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自拟方伤科A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胫、腓骨骨折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骨折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伤科A治疗,对照组在骨折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12周.观察并比较2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程度.结果 治疗组38例肿胀消退时间为(98.72±43.56)h,疼痛消失时间为(68.26±14.38)h;对照组38例肿胀消退时间为(149.72±46.37)h,疼痛消失时间为(89.66±16.64)h.治疗组肿胀消退及疼痛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10周后2组骨折愈合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骨折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方伤科A与仙灵骨葆胶囊相比,能够更快地促进肿胀消退、缓解疼痛,并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且治疗费用更为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自拟续骨活血方对椎体成形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椎体成形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10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钙片治疗,上述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自拟续骨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疼痛消失、肿胀解除及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化指标[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变化.结果:观察组疼痛消失、肿胀解除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GP、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续骨活血方有助于加快患者骨痂形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疼痛、红肿、血瘀等症状,是治疗椎体成形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3.
谢建东 《当代医学》2014,(30):74-75
目的分析外敷接骨膏联合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瑞金市黄柏中心卫生院骨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45)。研究组骨折患者行牵引复位治疗后外敷接骨膏,并用纱布包裹后行小夹板固定,康复期间定时换药,对照组骨折患者行牵引复位后仅行夹板固定,比较2组患者骨折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8d疼痛、肿胀症状完全消失,对照组有8例患者症状缓解效果不明显,研究组患者骨折部位疼痛及肿胀消除时间明显先于对照组(P〈0.05),骨折治疗效果更佳;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部接骨膏联合夹板固定法治疗骨折可以推进骨折愈合进程,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骨瓜提取物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术后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7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消退时间、肢体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骨痂密度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退时间、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骨痂密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有效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复方骨肽注射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秘方"骨伤膏"外敷治疗130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86年8月至1993年3月,笔者自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研制出"骨伤膏",进行外敷,配合手法复位固定,治疗各类骨折患者1300例,为治疗组,同期选择130例骨折患者,给予口服骨折挫伤散或跌打丸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各年龄组预定时间内的临床愈合率为98.08%(1275/1300),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26.1d,对照组在与治疗组相同时间内的临床愈合率为24.62%(32/130),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38.3d。两组临床愈合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临床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12.2d,也具有显著性。治疗组中治疗前的8例骨不连于治疗后已有骨痂形成,而对照组自治疗后仍有4例骨不连者。结论 "骨伤膏"外敷治疗各类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涂擦联合中药塌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疼痛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塌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涂擦联合中药塌渍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肿胀消退时间、负重行走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负重行走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指标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治疗20 d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水药接骨膏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将1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0例,对照组60例,另将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使用无药物之纱布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开放组。治疗组待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外贴水药接骨膏,对照组待骨折手法复位后,口服伤科接骨片,开放组不使用任何药物。三组均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计算临床症状评分、X线骨痂质量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开放组总有效率为90.00%,三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治疗组的疼痛、肿胀情况,X线骨痂质量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开放组(P<0.01)。三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水药接骨膏对骨折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加速骨折的愈合,是一种治疗骨折较好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本院自制制剂续筋接骨膏治疗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闭合性骨折患者2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本院自制制剂续筋接骨膏外敷,对照组不用药,观察两组患者局部疼痛、肿胀及骨折愈合情况,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疼痛及肿胀减轻程度、骨折愈合程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续筋接骨膏有明显的促进闭合性骨折愈合的作用,并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肿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张氏接骨膏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0例骨折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征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院内制剂张氏接骨膏外敷,对照组不用药,观察两组患者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及关节活动的改善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张氏接骨膏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接骨七厘片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胫腓骨骨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接骨七厘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症状积分、临床症状消失及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X射线骨痂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瘀斑、肿胀的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X射线骨痂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骨七厘片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促进四肢骨折愈合的效果及对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四肢骨折治疗,39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骨肽注射液,39例),统计和比较两组上、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肿胀程度、红细胞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上、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肿胀程度及红细胞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骨肽注射液可有效促进四肢骨折愈合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对红细胞相关指标也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智  