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ICU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以自2011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麻醉科ICU中收治的术后老年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于术后1个月时进行评价分析。以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围手术期是否发生低血压或低氧血症等作为分组因素,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将有意义的因素再次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时,共有33例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围手术期是否发生低血压或低氧血症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年龄、性别及术后是否使用镇痛泵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将术后有无精神障碍作为因变量,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分组因素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围手术期发生低血压或低氧血症均为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患者出现术后精神障碍系多个因素协同作用所致,其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围手术期发生低血压或低氧血症均可视为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的加强预防,以降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股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卒中高危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择期进行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58例采用单纯全麻进行手术,实验组58例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手术。观察麻醉诱导前后、手术前后2组老年患者的抗凝参数含量、纤溶参数D-二聚体含量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手术结束时、术后72h,实验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手术前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神经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利于降低老年股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活化,降低高凝状态,对纤溶状态无明显影响,对降低围手术期卒中高危因素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麻醉深度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4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4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不同分为A组:85例[BIS:30~40(不包含40)]、B组:80例[BIS:40~50(不包含50)]、C组:75例(BIS:50~60之间)。对比各组围术期各时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连线测试(Trail Making Test,TMT)、术中药物使用剂量、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等。结果术后1d、3d,三组MMSE评分均较麻醉前1d降低,术后第7d,三组患者MMSE评分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与麻醉深度呈负相关(r 0,P0.05);TMT完成时间与麻醉深度均呈正相关(r 0,P0.05)。结论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影响,麻醉深度越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风险越低,临床可根据老年患者耐受情况最大限度降低术中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食管癌根治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对照组予以力月西麻醉,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镇静效果,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镇静效果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比较(P>0.05);但观察组停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正确应答数、完全分类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力月西比较,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全麻中的镇静效果好,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接受髋部骨折术的老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老年髋部骨折复位术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在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分为精神障碍组(n=21)和无精神障碍组(n=2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躯体疾病种类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发生精神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精神障碍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精神障碍组患者的血钠水平显著低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精神障碍组患者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进行全身麻醉的比例显著高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血钠、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麻醉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血钠、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麻醉可能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Orem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92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行常规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46例患者,行Orem护理模式,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CL-90各项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术后恐怖、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19.57%)(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患者开展Orem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谵妄(POD)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1)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n=41)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对比两组POD发生情况、POD转归、意识模糊评分量表(DDS)、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A、HAD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O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OD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清醒后2h、4h、8h、24h、48h、72h,观察组的D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DA和HAD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预防或减轻老年患者骨折手术后POD,促进POD康复并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骶丛阻滞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谵妄、认知障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与观察组(73例),观察组使用腰骶丛阻滞麻醉,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及麻醉效果、术后认知障碍、谵妄发生情况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并对比两组1年内死亡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麻醉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应答时间上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在术后12h、术后1d、术后7d、术后28d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谵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21),谵妄持续时间、首次谵妄评定量表(DRS)及末次DR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尿储留及低血压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观察组(P=0.032)。结论腰骶丛阻滞可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认知障碍、谵妄的发生情况,并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n=50)及观察组(椎管内麻醉,n=50)。采用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h、3h、6h、24h、48h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价,并以MMSE评分为依据对两组患者术后1h、3h、6h的认知障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MMSE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认知障碍、精神错乱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明显较少(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可预防和减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患者接受静脉全麻、吸入全麻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复苏造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的老年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与观察组(异丙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各44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和认知功能。