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猪是人体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但由于种属差异,猪一人异种移植面临着巨大的免疫学障碍及动物病原体跨种传播的危险,使之难以应用于临床。但随着移植免疫学、基因工程学以及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异种移植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就近年来猪一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移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微囊化异种甲状旁腺组织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囊化异种甲状旁腺(PTG)组织移植对Wistar大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作用及微囊的通透性。方法 40只去甲状旁腺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微囊组、非微囊组、空囊组、空白对照组。用海藻酸-钡交联微囊包裹兔甲状旁腺组织,移植至Wistar大鼠肾包囊。移植后每隔2周取血测血钙,移植后第16周取移植物进行透射电镜检查及T淋巴细胞、大鼠IgG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微囊组移植后第4周血清钙由(1.62±0.04)mmol/L恢复至正常水平 (2.2~2.6)mmol/L,9例维持至观察期结束(P<0.01),非微囊组、空囊组及空白对照组血清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6周取出移植物检测显示移植物活性良好,微囊周围可见较多T 淋巴细胞浸润,囊壁及囊内IgG抗体染色阳性。结论海藻酸-钡交联微囊可对甲状旁腺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使甲状旁腺组织较长时间存活并发挥正常功能。但海藻酸-钡交联微囊并未减轻受体免疫排斥反应的激活且未有效的免疫隔离IgG抗体。  相似文献   

3.
4.
猪是人体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但由于种属差异,猪-人异种移植面临着巨大的免疫学障碍及动物病原体跨种传播的危险,使之难以应用于临床。但随着移植免疫学、基因工程学以及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异种移植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就近年来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移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观察基底良好的深度创面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2年2月用异种(猪)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片复合移植(二步法)修复基底良好的深度创面52例。结果:37例(71.1%)植皮完全成活,15例(28.9%)植皮95%以上成活,无一例补植皮。随访3-6个月复合移植皮肤颜色、质地基本接近于正常皮肤,瘢痕增生不明显。结论:异种(猪)真皮基质可推广应用于修复基底良好的深度创面的复合移植。  相似文献   

6.
猪到人异种移植抗原与移植免疫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同种异体组织和器官移植的供体来源有限,使异种移植再度成为研究热点。猪被认为是理想的供体之一。异种移植的主要障碍为异种抗原被人血清中天然存在的抗体结合、激活补体导致的超急排斥反应。现已认识的主要靶抗原为αGal,它的表达受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αGT)的控制。针对αGal克服超急排斥反应的方法有:免疫吸附去除针对αGal的天然抗体,酶处理去除内皮细胞(PAEC)表面的αGal,基因工程获得不表达αGT从而无αGal的动物。除αGal以外,还有一些抗原可与人血清抗体结合:如TNF诱导PAEC表达的gp65和gp100,猪组织表达的人血型抗原A,但这些抗原的作用还不清楚。猪MHC(即SLA)的作用尚有争论,异种移植细胞免疫中,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均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猪腰椎-人颈椎椎间盘组织结构及生物力学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椎间盘异种移植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普通HE和AZAN、Mallory特殊染色。并对特染的组织切片以Tigter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图象分析,在电子万能实验机上对猪腰椎-人颈椎脊柱试件进行载荷-外移测试同时在脊柱试件施加人体颈椎所承受的极限载荷后观察椎间盘的改变。结果猪腰椎纤维环中弹力纤维所占的面积百分比较人的为多,人颈椎纤维环中胶原纤维的面积百分比较猪的为多,且有显著差异(P<0.01)。髓核中胶原纤维的平均密度,人颈椎椎间盘较猪腰椎椎间盘为大,有显著差异(P<0.01)。椎间盘的载荷-位移曲线近似于S形。其外移均随所受载荷的增大而呈递增关系。猪的腰段脊柱施以人体颈椎所承受的载荷极限值3400N,显微镜下观察猪腰椎椎间盘结构完整。结论猪腰椎椎间盘组织可能成为临床椎间盘损伤修复移植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冻融人胎儿卵巢组织异种移植后的生长发育能力。方法胎儿卵巢组织分为新鲜胎儿卵巢组织(新鲜组),慢冻-快融胎儿卵巢组织(冻融组),解冻的胎儿卵巢组织异种移植到8只裸鼠肾被膜下(移植组)三组。2个月后开始隔天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持续5个月。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 h后裸鼠处死取得移植物。胎儿卵巢组织石蜡包埋后连续切片,进行组织学评价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检测。结果冻融组和新鲜组中绝大多数是原始卵泡。与新鲜组相比,冻融组中正常及总的原始卵泡数虽有下降,异常原始卵泡数虽有升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移植组的原始卵泡数明显少于新鲜组和冻融组(7.2±1.64,20.4±5.68,17.2±4.27,P<0.05),但可见到数个形态正常的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窦卵泡。三组的原始卵泡均未见有PCNA阳性表达,PCNA阳性表达见于移植组初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次级卵泡和窦卵泡的颗粒细胞。结论冻融人胎儿卵巢组织异种移植后能存活,卵泡能正常发育到窦卵泡。  相似文献   

9.
