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是指一组精神分裂症(Sch)和躁郁症两种病象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并常以反复发作为特点的精神障碍。这个在精神病史上曾风靡一时的名称自1933年由Kasanin首先提出,但在此前后有多名精神病学家对此疾病做出多种命名:与躁郁症相关联的紧张症(Kirby,1913)、良性木僵(Hoch,1921)、分裂样精神病(Lsng-feldt,1937)、复发性精神分裂症(Kant,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简称躁郁症)是临床常见的重症精神病,由于两者诊断概念的变更和临床症状中存在许多相同点,故常发生误诊。为探讨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来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30例躁郁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分析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2例,女性8例,根据全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诊断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诊断的稳定性与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6 3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的首诊与末诊进行分析。结果 首次诊断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 9例 ,其中 2 0例 (6 9.0 % )始终维持原诊断 ,9例 (31.0 % )诊断发生变化 ;原诊断为其他精神疾病 ,末次诊断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30例。将诊断变化仅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者同诊断仅与情感障碍有关者比较 ,在性别、学历、家族史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在起病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具有一定的诊断稳定性 ,尤其是首诊为分裂情感精神病者  相似文献   

4.
躁狂抑郁症系常见精神病,简称躁郁症,临床上最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我院32年来收住的入院3次以上的躁郁症患者,按中华医学会1984年10月在黄山制订的躁郁症诊断标准,进行回顾复查,曾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共158例。占住院3次以上的躁郁症总病例的17.6%。现将误诊原因特作分析探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58例中,男96例(60.8%),女62例(39.2%),男女之比1.5:1。初发年龄14~54岁,平均年龄28.5岁。有精神病家族遗传史的52例(32.9%)中,一级亲属37例(71.2%),二级亲属12例(23.1%),三级亲属4例(7.7%)。病前个性按神经活动强度在有记录的145例(91.8%)中,强型75例(51.7%),弱型47例(32.4%),中间型23例(15.9%)。有诱发因素的134例(84.8%)中,精神因素112例(83.6%),躯体疾患16例(11.9%),精神因素加躯体疾患6例  相似文献   

5.
精神疾病是和躯体疾病相对应、相联系的一类常见病。精神疾病包括精神病、神经症、精神发育迟滞和人格障碍。根据近几年国内部分地区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的总患病率为5~7‰,对精神疾病患者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加强正确认识精神疾患  相似文献   

6.
对205例分裂样精神病(SFP)进行了5~10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91例(44.4%)改诊为精神分裂症,108例(52.6%)维持SFP诊断,6例(3%)改诊为情感性精神病。作者认为通过5~10年的随访调查,仍有52.6%维持SFP诊断,因此,SFP是否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躁狂抑郁症(以下简称躁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本病具有较高的遗传倾向,但其遗传方式还不甚明了。为了探讨躁郁症病人临床与遗传的关系,我们对130例躁郁症住院病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疾病本身的因素 ,又加上封闭式的环境及旧的看管式的护理模式 ,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行为改变———始动性缺乏 ,产生对住院的依赖性。为了促进病人的康复 ,延缓其衰退 ,探索改变旧的护理模式 ,发挥护士在精神病康复中的作用 ,本文对此进行了观察。现介绍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版 (CCDM— 2—R)中精神分裂症、分裂样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2 )临床特征为急性症状控制 ,病情基本稳定 ,精神症状以阴性为主 ;(3)病程 5a以上 ,无其他并发症 ;(4) 6 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对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心境障碍)精神障碍相互误诊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日~2012年9月10日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例33例,由2名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及1名资深的精神科主治医师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进行确认。结果精神分裂症误诊为情感精神障碍12例(36.36%),情感性精神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21例(63.64%)。结论精神疾病的误诊与精神病症状学了解不深、病史资源调查欠详细、未能将病程演变进行全程分析及三级查房不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精分)诊断扩大问题,日益引人关注。Pope等报告美国将躁郁症误诊为精分的病例估计超过10万。由此影响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正确判断,且不利于对病因的研究。本文分析我院最近5年中精分诊断比率的变迁,并对误诊为本病的100例病案进行研究,探索诊断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正常对照人群各种指标的差异,以及在精神医学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纪录仪(MODELⅣ,日本提供)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二版修订版的诊断标准的498例患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及81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试。根据判别分析结果犤DiscriminantAnalysis,D分值=(10.265-0.065×眼球注视点+0.871×反应性探索分)犦分析它们各自对D分值敏感性。判别分析结果获正分为精神分裂症性患者,获负分为非精神分裂症性患者。比较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组以及正常对照人群组的组间差异。结果:4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获正分386例,负分112例,精神分裂症对D分值敏感性77.5%。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8~1.36,P>0.05);110例情感性精神病组获正分70例,负分40例,情感性精神病对D分值特异性为36.4%;81人正常对照人群获正分7例,负分74例,其D分值的特异性为91.4%。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正常对照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组的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t=3.31~17.00,P<0.01)。结论:精神  相似文献   

