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3、IL-2和IL-15)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4^+T细胞IL-17产生的诱导作用和调节因素。方法:将正常人PBMC和纯化的CD4^+T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IL-2和IL-15进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7和IFN-1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IL-17和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结果:IL-23可诱导PBMC产生IL-17和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受体B1(IL-12Rβ1)mAb可抑制IL-23诱导的IL-17和IFN-γ产生。IL-2和IL-15均可诱导IL-17和IFN-γ产生,并与IL-23具有共同诱导作用。IL-12可诱导PBMC产生大量的IFN-γ,但不产生IL-17。进一步研究表明,IL-23、IL-2和IL-15可直接诱导纯化的CD4^+T细胞产生IL-17和IFN-γ。结论:IL-23、IL-2和IL-15可直接作用于正常人CD4^+T细胞诱导其产生IL-17和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可抑制IL-23诱导的IL-17和IFN-γ产生。为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3(IL-23)是否能够诱导正常人T细胞IFN-γ的产生,作用的靶细胞亚群和调节因素。方法 正常人PBMC在抗CD3(anti-CD3)单克隆抗体或anti-CD3和抗CD28(anti-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的条件下与IL-23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IL-23诱导PBMC IFN-γ表达的T细胞亚群。结果 在未经任何刺激的情况下,PBMC产生很低或不产生IFN-γ。IL-23呈剂量依赖方式促进由anti-CD3活化的PBMC IFN-γ产生。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L-23诱导记忆CD4^+和CD8^+T细胞表达IFN-γ,对活化的CD4^+T细胞作用较为明显。Th2细胞因子(IL-4、IL-10)和抗IL-12受体β1 mAb(IL-12Rβ1)抑制IL-23诱导T细胞IFN-γ产生。结论 IL-23促进活化的记忆CD4^+和CD8^+T细胞IFN-γ的产生。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 mAb抑制由IL-23诱导IFN-γ产生,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和抗体对IL-23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抑制由IL-23诱导PBMC IFN-γ的产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3(IL-23)诱导正常人PBMC IFN-γ的产生,细胞亚群和调节因素。方法:正常人PBMC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L-23诱导PBMC IFN-γ表达的细胞亚群。结果:IL-23呈剂量依赖性诱导PBMC IFN-γ产生,并可与IL-2协同诱导IFN-γ的产生。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L-23诱导高表达CD56^*NK细胞产生IFN-γ,对CD4^*和CD8^*T细胞无明显作用。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受体β1 mAb(IL-12Rβ1)抑制IL-23诱导IFN-γ产生。结论:IL-23可直接作用于CD3^*CD56^*NK细胞,诱导产生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 mAb抑制IL-23诱导IFN-γ产生,提示可以用于由IL-23引起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初始CD4+T和记忆性Th1细胞在淋巴器官的分布和IFN-γ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观察抗原特异性初始CD4^ T细胞和效应性,记忆性。Th1细胞在体内外IFN-γ的产生和在淋巴组织的分布。方法将标记相同数量的OVA-抗原受体转基因小鼠(OVA-TCR-Tg)的初始CD4^ T细胞和Th1细胞被动输给正常小鼠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观察初始CD4^ T细胞和Th1细胞在体内淋巴组织器官的分布和IFN-γ的产生。结果体外经抗原刺激后,大于98%的Th1细胞和4.1%的初始CD4^ T细胞表达IFN-γ。当被动输入机体后,初始CD4^ T细胞主要分布于淋巴结,而Th1细胞主要分布于脾脏。当再次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记忆性Th1细胞能迅速产生IFN-γ。初始CD4^ T细胞与效应,记忆Th1细胞在淋巴结和脾脏不同的分布,可能与CD62L的表达有关。结论本研究在我们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CD4^ T细胞和记忆性Th1细胞的差异。此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初始CD4^ T细胞与Th1细胞的差异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哮喘涉及的免疫机制复杂,主要表现为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即Th1细胞功能下降和Th2细胞功能亢进。儿童结核菌素反应阳性提示哮喘和变应性发生率降低;随后的研究认为卡介苗及其产物有Th1类免疫调节作用。本文通过观察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Th1类细胞因子IL-12和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的影响,并与植物血凝素(PHA-m)刺激的结果比较,探讨PPD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 2型登革病毒NGC株感染BALB C小鼠后其IL 4、IFN γ产生动态 ,研究登革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 :用不同含量的DV2NGC株经皮下多点注射 ,间接ELISA法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各组小鼠血浆IL 4、IFN γ含量。结果 :DV2NGC株感染小鼠产生IL 4和IFN γ动态不同。初次感染早期 ,IL 4水平明显升高 ,而IFN γ处于较低水平 ;再次感染后第 1天 ,IL 4水平达最高峰 ( 4 2 94 6 6 8± 349 0 38pg ml) ,IFN γ则于第 4天和第 11天达较高水平 ,两者的产生彼消此长 ,且产生动态与感染病毒量有关。结论 :DV2NGC株感染早期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互影响 ,体液免疫占主导作用 ,为Th2应答优势。但在登革热感染后期 ,细胞免疫一定程度抑制Th2应答 ,使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与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为8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对照组为20例正常孕妇。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检测孕妇外周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清中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及细胞因子IFN-γ、IL-4、IL-6水平。结果研究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80例有11例宫内感染,宫内感染率为13.75%。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组孕妇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HBV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孕妇(P<0.01),IL-4、IL-6水平则显著高于HBV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孕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宫内未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组孕妇血清中IL-4与IL-6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1,P<0.01);IFN-γ与IL-4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1,P<0.01);IFN-γ与IL-6亦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1,P<0.01)。各组新生儿脐血清中IFN-γ、IL-4、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导致IFN-γ抗病毒作用减弱,IL-4、IL-6水平升高,不利于孕妇体内HBV清除,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林绮文  吴长有 《免疫学杂志》2011,(9):752-755,759
