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素、低分子肝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凝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临床用途,包括抗血管生成及抗肿瘤作用等.肝素、低分子肝素可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细胞和分子学环境而干预肿瘤的发展,例如,肝素、低分子肝素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抑制血管形成,通过抑制乙酰肝素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酶的活性及作...  相似文献   

2.
肝素、低分子肝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凝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临床用途,包括抗血管生成及抗肿瘤作用等.肝素、低分子肝素可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细胞和分子学环境而干预肿瘤的发展,例如,肝素、低分子肝素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抑制血管形成,通过抑制乙酰肝素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酶的活性及作用阻止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降解,抑制肿瘤细胞黏附及其随后向组织的侵袭、迁移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观察35例急性脑梗死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与35例常规治疗神经功能变化比较。结果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减轻急性脑梗死进展程度,有利于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分析已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按术前2周内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24h)分为低分子肝素组、普通肝素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术中初次给肝素后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变化。发现对照组的肝素敏感性指标明湿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及普通肝素组。多变量分析示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是影响肝素反应性的因子。提示术前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降低了肝素的敏感性,容易引起肝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疗效。方法:6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例,一组给予低分子肝素40mg,皮下注射,1次/12h,7天,另一组给予普通肝素7 500 U皮下放射,1次/12h,7天,观察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心肌梗死或死亡、出血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心绞痛、心肌缺血改善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P均<0.01),心肌梗死率、出血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P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具有使用方便,抗凝效果肯定,作用时间长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低分子肝素已用于外科术后和内科系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未降解肝素,本文就近年来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前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具溶栓适应证患者75例,随机分为2组普通肝素组(36例,普通肝素加rt-PA)和低分子肝素组(39例,低分子肝素加rt-PA)。结果低分子肝素组血管开通率与普通肝素组血管开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rt-PA溶栓前应用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具有同样的疗效,而其不良反应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急性心肌梗死被分成低分子肝素组(86例)和未应用低分子肝素的对照组(70例),比较其疗效。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左室内血栓形成、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副作用非常少见。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7例符合UA诊断标准、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1)低分子肝素组(26例):予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2)普通肝素组(21例):先予肝素5000U静脉推注,然后以1000U/h静脉滴注,调整剂量使APTT维持正常对照的1.5~2倍,持续48小时后改为5000U静脉滴注,每天2次,两药均连用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最长持续时间;(2)硝酸甘油消耗量;(3)心电图改善程度;(4)不良反应等。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均较治疗前缓解,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8.5%:81.0%,P>0.05),低分子肝素组的出血并发症少于普通肝素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均有效,但低分子肝素出血并发症少,无需监测,使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S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10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B组(35例)及C组(33例)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基础上分别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及普通肝素钠。比较3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且出血并发症少。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是治疗UAP安全、有效的方法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皮下注射后药代动力学变化及临床的关系。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9例,其中14例患者接受肝素钠6250U,15例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4100U(速避凝0.4ml)腹部皮下注射,注射前及注射后30min,1、2、4、8、12h测血浆肝素浓度(Hep),Xa因子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肝素皮下注射后30min即可见到血浆中肝素浓度上升,作用高峰时间为4h,8h时基本恢复正常(P<0.01),血浆肝素浓度从小于0.01U/ml上升至4h的0.11U/ml(平均)。同时PT、TT、APTT也同步上长升。肝素与PT、TT、APTT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723、0.708(P<0.01),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血浆Xa因子浓度上升较为平稳,1h与8h时的Xa因子浓度无明显差异,12h时血浆中仍有一定浓度的Xa因子,于用药前相比P<0.05)。但PT、TT、APTT基本不变,与血浆Xa因子无明显关系,结论:肝素皮下注射后,其药代动力学变化比较快,对凝血因子影响因素,但不稳定,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血浆中Xa因子的变化较为稳定,对凝血因子无明显影响。在皮下注射时应首选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并与对照组比较,低分子肝素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是治疗TIA的一种有效、安全药物。  相似文献   

13.
范晓英 《山东医药》2009,49(17):69-70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与普通肝素治疗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尿激酶及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普通肝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UA患者72例,随机分为:A组低剂量尿激酶1.4万IU/kg,总剂量不超过100万IU。B组普通肝素,先是静推5000IU,以后800IU-1000IU/h维持。C组小剂量尿激酶,尿激酶0.5万IU/kg,60分钟内滴完,连续3天。D组低分子肝素,静脉推注低分子肝素30mg然后按60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共6天。A、C两组均合用低分子肝素。结果C组与A、B组比较,D组与B比较,ST恢复情况好,心脏事件、硝酸盐类用量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D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在UA患者尤其是自发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可充分达到抑制血小板和抗凝的效果,从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并与低分子肝素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28例疗效。方法将56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除常规口服华法林治疗外,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2.9%和78.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ST段下移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无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在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伴有中、高危出血倾向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4例,随机分为A组12例(无肝素透析),B组12例(低分子肝素透析),观察临床出血情况,透析前后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管道及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透析后两组无一例出血加重,A组7例发生凝血,B组无体外凝血发生。结论无肝素与低分子两种透析抗凝方法,低分子肝素透析明显优于无肝素。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以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 32例 ,观察其有效性 ,并与常用脑血管病治疗剂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总有效率达 87.5 % ,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 6 6 .7% )高。结论 :与常用脑血管病治疗剂相比 ,低分子肝素具有作用快、使用方便、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江顺建  覃从军  俸明芳 《内科》2008,3(2):192-193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4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发病后6—72h内给药,评价巴曲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结果巴曲酶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75.00%,P〈0.01),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也显著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1)。结论巴曲酶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20.
抗凝制剂——低分子肝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素问世已近八十年了,而其临床应用价值并没有降低。这可能是任何一种药物无法相比的。然而,由于肝素的药理学特性限制了它的应用,且其生物利用度可因血浆蛋白结合力不同而改变。这些原因促使药学家们开发出新的凝血酶抑制剂,如低分子肝素、低分子类肝素及凝血酶Ⅲ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