供体器官和细胞的匮乏限制了临床同种移植的发展.开展以猪为供体的异种移植研究是缓解供体短缺的重要方法.目前,猪的胰岛细胞、神经元细胞、肝细胞和角膜移植已初步应用于临床,但实体器官移植,如心脏、肝脏、肾脏等仍存在较大的免疫障碍和生理屏障,距离临床应用尚有不小的差距.随着表达一种或多种人的免疫和凝血调节基因猪的出现,异种移植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受体和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而种间交叉感染的风险也较低,但免疫排斥和生理屏障仍是阻碍异种移植进入临床应用的最大障碍.本文就当前异种移植临床前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观察经辐射处理的猪软骨异种移植后的改变,采用辐射处理后的猪软骨分期移植到大白兔皮下,分期观察移植后的变化,并用新鲜猪软骨作为对照。方法:实验分三组,经γ-射线处理后4℃保存三个月的猪软骨为A组;保存一个月的为B组;新鲜猪软骨为C组。结果:γ-射线辐射处理可降低猪软骨的抗原性,以4℃保存一个月为最佳保存时间。结论:猪软骨经辐射处理后可作为异种移植代用材料的最佳来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胶原-壳聚糖真皮支架移植于猪皮肤缺损创面后支架的血管化及血管化支架上皮肤移植的成活情况.方法 将双层人工皮肤支架移植于10只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在植入后1、2、3周对真皮支架血管化、创面、血管化支架上皮肤移植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D34阳性信号(新生血管数目)进行检测.结果 支架植入后1周支架内可见细胞浸润和少量新生微血管形成;植入后2周,垂直于创面的新生微血管明显增多;植入后3周,大部分支架被血管化.CD34阳性信号在支架植入后3周比植入后2周明显增多,植入后2周比植入后1周明显增多.在支架植入后1、2、3周创面植中厚皮,植皮2周后皮片存活率分别为10%、70%和100%.在支架植入后1周和2周创面植表皮,1周和2周后移植表皮存活良好.结论 胶原-壳聚糖真皮支架可以诱导血管长入,明显促进创面愈合.在支架上移植表皮,可较好修复创面,在皮肤移植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应用带蒂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带蒂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因创伤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87例患者的病例,男61例,女26例;年龄14~61岁,平均40岁。患者均采用不吻合血管的带蒂皮瓣进行修复。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高压电损伤46例,碾压撕脱伤18例。缺损部位:手部21例,下肢66例。皮瓣种类:邻近转位皮瓣50例,远位转移皮瓣37例。皮瓣面积:2.0 cm×1.5 cm~18 cm×12 cm。供区部位:小腿61例,腹部18例,手部8例。术前25例患者合并骨髓炎,其中骨和(或)钢板外露23例,高压电损伤2例。钢板外露患者皮瓣移植前均取出内置物。结果 术后3例患者出现皮瓣下血肿,经手术清除,未对皮瓣成活造成影响。1例术后因肢体固定位置移动造成蒂部受压,导致皮瓣远端宽约2 cm组织发生血运障碍,经6周换药皮瓣成活。37例远位转移皮瓣于术后3周行二期断蒂手术。27例皮瓣一期愈合;47例二期愈合;13例皮瓣移植前取出钢板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皮瓣不愈合,9例在1年内经清除坏死病灶,皮瓣愈合,另4例目前仍未愈合。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满意率为90.80%(79/87)。结论 带蒂皮瓣较少受手术设计的限制,术中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补体在异种大动物猪到猴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以梅山猪为供者,中国猕猴为受者,行异种腹腔异位心脏移植.随机将受者分为3组.A组(5只):为空白对照组,受者心脏移植后不作任何处理.B组(5只):为照射预处理组,受者于心脏移植前28 d、即1.5个月龄时接受60Coγ3 Gy全身剂量照射,其余同A组.C组(8只):为照射+胸腺注射预处理组,心脏移植前21 d,将供者的脾细胞(按照5×107个/只的数量)注入受者的两侧胸腺内,其余同B组.观察心脏移植术后各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猪对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刺激效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补体C3和CD46的血清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者外周血细胞表面IgM、IgG阳性细胞百分比水平.结果 A、B、C三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分别为:(36.6±5.8)h、(65.6±6.5)h和(91.1±22.8)h,C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与A组比较,P<0.01,与B组比较,P<0.05.C组在猪对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的刺激效应较A、B组明显下降(P<0.01).B、C组移植前补体水平(C3)无明显变化,但随着IgM、IgG水平的上升,发生排斥反应时C3和CD46水平显著降低.C组猕猴特异性抗猪抗体IgM及IgG的上升速度均较A、B组明显延缓.