目的研究IFN-α对CD56+NK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杀伤功能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PBMC分别与培养液、IFN-α和IL-12培养,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IFN-α诱导IFN-γ产生的细胞亚群以及该细胞亚群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信号传导机制。结果经IFN-α刺激后,PBMC能产生低剂量的IFN-γ。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FN-α诱导CD56+NK细胞产生IFN-γ,但对CD4+T和CD8+T细胞无明显作用。IFN-α促进NK细胞的杀伤功能。促进STAT1和STAT4磷酸化。结论 IFN-α通过磷酸化STAT1和STAT4,增加NK细胞IFN-γ分泌和增强杀伤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IL-4、IFN-γ、TGF-β和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状态并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42例为研究对象,并以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集其血清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IFN-γ、IL-4、IL-17和TGF-β的水平,计算IL-4/IFN-γ、TGF-β/IL-17的比值。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FN-γ、IL-17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IL-4和TGF-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4/IFN-γ和TGF-β/IL-17的比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M组Ⅲ~Ⅳ期患者的IL-4/IFN-γ和TGF-β/IL-17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的患者。结论 EM组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和TH17细胞相关的IL-17水平均下降,而Th2和Treg细胞因子水平上升,且IL-4/IFN-γ和TGF-β/IL-17随病程的进展而显著升高,提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存在着Th1/Th2和TH17/Treg细胞的平衡失衡,且与病程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菌鞭毛蛋白(flagellin)与IL-12协同诱导人NK细胞产生IFN-γ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自正常人静脉血中分离PBMCs,分别与培养液(medium)、flagellin、IL-12或flagellin+IL-12共同培养。三天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收集初次培养组细胞,洗去刺激后进行二次培养,检测IFN-γ的产生。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上IL-12Rβ1和TLR5的表达情况。结果:一次培养的结果表明,flagellin或IL-12单独刺激PBMCs可诱导较低水平IFN-γ的产生。共同刺激下,可协同诱导高水平IFN-γ产生。二次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剂量IL-12的刺激flagellin初次培养组细胞,IFN-γ的产生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IL-12初次刺激组细胞在flagellin的二次刺激下,IFN-γ的产生亦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流式结果表明,flagellin可上调NK细胞IL-12Rβ1的表达。IL-12可上调NK细胞TLR5的表达。结论:flagellin通过上调NK细胞IL-12Rβ1的表达,IL-12通过促进NK细胞TLR5的表达,从而协同诱导IFN-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IL-2对小鼠脾脏CD4+CD62L+T细胞在体外向Th17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C57BL/6小鼠脾脏CD4+CD62L+T细胞,于抗体包被的培养板中培养3 d,实验分为对照组和IL-2处理组。对照组为经典Th17诱导分化培养基,IL-2处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培养体系中添加IL-2。CFSE染色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7A的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Rorγt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17~+Th17的生成比例以及Rorγt的表达。结果磁珠分选的小鼠脾脏CD4+CD62L+nave T细胞纯度高于95%。与对照组相比,IL-2处理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细胞凋亡比例降低(P0.05);IL-2处理组培养上清中IL-17A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且CD4+IL-17+细胞比例下降,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IL-2在CD4+CD62L+T细胞分化为Th17的过程中,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并且抑制Th17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绿脓杆菌制剂与IL-12在诱导人NK细胞IFN-γ产生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绿脓杆菌制剂(piliated Pseudomonas Aeruginosa,PPA)与IL-12协同诱导人PBMC和NK细胞IFN-γ的产生。分离健康人PBMC和纯化NK细胞分别与培养液、PPA、IL-12或PPA+IL-12共同培养,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无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PPA和IL-12诱导IFN-γ产生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单独应用亚适剂量的IL-12或PPA刺激人PBMC或纯化NK细胞,不能诱导或只能诱导低水平IFN-γ的产生。当PPA和IL-12共同与人PBMC或纯化NK细胞孵育后,PPA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IL-12协同诱导PBMC和纯化NK细胞产生大量IFN-γ。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PPA和IL-12协同诱导CD56+NK细胞产生IFN-γ,但对CD4+T和CD8+T细胞无明显作用。PPA与IL-12协同促进NK细胞IFN-γ的产生,提示PPA和IL-12能直接刺激NK细胞发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分离的γδ1 T细胞诱导免疫衰老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及其逆转的机制.方法 乳腺癌组织分离出的γδ1 T细胞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的初始CD4+T细胞共培养后,采用CCK-8法检测初始CD4+T细胞的增殖能力,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初始CD4+T细胞的衰老;诱导获得的衰老CD4+T细...  相似文献   

14.
