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应用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 13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行阴道超声检查 ,测量其子宫大小及内膜厚度 ,然后行分段诊刮术 ,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5 3例子宫内膜厚度≤ 4mm ,其中 5 2例 (98.1% )内膜属生理性改变 ,1例为内膜癌 (1.9% ) ;79例为内膜厚度≥ 5mm ,其中 6 5例 (82 .35 % )内膜病理性改变 ,2 3例为内膜癌 (2 9.1% )。结论 :子宫内膜厚度≤ 4mm者 ,可免于诊刮。高分辩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的常规检查方法和子宫内膜癌高发群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31医院和老河口市第一医院2001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医技检查及诊治过程。结果:资料收集期内我院共收治子宫内膜癌63例,其中10例误诊,误诊率15.9%。10例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子宫增大或宫颈糜烂、宫颈包块等,分别经超声检查误诊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各3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月经不调各2例。10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结论:临床上对阴道不规则流血者要详细采集病史,重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高危因素,客观评价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段诊断性刮宫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无明显症状,如出现异常阴道流血与其他妇科良性疾病不易鉴别。现将我院2004年3~6月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误诊3例报告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例1】58岁。月经量增多伴经期腹痛10个月,门诊妇科检查宫颈轻度糜烂颗粒型,子宫略大于正常,宫体有压痛,活动好,双附件未触及异常,行宫颈活检及诊断性刮宫(以下简称诊刮),术后病理报告: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增生期子宫内膜。1个月后以宫颈上皮内瘤变、慢性宫颈炎收入院。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癌组织侵犯肌层>1/2;左卵巢单纯…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术前漏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9年4月间子宫内膜癌术前漏诊病例。结果10年间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146例,其中术前漏诊子宫内膜癌患者28例,漏诊患者术前仅有6例作诊刮术,漏诊患者术前均未做宫腔镜检查。结论要避免子宫内膜癌的漏诊:①术前B超检查必须报告子宫内膜的厚度;②对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者、不规则阴道出血者和子宫内膜异常者,子宫切除前均应行诊刮术;③术中及时剖检子宫标本,有怀疑时应及时行快速冰冻切片,对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者,术中常规快速冰冻切片,以免漏诊导致第2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年轻未育女性子宫腺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年轻未育女性子宫腺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以月经紊乱入院。妇科检查:子宫饱满略大,其中1例有息肉样组织从宫颈口突出。完善B超、宫腔镜检查及胸腹部盆腔CT扫描,并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内膜腺肉瘤,行手术治疗,术中、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子宫腺肉瘤。确诊后均化疗8个疗程,患者一般情况较好,1例无瘤生存1年余,另1例无瘤生存1年。结论本病临床罕见,且多见于40~60岁妇女,由于年轻未婚或未育妇女出现月经不规则首先考虑内分泌失调,早期易造成误诊。提示对于年轻未婚或未育妇女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合并有宫腔占位或宫颈赘生物时,除考虑常见病,应想到有无肉瘤的可能,争取得到患者及家属理解后,尽快行分段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B超、诊刮及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诊断后,行诊刮或宫腔镜检查并取内膜活检。患者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后未再予宫腔镜检查,诊刮阴性者补充宫腔镜检查。结果不规则阴道出血163例(81.5%),所有病例内膜厚度均≥5mm,平均为9.3±5.6mm。诊刮、宫腔镜阳性率分别为97.0%、100%。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是不规则阴道出血;B超不能代替诊刮和宫腔镜;宫腔镜下活检明显优于诊断性刮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及绝经时间对内膜癌的预测价值。方法12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内膜活检术前采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比较良、恶性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平均内膜厚度,并对子宫内膜癌与内膜厚度及绝经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27例患者(良性病变115例、内膜癌12例)经阴道超声测量,内膜癌组的平均内膜厚度(14.3±7.3)mm大于内膜良性病变组(7.0±4.4)mm(P<0.01)。其中内膜厚度≥10mm者内膜癌9例(9/45);内膜厚度≤5mm者无一例内膜癌。绝经后1~5年阴道出血者内膜厚度≤8mm、绝经5~15年阴道出血者内膜厚度≤6mm、绝经15年以上阴道出血内膜厚度≤5mm者发生内膜癌的可能性较小。结论内膜厚度及绝经时间与内膜癌的发生有相关性,随着绝经时间及内膜厚度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增加。超声测量内膜厚度可减少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内膜活检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有突发性下腹痛,21例术前B超检查提示附件区囊性肿块。术前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11例,误诊12例(52.17%)。