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高值血压干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将收缩压12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定义为高血压前期。根据我国国情,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此范围血压定义为正常高值,与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     
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18.6kpa),舒张压≤90mmHg(12kpa),收缩压≥160mmHg(21.3kpa)和(或)舒张压≥95mmHg(12.6kpa),称为高血压。当血压值在上述二者之间,称为临界高血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警惕正常高值血压心血管病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将正常高值血压定义为120-139/80-89mmHg,其范围与美国JNC-7所定义的“高血压前期”相同。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己达18.8%,正常高值血压者约占30%,其中130-139/85-89mmHg高值血压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4.
《中老年保健》2012,(12):4-4
一、高血压的定义与概念 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血压≥140/90mmHg(毫米汞柱),诊断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黄川 《健康人生》2008,(5):35-35
在医学上,理想的血压为120/80mmHg,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期,  相似文献   

6.
白银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41-1642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0年1月~7月诊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5%,6个月后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为(138±10)mmHg、(92±6)mmHg,与社区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不同血压水平与其他代谢综合征指标的相关性,为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北峰、清源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剔除关键变量缺失及异常值46名,最终实际纳入3598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收缩压<120 mmHg(1 mmHg=0.133 kPa)和舒张压<80 mmHg]、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12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和高血压组[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其中高血压组又分4个亚组:1级高血压组[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2级高血压组[收缩压160~179 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 mmHg]、3级高血压组[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比较不同水平血压组的一般资料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脂肪肝等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50.64%(1822/3598),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1.40%(770/3598),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较高。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各组BMI、腰围、腰高比、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水平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不同血压水平分组的上述代谢指标两两比较分析,正常高值血压组高于正常血压组,各级(1、2、3级)高血压组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与各级(1、2、3级)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年龄、BMI与血压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22,21.92,P<0.01)。结论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且不同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存在密切联系,需早期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个旧地区儿童血压正常值范围,为儿童保健、儿科临床防治儿童高血压提供诊断依据.[方法]以幼儿园3~7岁健康儿童为观察对象,按规范方法进行血压测量,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测量数据符合正态性分布,以x±2s的方法确定儿童血压95%正常值范围.[结果]该地区3~5岁儿童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95%上限值分别为109 mmHg和78mmHg;6~7岁儿童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95%上限值分别为116mmHg和81mmHg.[结论]个旧地区3~7岁儿童血压正常值范围比标准略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秋冬季节晨起血压变化的特点,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在2012年秋、冬季对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街道所管辖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4例,非高血压人群116例连续测量5 d晨起坐位肱动脉血压,分析血压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和差异。 结果 高血压患者冬季晨起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秋季[分别为(137.2±8.5)mmHg vs.(132.3±8.7)mmHg、(83.5±6.3)mmHg vs.(79.7±5.9)mmHg,均P=0.0001)],非高血压患者仅舒张压冬季显著高于秋季[(77.8±4.3)mmHg vs.(76.7±5.3)mmHg, P=0.0031)];校正了年龄、BMI、体力活动、吸烟史、糖尿病史和高血脂史等数据的协方差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增高的幅度[3.7(-9.4,28.4)mmHg]显著大于非高血压人群[1.0(-13.6,16.2)mmHg](P<0.001),收缩压增高的幅度[4.0(-16.4,26.8)]与非高血压人群[3.0(-11.2,21.2)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 结论 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较秋季升高,舒张压增高幅度明显大于非高血压人群。应在冬季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减小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短时间内血压变化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1 179例门诊测量血压的中老年人,采用调查形式在5 min内测量血压3次,作有关分析。[结果]中年组BP 80~200/54~110 mmHg,平均142.6/81.5 mmHg;老年组BP 88~230/50~120 mmHg,平均145.1/76.4 mmHg;第3次比第1次所测血压,SBP下降人数占65.0%,升高占22.8%,总的变化率为87.8%,DBP下降占51.7%,升高占16.8%,总的变化率为68.5%,SBP、DBP波动值最高为40 mmHg,5 min内SBP及DBP变化以下降为主;中老年组SBP及老年组DBP平均压差均大于5 mmHg。中年、老年平均压差及SBP升高下降及DBP下降变化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1及以下,P﹥0.05);DBP升高变化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P﹤0.05)。SBP变化压差﹥5 mmHg占70.2%,DBP变化压差﹥5 mmHg占41.1%。压差﹥5 mmHg的人群,SBP、DBP升降率在中年、老年组及高血压与非高血压各组相比,经t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要关注SBP、DBP压差升高﹥5 mmHg的人群。中老年人短时间内自身调节血压的功能存在着一定变化空间,这变化空间在给予药物康复时是应考虑的因素。短时内多次测量血压,拉近医患距离,减轻就医者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1.
