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索切除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采用RIA法测定大鼠血浆E2水平,手术组E2水平为56±8pg/ml,对照组E2水平为119±37pg/ml,两者有明显差异。同时采用GZY-B型骨皮质指数自动测量仪检测两组右侧股骨中点骨皮质指数,发现两组之间骨皮质指数差异明显,初步证实骨质疏松模型已经建立。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骨代谢有关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测定了12只7月龄新西兰兔双侧卵巢摘除前与摘除后8个月的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术前这3种酶的活性分别为20.06±8.20、19.06±5.46和14.04±1.67U/L;术后8个月,分别为14.60±4.64、11.04±4.10和4.44±2.10U/L,均非常显著地低于术前(P<0.001)。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下降幅度比碱性磷酸酶大,说明以它作为骨代谢指标比碱性磷酸酶更灵敏。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术后下降幅度也大于酸性磷酸酶。提示:这些酶的活性变化可能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部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28例甲状腺手术的术中显露、定位及保护情况。结果术中5例未找到明确的甲状旁腺;见上甲状旁腺共289枚,其中268枚(92.73%)位置恒定于甲状腺背面甲状软骨下缘水平;下甲状旁腺共359枚,位置变异较大,167枚(46.51%)位于甲状腺背面下1/3部分,108枚(30.08%)位于甲状腺侧叶最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入腺体处。术后发生低钙血症23例,其中一侧叶全切除1例(为二次手术),一侧叶全切加对侧叶次全切除2例,甲状腺全切除5例,甲状腺全切加中央组颈淋巴结清扫4例,甲状腺全切加一侧颈淋巴结清扫5例,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淋巴结清扫6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4例。结论甲状腺全切或甲状腺手术联合颈淋巴结清扫易损伤甲状旁腺,引起低钙血症。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是术中精细解剖,尽量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必要时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北省荆州市健康妇女骨矿含量.方法:对本市区20~93岁,208例社区妇女(已绝经妇女122人),用SD—200型骨矿测量仪(单光子吸收测量,光源为镅),测定非优势手中下1/3处线骨矿含量(BMC)、面骨矿含量(BMD),骨皮质指数(骨皮质厚/骨宽度).结果:骨峰值在30-39岁组、40~49岁组的骨矿含量下降,50~59岁骨矿含量为峰值期的3/4,80岁以后骨矿含量下降51.93%,骨皮质指数亦随年龄下降,60岁以后尤为明显.结论:40岁以后女性特别是老年妇女,防治骨质疏松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痛甚至骨折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1 骨质疏松症临床常见症状 腰酸背痛,全身骨骼酸痛,牙齿松动,身高变矮、驼背,无任何原因的骨折或轻微外伤就引起的骨折,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性功能低下.ECT检查骨密度降低,骨质减少。 2 防止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防止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为骨吸收抑制剂,如钙制剂和钙调节剂;另一类为骨形成促进剂,如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等。另外还具有上述双重作用的药物.如黄酮类化合物、锶盐。 2.1 …  相似文献   

6.
