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和HBV-DNA的相关性分析,论证HBsAg阴性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检测HBV-DNA。结果3398例HBsAg阴性献血样本,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2.73%,其中HBsAb(+)、HBcAb(+)模式组占6.59%,HBV-DNA阳性率为5.80%;HBsAb(+)、HBeAb(+)、HBcAb(+)模式组占4.74%,HBV-DNA阳性率为6.83%;HBcAb(+)组占6.24%,HBV-DNA阳性率为5.19%;HBeAb(+)、HBcAb(+)模式组占5.86%,HBV-DNA阳性率为4.52%;HBsAb(+)模式组占31.99%,HBV-DNA阳性率为1.56%;全阴模式组占44.59%,HBV-DNA阳性率为2.11%。结论HBsAg阴性的献血者仍然存在HBV感染的危险,特别当单独HB-cAb检测阳性或合并HBsAb、HBeAb等阳性标志物时,输血潜在感染的风险增加,应同时检测乙肝其他标志物,推行灵敏度高的核酸扩增技术筛查血液,可以进一步减少输血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乙型肝炎DNA(HBV-DNA)定量与乙型肝炎前S1抗原(PreS1A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以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7月对诊治的120例HBV感染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HBV-DNA定量与PreS1Ag,分析其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HBsAg+HBsAb、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HBeAg、HBsAg+HBeAb、HBsAg+HBcAb模式分别占2.50%、25.84%、45.00%、10.00%、5.83%、10.83%,PreS1Ag阳性率为60.83%,HBV-DNA阳性率为67.50%;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74.04%高于HBeAg阳性率4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HBV-DNA、PreS1Ag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判断HBV复制状况及传染性。  相似文献   

3.
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的关系. [方法]202例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同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标本中HBV-DNA的含量. [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中,HBV-DNA阳性率为98.9%(88/89);HBsAg、HBeAg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为100%(6/6);HBsAg、HBeAb、HBcAb阳性组中,HBV-DNA阳性率为25%(9/36);HBsAb、HBeAb、HBcAb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为12.5%(2/16);HBsAg、HBcAb阳性组和HBeAb、HBcAb阳性组分别5例中各有1例检出HBV-DNA;33例HBsAb阳性中仅1例HBV-DNA阳性;12例HBV血清标志物全阴的标本未检出HBV-DNA.[结论]儿童乙肝患者的多种血清标志物模式中都存在HBV-DNA复制.以HBeAg阳性者HBV-DNA复制水平最高.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尤其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对输血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血液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减少医疗纠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于医院拟接受输血1 30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HCV)、苍白密螺旋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输血前8项检测,以了解患者输血前的感染情况。结果在输血感染性指标检测中HBsAb的阳性率最高占21.69%,其次为HBsAg占10.85%。患者存在2种或3种重叠感染模式,其中以HBsAb+HBeAb的重叠感染模式所占比例最高共26例占2.00%,其次为HBsAg+HBsAb+HBcAb的重叠感染模式,共24例占1.85%。不同年龄段患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输血前7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不仅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发现潜在疾病,还能降低院内交叉感染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265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和HBV DNA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按照不同的乙肝病毒标志模式情况分组后,进行HBV DNA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分析研究.结果 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98.3%,HBsAg、HBeAb、HBcAb阳性组阳性率77.8%,HBsAg、HBcAb阳性组阳性率83.3%;HBsAg阳性组阳性率60%;:HbeAb、HBcAb阳性组阳性率42.1%;HBsAb阳性组阳性率38.1%;全阴性组阳性率3.1%.结论 HBV D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在各种模式的HBV标志阳性血清甚至全阴性的血清中均可检出,但检出率相差甚大(3.1%~98.3%);乙肝病毒标志中HBeAg阳性者其HBV-DNA阳性率较高;HBsAg及其抗体阳性者也可检出HBV DNA,甚至乙肝模式全阴性者仍可检出HBV DNA.说明仅仅依靠乙肝病毒标志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不够的.因此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有助于乙肝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HBV感染人群进行分类管理。〔方法〕用ELISA法检测清远市交委系统在职不同人群HBV感染五项血清标志物进而分析。〔结果〕总体上 ,不同性别、年龄、工种内部HBsAg、HBsAb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BsAg阳性率 12 .2 % ,30岁到 39岁最高 15 .5 % ,5 0岁到 5 9岁最低 5 .9% ;HBsAb阳性率 4 1.8% ,30岁到 39岁最低 37.2 % ,5 0岁到 5 9岁最高5 0 .0 %。HBV感染五项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共 11类 ,HBsAb单项阳性者比例最高 6 9.5 % ;HBsAg阳性者五项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共 5类 ,与HBcAb同时阳性比例最高 39.0 % ,居次位的是与HBeAb、HBcAb同时阳性占 36 .6 %。〔结论〕HBV在同一行业不同人群中普遍易感。存在HBsA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而HBsAb阳性率却相反的趋势。应着重考虑对HBV感染HBsAb单项阳性者适当的时候加强免疫接种一次乙型肝炎疫苗 ;加强对HBsAg、HBcAb同时阳性者和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者的治疗 ;对HBsAg、HBeAb、HBcAb同时阳性者 (特别是高年龄组 )作进一步医学跟踪。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并探讨其护理对策,降低HBV的感染。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100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39例,平均(20.3±1.2)岁,对选取的100例HBV感染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的检测,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61例样本检测的结果分析,HBsAg阳性男性7例感染率为11.5%、女性2例感染率为5.1%,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HBsAg阳性与阴性患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共检测10种模式,HBsAg阳性指标类型主要以HBsAg、HBeAg、HBcAb;HBsAg、HBsAb、HBcAb;HBsAg、HBcAb为主,而HBsAg阴性指标类型主要以HBeAb;HBsAb、HBeAb、HBcAb;HBeAb、HBcAb为主。结论患者HBV感染的种类较多,应加强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有效的降低HB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汕头市潮南区部分教师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汕头市潮南区教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 968名教师进行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师HBV总感染率为72.73%,HBsAb阳性率为38.57%,乙肝“二对半”全阴者占34.65%。共检出HBsAg阳性172人,阳性率为8.74%,男性阳性率(10.33%)高于女性(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13.46%),50~55岁组阳性率最低(2.31%);HBsAg阳性者感染模式以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最多,占44.19%。结论汕头市潮南区教师乙肝保护性抗体水平较低,建议加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提高教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刘琴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443-444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各年龄组HBsAg检出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方法共收集3 501名来岳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人员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5项,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的结果及相关资料,并将每例5项标志物作为一种模式,对各年龄组HBsAg检出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501例中1 685例为全阴性,占总数48.13%;1 816例为HBV五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总阳性率为51.87%,模式共有14种,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5"模式为主;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5"模式为主。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乙型肝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区部分企业职工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部分企业职工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2001~2003年在我院作健康体检的广州地区部分企业职工的乙肝"两对半"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3117例(男1860,女1257)企业职工,全部静脉抽血作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5项)检查,其中HBsAg和HBsAb均阴性606人(19.44%),HBsAb阳性2 047人(65.67%),HBsAg阳性464人(14.89%).而HBsAg和HBsAb阴性的606人中HBeAb或HBcAb阳性,或两者同时阳性56人(1.80%).结论本调查职工HBsAg阳性率为14.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BsAb阳性率为65.67%;HBsAg和HBsAb均为阴性占19.44%,易感者比率较高,有必要及早采取注射乙肝疫苗等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受感染的危险性,减少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