结果 (1)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T0、T1、T2、T3血浆白介素-6(IL-6)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两组T0、T3时刻S100β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T1、T2时期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同期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POCD发生率对没有明显区别(P0.05);(4)观察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镇痛不全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静脉麻醉可以缩短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减少术中低血压、术后恶心呕吐和拔管期躁动的发生,有利于术后苏醒,但是静脉麻醉更容易造成心动过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治疗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谵妄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单盲法将本院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7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及实验组(42例),对照组麻醉前及手术过程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而实验组在麻醉前及手术过程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与恢复有关的指标、认知功能、炎症反应、术后谵妄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6h后MMSE评分明显升高,且TNF-α、IL-18、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予以右美托咪定干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更少,苏醒时间更短,可减轻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利于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应用依达拉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应用依达拉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依据依达拉奉应用情况分为对照组(33例,未用依达拉奉)、术前组(34例,术前应用依达拉奉)、术后组(38例,术后应用依达拉奉).结果 术前组、术后组伤后血糖、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伤后第10天GCS评分及伤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组依达拉奉首次应用时间显著早于术后组,伤后血糖显著低于术后组,伤后第10天GC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依达拉奉可抑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过度应激反应,改善预后,术前或早期应用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8—2015-08 138例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血压值变化、心率值变化及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4.1%,研究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1d、5d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1.6%明显高于研究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2组血压值和心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压值和心率在插管后、拔管时、拔管后30min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较好,不仅对患者心率值和血压值的影响较低,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缩短麻醉时间,提高恢复速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值得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和显微外科夹闭术对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共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夹闭组(52例)和栓塞组(52例),分别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术和腔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术后GOS分级、mRS评分、生活质量、手术前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栓塞组术后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夹闭组(P<0.05); 栓塞组住院总费用显著多于夹闭组(P<0.05); 栓塞组术后6个月GOS分级、术后6个月mRS评分、出院时SF-36评分及术后6个月BI评分显著优于夹闭组(P<0.05); 栓塞组术后7 d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P<0.05); 同时2组瘤体破裂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夹闭组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栓塞组(P<0.05); 栓塞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结论 腔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可显著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轻病变严重程度,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避免颅内感染出现,而显微外科夹闭术应用则能够减少医疗费用,预防血管痉挛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苏醒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瑞马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睁眼、拔管时间等苏醒情况以及术后呼吸抑制、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术前、术后12h、1d、3d时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抑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h、1dMMSE评分低于术前,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d 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马唑仑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诱导相较于常规药物咪达唑仑能够提升术后苏醒质量,降低躁动、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去甲肾上腺素联合七氟醚快通道麻醉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8岁,BMI35 kg/m~2,ASA分级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0):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预防性泵注去甲肾上腺素0.1μg/kg/min;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两组术中均持续输入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至术毕。记录患者泵注去甲肾上腺素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喉罩前(T2)、股动脉置管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除喉罩时(T5)的HR、SBP和DBP;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输液量;记录术中低血压、血管造影痉挛以及术后第3 d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术前和术后第3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NE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显著短于C组,输液量也显著少于C组(P0.05);NE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例(5%),显著低于C组的8例(40%)(P0.05);血管造影痉挛发生率为1例(5%),显著低于C组的6例(30%)(P0.05);术后第3 d NE组NIHSS评分为(4.9±2.1),显著低于C组的(8.2±3.6),(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预防性泵注去甲肾上腺素0.1μg/kg/min,能显著减少七氟醚快通道麻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低血压、输液量以及血管痉挛的发生率,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降低NIHSS评分,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神经保护剂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及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溶栓、抗凝、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措施,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分别给予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或胞二磷胆碱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3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Barthel评分显著升高(P<0.05);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及胞二磷胆碱等神经保护剂能够提高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04—2013-06我院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110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围手术期实验组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药物,对照组使用安慰剂预防癫痫发作。预防性治疗6个月,比较2组术后治疗癫痫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1个月未发生癫痫,术后3个月2例,术后6个月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对照组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丙戊酸钠可显著降低癫痫发生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对面肌痉挛者微血管减压术(MVD)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面肌痉挛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MVD。治疗组围手术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对照组不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眩晕、耳鸣、听力障碍和面瘫等并发症共发生18例(36.0%,18/50),对照组共发生34例(68.0%,34/50),两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差显著(P<0.05)。结论钙离子拮抗剂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能明显减少面肌痉挛者MVD后并发症,提示其可作为面肌痉挛围手术期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复发颅咽管瘤再次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再手术时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3例二次手术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生命体征、尿量、电解质、胃肠道出血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命体征较首次术后更为平稳,与首次术后相比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再次手术基本不出现胃肠道出血;再次手术尿崩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部分性尿崩症的发生率与首次术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次手术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减少,高钠血症的发生率与首次术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咽管瘤再次手术围手术期的下丘脑反应较首次术后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