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患者血、尿肾功能状态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有无肾脏损害将60例HSP患者分为两组,A组无肾损害,共41例,B组有肾损害,共19例,分别检测两组的血肾、尿肾功能状态并对比差异。结果:1血肾功能状态:A组患者的A2M、β2 mg较B组显著降低,Trf较B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尿肾功能状态:A组患者的m G-α1、β2 mg、MA均较B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肾功能状态为诊断HSP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指标,可指导临床治疗,从而延缓肾脏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2.
吕瑗玲 《四川医学》2008,29(7):905-905
目的 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尿β2-MG,同时检测尿常规和尿素氮(BUN)、肌肝(Cr)水平.结果 RSP患儿血、尿β2-MG均高于对熙组.结论 血、尿β2-MG检测是诊断HSP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以降低肾损伤程度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测定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38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进行尿IgG(UIgG)、尿微量白蛋白(UA)、尿Ual微球蛋白(Uαl—MG)、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的测定,同时测定尿常规和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38例患儿肾功能均正常,HSP尿4项指标均显明高于对照组,4项指标异常78.9%(30/38),尿常规异常13.2%(5/38),33例尿常规正常者,4项指标异常75.8%(25/33)。结论尿4项指标联合检测是诊断小儿HSP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是早期发现HSP肾损害的无创性检测的可靠而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2例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患儿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另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两组的尿微量蛋白、尿酶水平、肾损害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TRF、Ig G、ALB、α1-MG、Β2-MG、NAG分别为(6.03±1.25)mg/L、(20.35±5.61)mg/L、(45.03±8.68)mg/L、(15.35±8.16)mg/L、(2.31±1.03)mg/L、(15.64±5.28)U与对照组(12.30±2.58)mg/L、(25.55±6.14)mg/L、(72.35±10.85)mg/L、(17.96±7.02)mg/L、(3.58±1.61)mg/L、(27.61±11.25)U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血尿、蛋白尿总发生率12.90%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及随访2个月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孟鲁司特钠可显著改善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患儿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免疫球蛋白及转铁蛋白,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脏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内生肌酐清除率将100例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其中B组58例不伴有肾损害,c组42例伴有肾损害。另以同年龄门诊体检健康儿童50例为正常对照组,即A组,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尿免疫球蛋白及转铁蛋白及液相透射比浊法测定Cys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过敏性紫癜患儿血胱抑素C及尿免疫球蛋白及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肾损害组升高更明显。结论CysC联合尿免疫球蛋白及转铁蛋白定量检测,为临床判断HSP早期肾功能损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是一种简单、准确并且实用的无创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03例尿常规检查正常的HSP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2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一步检测尿微量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治疗第1个月每周检测1次尿常规,以后每半个月1次,3个月后每月1次,随访半年;比较临床肾损害的发病率及临床分型.结果 103例尿常规检查正常的HSP患儿中尿微量蛋白和尿酶异常87例(84.46%).干预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尿微量蛋白、尿酶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临床肾损害发病率及临床分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可能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早期诊断实验研究与预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 (HSP)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弥漫性血管炎 ,呈逐年增多趋势 ,肾损害是HSP的基本表现之一 ,也是影响其预后决定因素 ,以尿常规提示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占 4 0 %~6 0 % ,以肾活检为准达 90 %~ 10 0 %。虽发生率高但临床发现肾损害时已进入临床显性期 ,常延误早期治疗时机。为了探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早期诊断实验指标并评估预后 ,我们对 4 8例HSP患儿血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及尿微量蛋白(β2 -MG、Alb、IgG、α1-MG、THP)进行检测并分析评估预后(以下简称 6项检查 )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8例均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在小儿过敏性紫癜 (HSP)的阳性率 ,探讨ANCA与HSP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 48例HSP患儿在急性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进行血清ANCA检测 ,将 48例分为ANCA阳性组及ANCA阴性组 ,同时检测患儿尿微量白蛋白 (Alb)及尿α1 微球蛋白 (α1 Mg) ,比较AN CA阳性组及ANCA阴性组的肾脏损害与ANCA的相关性。结果 :48例HSP患儿ANCA阳性 15例 ( 3 1 2 5 % ) ,其中核周型 (P ANCA) 9例 ,胞浆型 (C ANCA) 6例。ANCA阳性组肾损害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 (P <0 0 1)。结论 :ANCA测定对HSP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活动性与HSP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在早期过敏性紫癜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过敏性紫癜按Ccr值将患者分为三组,A、B、C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胱抑素C、BUN、Scr、Ccr,然后对各组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早期A、B、C三组间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无明显变化时,肌酐清除率(Ccr)开始下降同时,胱抑素C水平已开始有明显升高,而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升高幅度增加.相关性分析:CysC与GFR有良好相关性.