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预后异质性很大的疾病。ZAP-70是一种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约50% B-CLL表达,与IgVH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学改变和CD38有明显相关性,已被作为一项独立预后指标,对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预后异质性很大的疾病。ZAP-70是一种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约50%B-CLL表达,与IgVH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学改变和CD38有明显相关性,已被作为一项独立预后指标,对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T淋巴细胞CD38(CD38-T)的表达特征.方法 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83例CLL患者肿瘤细胞中CD38表达(CD38-B)、zeta链相关蛋白-70(ZAP-70)以及CD38-T、CD4/CD8比值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CD38+-T占49.4%(41/83),CD38+-B占50.6%(42/83),CD38+-T和CD38-B表达有高度相关性(r=0.553,P<0.01);表达ZAP-70+CD38+-T和ZAP-70-CD38+-T的患者占67.5%(56/83),CD38-T与ZAP-70的表达有相关性(r=0.349,P<0.01).Binet A期患者中CD38+-T占33.3%(14/42),Binet B+C期患者中CD38+T占65.9%(27/41);XD38+-T与临床分期,CD4/CD8比例倒置有相关性(r=0.312、0.453,P<0.05).结论 CD38-T表达变化与患者病情进展及转归密切相关,CD38高表达的患者多伴有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或失衡,可作为CLL的一项全新独立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13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预后价值,回顾性分析了141倒CLL患者的LDHI、β2-MG水平以及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将LDH和β2-MG表达水平分为3个组,即:①LDH和β2-MG水平均升高;②LDH和β2-MG水平中一个升高;③LDH和β2-MG两者水平均正常。结果表明:BinetC期患者的LDH和β2-MG水平较BinetA期患者明显升高(P=0.034和P=0.036)。β2-MG水平与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P=0.756)。经Cox回归分析.BinetC期(P=0.015)和LDH水平升高(P=0.035)与总体生存时间短显著相关,β2-MG水平与总体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384)。LDH和β2-MG水平均升高组较均正常组生存期短(P=0.04)。结论:Binet分期及血清LDH水平是影响CLL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临床预后差异极大的疾病。由于ZAP-70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突变有明显相关性且检测方法相对简单,故ZAP-70成为IgVH基因突变的理想替代指标。近年来,不同的ZAP-70检测方法表现出的差异性限制了ZAP-70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ZAP-70标准化检测方法的研究成为焦点。本文就ZAP-70的生物学特征、临床意义、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两方面;分析方法包括百分比法、荧光定量法、参比法,其中重要的一步是设定对照;实验技术包括标本的存储、检测时间、固定方法、抗体和荧光素的选择。虽然大量文献对检测方法的诸多变量研究进行了比较,但ZAP-70标准化检测方法在目前尚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6.
CD3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是一种跨膜糖蛋白,表达于多种造血细胞如: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幼稚B淋巴细胞。CD31在B细胞成熟的不同阶段表达不同,是CD38的配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ZAP-70和CD38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97例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ZAP-70、CD38的表达,结合临床分期、化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B-CLL患者中30.9%ZAP-70、CD38同时阳性,49.5%同时阴性.(2)初诊时处于Binet B+C期的:ZAP-70阴性患者为19.0%,ZAP-70阳性患者为75.0%;CD38阴性患者为30.6%,CD38阳性患者为56.8%.ZAP-70、CD38阳性、阴性表达在Binet分期上有显著差异(P<0.00).(3)化疗治疗患者中:ZAP-70阴性者化疗有效(CR+PR)率为90.0%,ZAP-70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51.3%;CD38阴性者化疗有效率为84.6%,CD38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48.5%.ZAP-70、CD38阳性、阴性表达在治疗疗效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B-CLL患者ZAP-70表达与CD38表达呈正相关.(2)B-CLL患者ZAP-70、CD38阳性、阴性的表达与Binet分期有关.(3)B-CLL患者ZAP-70、CD38阳性者较阴性者的化疗疗效差.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CD38的表达可以为B-CLL的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本院的40例CL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中位年龄66岁(42 -80岁);25例(62.5%)可见典型CLL免疫表型,所有病例均表达CDI9和CD5,表达CD38和Zap70的分别有7例(17.5%)和14例(35%);8例检测出IgVH基因突变,其中有4例为VH3家族;FISH检测出P53基因缺失6例,RB1缺失3例,12三体1例,正常核型5例;31例患者接受了含氟达拉滨的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8个月(95% CI:39 -57个月),其中有27例(87.1%)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而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有9例,PFS仅为14个月(95% CI:10 -18个月,P<0.001),只有3例(33.3%)获CR+PR.诊断时β2微球蛋白水平正常者,36个月的总生存率为78%(95% CI:69% -87%),明显高于β2微球蛋白水平异常者的总生存率47%(95% CI:35% -59%,P=0.004).Zap70表达阳性的患者中有7例(50%)治疗后获CR+ PR,疗效差于表达阴性者,后者中有23例(88.5%,P =0.006)治疗后获CR+ PR.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都获CR,无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只有4例(66.7%)获CR.结论:CL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标记,如Zap70、CD38和IgVH基因突变,并与预后相关.氟达拉滨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C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本院的40例CL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中位年龄66岁(42-80岁);25例(62.5%)可见典型CLL免疫表型,所有病例均表达CD19和CD5,表达CD38和Zap70的分别有7例(17.5%)和14例(35%);8例检测出IgVH基因突变,其中有4例为VH3家族;FISH检测出P53基因缺失6例,RB1缺失3例,12三体1例,正常核型5例;31例患者接受了含氟达拉滨的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8个月(95%CI:39-57个月),其中有27例(87.1%)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而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有9例,PFS仅为14个月(95%CI:10-18个月,P<0.001),只有3例(33.3%)获CR+PR。诊断时β2微球蛋白水平正常者,36个月的总生存率为78%(95%CI:69%-87%),明显高于β2微球蛋白水平异常者的总生存率47%(95%CI:35%-59%,P=0.004)。