结论 对受者进行异种胸腺注射联合全身照射预处理在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无法抑制异种排斥反应中补体的激活,补体通过经典途径参与了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alsts,MEFs)三维培养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培养MEFs和普通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复合鼠尾胶原形成三维构建,ELASA法测定其分泌功能.制作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按移植物不同分为3组:MEFs组(实验组)、FBs组(对照组1)和空白胶原组(对照组2).观察愈合时间并计算愈合面积比率,定期取创面组织行CD31、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并以Hoechst33342荧光标记MEFs,示踪其转归.结果 与FBs组相比,MEFs组的IL-6分泌更加旺盛,而TGF-β1分泌量少(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快(P<0.05),微血管密度高(P<0.05),创面中FBs排列有序,移植的MEFs随时间减少.结论 MEFs三维构建可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胚胎细胞对创面愈合的诱导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mechanism of tissue-engineered skin with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for the full-thickness skin defects on mice.Methods The MEFs and fibroblasts were cultured and seeded in scaffold made of rat tail collage.ELISA method was used for detection of secretory function.The full-thickness skin defects were created on mice and covered by MEFsscaffold complex(experimental group),or FBs-scaffold complex(control group 1),or scaffold only(control group 2).The process of wound healing was evaluated by observation of the re-epithelization rate.Microvessal density(MVD)and vimentin within the wound sites were also detect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technique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und healing.Hoechst 33342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trace MEFs'fate.Results MEFs scaffold group had higher level secretion of IL-6 and lower of TGF-β1 than FBs scaffold group(P<0.05).Compared with wounds in control groups,the wounds in MEFs group healed markedly fast(P<0.05)and the MV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The fibroblasts in the wounds of MEFs group were arranged regularly and the MEFs decreased during the healing process.Conclusions The MEFs-scaffold complex can promote wound healing with less scar formation.MEFs may have an inducing effect on the wound heal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断层皮片打孔移植在修复体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效果.方法 自2007年12月至2013年10月,对19例因外伤所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在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密封创面并进行负压吸引,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取断层皮片打孔移植修复创面.