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形觉是视觉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临床上主要是以视力表视力来评价。但这种视力表视力的测定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全面、精确地反映人眼形觉功能的特性。近年来由于现代光学中空间频率特性空间对比传递函数(MTF)概念引用到视觉生理研究中来,人们开始把MTF 测定应用于临床。国外自1972年以来不但广泛应用,并有检测仪出售。目前已将对比敏感度测定作为各种疾病检查手段之一。如青光眼、糖尿病、黄斑病变、白内障、弱视等等。国内在这方面的临床应用还不多。1983年温州医学院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视锥细胞视觉运动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 B  Wu D  Liang J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2):104-107
目的 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的变化。方法 应用等亮度随机点的运动觉检查方法,分别通过蓝、绿、红视标显示在黄、紫及青色背景,以分离检查51只青光眼3种视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功能。结果 3种视锥细胞的方向区分阈值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受损,发生了弥漫性的损害。其中以蓝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受损最为严重。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尤其是蓝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检查,是反映青光眼早期视功能损害的有效测试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3种视锥细腻视觉运动觉的变化。为其视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应用蓝、绿、红条状视标明显在黄、紫及青色背景下,同时保持视标与背景间等亮度以排除亮度因素的影响,以充分分离3种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功能。结果 青光眼3种锥细胞的位移和浆烁阈值与正常人相比,均听显受损。结论 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检查,是一个能够反映青光眼视神经功能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心视力是临床上评价视觉系统形觉功能最常用的指标。但是,由于中心视力实际上只反映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区对细小目标的分辨能力,因而不能够全面地描述视觉系统的形觉功能特点。自从Schade 把空间光栅用于分析视觉系统的信息传递特征以后,Campbell 等首先测量了人视觉系统感受各种空间频率正弦光栅的阈值对比度,并将其倒数作为空间频率的函数,称为对比敏感度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由于CSF 不仅能够反映视系统对细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的变化。方法 应用等亮度随机点的运动觉检查方法,分别通过蓝、绿、红视标显示在黄、紫及青色背景,以分离检查51只青光眼3种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功能。结果 3种视锥细胞的方向区分阈值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受损,发生了弥漫性的损害。其中以蓝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受损最为严重。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尤其是蓝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检查,是反映青光眼早期视功能损害的有效测试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微机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庞利民  刘炯 《眼科研究》1999,17(4):312-318
视觉对比敏感度是一项新兴的眼科视功能检查项目。它是除视力检查以外,测定人眼形觉功能的又一重要指标。视力(或称中心视力)实际上只反映黄斑区中心凹对高对比度的细小目标的空间分辨力。而视觉对比敏感度不但能反映人眼对细小高对比度目标的分辨力,而且还反映对粗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对比视觉功能异常的特点与意义。方法采用YC-4020型激光视网膜MTF测定仪,测定了28例主诉视力模糊,而视力表测定的视力正常、眼部无明显病变者的激光干涉条纹视力(IVA)及对比敏感性功能(CSF)。结果正常人记录对照发现,MTF曲线明显异常。结论完整的中心视力包括对比视觉,MTF可作为一个实用的视功能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干性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 aculardegeneration,AMD)患者三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的变化。 方法 通过随机点运动觉检查方法,分别应用蓝、绿、红视标显示在黄、紫及青色背景,保持视标与背景间等亮度以排除亮度因素的影响,从而分离检查20只眼AMD三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功能的变化。 结果 AMD三种视锥细胞的感觉位移和方向位移阈值,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受损,发生了弥漫性的损害。 结论 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是能够反映干性型AMD视功能损害的一个新的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视神经病变患者视锥细胞颜色视觉运动觉的变化。方法 分别应用蓝、绿条状视标显示在黄、紫色背景上,保持视标与背景间存在着亮度对比,以分离检查26眼视神经病变蓝及绿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功能。结果 视神经病变患者蓝、绿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的位移和闪烁阈值为1.78mm±0.49mm、0.44±0.38、1.72mm±0.63mm、0.32±0.33,分别与正常值0.57mm±0.24mm、0.96±0.09、0.71mm±0.37mm、0.89±0.18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蓝及绿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是反映视神经病变早期视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过去常用100%对比视标,以表示最小分离域值的形态觉机能。随着手术的进步,患者对手术的期望也不断增高,因此,术后应以综合性的视功能的质量(quality of vision)进行评价。动体视力(dynamic visual acuity,DVA或kinetic visual acuity,KVA)是一种与过去静态视力(static vision)明显不同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车子运动等动态物体的动体视功能是最重要的形态觉之一。动体视力分为两种类型:左右运动物体和迎面直线运动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干性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三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的变化。 方法 通过随机点运动觉检查方法,分别应用蓝、绿、红视标显示在黄、紫及青色背景,保持视标与背景间等亮度以排除亮度因素的影响,从而分离检查20只眼AMD三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功能的变化。 结果 AMD三种视锥细胞的感觉位移和方向位移阈值,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受损,发生了弥漫性的损害。 结论 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是能够反映干性型AMD视功能损害的一个新的测试指标。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9, 15: 219-221)  相似文献   

12.
