1周内痰中带血丝3例。结论 CT引导^125Ⅰ放射粒子联合间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微创、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粒子植入技术。方法23例盆腔恶性肿瘤,均为术后复发接受化疗和(或)根治量放疗肿瘤仍进展患者,瘤体最大径3.5~7.0 cm,平均4.5 cm。粒子植入术前1~3 d行模拟CT扫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根据处方剂量求出术中所需125Ⅰ粒子的总活度并算出治疗粒子数量。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粒子。其中6例患者粒子植入前或后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单个瘤体内首次植入粒子数为9~75粒,平均27粒。6例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共14个疗程。粒子植入术后72 h~4周,下肢疼痛和(或)肛门、会阴周围疼痛坠胀不适,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率69.6%(16/23)。术后随访2~34个月,中位随访21个月,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SD)4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78.3%(18/23)。死亡3例,存活20例,最长生存时间34个月。结论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对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难治性盆腔恶性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粒子植入技术。方法23例盆腔恶性肿瘤,均为术后复发接受化疗和(或)根治量放疗肿瘤仍进展患者,瘤体最大径3.5—7.0cm,平均4.5cm。粒子植入术前1~3d行模拟CT扫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根据处方剂量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并算出治疗粒子数量。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其中6例患者粒子植入前或后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单个瘤体内首次植入粒子数为9~75粒,平均27粒。6例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共14个疗程。粒子植入术后72h~4周,下肢疼痛和(或)肛门、会阴周围疼痛坠胀不适,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率69.6%(16/23)。术后随访2~34个月,中位随访21个月,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SD)4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78.3%(18/23)。死亡3例,存活20例,最长生存时间34个月。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对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CT引导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LRR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接受CT引导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LRRC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前利用三维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肿瘤靶区需要粒子数目、活度和剂量。每颗粒子活度14.8~29.6 MBq(中位25.9 MBq),植入粒子数目33~137颗(中位74.5颗)。术后即行CT扫描进行剂量验证,处方剂量120~160 Gy,实际剂量D90 75.91~159.32 Gy(中位119.77 Gy)。对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5.2个月(4.2~35.0个月)。肿瘤控制总有效率50.0%,其中完全缓解率13.3%,部分缓解率36.7%。1和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0.0%和8.0%。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6.5%和32.9%,中位生存期21.5个月。疼痛缓解率95.2%,并发症发生率20.0%,主要为1、2级皮肤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结论 CT引导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创伤小、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9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9个病灶).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置入肾上腺肿瘤内.单个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9.6 MBq,粒子相隔1.0 ~ 1.5 cm平面播植.治疗...  相似文献   

6.
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外照射后复发的恶性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外照射后复发的恶性肿瘤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资料与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14例外照射后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其中原发肿瘤8例,转移瘤6例(11个病灶),病灶的平均直径为3.25cm。依据粒子植入术前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治疗计划在CT导引下穿刺植入^125I粒子。植入^125I粒子数为9.48粒(中位数为28粒)。植入术后立即CT扫描及术后2~6个月CT扫描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 14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瘤体内粒子分布满意,其中1例植入术后有2粒粒子脱落到体外,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4例疼痛患者粒子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减轻。14例19个病灶粒子植入后完全缓解(CR)5个,部分缓解(PR)9个,无变化(NC)4个,进展(PD)1个,近期总有效率73.7%。结论 对于外照射后复发的恶性肿瘤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近期肿瘤局部控制率满意,远期疗效有待大组病例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48例恶性肿瘤患者资料(男35例,女13例,年龄37-82岁),其中肺癌20例,肝癌4例,胰腺癌4例,肝、肺、肾、脊柱、骨骼、软组织及颈胸腹部淋巴结等部位转移性肿瘤共20例。全部患者经过放射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计划,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对肿瘤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125I粒子均植入成功,其中43例患者追踪复查1-13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21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7例,临床总有效率(CR+PR)为72%。