结果 本组共19例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3次,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植皮手术;术后皮瓣及植皮均生长良好;治疗过程换药次数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断层皮片打孔移植应用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创面修复,可以有效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不失为一种有效、省时、省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异体微粒皮昆合移植的优化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自异体微粒皮混合移植后创面愈合的效果. 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供体,在雌性SD大鼠背部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异体皮组,移植面积扩张比为103的异体微粒皮.(2)自体皮组,移植面积扩张比为101的自体微粒皮.(3)混合1组,自异体微粒皮移植面积扩张比各为101.(4)混合2组,自异体微粒皮移植面积扩张比分别为101和103.于移植术后2、3、4周对各组大鼠创面进行外观和组织学观察,数码相机照相后运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创面愈合率和创面收缩率,并进行各组间的比较.结果(1)异体皮组大鼠创面随着排斥反应发生,除创缘有新生表皮向内爬行外均为肉芽创面;自体皮组因微粒皮数量偏少,术后2周仍有部分为肉芽创面;两个混合移植组术后2周创面基本上皮化.(2)移植后各组创面真皮内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和单个核细胞浸润,在异体皮组和混合2组中更加明显,自体皮组及混合1、2组大鼠创面的表皮层明显增厚.(3)异体皮组移植后2~4周,随着排斥反应的发生,其创面愈合率明显下降.移植后3周,自体皮组创面愈合率为(55±26)%,明显低于混合1、2组的(88±6)%和(76±10)%(P《0.05或0.01).(4)移植后3周,混合2组创面收缩率为(69±7)%,高于异体皮组[(58±11)%],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比例的自异体微粒皮混合移植,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当两者移植面积扩张比均为101时,具有较好的促创面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鼠胚胎卵巢异体异位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胚胎卵巢异体异位移植后的存活和生长发育情况 ,将大鼠胚胎卵巢分别移植到去势雌鼠颈部皮下或肾被膜下 ,HE染色观察。移植后第 1 0天时移植物周围有结缔组织包裹 ,内有原始卵泡 ;移植后第 2 5天开始 ,移植物内可见大量发育卵泡及黄体与间质腺 ,移植卵巢中有丰富的血管。移植后平均 2 2天阴道上皮细胞出现周期性改变。细胞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显示 :移植 3 5天后卵巢的卵泡膜内层细胞 3 -β羟甾脱氢酶呈阳性反应 ,卵巢血管内皮细胞碱性磷酸酶和 ATP酶为阳性 ;雌 ,孕激素及其受体反应强度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激素 ,孕激素 ,卵泡刺激素 (FSH)及黄体生成素 (L H)显示 ,移植 3 5天后 ,FSH和 L H的浓度接近正常。以上结果说明胚胎卵巢能在异体异位存活、生长发育并具有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8.
赵振拴  陈百成 《中国骨伤》2003,16(2):124-125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参与细胞外基质 (ECM)降解的主要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是一族内源性抑制因子 ,可以高度地、有选择地抑制MMPs或其前体而表现出许多生物学活性。TIMPs和MMPs的平衡失控可导致创伤延迟愈合和其它许多疾病。现就有关TIMPs的种类、结构和生物学作用及在皮肤创伤愈合中作用等研究综述如下。1 TIMPs的产生和结构目前已知TIMPs家族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皮肤牵张术的适应证。方法 选择 110患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用微型牵张器封闭创面 ,评价近期、远期效果。结果 皮肤牵张术可修复 2 1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高张力线方向皮肤缺损封闭宽度为2 .5~ 6.0cm。低张力线方向封闭宽度为 4.0~ 13 .5cm。皮肤病变或缺损实际修复面积最小为 3 .0cm× 6.0cm ,最大为 13 .5cm× 2 1.0cm。伤口Ⅰ期愈合率达到 97.3 %。结论 皮肤牵张术可用于多种皮肤缺损的修复 ,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皮片和局部皮瓣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