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本文报告应用手法牵引取代国内外传统的皮牵引和骨牵引做为小儿先天性髋脱位骨盆截骨术的术前准备。从1983年7月~1985年6月两年中共行手法牵引然后行骨盆截丹术110例120个髋。超过1年以上随诊60个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即屈髋超过90°,完全复位,不痛,不跛53个髋,占随诊髋数的88.3%。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179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接受Salter骨盆截骨术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保持有效的牵引,术前准备,术后石膏护理及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正> 自 Salter 设计了骨盆截骨术后,该术式一直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较主要术式。该术式需做术前皮牵引或骨牵引,术后髋人字石膏外固定。1986年以来,我院在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术后外固定方式上基本采用白求恩医大三院孙丹舟的方法,对 Sal-er 方法加以改进,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限  刘强 《中国厂矿医学》1996,9(6):389-390
先天性髋脱位手术治疗的改进和体会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职工医院骨科(130011)吴限刘强长期以来,对先天性髋脱位的手术治疗多采用Salter氏骨盆截骨术,但术前均需对患肢行皮牵引或骨牵引,术后多以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术前准备时间长,操作复杂,固定范围广,给...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组21例28髋,年龄2岁4个月~5岁2个月,术前常规行患肢骨牵引2周,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 关节囊清理紧缩缝合术15例21髋,加做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术7髋。结果随访6个月~6a,平均随访4a,临床效果及放射线评价结果满意。无再脱位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结论充分的软组织松解是获得同心圆复位的前提,只有获得同心圆复位以后,才可行Salter骨盆截骨术;对脱位程度达Ⅲ°、Ⅳ°以上、前倾角过大的,应加做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7例(8个髋)。方法:应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术前间断手法牵引,术中行关节囊“L”形切开,重叠缝合,术后改良Batchlor位石膏外固定。结果:术后半年内优良率7/8,半年以上优良率8/8。结论:术前间断手法牵引,术中行关节囊“L”形切开,重叠缝合,术后改良Batchlor位石膏外固定为本组与Salter原法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小儿病理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我们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骨盆截骨术后再脱位的处理和骨盆截骨术后外固定方法改进的基础上,对于病理性髋关节脱位采取了一种新的牵引复位和新的固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适应症化脓性髋关节炎合并病理性脱位,股骨头和髋臼无明显骨质破坏者。病程不超二个月,用本牵引法复位,然后用本石膏固定法固定;病程较短者可在全麻下手法复位后用本石膏固定法固定。如果脱位时间较长,局部深层组织纤维化很严重,牵引复位难以奏效,则需切开复位,然后用本石膏固定法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分析20例重度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采用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截骨矫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二期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畸形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0月~2021年10月,通过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截骨矫形治疗20例重度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3.2±7.03)岁(12~34岁),分别测量术前、头盆环牵引后及截骨术后的身高、后凸Cobb角、侧弯Cobb角、矫正率、矢状位及冠状位平衡参数,并比较各指标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前、牵引后、截骨术后的身高分别为(134.95±12.75)cm(113~160cm)、(154.6±12.85)cm(131~177cm)、(156.9±13.01)cm(132~179cm), 与术前相比牵引后及截骨术后的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牵引后、截骨术后的脊柱后凸Cobb角分别为 (141.35±13.26)°(121~169°)、(92.8±6.24)°(77~103°)、(43.45±10.83)°(22~66°),与术前相比牵引后及截骨术后的后凸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后后凸矫正率(33.87±7.02)%,截骨术后后凸矫正率(69.3±7.12)%。术前、牵引后、截骨术后脊柱侧弯Cobb角分别为(126.4±14.34)°(109~142°)、(82.05±7.69)°(72~101°)、(37.05±9.9)°(18~53°),与术前相比牵引后及截骨术后的侧弯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牵引后侧弯矫正率(34.38±9.31)%,截骨术后侧弯矫正率(70.28±8.75)%。术前、牵引后、截骨术后冠状面平衡CVA分别为(20.86±3.63)mm(12.93~27.03mm)、(12.48±1.73)mm(9.97~15.87mm)、(10.15±2.11)mm(6.56~14.99mm),与术前相比牵引后及截骨术后的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0.05)。术前、牵引后、截骨术后矢状面平衡SVA分别为(47.93±12.46)mm(29.72~68.14mm)、(16.66±4.47)mm(10.07~28.14mm)、(10.95±5.73)mm(3.59~29.34mm),与术前相比牵引后及截骨术后的S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0.05)。手术并发症包括一期牵引术后钉道感染3例,二期截骨术后胸腔积液4例,脑脊液漏2例,处理后均恢复良好,无明显神经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截骨矫形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矫形效果,改善脊柱形态。  相似文献   

9.
<正>采用骨盆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常用的手术方法。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改良Chiari骨盆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共6例7髋,取得了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7髋中,男2例,女4例,其中一例为双髋。左侧5髋,右侧2髋。年龄5~9岁。随访时间最短1年10个月,最长5年4个月,平均2年8个月。术前采用胫骨上端骨牵引,重量4~8kg,牵引时间最长达8周。术后去除石膏固定时间12周。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采用髋关节前暴露S—P切  相似文献   

10.