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肾脏Aquaporin 2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Aquaporin2水通道蛋白(AQP2)基因与心力衰竭时水潴留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200~250g)分别行左冠状动脉结扎术。5周后分别进行颈动静脉插管,测量平均动脉压和心排血量。根据左心室心肌梗塞面积(LVMI)的不同,将冠状动脉结扎大鼠分为两组。应用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测定肾脏AQP2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LVMI<20%组、LV-MI≥20%组,AQP2/GAPDHmRNA吸光度比分别为1.385±0.023,1.523±0.036,1.779±0.072(P<0.01);AQP2蛋白表达量吸光度分别为100%±10%,157%±13%,202%±25%(P<0.01)。结论提示AQP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是明显增加的。AQP2基因表达的增加可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水潴留的发生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钳式超声刀辅助下与传统方式即电刀下的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病例,根据其手术辅助方式分为钳式超声刀组633例及电刀组587例,比较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再次手术止血率,术后暂时性、迟发性及永久性声音嘶哑,术后暂时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电刀组与钳式超声刀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再次手术止血率、术后暂时性、迟发性声音嘶哑、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显著降低,数据依次为:(21.0±0.7)mlVS(10.0±0.30)ml,(31.0±1.1)mlVS(12.0±1.4)ml,1.53%VS0.47%,2.39%VS0.95%,1.87%VS0.63%,3.58%VS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性声音嘶哑、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数据依次为:0%VSO%,0%VS0%,0.68%VS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电刀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相比较,钳式超声刀辅助下的甲状腺切除术并发症显著降低,是一种更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大鼠灌胃果胶铋能抑制利血平淡疡的形成,缩小醋酸溃疡面积,其抑制率分别力42%和79%,与各对照组比差异显著;与得乐比较,效果优于得乐。果胶铋对半胱胺诱发大鼠十二指肠溃疡有保护作用,损伤记分均值为2.20±1.30,与对照组(5.33±1.87)比有显著差异,其效果优于得乐(3.00±1.00)。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大鼠股骨颈组织形态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SD大鼠正常组、糖尿病组、骨质疏松组及相应治疗后股骨颈处骨组织形态,测量骨皮质、骨外膜、骨内膜厚度、骨母细胞及破骨细胞数目。用大鼠右侧股骨进行脱钙处理,光镜观察,测微器测量。结果:正常SD大鼠股骨颈处骨皮质厚度(277±57.94)μm,骨外膜厚度(49±5.68)μm,而病鼠骨皮质变薄,骨外膜增厚。病鼠较正常鼠成骨细胞活性下降,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于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 通过对45家医院的调查问卷,从1998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在这些医院中总共有5846名患者因良性或恶性甲状腺疾病接受了双侧甲状腺切除术。根据这些资料,研究人员采用对数回归模型,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率为7.3%,持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率为1.5%。通过对数回归分析,前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甲状腺全切术(比值比[OR],4.7)、患者为女性(OR,1.9)、(Graves病(OR,1.9)、复发性甲状腺肿(OR,1.7)和双侧甲状腺下动脉中央结扎(OR,1.7):通过多因素分析,后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甲状腺全切术(OR,11.4%),双侧甲状腺下动脉中央结扎(OR,5.0)、双侧甲状腺下动脉外周结扎(OR,2.0)、甲状旁腺全部切除或者仅保留一个(OR,4.1)和Graves病(OR,2.4)。结论 与甲状腺病理情况相比,手术切除范围和手术方法对术后持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率有更大的影响:术中采用甲状腺下动脉周围结扎方式要好于中央结扎方式,此外至少应保留两个甲状旁腺。对含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例如必须行甲状腺全切术的患者或Graves病患者等,手术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1.
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的甲状腺与甲状旁腺进行了形态学与细胞化学观察。形态学显示:脾虚证大鼠甲状腺滤泡变得不规则,滤泡上皮呈低立方状,滤泡间隙变宽;甲状旁腺变化不明显。细胞化学显示甲状腺滤泡细胞酸性磷酸酶(ACP)和滤泡液的PAS反应明显减弱(P<0.01,P<0.05)。甲状旁腺碱性磷酸酶(ALP)增强(P<0.05),而ACP减弱(P<0.01)。结果提示:脾虚证大鼠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有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术中输注美蓝辨认甲状旁腺刘治滨,陈桂滋中日友好医院(100029)术中甲状旁腺的定位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也常常是一种挑战。因为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后方,体积小,数目有3%的变异,正常数目为4个,少者仅2个,多者可达8个,约有10%异位,局部解剖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染色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收治的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行双侧甲状腺手术中使用亚甲蓝注射液,由甲状腺下动脉注入而使甲状旁腺染色而定位。结果36例中除4例因操作等原因注射失败外,其余32例注射成功,染色满意者为29例,染色成功率为80.56%(29/36)。结论甲状旁腺染色定位在甲状腺手术中,尤其双侧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与识别有重要价值,从而避免手术误切或损伤甲状旁腺造成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临床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残余甲状腺肿的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残余甲状腺肿患者2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3例为对照组,行血钙与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检测.