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制岐黄国医实验班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首次推出以9年直博为特色的教学实验班,在全国尚属首例,也是我校学制最长、培养要求最高的班级。通过9年的学习,直接获得博士学位,最终目标为培养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的中医药临床精英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无论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时数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和教学内容的教授上,我们都进行了深入探索、改革和提高,具有不同于其他学制(如五年制、八年制)的教学特色,通过2届的教授和教学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中医诊断学教学目标和要求,为探索如何培养中医高精尖人才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体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九年制岐黄国医班进行的改革课程.该课程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融合在一起,分为正常人体学Ⅰ、Ⅱ两部分.正常人体学Ⅱ主要讲授人体正常的功能和机制调控规律.总结正常人体学Ⅱ授课过程中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理念,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内容的反馈,分析该整合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更好地推进...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课程思政”改革正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正常人体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整合式课程,掌握好这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未来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正常人体学实验课教学中,通过人文关怀、美学提升、职业素养、爱护公物、动物伦理、生物安全、健康计划、劳育教育和团结协作这9个部分来探索正常人体学实验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以上探索可为各医学院校相关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融合思想对正常人体学实验整合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编制大纲、编写教材、集体备课、课程实施等环节,以2020级九年制“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正常人体学实验整合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通过问卷星对2020级九年制“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 学生对正常人体学实验整合课程的满意度为100%;在正常人体学实验整合课程融合方面,93.1%的学生认为课程实现了中医内容和西医内容的融合,82.8%的学生认为课程实现了形态学实验(解剖和组织学)和机能学实验(生理学)的融合;86.2%的学生认为开设自主实验提高了其未来自行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能力;对课程的设计安排方面,96.6%的学生认为课程的设计安排很充实。结论 正常人体学实验整合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了中医学和西医学、形态学和机能学、传统实验和自主实验等多层次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教学改革效果令人满意。通过融合课程设计,开展正常人体学实验整合课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6.
正常人体学是中医药院校医学相关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针对目前正常人体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组织形式、非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学生情况等方面加以分析讨论,并提出提高课堂教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常人体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1班46名学生为观察班,2班47名学生为对照班,在正常人体学教学中,分别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2班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实验考核和问卷调查,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班理论考试及实验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 <0.01)。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班学生对本班教学法赞同率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 <0.01)。结论 运用多元化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常人体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形势,在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是指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  相似文献   

9.
由于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学科特点,向盲人教授正常人体解剖学,会存在很大的难度.因为解剖学很多知识需要利用视觉进行学习,而对于视力残疾的盲人来说,形象思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物品的空间位置的感知上存在困难,为解剖学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不便.经过一个阶段教学经历,体会到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教学策略:教具与人体结合、知识与生活联系、教具夸张化、扮演人体解剖部位、真实人体标本的触摸,为盲人的解剖学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构建并应用包括教辅资料、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和沟通平台在内的综合性教学辅助体系,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医美容学的人体审美具有独特的视角。第一,认为健康是人体美的基础,根据健康和审美的双重标准判断人体的美与否。健康包括躯体的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躯体健康,才能给人外形上的美感,只有心理健康,才能给人气质上的美感。反过来,美的形体和美的精神又有利于健康。第二,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中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如果违背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他就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而中国传统美学崇尚艺术作品的自然,不现人工雕饰的痕迹,所以中医美容学推崇人体的自然美,追求健美,欣赏淡妆。第三,崇尚协调含蓄的中和之美。这种美学思想使中国艺术风格偏重于阴柔美。温柔敦厚、娴淑至今仍是中国评价女子美的重要标准。第四,追求神形俱美。神韵美和形体美这一对人体美学范畴,中医美容学特别强调神韵美,但追求的是神形俱美。第五,重视文质结合之美,即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刘延鑫 《光明中医》2013,28(4):849-850
PBL是一种在国外广泛应用优秀的教学方法,近年来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及应用。本文结合作者在人体寄生虫学PBL教学中的体会,阐述了PBL在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特征识别、生活史、致病、诊断及防治原则等环节的应用,指出通过PBL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人体寄生虫学的认识和记忆。本文将为PBL与人体寄生虫学的结合应用提供了思路参考,同时也为其它学科开展PBL教学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骨干课程,具有名词术语繁琐、内容相对枯燥、学习难度较大的特征.组织开展相应知识竞赛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共同促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文章介绍了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各个环节,并总结经验与不足,为长期坚持开展该项活动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人体寄生虫学也称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是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是整个寄生虫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能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能提高学生分析  相似文献   

15.
郑洪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15-1616
198 0年 ,笔者还在攻读硕士的时候 ,看到了一本刚上架的新书—《中医病理研究》。当时 ,有关中医的专著尚寥若晨星 ,远不像现在有汗牛充栋之多。这本新书立即深深吸引了笔者 ,促使着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一气读完 ,书中有关体质病理学的论述发人深省 ,获益非浅 ,也使笔者记住了作者 :匡调元。匡调元教授的研究从体质病理学新说 ,发展到人体体质学、体质食疗学 ,从理论扩展到实践。他的学术观点受到许多全国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 1991年 5月 ,著名中医专家姜春华教授评价 :“匡教授首先提出中医体质与体质病理学理论 ,先后经十四年之探索写成体…  相似文献   

16.
微循环是血液由微动脉到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流动,从生理学来看,微循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当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循环时,它向器官的每一个细胞提供营养物,并带走每个细胞的代谢物;同时,毛细血管内各种分子大小的物质也能穿过管壁进入周围的组织,并从周围组织返回毛细血管,微循环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以上活动的进行。临床上常见的某些疾病如心肌梗塞、肿瘤、糖尿病、老年中风病、遗传性球形细胞等都与微循环出现障碍有关[1]。本实验使用不同强度的永磁圆磁片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作用,通过直接测量人体体表组织血流的变化,以进行磁场对体…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中医院校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网络课程构建和应用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有效地提高了本专业学科信息的传播与学习效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藏药炮制学是藏医药学的一大特色。炮制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需要加强藏药炮制学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9.
管窥中医人体学的探索与认知思维模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不仅是对以往认知客观规律的总结,也必须是能提供给人以进一步探索奥秘的思维模式或思辨角度”。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药学理论体系,是现存能系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精品载体,也是能集中反映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中有关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等探索思维模式、思辨切人途径的大成著作。所以,深人研究和整理《内经》中使用的人体学探索思辨方法与探索境界,不仅是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以及促进中医药学持续发展与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华民族继续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