125I粒子植入过程中出现气胸5例,针道渗血4例,咯血3例,肝包膜下出血1例,粒子游走2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微创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放射性125I粒子瘤内植入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方法 在CT引导下对经病理证实的70例恶性肿瘤病人,根据治疗计划系统(TPS)按拟定计划实施肿瘤组织内125I粒子植入,术后随访2~45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70例(76个病灶)病人在CT导引下顺利完成125I粒子植入,粒子分布满意,11例(11个病灶)完全缓解(14.47%,11/76),53例(55个病灶)部分缓解(72.37%,55/76),6例稳定(10个病灶)(13.16%,10/76),总有效率84.2%(66/76).随访观察结果显示大部分病人疼痛等不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CT导引下125I粒子瘤内植入治疗恶性实体肿瘤,近期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病人的疼痛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9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9个病灶).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置入肾上腺肿瘤内.单个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9.6 MBq,粒子相隔1.0 ~ 1.5 cm平面播植.治疗后1 ~ 15个月,复查增强CT扫描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 9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肿瘤获得不同程度缓解,影像评价: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无变化1例.治疗操作的主要并发症为少量出血(1例).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低剂量CT(100m A)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恶性肿瘤及转移病例29例,分为低剂量CT(100 m A)定位引导下治疗组(13例)及常规剂量CT引导下(250 m A)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治疗组(16例)。术前采用肿瘤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重建恶性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所需粒子数目及总活度。单个病灶植入粒子数目576粒,平均粒子数36粒。单个粒子活度为0.50.9 m Ci,粒子间距为0.51.0 cm。常规消毒麻醉,在CT引导下选择合适穿刺点、进针角度及路径后行肿瘤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记录CT扫描仪自动显示扫描加权容积CT剂量指数(weighted 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比较两种不同剂量下CT扫描在有效剂量(ED)、图像质量、穿刺植入成功率及近期疗效方面有何差异。结果低剂量CT引导植入治疗组的CTDlvol中位值为7.3 m Gy,DLP中位值为423 m Gy.cm,ED中位值为7.191 m Sv;常规剂量组CTDlvol中位值为18.3 m Gy,DLP中位值为1 089.6 m Gy.cm,ED中位值为18.52 m Sv;统计学结果示2组患者的辐射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03,P<0.001);但在图像质量可接受性方面,2组患者的图像均为100%(评分均>2分);关于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的近期疗效,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100 m A)扫描在减低患者辐射上意义显著,同时又保证了图像质量满足穿刺植入要求,由于采用了低剂量扫描,降低了CT机器的消耗,增加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普遍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导引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11例,腺鳞癌4例,鳞癌7例,肿瘤直径约3.5-8.0cm,全部经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在CT导引下使用粒子针行肿瘤组织间^125Ⅰ种植,粒子活度0.8mCi,6例辅以化疗,2例补充放疗,CT随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2例中,^125Ⅰ粒子种植后6个月CT评价,布源满意率86.36%(19/22),3例完全缓解(13.63%,3/22);14例部分缓解(63.64%,14/22),5例无变化(22.73%,5/22),总有效率77.27%(17/22)。随访6~3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6%(14/22)、31.8%(7/22)、13.6%(3/22),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创伤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管引流联合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疗效。方法:19例MOJ患者先行介入性减黄术,术后4~6周在CT导引下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2月评估肿瘤近期疗效,统计累计生存率。结果:行胆管内支架植入术3例,单纯性胆管外引流4例,内外引流术12例。单个瘤体内植入粒子数为8~60粒,平均27.1粒。粒子植入术中和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肿瘤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有效率47.4%(9/19)。6,12,18,24,30,36月生存率分别为57.9%(11/19),36.8%(7/19),26.3%(5/19),15.8%(3/19),15.8%(3/19),0%(0/19)。结论:胆管引流联合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在肝转移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10月31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共67个转移灶,均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粒子植入之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粒子按照0.5~1.0cm平面插植。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肝转移癌实质内及肿瘤边缘。结果治疗后2个月进行肿瘤影像学评价,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7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15例,稳定(no change,NC)9例。全组31例目前全部存活,随访时间最长14个月,最短6个月,近期平均生存期10.5个月。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转移癌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癌TACE术后残存病灶的判断方法,125 I放射粒子治疗疗效及疗效检测方法。方法28例接受过1~5次TACE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共37个病灶,残存病灶确定方式为强化CT扫描10例,强化MRI 8例,PET‐CT 6例,肝动脉造影4例。根据治疗计划系统Brachy Interstitial‐Therapy Planning System (TPS)制订治疗计划,确定放射粒子数量及位置,肿瘤靶区超出肿瘤影像学边界0.5~1.0cm ,行C T引导下125 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残存病灶,定期检测血清AFP变化并与影像学结果做对比。