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7.15±35.8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2.63±41.52)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36±1.92)天,总有效率为95.65%;术前观察组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均明显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出院时观察组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手术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残余甲状腺肿的有效方法,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钙与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提高甲状腺再手术安全性的手术方式及技术。方法 分析74例甲状腺再手术病例的再手术原因构成,探讨合理的甲状腺首次手术方式,减少再手术的可能性;通过比较采用侧方人路及包膜解剖技术前后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探讨这些技术在甲状腺再手术中的价值。结果 74例甲状腺再手术病例中,38例(51.4%)为甲状腺结节作局部切除后石蜡切片报告甲状腺癌而施行补救手术,28例(37.8%)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7例(9.5%)为甲状腺癌复发,1例(1.3%)为桥本甲状腺炎术后5年出现甲状腺结节。2000年6月前发生喉返神经损伤4例(12.9%),甲状旁腺损伤3例(9.7%);2006年6月以后两种损伤各1例(各2.3%)。两个时间段总的手术并发症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2=5.421,P〈0.01)。结论 在首次手术时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再手术。而在施行再手术时采用侧方人路和包膜解剖技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微创性及美容效果。方法比较我院行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230例,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204例的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美容评分、甲状旁腺损伤、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结果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33±29)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1)d,与开放组相比明显缩短(P值分别为0.025、0.000);术中甲状旁腺损伤(1.30%)、一过性神经损伤(1.74%),与开放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21、0.009);术后美容满意度高(P=0.000);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明最差别(P=0.270)。随访6~30个月,两组复发率无差别(P=0.909)。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有极佳的美容效果,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特别是在降低甲状旁腺损伤,一过性神经损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在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过程中,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7例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并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分别命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选择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的术式,对照组43例患者选择全甲状腺切除的术式。对比两组应用不同术式治疗后的甲状旁腺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率(0.00%)、甲状腺功能低下率(2.27%)以及切口长度(4.00±1.10)cm、术中出血量(33.60±8.30)mL、手术时间(130.73±34.67)min均低于对照组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率(11.63%)、甲状腺功能低下率(97.67%)以及切口长度(9.70±2.33)cm、术中出血量(76.70±23.90)mL、手术时间(160.94±39.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用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甲状旁腺及甲状腺功能低下几率的发生,改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8.
颜奇志  黄坚 《中华医护杂志》2007,4(5):391-391,390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术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组316例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次全切术286例(90.5%),单侧甲状腺次切术30例。结果 全组316例术后72h内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2例(3.8%);经静脉补充钙剂3.7d,症状消失。结论 避免甲状腺次全术后甲状旁腺功能过低,术中预防及避开因手术操作所致的相关因素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甲状腺全切除术(TT)与甲状腺近/次全切除术(S/NT)术中甲状旁腺显露、术后病理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和优劣性。方法采用显微视野下精细化解剖技术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8例甲状腺双侧多发结节随机行TT和S/NT,观察其术中甲状旁腺显露、术后病理及并发症。结果术前诊断良性227例,术后病理诊断灶性癌变28例(12.3%);术中甲状旁腺显露率:TT组96.5%,S/NT组60.4%,P〈0.05;术后平均血钙浓度:TT组(2.057±0.016)mmol/L,S/NT组(2.215±0.019)mmol/L,P〈0.05;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TT组16.9%,S/NT组5.7%,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如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麻痹等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组中二次手术组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11.1%,初治手术组0.0%,P〈0.05。结论在显微视野下精细化解剖的基础上,TT是甲状腺双侧多发结节初治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手术与喉返神经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1515例甲状腺手术,并发喉返神经损伤33例(36侧),左侧20例,右侧16例,发生率为2.18%。认为甲状腺因其解剖部位特点与颈部喉返神经关系密切,甲状腺手术时易损伤该神经而引起声嘶;甲状腺手术所致的喉返神经损伤左右侧差别不明显,提示与喉返神经的行程无关;喉返神经的损伤与甲状腺包块大小无密切关系,但与手术次数有关;在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在随访的16例中,13例声音有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