扫描视觉诱发电位(sVEP)是在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视功能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的测定可重复性,可以对视力和对比敏感度等视功能进行快速、客观的有效测定和评价.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着重提高sVEP测定技巧,选择最佳的技术参数;明确该技术与其他视觉检查的关系;以深入理解sVEP产生机制和所蕴含的视觉信息为基础,进一步揭示其与视功能、视觉系统发育及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比敏感度作为一种全面、准确反映视功能状态的形觉功能检查方法 ,测量视觉系统对低对比度下物体的分辨能力比测量高对比度下分辨力的Snellen视力表更灵敏。迄今为止,有大量研究应用Arden光栅图表、微电极记录研究及VEP方法进行对比敏感度(CS)检测,从而分析判断眩光、背景亮度、注视对象的空间频率等客观注视对象的属性对于CS的影响;以及泪液膜、屈光状况、年龄等生理视觉环境下对比敏感度的表现特征,证实了CS视功能检测结果比视力表视力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受检者的视功能状态,从而为眼科临床检查、特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比视力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视力检查法只是检查人眼分辨最小细节的能力,这对辨认功能的评价是很不够的。近年来国外有人采用不同对比的视力检查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国内有关视形觉对比功能的检查方法和手段在体检和临床上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用自制的具有不同大小和对比的视力表对正常眼和病眼进行了检测,进一步探讨这种双功能信息指标的意义,以便为体检、特殊视觉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视功能检查在眼科查体中占据重要位置。传统标准视力表检查法是在高对比度视标及亮背景下对受检者中心视力进行评测(静态法),无法客观反映受检者不同对比敏感度(CS)对物象的响应能力。CS可全面、准确评价受检者在不同空间频率、不同对比度下对物象的响应能力(动态法)。本文综述CS的概念、检查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客观评价受检者视功能时,CS检查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序言视功能状态常以视力和视野测量的数值表示;而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水平,习惯上也是以视力和视野作为定量标准.目前,常规的视力检测法是以浓淡分明的Snellen字母表作为视标,并以受检者所能识别这种字母表最小到何种程度为依据判定视功能状态.Snellen视力检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易被受检者所接受,在一定条件下对特定能力的比较和评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晶状体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对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对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立体视觉及色觉等诸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患者(35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PCO)的患眼及对侧眼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立体视觉及色觉等项检查。对患眼施行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术后1wk重复上述视功能检查,将术前术后检查结果进行配对比较分析,单眼患者与对侧眼进行比较。结果: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前患眼的LogMAR视力平均(0.43±0.33),术后LogMAR视力平均(0.08±0.12),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患眼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性(P<0.01);而对侧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与术后复查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显示,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立体视觉阳性13例(43%),其中2例(7%)具有中心立体视,无立体视者17例(57%);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卡检查显示22例患者(73%)立体视阳性,其中4例有中心立体视(13%),无立体视功能者8例(27%)。术后颜氏《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卡检测的立体视阳性分别为24例(80%)和28例(93%),其中分别有11例(37%)和15例(50%)达到中心立体视,术后的立体视觉较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全部患眼存在色觉异常,主要表现在蓝紫色及绿色辨别能力下降,术后色觉障碍有一定程度提高,但蓝紫色觉改善不明显。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不仅影响患眼视力的康复,还对对比敏感度、立体视锐度、色觉等多种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是治疗PCO,提高视力和改善视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色觉异常及其检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视功能包括形觉(中心视力及视野)、光觉、色觉及双眼视觉,但在临床上眼科医师多重视视力及视野改变,而忽视色觉改变。色觉检查常只是在体检时应用,但色觉改变在视网膜疾病及视神经疾病中是一个较敏感的判定指标,此点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黄斑变性是眼科常见可引起严重视功能损害的疾病。以往临床上评价眼形觉功能改变通常是用视力表进行测量。视力表是在白色的背景下由黑色符号或视标所制成,它表明的视力是对微小细节(高空间频率)的分辩能力,是最大的对比,亦是100%的对比。因此,视力测量反映的仅仅是黄斑部对高对比,小目标的分辨功能。然而,感知是十分复杂的,它依赖于适应、对比辨别、运动敏感性和颜色敏感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周围环境中的目标几乎不存在100%的对比,在多云天空中的灰色飞机的对比度仅是2%或更低。Campbell 等首先使用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波光栅,检测了人视觉系统的对比敏感度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  相似文献   

20.
人的视空间分辨能力,长期以来主要以视力来评价。但经实践,人们越来越感到这种指标的局限性,它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视形觉特性。近年来,国外用对比敏感度函数(CSF)来研究和评价视觉功能,已使视觉分辨能力的时空特性有重要进展,受到世界生理学和眼科学的广泛重视。国内,温州医学院已研究成功“激光视网膜——大脑调制传递函数测定仪”并报告了临床初步应用的结果。中科院生理所对整体人眼CSF进行了某些研究,但实际应用资料尚未报道。为探讨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