心肌纤维化是指心肌细胞外基质进行性累积,导致心室僵硬和舒张充盈受损,是心衰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指标.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纤维化均经历过炎症过程,炎症与心肌纤维化常并存于病变心肌.T淋巴细胞通过与心肌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而影响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参与炎症性心肌纤维化的调控.对于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如Th1、Th2、Th1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弹性蛋白肽暴露下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小鼠脾脏经免疫磁珠分选出CD4+T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弹性蛋白肽组和弹性蛋白肽加红霉素干预组。弹性蛋白肽组和弹性蛋白肽联合红霉素处理组加入终浓度30μg/mL的弹性蛋白肽,弹性蛋白肽联合红霉素处理组在弹性蛋白肽处理的基础上,另外加入100μg/mL的红霉素。3组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24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的百分比,荧光定量PCR检测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相对含量。结果弹性蛋白肽组CD4+IL-17+细胞的百分比为(11.32±2.34)%、对照组为(5.21±1.36)%;qRT-PCR发现RORγt mRNA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加,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NF-κB(p65)和STAT3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增强。与弹性蛋白肽组比较,弹性蛋白肽联合红霉素处理组的CD4+IL-17+细胞的百分比、RORγt mRNA表达、NF-κB(p65)和STAT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红霉素可抑制弹性蛋白肽诱导CD4+T细胞向Th17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FN-γ、IL-4水平,来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疾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正常孕妇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血清中IFN-γ、IL-4水平及计算IFN-γ/IL-4的比值。结果①血清中IFN-γ: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中IL-4: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中IFN-γ/IL-4: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γ和IL-4的表达失衡和紊乱可能是子痫前期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Th1/Th2的失衡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CD4+效应T细胞的新成员——Th17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原的刺激下,初始CD4^+T细胞被诱导分化为效应或调节T细胞,传统上CD4^+效应T细胞因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不同被分为两个亚群:Th1细胞——主要促进细胞内感染的病原体的清除,由IL-12诱导分化,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IFN-γ;和Th2细胞——主要促进寄生虫感染的清除(如蠕虫),由IL-4诱导分化,主要产生IL-4、IL-5、IL-13。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葡聚糖颗粒(whole glucan particle,WGP)对DC诱导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重组小鼠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法诱导C57BL/6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用MACS磁珠分选法对OT-Ⅱ小鼠的脾脏和淋巴结中CD4~+T细胞进行纯化,加入特异性抗原卵清蛋白(OVA),与DC共培养。实验分组为:CON组、WGP组、TGP-β组、WGP+TGF-β组,培养5 d后,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中CD4~+T细胞增殖和Th17细胞变化情况,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17A的含量,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Th17细胞核转录因子维甲酸孤儿受体-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mRNA表达水平。结果 TGF-β可以促进DC诱导CD4~+T细胞向Th17分化,而经WGP激发后,T细胞显著下调ROR-γt的转录水平,并减少对IL-17A的分泌。结论 WGP显著抑制TGF-β诱导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运送CD8+T细胞表位的细胞免疫应答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探索减毒沙门氏菌运送CD8+ T 细胞表位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规律性.方法: 通过构建融合表达OVA 257~264aa和LCMV NP 118~132aa CD8+ T 细胞表位的原核表达质粒ptG2F, 以电穿孔法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 筛选重组菌SL7207(ptG2F).采用静脉注射免疫C57BL/6和BALB/c小鼠, 间隔2 wk, 分别于第2次和第3次免疫后, 取免疫小鼠脾细胞, 用ELISPOT法检测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和IL- 4分泌细胞.结果: 携带CD8+ T细胞表位的重组菌SL7207(ptG2F)能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在提呈OVA CD8+ T细胞表位时, 2次免疫后, 诱导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趋向于Th1; 而在3次免疫后, 呈现Th1/Th2的平衡转换.在提呈LCMV NP CD8+ T细胞表位过程中, Th2免疫应答水平高于Th1, 且有增强趋势.结论: 减毒沙门氏菌可以有效运送CD8+ T细胞表位并诱导产生特异细胞免疫应答, 这为减毒细菌作为运送载体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中效应T细胞亚群Th1和Th17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AIH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AIHA患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和Th17细胞频率,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7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IHA患者PBMC中IFN-γ+Th1和IL-17+Th17细胞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且,AIHA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IFN-γ水平在患者和正常人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Th17与Th1细胞亚群可能参与AIHA患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