Zap70表达阳性的患者中有7例(50%)治疗后获CR+PR,疗效差于表达阴性者,后者中有23例(88.5%,P=0.006)治疗后获CR+PR。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都获CR,无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只有4例(66.7%)获CR。结论:CL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标记,如Zap70、CD38和IgVH基因突变,并与预后相关。氟达拉滨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C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调节基因1(CLLU1)位于染色体12q21.33-12q22,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高水平表达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基因.CLLU1与CLL的临床分期、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突变、CD38和zeta链相关蛋白-70等多种预后因素相关,可作为判断CLL预后的重要指标,对CLL临床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p53和ATM基因缺失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53和ATM基因缺失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L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和p53、ATM基因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对80例CLL患者的染色体标本进行p53和ATM基因缺失的检测,分析p53和ATM基因缺失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Binet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ZAP-70表达、CD38表达、含氟达拉滨治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80例CLL患者中14例(17.5%)伴有p53基因缺失,9例(11.3%)伴有ATM基因缺失,其中3例(3.8%)同时伴有p53和ATM基因缺失.p53和ATM基因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Binet分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血清LDH及β2-MG、ZAP-70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CD38高表达组中,p53和ATM基因缺失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D38低表达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和P=0.001).41例患者接受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32例不伴有p53和(或)ATM基因缺失的患者中,12例(37.5%)获得完全缓解(CR),9例伴有p53和(或)ATM基因缺失的患者均未获得CR(P=0.047).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伴有p53基因缺失组的生存期明显较不伴有缺失组短,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伴有与不伴有ATM基因缺失组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53基因缺失(P:0.014)和CD38表达水平(P=0.017)是判断CLL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伴有p53和(或)ATM基因缺失的患者,接受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疗效差,FISH检测p53和ATM基因缺失在CLL预后判断和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并获得有效随访的203例CLL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模型评估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全组CL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8.0(3.0~156.0)个月,5年总体生存(OS)率为(87.3±2.4)%,10年OS率为(77.4 ±3.3)%,死亡48例(23.6%).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为晚期、有B症状、结外器官受累、受累淋巴区≥3个、肝脏肿大、Hb<100 g/L、BPC<100 ×109/L、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ALC)>50 ×109/L、形态学表现为混合细胞型、病程中出现分期进展、对治疗无反应、并发感染、并发第二肿瘤或类型转化为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受累淋巴区≥3个和彤态学表现为混合细胞型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根据这两项结果重新分组,低危、中危、高危组患者5年OS率分别为(89.8±3.5)%、(66.4±7.2)%、(15.0±13.8)%.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初诊时受累淋巴区数和CLL细胞形态学特征有助于评估CLL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典型免疫表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与不典型CLL在临床特征、Binet分期、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ZAP-70蛋白表达、CD38表达、IgVH突变和遗传学特性等预后因素上的差异.方法 参照英国CLL临床指南诊断评分系统,77例患者中积分5分的有61例,为典型CLL,积分为4分或3分的有16例,为不典型CLL.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77例CLL患者的外周血或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包括CD5、CD19、CD23、FMC7、slg(κ和λ)、CD20、CD79b,并检测预后相关因素ZAP-70和CD38的表达水平;采用多重RT-PCR检测IgVH基因突变状态;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分子遗传学异常.结果 典型CLL与不典型CL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IgVH基因突变率、ZAP70表达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98、0.189、0.268和0.131);不典型CLL组中ALC≥50×109/L、Binet B+C期和CD38 阳性率≥30%所占比例(分别为43.8%、87.5%、43.8%)明显高于典型CLL组(分别为16.4%、36.1%、16.4%)(P=0.026、P<0.01和P=0.026);典型与不典型CLL组的分子遗传学结果也有显著差异,典型CLL组中单独伴有del(13q14)异常的比例(26.8%)大于不典型组(7.6%),而del(17p13)或del(11q22)异常的比例(12.2%)小于不典型组(46.2%)(P=0.022).结论 典型免疫表型CLL与不典型CLL在Binet分期、ALC、CD38表达和遗传学特性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26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与实验室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和主要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63例CL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男女比例为2.17:1.35.4%的患者因查体或其他疾病检查发现,多处于疾病早期.乏力倦怠和淋巴结肿大是患者就诊最常见的原因,后者也是最常见的体征(54.8%).CLL患者常合并感染、结缔组织病和继发肿瘤,但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概率较小,为1.5%.初诊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多在(10~100)×109/L,97.1%的患者淋巴细胞比例在0.50以上.骨髓增生活跃,99.4%的患者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在0.300以上.骨髓病理检查以弥漫性浸润为主(72.2%).细胞免疫表型CD5阳性细胞率为85.1%,CD25阳性细胞率为78.9%.CLL患者常合并免疫球蛋白降低,以IgM降低最常见.常规染色体检查不易发现异常.结论CLL多发于老年人,男性多见,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5.