误诊为卵巢囊肿4例,卵巢囊肿蒂扭转3例,急性阑尾炎及黄体破裂出血各2例,异位妊娠1例。本组均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腹腔内皆见咖啡样黏稠液体。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18例,患侧附件切除术5例。术后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均给予达那唑、孕三烯酮及曲普瑞林等药物治疗3~6个月。术后随访1年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无复发。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误诊率高。提高对该病认识、详细病史询问及认真对医技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可减少或防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误诊。该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134例(无症状组)行宫腔镜检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与同期伴有阴道出血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72例(出血组)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及病理检查证实多数为绝经期内膜65例(48.5%),增生期内膜29例(21.6%),子宫内膜息肉23例(17.2%),子宫内膜炎5例(3.7%),仅有一例为子宫内膜癌;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符合绝经期内膜6例(8.3%),增生期内膜11例(15.3%),子宫内膜息肉11例(15.3%),子宫内膜炎9例(12.5%),子宫内膜癌17例(23.6%)。【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5~10 mm ),可暂不予以诊断性刮宫,但必须严密随访。宫腔镜检查是探查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占内膜癌总数的12.3%,随年龄的增加发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56.25%),阴道不规则出血(43.75%),不孕(50%).病理检查子宫内膜样腺癌13例,腺鳞癌2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特点是腺体不规则,融合,乳头状结构,极性消失,腺上皮核大变圆,空泡状,核仁清楚.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以肉芽组织或促纤维形成的间质反应.多数仅累及浅肌层.皆无转移.术前分段诊断性刮宫准确率较高.结论:45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对月经不调或不孕合并子宫增大的肥胖妇女采用分段诊刮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rectal endometriosis, RE)的临床特点,探讨RE误诊为直肠癌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误诊为直肠癌RE 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出现反复下腹痛和(或)盆腔痛17例(80.95%),痛经8例(38.10%),腰痛6例(28.57%),周期性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及会阴胀痛各4例(各占19.05%),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或里急后重及阴道不规则出血各2例(各占9.52%);癌抗原125升高4例,癌胚抗原升高9例。本组均初步诊断为直肠癌,择期行手术治疗,皆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RE。误诊时间6个月~5年4个月。行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及直肠病灶切除术11例(52.38%),子宫全切、单侧附件及直肠病灶局部切除术7例(33.33%);3例(14.29%)未婚年轻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故仅行直肠病灶切除术,术后给予药物治疗。本组术后均恢复顺利,症状消失;随访0.5~1.0年皆无复发。结论 RE临床表现与直肠癌极度相似,加之病理检查检出阳性率较低,临床误诊时有发生。临床医师应加强对RE认识,认真细致采集病史,拓宽诊断思维,重视妇科检查和肛门指诊,对疑似患者应及时行内镜下病理检查以帮助诊断,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病理证实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的阴道超声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经阴道超声准确诊断50例,误诊9例,诊断符合率84.7%。其中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20例,诊断符合率95%;诊断内膜息肉21例,诊断符合率87.5%;诊断黏膜下肌瘤12例,诊断符合率为75.0%;诊断子宫内膜癌3例,诊断符合率75.0%;诊断正常内膜3例,诊断符合率100%。结论:经阴道超声能较准确反映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可作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 56岁,绝经2年.因子宫内膜样腺癌行阴式子宫切除术3月余,阴道流血2个月入院.4个月前因阴道出血淋漓不尽1月余在我院门诊行取环及诊断性刮宫术,术后病理报告:绝经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遂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术中检查双附件无异常,切下宫体6 cm×4 cm×2 cm大小,光滑,剖开子宫见宫底后壁偏左侧有一0.1 cm×0.1 cm凸起,质硬.术中及术后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3例被误诊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年龄均在40~50岁,1例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另2例无明显自觉症状.术前均误诊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均再次手术行全子宫、双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ESDC)行宫腔细胞学检查的方法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分析419例有异常子宫出血或阴道超声提示宫内异常需行内膜检查的病人,分别使用ESDC采集子宫内膜细胞行细胞学检查与诊断性刮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以后者的诊断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观察细胞学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评价指标。