刘卫华  孙义兰  梁凌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573-4574
[目的]了解桂林市15~18岁中学生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的关系. [方法]对桂林市某学校15~18岁共880名中学生进行血压、身高、腰围测量. [结果]血压≥140/90mmHg的17例,患病率为1.93%.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9.44%、25.92%,与体重正常者(患病率为0.36%)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腰围大于80 cm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与小于80 cm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 [结论]桂林市区在校15~18岁中学生可能存在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腰围越大高血压患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邱娟  程友琴 《医疗装备》1997,10(2):15-16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动脉血压的形成是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的基础上,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血压等于心输出量与外围阻力的乘积(P=Co·R)。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kPa)为单位,其换算为1mmHg=0.133kPa。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多国联合调查,成人高血压患病率8~18%。我国1979~1980年在全国范围做高血压抽样普查,其结果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8%,临界高血压患病率3.3%。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监测血压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血压监测有直接和间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6年上海市部分律师人群血压状况及分布特点。[方法]以2006年上海市参加体检律师668人(其中544名男性)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检测血三酰甘油(TG)及血糖(GLU).按年龄≤34岁、35~45岁、46~59岁及≥60岁分组,分别观察各年龄组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21.7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3.16%,女性患病率为16.67%。三酰甘油、血糖等生化指标各年龄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但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在46—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为(122.87±20.11)mmHg/(82.96±12.81)mmHg和(131.33±17.66)mmHg/(85.78±8.91)mmHg,与35~45和≤34岁年龄组人群相比[分别为(115.13±16.73)mmHg/(76.52±11.24)mmHg和(112.09±10.29)mmHg/(75.30±6.9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体质指数(BMI)为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律师人群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在中老年律师,中老年律师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控制体重增长,加强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14.
林湘艳 《东方药膳》2009,(11):17-18
高血压是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和种族之间均有差别,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人体的血压分收缩压(即民间讲的上压)和舒张压(下压),医学上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  相似文献   

15.
《社区卫生保健》2011,(5):314-314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表现为昼高夜低型。夜间血压多维持在较低水平,从清晨觉醒前后开始,血压水平迅速上升。据观察,在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清晨6:00~10:00时收缩压平均升高14mmHg,有些甚至可上升至80mmHg,国内外把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作血压晨峰.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加拿大发表了高血压新指南,它首次以高血压预防为重点,提出了血压正常高值(指130~139/85~89mm Hg)的重要性。"在随访的4年中,若不予生活方式的改进,近50%以上的正常高值血压者发生高血压"。它的降血压建议为: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中青年教职工血压及高血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校中青年教职工血压及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普查四川大学东区30~45岁教职工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结果(1)男、女血压平均值分别为119.60±11.01/79.49±8.91mmHg,116.41±11.10/76.90±7.63mmHg,两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血压为正常高限者占9.33%,高血压总患病率6.18%,其中Ⅰ级高血压占81.36%,Ⅱ级高血压占16.95%,Ⅲ级高血压占1.69%.(3)高血压患病率与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为能从青年时期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对Ⅰ级高血压病人应采取恰当的二级预防,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血压为正常高限的人群,应尽早开展高血压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李虹伟 《药物与人》2001,14(3):41-41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与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一致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在新的高血压中将“期”改为“级”,专家委员会认为“期”有疾病随时间进展的含义,这一点不完全适宜判断高血压程度。而现在仅按血压水平分类,不反映病程,因此应用“级”这一术语更为合理。表1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18岁以上成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均采用这一标准。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对高血压水平进行分级外,还对低于高血压诊断水平的血压水平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们采用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诊断及分级标准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1],高血压定义为连续3次非同日偶测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即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