高石  赵旭飞  赵国强 《浙江医学》2019,41(16):1779-1781,1797
目的探讨股骨内翻截骨联合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Perthe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CatterallⅢ~Ⅳ型Perthes病患儿实施股骨内翻截骨联合骨盆截骨术(其中年龄≤6岁者联合Salter骨盆截骨术,>6岁者联合骨盆三联截骨术)。末次随访采取Stulberg髋关节功能影像学评定标准、McKay髋关节功能临床评定标准对患儿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24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54(36±7)个月。末次随访依据Stulberg标准:优5例,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75.0%;依据McKay标准:优11例,良9例,中4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结论股骨内翻截骨联合骨盆截骨术治疗CatterallⅢ~Ⅳ型Perthes病,能获得较为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疗效尚未完全理想。这主要由于大腿肌肉丰满,肌肉的牵拉力强,整复后难以保持良好的对线对位。且因固定时间长,较易引起膝关节强直、肌无力等合并症。关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如下几种:(1)手法整复后用小夹板固定;(2)手法整复后用石羔型固定;(3)牵引(皮牵或骨骼牵引)治疗;(4)牵引(皮牵或骨骼牵引)加小夹板外固定;(5)手术整复及内固定(钢板或骨髓穿针)。这些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究竟应采用何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目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我科1995—2010年采用salter骨盆截骨和penberton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体会及疗效分析。方法:治疗112例,共120髋。58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sater术+髋人字石膏固定术。62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penbeton+髋人字石膏固定术。术前行股骨髁上骨牵引2周。结果:120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12年。根据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优:70髋,良:28髋,中:18髋,差:4髋。优良率:81.7%。其中sater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2.8%,penbeton骨盆截骨术优良率80.6%。股骨头坏死4例,关节僵硬8例,感染2例。结论:根据髋关节、股骨头的病理特点、年龄、脱位高低进行具体分析,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通过对牵引下仰卧全脊柱拼接片与站立位全脊柱拼接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中重度脊柱侧弯患者术前手术方案选择提供指导辅助作用。方法:回瞻性收集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脊柱侧弯就医拍摄牵引下负重全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骨盆)正侧位患者,经过要求筛选,共纳入82例病例记录并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站立位,牵引位,术后复查Cobb角,手术选择方案等情况,对于术前,牵引下及术后的全脊柱图像质量及数据分析对比。结果:本组患者术前Cobb角(69.90±27.74)°,牵引下Cobb角(42.33±30.31)°,术后Cobb角(13.53±14.87)°,术后矫正率(80.90±17.36)%,柔韧度增长与影像检查性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02,P=0.011),2组不同柔韧度截骨矫形手术占比为61%,81%,柔韧度增长,截骨手术占比较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于患有中重度脊柱侧弯患者,通过术前牵引下负重及站立位全脊柱X线拍摄所得图像进行数据对比,可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其脊柱柔韧性及COBBA角变化的相关数据,为是否需要进行截骨矫正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salter骨盆截骨旋转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牵引、术前访视、器械及设备准备、巡回护士配合安置体位、病情观察和预防低体温、器械护士配合做好物品清点和传递器械.认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术中感染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是提高手术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儿童Perthes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采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7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定、手术前后影像学变化等。结果术后通过随访,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98.61%,X线片与手术前比较,骺高比、髋臼覆盖率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骸臼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双髋对比,术后随访负重力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儿童Perthes病的远期疗效显著,为儿童Perthes病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1月以来本院共收治了5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对179例,206髋行Salter骨盆截骨术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9髋同时行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560例中8例8髋为Salter骨盆截骨术后再脱位病例。临床随访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X线随访采用Severin标准。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术后优良率达97.09%。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术后优良率达95.15%。结论:Salter骨盆截骨术为早期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兔下颌骨放射后牵引成骨术式选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益可  沈国芳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207-1209,1220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在放射后牵引成骨术的截骨术式。方法取术前1个月已完成一侧下颌骨50Gy放射的雄性成年新西兰兔8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只,双侧下颌骨截断,放射侧牵引,对侧不固定;对照组4只,放射侧下颌骨截骨、牵引,对侧不截断。两组在术后8 d后开始牵引,骨段牵引距离0.4mm/次,2次/d,连续牵引10 d,固定6周。通过临床表现、X线检查和离体标本等评价结果。结果 8只兔均存活。对照组4只兔下颌没有明显的偏斜和伸长;X线检查和离体下颌骨显示下颌骨未能牵开。实验组4只兔下颌明显偏向对侧;X线检查显示牵引侧成功牵开,对侧截骨间隙没有明显变化;离体下颌骨实验侧延长(7.1±1.2)mm,对侧截骨线临床愈合。讨论单侧下颌骨截断不能确保兔下颌骨放射后牵引成骨术的成功,双侧下颌骨截断、单侧牵引的截骨方式可作为兔下颌骨放射后牵引成骨术的截骨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内收肌切断,股骨髁上骨牵引,二期骨盆Salter截骨,股骨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及关节囊部分切除紧缩缝合为主的综合性手术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7~14岁)8例(9髋)。结果:本组9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36个月。采用周永德等发育性髋关节不良的疗效评定标准,优5髋,良2髋,差2髋,失败0髋,优良率达77.8%。结论:联合截骨术式是治疗儿童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3岁以内的先天性髋脱位,手法复位不易成功,强力复位极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关节僵直等合并症。目前渐趋一致的意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我科自1979年1月~1984年3月,对3岁以上的患者,分别选用骨盆外旋截骨(Salter)及骨盆内移截骨(Chiari)手术治疗32例40个关节,现报告我院选用这两种截骨术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固定骨盆Chiari截骨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0例53髋(双侧3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按Herring外侧柱分型:B型16髋,B/C型5髋,c型32髋,均采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截骨断端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儿获得随访,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伸屈可达0~120°,疼痛消失,跛行明显改善.复查X片示股骨头均覆盖良好;骨盆截骨处骨痂丰富,骨折线模糊的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仅早期1例骨盆截骨处有回缩,余52髋骨盆内移截骨固定好,无移位,可吸收棒的低密度影在5~6个月时渐消失.结论:可吸收棒代替克氏针应用于骨盆截骨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避免二次手术,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