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肠内营养腹泻、误吸、呕吐、腹胀和胃潴留等不耐受症状总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耐受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肠内营养耐受评估干预应用于ICU危重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早期肠内营养状况,预防肠胃功能不耐受等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
李琴  陈贵华 《全科护理》2016,(7):661-664
综述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指出肠内营养易发生胃食管反流、误吸、声音嘶哑、腹泻等并发症。通过正确的营养剂的选择和输注,妥善固定导管,加强导管的护理和病人的监测等措施能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危重病人的营养供给。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ICU患者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EN)耐受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前瞻性地观察83例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的ICU患者的耐受性,并对影响耐受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3例患者中有36例占43.4%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47例占56.6%出现不耐受的现象,经相应处理后有27例患者能耐受肠内营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鼻饲药物是影响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因素.结论 ICU患者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耐受性良好.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除与患者年龄、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有关外,还与疾病严重程度、血清白蛋白水平、鼻饲药物护理等因素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olerance-related factors of enteral nutrition(EN) by nasogastric (NG) tube in ICU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several nursing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patients' tolerance. Methods 83 patients using EN with NG tube in ICU were collected.Tolerance-related factors of EN were analyz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Among the 83 patients, 36 patients (43.3%) could tolerate very well, 47 patients (56.6%) couldn't tolerate.After treatment 27 patients' tolerance was fair, the other was poor.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APACHE-Ⅱ score, the time of beginning EN, albumin level, drug administration by NG tube or not were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olerance of NG tube feeding. Conclusions Patients' feeding with NG tube was well-tolerated in ICU.Besides the factors from patients as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status and level of serum albumin,the time of beginning EN, drug administration by NG tub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olerance.  相似文献   

4.
陈佳萍 《全科护理》2021,19(36):5085-5089
从重症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标准、不耐受的影响因素以及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的流程化管理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进行科学系统的流程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重症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耐受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胃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给予常规干预的胃癌术后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进行干预的胃癌术后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应用于胃癌术后病人中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燕  卞意萍 《全科护理》2009,7(36):3352-3353
现代重症医学与临床营养支持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已经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的历史。数十年来大量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住院病人中存在着普遍的营养不良。而早期的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已成为重症病人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只要肠道功能允许,优先选择肠内营养支持已作为营养支持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7.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晓红  李筠 《护理研究》2005,19(11):2353-2355
早期肠内营养能恢复正常的肠道通透性,防止肠源性感染,提高免疫力,避免肠功能衰竭的发生,为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提供了合适的营养途径.就早期肠内营养的途径、实施时间、营养液种类、剂量及护理做一综述.同时提出了目前开展早期肠内营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与间断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匀速肠内支持方式,观察组采用间断肠内支持方式。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腹胀、呕吐、胃潴留、胃出血等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7d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第7天胃液pH值、胃液残留量低于对照组,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拔除胃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断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能有效提高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病人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促进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肠内营养(EN)输注方法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82例肠内营养时间〉3d的危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输注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持续输注方法(不间断)。两组每天肠内营养量均为1 000mL~1 500mL,12h~24h输完,使用加温器保持营养液温度37℃~41℃,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肠内营养的各种并发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胃肠道症状、食物反流、胃管堵塞、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代谢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肠内营养持续输注方法可以降低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肠内营养(EN)输注方法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82例肠内营养时间>3d的危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输注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持续输注方法(不间断)。两组每天肠内营养量均为1 000mL~1 500mL,12h~24h输完,使用加温器保持营养液温度37℃~41℃,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肠内营养的各种并发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胃肠道症状、食物反流、胃管堵塞、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代谢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肠内营养持续输注方法可以降低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监护与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合理应用,分析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相关因素及监护方法。方法:对48例外科危重人实施EN,根据病情分单纯消化道手术组(31例)与重症组(17例)。观察2组肠道喂养量。输注速度、EN天数、血清蛋白及肠道耐受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单纯手术组对术后早期EN耐受较好。重症组EN天数、腹泻、腹胀的发生率与高于术组;腹泻发生与ALB水平呈负相关,与APACHE-Ⅱ,输注速度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外科危重病人EN过程监护及正确选择EN途径及输注方式十分重要,消化道大手术后尽早过渡到EN是安全可地的。重症组EN胃肠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多以PN+EN形式实现其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住院老年病人营养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估工具和方法进行综述,了解老年病人住院期间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比较每种评估工具的优缺点,以便采用客观、简单、有效的评估工具对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住院老年病人营养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庆华  刘化侠  周希环  徐殿红 《护理研究》2005,19(13):1143-1146
对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估工具和方法进行综述,了解老年病人住院期间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比较每种评估工具的优缺点,以便采用客观、简单、有效的评估工具对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急诊危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41例危重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治疗前和支持7 d后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转铁蛋白(TRF)水平.结果:PA和RBP水平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7 d后明显升高(P<0.001),而ALB和TRF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危重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能改善机体蛋白质合成和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在行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比较2组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1周和2周后,2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改善和提升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张晓红  李筠 《护理研究》2005,19(26):2353-2355
早期肠内营养能恢复正常的肠道通透性,防止肠源性感染,提高免疫力,避免肠功能衰竭的发生,为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提供了合适的营养途径.就早期肠内营养的途径、实施时间、营养液种类、剂量及护理做一综述.同时提出了目前开展早期肠内营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监护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 (EN)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合理应用 ,分析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相关因素及监护方法。方法 对 48例外科危重病人实施EN ,根据病情分单纯消化道手术组 (31例 )与重症组 (17例 )。观察 2组肠道喂养量、输注速度、EN天数、血清蛋白及肠道耐受情况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单纯手术组对术后早期EN耐受较好。重症组EN天数、腹泻、腹胀的发生率高于手术组 ;腹泻发生与ALB水平呈负相关 ,与APACHE -Ⅱ、输注速度呈正相关。结论 加强外科危重病人EN过程监护及正确选择EN途径及输注方式十分重要 ,消化道大手术后尽早过渡到EN是安全可行的。重症组EN胃肠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多以PN +EN形式实现其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胃肠内营养更有效的鼻饲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1月我院60例危重症病人采取两种不同的鼻饲方法,观察比较其胃肠内营养并发症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肠内营养是危重病病人重要支持治疗手段。与肠外相比,肠内营养能减少肠道菌群易位,降低感染率,保护胃肠道黏膜的结构和功能[1]、改善预后、减少感染、缩短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时间和住院时间[2]。但在危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连接、非计划性拔管、皮肤烫伤、误吸、堵  相似文献   

20.
文章归纳了危重症患儿肠内营养治疗时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危重症患儿需早期开展肠内营养,减少肠内营养治疗的中断,并对肠内营养实施的途径及输注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