ZAP-70在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zeta链相关蛋白-70(zeta-associated protein-70,ZAP-70)的表达及其与其他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ZAP-70和CD38的表达。结果显示:①37.5%B-CLL患者表达ZAP-70,其中Binet A期患者有20%(3/15)表达ZAP-70^+,Binet B+C期患者有66.7%(6/9)表达ZAP-70^+,ZAP-70^+表达在BinetA期和Binet B+C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29.1%B-CLL患者表达CD38,其中Binet A期患者有3例;在此3例中2例同时伴有ZAP-70^+,CD38^+在Binet A期和Binet B+C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83.3%(20/24)患者表达ZAP-70^+CD38^+或ZAP-70^-CD38^-,ZAP-70和CD38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常规实验室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ZAP-70高表达与B-CLL临床分期、染色体及CD38表达等预后相关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为高度异质性的成熟B淋巴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对于CLL/SLL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对其发病机制的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不断完善的预后评估指标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给CLL/SLL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笔者拟就CLL/SLL的发病机制、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脂蛋白酯酶(LPL)和血清胸苷激酶(TK)水平及其与其他CLL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方法 检测58例CLL患者外周血标本中LPL的表达水平;增强化学发光法(ECL)和TK1单克隆抗体检测39例CLL患者外周血血清标本中TK1浓度;多重PCR及序列测定检测IgVH基因突变;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蛋白及CD38的表达;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分子遗传学异常.结果 CLL患者LPL中位表达水平为0.26(0~6.29),而在正常对照中均未检测到LPL表达.LPL表达水平与IgVH基因突变、Binet分期、CD38表达和遗传学异常具有显著相关性,无IgVH突变患者的LP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突变患者(P=0.010);Binet A期患者LPL表达水平低于Binet B期和C期患者(P=0.011);CD38高表达组(≥30%)LPL表达水平高于CD38低表达组(<30%)(P=0.001);分子遗传学预后较好组[仅有del(13q14)]LPL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较差组[del(17p13)或del(11q22)](P=0.002).LPL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ZAP-70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CLL患者血清TK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明显增高组(≥50×109/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高水平组、无IgVH基因突变组和ZAP-70蛋白高表达组(≥20%)的患者中,血清TK1浓度分别明显高于ALC无明显增高组(<50×109/L)(P=0.018)、血清LDH水平正常组(P=0.018)、具有IgVH基因突变组(P=0.030)和ZAP-70蛋白低表达组(<20%)(P=0.038)的患者.血清TK1浓度与CLL患者性别、年龄、Binet分期、CD38表达水平和遗传学异常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LL患者LPL和血清TK1表达水平与CLL其他预后因素相关,两者均对IgVH突变情况有一定预示作用,在CLL的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联合利妥昔单抗(FCR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效果.方法 采用FCR方案治疗21例CLL患者,其中10例为初治患者,11例为复治患者.FCR方案为氟达拉滨25 mg/m2,第2~4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250 mg/m2,第2~4天,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3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8 d为1个疗程.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微量残留病(MRD).同时对治疗前临床特点与完全缓解(CR)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例(52.4%)患者获得CR,7例(33.3%)获得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85.7%;中位随访时间19(7~73)个月,总生存率为86.0%,无进展生存率为72.0%.单变量分析表明治疗前Binet分期为A+B、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有突变或ZAP-70阳性细胞率≤20%与高CR率相关;6例患者化疗后MRD低于1%.FCR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FCR方案对CLL的治疗有确切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ombination chemoimmunotherapy of fludarabine,cyclophosphamide and rituximab (FCR)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Methods Twenty-one patients with CLL were treated with FCR regimen which consisted of fludarabine (25 mg/m2, days 2 to 4),cyclophosphamide (250 mg/m2, days 2 to 4) and rituximab ( 375 mg/m2, day 1 ) in a course of 28 days.The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 was determined by 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was analyzed. Results Eleven patients (52.4%) achieved CR, 7 (33.3%) achieved partial remission (PR) with a overall response (OR)rate of 85.7%. With a median follow-up time of 19 (7 -73 ) months, the overall survival (OS) was 86.0%,and th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was 72.0%. Pretreatment parameter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R rates were Binet stage A + B, IgVH mutated and ZAP-70 less than 20%. MRD was less than 1% in 6 patients. The most common toxicities were myelosuppress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Conclusion FCR is an effective regimen for CLL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