12.
例一,忧郁型情感性精神病失眠杨某,女,43岁,本院医师,1989年11月6日初诊。患者因家事焦虑,致精神失常去南京精神病院查治,诊断为忧郁型情感性精神病。用阿米替林片后精神症状减轻,惟失眠加重,直至彻夜不寐,服多种安眠镇静之剂亦不能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特征和转归,为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首次入院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的患者进行为期3~5年的随访。结果33例分裂样精神病维持了原诊断,65例改诊为精神分裂症,6例改诊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2例改诊为心境障碍。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在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分裂样精神病很有必要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存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2例季节性情感性精神病的病例,其临床特征是情感障碍呈季节性节律发作,每年冬季发生抑郁,夏季缓解。抑郁发作符合DSM-Ⅲ重型抑郁症的标准。抑郁症状对光疗或睡眠剥夺反应尚好,尤其是与抗抑郁剂配合时。对本病的发生机理、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病致残的病种分布及残疾等级,为精神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 782例精神残疾鉴定案例和3 872例智力残疾鉴定案例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782例精神残疾鉴定案例中,不符合残疾鉴定标准2例(0.11%),鉴定为精神残疾1 780例(99.89%);1 780例精神残疾中,精神分裂症80.79%(占精神病致残的26.45%),情感性精神障碍10.17%,癫痫伴发精神障碍2.92%,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85%,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1.40%,癔症性精神障碍0.62%;残疾等级:1级25.96%,2级52.02%,3级18.65%,4级3.37%;致残率(2级以上)排名前4位的分别为:精神分裂症81.36%、癫痫伴发精神障碍80.77%、脑器质性精神障碍69.70%、情感性精神障碍64.64%.3 872例智力残疾鉴定案例中,不符合智力残疾鉴定标准215例(5.55%),鉴定为智力残疾3 657例(94.45%);3 657例智力残疾中,精神发育迟滞94.20%(占精神病致残的63.36%),脑外伤所致智能障碍1.89%,癫痫所致智能障碍1.09%,脑部疾病所致智能障碍0.63%,其他2.19%;残疾等级:1级10.31%,2级21.96%,3级25.84%,4级41.89%.结论 精神残疾多为1级、2级残疾,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主,精神分裂症、癫痫伴发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2级以上致残率≥64.64%;智力残疾多为3级、4级残疾,以精神发育迟滞为主.  相似文献   

16.
精神科陪护情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月~8月,我们对68例住院患者的陪护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30例,女38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相关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45例,情感性精神障碍15例,分裂样精神病5例,癔病3例.……  相似文献   

17.
近 2 0多年来 ,对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TRH )兴奋试验在精神科的应用价值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该试验对情感性精神病 ,特别对抑郁症的诊断治疗、预后有指导意义 ,而对精神分裂症似乎意义不大。有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促甲状腺素 (TSH)对TRH的反应迟钝的出现率约为 2 0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患者长期代用抗精神病药物 ,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 ,我们对 2 10 0精神病患者行腹部 B超检查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 10 0例均系我院 1998年 10月~ 1999年 9月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其中男 112 1例 ,女 979例 ;年龄 14~ 86岁 ,平均 40 .6岁。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12 0 0例 (5 7.1% ) ,情感性精神病 391例 (18.6 % ) ,均分别先后服用氟哌啶醇、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碳酸锂等抗精神病类药物。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产尖端影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3.5~ 5 .0 MHz。受检者禁食 8小时以上。取平卧位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正常对照人群各种指标的差异,以及在精神医学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纪录仪(MODEL Ⅳ,日本提供)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二版修订版的诊断标准的498例患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及81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试。根据判别分析结果[Discriminant Analysis,D分值=(10.265-0.065&;#215;眼球注视点+0.871&;#215;反应性探索分)]分析它们各自对D分值敏感性。判别分析结果获正分为精神分裂症性患者,获负分为非精神分裂症性患者。比较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组以及正常对照人群组的组间差异。结果:4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获正分386例,负分112例,精神分裂症对D分值敏感性77.5%。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8~1.36,P&;gt;0.05);110例情感性精神病组获正分70例,负分40例,情感性精神病对D分值特异性为36.4%;81人正常对照人群获正分7例,负分74例,其D分值的特异性为91.4%。眼球轨迹运动的各项指标在正常对照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情感性精神障碍组的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t=3.31~17.00,P&;lt;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球轨迹运动的敏感性较高,并且不因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差异受影响;眼球轨迹运动作为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癫痫患儿托吡酯治疗与抑郁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吡酯(商品名妥泰Topiramate,TPM)是一种新的抗癫痫药,对儿童和成人难治性癫痫有效,但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行为异常的副反应(如情感性精神障碍、攻击行为、精神病、焦虑、行为和个性改变)。抑郁在情感性精神障碍中较常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托吡酯临床治疗癫痫患儿时与抑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