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早期诊断指标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奕云  翟琼香 《广东医学》2002,23(8):820-82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早期诊断和长期随诊的观察指标。方法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4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尿微量蛋白测定,将其结果分别与临床症状、尿常规、尿ddis计数、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肾脏B超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上述指标对肾损害的敏感性及其临床价值。结果 HSP患儿尿微量蛋白的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依次为:肾脏B超4%、血BUN和Scr7%、临床症状13%、尿常规24%、尿Addis计数29%、尿微量蛋白78%;尿微量蛋白出现异常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1),在35例尿微量蛋白异常的患儿中,有26例尿常规正常。结论 尿微量蛋白能敏感地反映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情况,可作为其早期判断和长期随诊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皮肤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肾损害情况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方法回顾总结10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依据其皮肤紫癜的范围不同分为A组(单纯下肢皮肤紫癜)、B组(皮肤紫癜为全身性)和C组(皮肤紫癜为全身性并伴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多形红斑或坏死等)3组,分析不同程度皮肤紫癜中肾脏受累的发生率以及糖皮质激素应用对其肾损害的影响。结果108例过敏性紫癜中,肾损害发生率为25.92%,其中,C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48.15%,明显高于A组。在疾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病例中,肾损害的发生率为19.05%,未应用者为35.56%。结论过敏性紫癜中皮肤紫癜范围广、皮疹形态多样者,其肾损害的发生率高;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或减轻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早期相关诊断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军  汤朝骞 《西部医学》2009,21(5):735-73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的早期相关实验室指标。方法对20例尿常规及BUN、Cr均正常的HSP患儿进行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清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D-二聚体(D-D)检查,同时检测1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评价上述指标的临床价值。结果HSP组患儿尿β2-MG、α1-MG,Alb、IgG和D-二聚体(D-D)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微量蛋白和D-二聚体能敏感地反映HSP肾受累情况,可作为HSP早期肾受累的敏感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HSP)为小儿常见病,占小儿风湿性疾病首位。其临床表现多样,但肾脏受累程度直接决定该病的远期预后。虽然HSP患儿大多预后较好,但HSPN(紫癜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成肾功能不全的也为数不少(占小儿末期肾衰的14%)。由于HSP易发展成HSPN,因此,如何预防HSP发展成HSPN决定HSP的预后情况。现将我科采用抗凝疗法治疗40例HSP,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继发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HSP患儿,对继发及未继发肾损害患儿的临床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诱因、临床症状、皮疹持续时间和复发情况、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进行比较.结果①204例HSP患儿合并肾损害者92例,发生率为45.1%;继发肾损害以男性患儿居多(男:女=2.07:1),发病年龄平均9.7±3.28a,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7.8±1.46a,P<0.01);②肾损害组和无肾损害组的感染诱因分别占65.13%和40.18%,皮疹持续时间分别是12.4±3.18d和8.6±2.43d,复发者分别占52.17%和16.07%,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是12.46±4.32(×10 9/L)和10.75±2.54(×10 9/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单纯皮肤紫癜者、紫癜加关节症状者、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以及同时有紫癜、关节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者肾损害的发生率分别是20.0%,41.7%,55.9%和6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①HSP患儿中男性,和发病年龄大者容易发生肾损害;②发病诱因为感染者,皮疹持续时间长及皮疹反复者,和白细胞计数升高者易发生肾损害;③除紫癜外其他伴随症状越多,尤其是合并消化道症状者易发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紫癜性肾炎占儿科继发性肾炎的首位。为探讨过敏性紫癜发生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本文对1990年1月至2004年2月我院收治的HSP患儿1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吴挺柏  王婷  郑铠军  张静 《吉林医学》2014,(13):2725-272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儿均于口服氯雷他定(开瑞坦)、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伴随肠道症状患者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次/d,50~70 U/(kg·d),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尿微量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免疫球蛋白G(IgG)。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β2-MG、尿Ig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有理想的预防作用,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6例HSP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查出有肾脏受损的为45例(59.2%),紫癜与性别、皮疹反复、临床所属类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临床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发生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58例:HSP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其免疫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 58例HSP患儿查出肾损害26例(44.8%),肾损组男女比例1.6:1,紫癜反复16例(占肾损害例数61.5%),有胃肠道症状20例(76.9%),其中便血8例(30.8%);非肾损组32例,男女比例0.52:1,紫癜反复5例(15.6%),有胃肠道症状8例(25%),其中便血1例(3.1%),两组相差显。肾损组和非肾损组免疫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IgA、CD8均升高,CD4、CD4/CD8均降低,以肾损组尤为明显。结论 肾损害与性别、紫癜反复、胃肠道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血清IgA升高及T细胞亚群紊乱程度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