左文山  谢跃  王黎明 《疑难病杂志》2014,(11):1152-1155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65例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PPO组(33例)和外固定支架组(3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IPPO组与外固定支架组术中出血量、肿胀消退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MIPPO组较外固定支架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MIPPO组较外固定支架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vs.21.9%,P>0.05),但MIPPO组中发生感染例数相对较多。末次随访MIPPO组优良率亦明显优于外固定支架(90.9%vs.78.1%,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GustiloⅡ型胫腓骨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相对快,远期疗效佳,而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加压滑动鹅颈钉(DHS)术后早期使用股四针(梁丘、犊鼻、伏兔、足三里)加电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试验组(股四针加电治疗组),对照组(非针灸治疗组)各30例,通过对局部疼痛的变化、大腿周径的变化、患肢肌力、首次下地时间、X片变化等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较之对照组在减轻局部疼痛,消除患肢肿胀,促进患肢肌力恢复,缩短下地时间方面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四周X片变化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加压滑动鹅颈钉(DHS)术后早期使用股四针加电能明显促进患者减轻局部疼痛,消除患肢肿胀,促进患肢肌力恢复,缩短下地时间,但术后四周X片变化未能提示股四针加电对骨折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采用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8月来自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的48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24),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复位、外固定、锻炼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经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优良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时间(8.0±1.6)w、牢固愈合时间(18.0±2.3)w,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治愈时间(10.0±1.2)w、牢固愈合时间(21.0±1.3)w,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不仅能提高治愈效果还大大缩短了治愈时间以及牢固愈合时间,为尽快恢复患者的各项功能提供了许多便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4月‘至2010年9月应用高压氧联合传统治疗方式治疗的30例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30例长骨骨折只用传统治疗方式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8—29个月)。高压氧组35处骨折获得愈合,愈合率为94.6%,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其中34处(97.1%)一期愈合,1处(2.9%)二期愈合,延迟愈合2处(5.7%)。对照组27处骨折获得愈合,愈合率为81.8%,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其中24处(88.9%)一期愈合,3处(11.1%)二期愈合。延迟愈合6处(18.2%)。HBO治疗组在四肢骨折后骨折愈合率明显提高,HBO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肢体骨折的愈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的总体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收治治疗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和对照组(普通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以及临床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实现了微创、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效果明显以及适应范围较广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任凯  朱微粟 《四川医学》2013,(8):1182-1184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配合物理疗法对Colles骨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6月Colles骨折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物理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配合物理疗法治疗Colles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军  徐驰   《中国医学工程》2013,(6):20-21
目的探讨注射用复方骨肽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20例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后,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只行局部热敷,未用任何药物,第二组为独圣活血片治疗组,第三组为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独圣活血片治疗组,每组各40例,分别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患者肿痛消失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都较对照组提前,且治疗组中注射用复方骨肽联合独圣活血片治疗比单独用独圣活血片治疗效果更好,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两组的总有效率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复方骨肽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前期愈合中,能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钛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锁定钛板(LCP)治疗3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40例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减少了伤口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PPO结合LCP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伤口愈合快、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且术后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传统术式无差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足踝肿胀及切口愈合一直是手术医生关注的重点,临床医生也一直在试图缩短手术等待期并降低切口感染率。目的 探讨红外线联合气压治疗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40足)跟骨骨折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正确体位摆放、冰敷消肿、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肢红外线联合气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跟骨周围皮肤褶皱试验阳性所需时间、术后切口恢复情况、术后肿胀、踝周径差值、疼痛、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跟骨周围皮肤褶皱试验转阳性所需时间为(6.4±0.7)d,短于对照组的(8.2±1.2)d(t=-5.794,P<0.001)。观察组切口治愈率为70%(14/20),高于对照组的35%(7/20)(χ2=4.912,P=0.027)。观察组Ⅱ度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584,P=0.018)。入院第5天、术后第5天,观察组踝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5天、术后第5天,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应用红外线联合气压治疗,有利于消除肿胀,缓解疼痛,促进术后切口愈合,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