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常见原因,确保安全合理地应用中药注射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1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所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及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60岁的患者人群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占28.00%。结论: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药品因素、患者因素及临床应用因素有关,因此,药品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管理中药注射剂的药品质量,临床应用时也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遵守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规定,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以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结合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回顾性分析部分文献报道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院临床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于部分不良反应的报告病例中。结论: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提高临床医师、护士和药师的专业素质,可减少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112例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等情况。结果: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最高,达18.8%;60岁以上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率最高26.8%,其次为10岁以下的儿童17.0%。结论: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原因与患者、药品与临床应用有关,必须严格把控中药注射剂药品质量,临床使用时务必谨遵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与发生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魏戌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48-2751
不良反应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的重点,目前文献研究中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尚未明确,发生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合格药品和正常用法用量是不良反应判断的前提条件。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过敏体质或药物过敏史是常见的影响因素,而溶媒种类、药物浓度、药液配制后的存放时间、给药速度、与临床常用药品的配伍禁忌是不良反应主要研究的影响因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需结合临床前研究、临床表现、药物流行病学试验结果来判断。为正确判断与研究不良反应,提出应明确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反应影响因素,完善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推进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  相似文献   

5.
合理性与安全性是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该研究随机抽取某医院2011年1月—12月份出院患者病历240份,通过12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一致性与配伍禁忌评价、药物利用研究(DUR)以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综合评价该医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初步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医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给药剂量、给药浓度、溶媒选择、辨病辨证及四项指标与说明书一致性普遍偏低,其中中药注射剂临床超剂量与超浓度使用情况严重,而给药浓度作为保护因素对于评价和预测中药注射剂ADR/ADE发生具有借鉴意义。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可以综合借鉴药品说明书一致性与配伍禁忌评价、DUR以及ADR/ADE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多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和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方法:对近年来部分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结果: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呈现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种类不确定性,批间差异性等特点,情况较为复杂。结论: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症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机理,提出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临床药师查房中收集的中药注射液的输液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举例说明引起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对如何预防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因素包括药品自身原因、机体差异、医疗技术、说明书不规范等。结论: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改善,确保安全用药,更好发挥传统医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31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所收集的31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的项目是否完整,每一个项目下有无具体内容,内容是否详细等.结果:31份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有15份缺少相互作用这一项,有多份说明书中仅有主要成分、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相互作用项目而无具体内容;说明书中分别只有5份和1份特别提到了妇女和儿童的使用注意事项;对于老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注意事项也极少.结论:中药注射剂的药品说明书项目不够完整,内容不够规范.为提高用药安全性,仍需加强管理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对雅安市共17家医院在2009年1~12月期间收集到的6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典型病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雅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中心2009年1~12月共收到777例各类药品不良反应,中药制剂99例,占比12.7%,中药注射剂63例,占中药制剂的63.6%。结论: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1)
目的探讨不同溶媒对中药注射剂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统计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所用中药注射剂品种,抽取静脉配液中心2017年住院患者所有中药注射剂的医嘱,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的溶媒选择情况,查阅中药注射剂溶媒配伍稳定性的文献,对其参数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调取医嘱32 000份,其中溶媒与说明书不一致的药品有16种,占中药注射剂总数的61. 54%;稀释浓度与说明书不一致的药品有17种,占中药注射剂总数的65. 38%。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说明书项下的溶媒选择和浓度稀释要求使用,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引起重要器官药源性损害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检索1993-2013年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万方数据知识平台有关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个案报道。建立指标体系,对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检索的文献中有34种中药注射剂发生药源性疾病,涉及699例患者,占总不良反应比例53.98%,其中排名前3位的中药注射剂依次是刺五加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和脉络宁注射液。文献中,中药注射剂产生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为溶媒选择不合理,配伍浓度过大,用法用量与说明书不符。结论中药注射剂引起重要器官的药源性损害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使用中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内容操作。  相似文献   

12.
查找相关文献和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常见的不良反应予以归纳,发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属器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自身的因素、药物使用的因素和患者个体因素相关。建议加强药物的质量控制,加强药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毒理研究,优化制剂工艺,临床医生、药师和护士要加强学习和沟通,以更合理使用的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1份中药注射剂使用说明书的调查情况。方法:收集四川省彭州地区2家医院使用的具有国药准字Z的21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药品说明书内容进行有关项目的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1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存在着项目不够完整、内容简单的问题。结论:中药注射剂应该充实完善说明书的内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室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与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有7种,居前3位的分别是热毒宁、痰热清和喜炎平。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因素有医护人员自身因素、患者因素、临床用药不规范以及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欠严谨。结论:应用中药注射剂需要辩证施治,科学、规范、个体化用药,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剂说明书,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施惠埙 《河南中医》2015,35(2):422-42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相关资料,分析患者用药情况、过敏史、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者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的结果等。结果:44例患者中,有药物过敏史者20例,首次用药发生者35例,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30 min以内者39例;药物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品种共应用5类15种,主要是活血化瘀类及清热解毒类注射剂;临床表现主要发生在皮肤及其附件26例;通过停药、对症治疗,均好转恢复,原疾病病程延长6例,无后遗症及死亡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不良反应,除科学组方、改进工艺、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外,应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按照药品说明书应用,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5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丹红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26.7%)。以皮肤及附件反应最多(37.8%),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瘙痒。无严重致死致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人为因素而致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的加强,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数量急剧增多。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为品种的广泛性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其中以变态反应最为多见。产生的原因有:中药种类繁多,处方成分复杂;药品本身及制备工艺方面的缺陷;药品使用不当及个体差异等。要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重视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监测与防治,完善安全性评价等。  相似文献   

18.
对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注射剂是近30年来发展最快的中药新剂型之一,与传统中药的口服、外用剂型相比,其化学成分和现代药理作用比较明确,起效迅速,适用于对危急重症的抢救和治疗.随着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增多和使用的日益广泛,由此类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明显增多.如何最大限度地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对本院近3年来使用的30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引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生产企业及临床医药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加.笔者对本院2010~2012年度收集上报的中成药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其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2年中收集到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103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药品名称、临床表现、国内文献以及说明书记载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燕 《光明中医》2011,26(8):1720-1721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应该积极寻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对策,促进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应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一般包括三方面:药物因素、医源因素、患者因素[1]。临床药师可以在这三方面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发挥积极作用。1药物因素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