结果细胞擘检查取材成功为347例,组织病理学取材成功365例,取材满意率分别为82.82%、87,1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ESDC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分别为:敏感性87.5%、87.2%:特异性100%、91.9%:阳性预测值100%、58.6%;阴性预测值99,6%、98,2%;假阳性率0%、8.1%;假阴性率12.5%、12.8%。结论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准确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适用于症状人群及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门诊随访。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误诊原因,以降低超声检查的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6例患者中,2例超声图像表现为宫腔内单发的等回声占位,超声诊断内膜病变;2例表现为子宫肌层偏高回声占位,超声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表现为子宫肌层不均匀增厚,超声误诊肌腺症;1例表现为盆腔内巨大混合回声肿块,超声误诊为卵巢肿瘤合并子宫肌瘤。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息肉生长型、肌层肿块型、肌层弥漫生长型、盆腔肿块型。在不规则出血的妇女中,尤其在绝经前期的妇女,若超声发现以上表现者,应考虑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张书军  戈征  夏恩兰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311-1313
目的 探讨一期官腔镜手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以异常子宫出血就诊220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同期进行相应手术,切除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一期宫腔镜手术220例,计子宫内膜息肉切除82例,宫颈息肉切除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14例,子宫内膜切除术22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定位活检术90例,2例宫内环残留和3例绝经后出血宫内环取出.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12±3)个月.7例子宫不规则出血复发,其中4例合并子宫肌瘤,1例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术,2例再次宫腔镜行刮宫术加子宫内膜切除术.2例妊娠.1例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结论 一期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对有适应证的患者简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的子宫内膜取样器在子宫内膜病变活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组织样本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因阴道异常出血或月经改变而需行子宫内膜检查的患者224例,在行分段诊刮术(DC)前应用子宫内膜取样器收集子宫内膜组织,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符合率、术中及术后出血情况、疼痛程度、满意度评分及样本质量。结果改良的子宫内膜取样器与DC在子宫内膜病变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77%(219/224),其中子宫内膜取样器与DC在子宫内膜癌中诊断符合率为100.00%,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中诊断符合率为100%,在子宫良性病变中诊断符合率为92.59%,在正常内膜子宫中诊断符合率为97.52%。改良的子宫内膜取样器术中出血量少于DC(P0.05),术后出血持续时间长于DC(P0.05),术后疼痛感评分低于DC(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DC(P0.05)。改良的子宫内膜取样器与DC样本质量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子宫内膜取样器可有效减轻子宫内膜病变活检患者诊断过程中的创伤,可用于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筛查及不孕症患者月经子宫内膜病变,但对于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肌瘤诊断符合率则较低,临床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部分绝经后出血患者7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进行妇科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B超检查之后实验组的全部病例以及对照组中子宫内膜厚度≥5 mm者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并将超声结果与病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子宫内膜异常的超声检出率为5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当内膜厚度<5 mm时,内膜异常的病理检出率占10.8%,并以内膜炎为主要病理表现;当内膜厚度≥5 mm时,内膜异常的病理检出率明显增加,并以良性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内膜癌2例,占绝经后出血病例的2.6%,内膜厚度均在17 mm以上.结论 阴道超声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异常的诊断率,特别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邯郸市中医院24例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病变的患者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中表现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子宫内膜癌中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超声检查相符合的有19例,其余5例误诊为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宫腔积液1例.结论 医学超声影像已经成为妇产科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并且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高,且无痛苦,费用低,易重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