结果强化CT、强化MRI 、PET‐CT、肝动脉造影均可确定肿瘤残存。28例患者37个病灶,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分别于术后2、4、6、12月复查C T ,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依次是:100%(37/37)、100%(37/37)、90.9%(36/37)、81.8%(34/37),血清AFP变化并与影像学结果高度一致。结论强化CT和MRI检查是判定肝癌TACE术后残存的首选方法,125 I放射粒子治疗残存病灶是有效的,AFP检测是125 I放射粒子治疗后有效的疗效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 T引导下植入125 I放射粒子治疗高龄周围型肺癌的意义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1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 T引导下植入125 I放射粒子治疗,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证实,生存期超过6个月,且失去手术机会或患者不愿行手术治疗,每部位植入放射粒子12~56粒,放射粒子活度为26、30、33 M bp/颗,粒子间距为0.5~1.0cm ,放射性总活度为550~1500M bp ,按照“均匀植入原则”植入。结果术后随访观察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随访2月病灶CR 13例、PR 3例、NC 2例、PD 0例、RR 88.9%(16/18);随访6月病灶CR 15例、PR 2例、NC 1例、PD 0例、RR 94.4%(17/18);随访1年病灶CR 13例、PR 2例、NC 0例、PD 3例、RR 83.3%(15/18)。患者生存情况: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94.4%(17/18)。并发症:气胸5例,咳血3例,术后并发感染1例,125 I放射性密封籽源迁移或脱落1例。结论植入125 I放射性粒子治疗高龄周围型肺癌,操作安全,并发症少,6月时临床疗效达到最佳,可重复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手术中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治疗脑瘤、肝癌、胆管癌、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及恶性畸胎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穿刺活检、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肿瘤患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肿瘤的三维图像,计算出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量分布曲线,125I粒子治疗肿瘤处方剂量为60~120 Gy,每例植入粒子6~40颗,中位粒子数为23颗.结果 随访12个月,肿瘤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24例,无变化5例.12个月总有效率为86.8%.结论 术中植入125I粒子治疗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胶质瘤术中mI粒子植入治疗的近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其中,23例患者行单纯手术,另外35例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于术前或术中制定治疗计划,术中依据所制定的剂量,在肿瘤切除后的瘤床上植入mI粒子,处方剂量为140~188Gy。术后每2个月复查CT或MRI进行验证和质量评估,随访8~3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生存期及放射性并发症。结果单纯手术组中有20例复发,复发率为87.0%;有3例死于术后并发症。术中mI粒子植入治疗组中有23例复发,复发率为65.7%;有5例死于术后并发症,4例发生顽固性脑水肿,3例发生放射性脑坏死。术中“I粒子植入治疗组肿瘤复发时间f(97.5±15.3)周】明显长于单纯手术组【(62.5±13.6)周](t=9.21,P〈0.05),生存期[(60.3±7.1)周】亦明显长于单纯手术组[(43.1±5.5)周1(t=13.03,P〈0.05)。单因素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世界卫生组织肿瘤病理分级与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降低脑胶质瘤的复发率,有效增加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HCC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ic carcinoma,HCC)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HCC的患者86例,A组54例(单纯TACE组),B组32例(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组),通过对比观察患者肝功能、AFP、肿瘤大小变化、生存时间,分析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HCC的疗效。结果:术后3月A、B两组总体有效率(CR+PR)分别为24.1%(13/54)、59.3%(19/32),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月A、B两组AFP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月、12月、36月生存率B组为90.6%(29/32)、81.3%(26/32)、43.8%(14/32),明显高于A组的48.1%(26/54)、33.3%(18/54)、18.5%(10/54)(P〈0.05)。结论: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HCC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技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作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植入的^125I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剂量分布率,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内,采用^125I粒子活度为0.5~0.8mCi/颗,相隔1.0cm植入,避开血管和胰管等周围要脏器。放射性粒子的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60~140Gy。中位植入粒子36颗(18~68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粒子质量验证。术后1周10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和5-Fu动脉灌注化疗,3~4个疗程。结果全组肿瘤平均直径为4.9cm。治疗后随访2~28个月,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平均术后2~5d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个月CT随访,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14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57.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Ⅱ、Ⅲ、Ⅳ期粒了植入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7、10.9及7.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88%、62%和70%、41%、0。其中5例合并肝转移患者,则同时行动脉栓塞治疗。3例患者术后随访发现4颗粒了迁移到肝脏内。住随访过程中未见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胰瘘及放射十牛肠炎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微创治疗方法,粒了治疗后联合化疗药物动脉灌注治疗,有望提高疗效,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