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比氟伏沙明和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具体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均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药物以阿米替林为主,实验组药物以氟伏沙明为主;在治疗8周后,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来评定疗效,同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3%、86.67%,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比较不良反应,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伏沙明对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尤其是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是一个不错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2.
3.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对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间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5.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酸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HT重吸收抑制剂(SSRI),国内应用此药的时间不长。为比较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者应用氟西汀与阿米替林对照治疗抑郁症6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6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入组标准:①符合...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了解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门诊就诊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在治疗1、2周末HAMD评分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5),治疗6周两组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较小。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2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米氮平或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 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6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第1、2、6周的HAMD评分对照组分别为21.11±1.03、17.14±4.27、7.22±4.23,研究组分别为18.72±2.13、13.89±4.17、6.92±4.26;CG I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52±0.71、3.07±0.71、1.85±0.71,研究组分别为3.04±0.63、2.26±0.68、1.62±0.76。两组比较第1、2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6周时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阿米替林组显著高于米氮平组。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较好、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安全,可首选使用。 相似文献
10.
11.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以下称首发)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80例抑郁症首发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75~225 mg/d)和氟西汀组(20~40 mg/d),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情况.结果实际完成80例,其中文拉法辛组40例,氟西汀组40例.治疗第2周末,文拉法辛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6.47,P《0.01),减分率高于氟西汀组(x2=10.05,P《0.01).氟西汀组HAMD总分在治疗第4周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8.097,P《0.01).治疗第2,4周末,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分别为17.5%和54.8%,氟西汀组分别为2.5%和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5 ,P《0.01;x2=18.51,P《0.01).治疗第6,8周末,文拉法辛组治愈率分别为40%和62.5%,氟西汀组分别为22.5%和47.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336,P《0.05;x2=4.45,P《0.05);而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1;x2=0.866,P》0.05).两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2例和13例(分别占30%和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4,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首发患者起效较快、安全、疗效肯定,治疗第6,8周末时治愈率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以下称首发)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80例抑郁症首发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75~225mg/d)和氟西汀组(20~40mg/d),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情况。结果:实际完成80例,其中文拉法辛组40例,氟西汀组40例。治疗第2周末,文拉法辛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6.47,P<O.01).减分率高于氟西汀组(x^2=10.05.P<0.01)。氟西汀组HAMD总分在治疗第4周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忙8.097,P<0.01)。治疗第2,4周末,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分别为17.5%和54.8%,氟西汀组分别为2.5%和25%,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5,P<0.0l;x^2=18.5l,P<0.01)。治疗第6,8周末,文拉法辛组治愈率分别为40%和62.5%,氟西汀组分别为22.5%和47.5%,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336,P<0.05;x^2=4.45,P<0.05);而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1;x^2=0.866,P>0.05)。两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2例和13例(分别占30%和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4,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首发患者起效较快、安全、疗效肯定,治疗第6,8周末时治愈率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康医学》2016,(20)
目的:比较氟西汀和氟伏沙明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及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氟伏沙明治疗。比较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社会和工作适应状况问卷(W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测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含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与精神健康(MH)8个维度;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WSA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PF、GH、VT、SF、RE与M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及对其社会功能改善效果优于氟伏沙明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盐酸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 120例首发抑郁患者接受12周帕罗西汀(A组,n=60)或阿米替林(B组,n=60)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疾病严重程度,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经两样本t检验,治疗前A组比B组的WCST总数和持续错误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起B组,治疗后A组的正确数、分类数增多,WCST总数和持续错误数明显减少(P〈0.05)。经配对t检验,治疗后A组和B组的WCST总数和持续错误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或P〈0.01),A组的WCST总数和持续错误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首发抑郁症均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帕罗西汀缓解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比阿米替林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康医学》2017,(6)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rTMS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氟伏沙明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期均为6周。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从治疗第1周起,研究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氟伏沙明治疗,且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米氮平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0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接受为期6周米氮平治疗,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对老年抑郁症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2.8%和80.0%.副反应主要为眩晕、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程度均较轻微.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适合于老年人的药物,安全性高,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后合并奥氮平的疗效。方法在患者连续4周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方案治疗后仍无明显效果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连续治疗8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并比较患者奥氮平用药前后抑郁程度、认知能力、睡眠质量以及中枢神经损伤标志物[神经营养因子(BDNF)、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皮质醇(COR)]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为71.67%,治疗期间患者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后1周、4周、8周的HAMD评分、PSQI评分逐渐下降,Mo CA评分逐渐升高,与服用奥氮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药后1周、4周、8周血清NSE、Hcy、COR水平逐渐下降,BDNF水平逐渐升高,与服用奥氮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后加用奥氮平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程度、认知能力、睡眠质量以及中枢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米氮平与氟伏沙明治疗70例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米氮平与氟伏沙明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口服米氮平组和氟伏沙明组各35例,分别以米氮平及氟伏沙明治疗。疗程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米氮平组在治疗1、2、4周下降显著(P<0.05),治疗6周末后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米氮平组显效率为82%,氟伏沙明组显效率为76.8%,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米氮平组起效快;米氮平组的不良反应较氟伏沙明组少而轻。结论: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氟伏沙明相当,但米氮平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更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