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炎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X线征象.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炎性乳腺癌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18例中8例(44%)为典型炎性乳腺癌,临床有皮肤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可触及肿块,X线片见肿块.伴或不伴有钙化,皮肤增厚,以下部明显,皮下脂肪层混浊、呈索条状或细网状致密影,乳腺密度增高、紊乱、腋窝淋巴结肿大.10例临床有炎症表现,触诊乳腺局部或弥漫性坚实,X线片未见具体肿块.仅表现为乳腺密度增高、紊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混浊、呈索务状或细网状致密影,其中6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4例抗炎治疗无效后经针吸穿刺细胞学证实为炎性乳癌.结论:对于临床有炎症表现,结合x线所见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是炎性乳腺癌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联合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患者临床、病理、mp-MRI特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对乳腺癌病灶大小、同侧腋窝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Cyclin D1表达及其联合因子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各参数的敏感度、特异度,评价其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55例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在乳腺癌病灶大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病灶周围血管数量、管径以及同侧腋窝淋巴结最大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高表达组67.86%(19/28)、低表达组14.81%(4/27)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大小及同侧腋窝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增加、Cyclin D1高表达会增加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OR=1.09、1.41、12.57,P<0.05).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为标准绘制mp-MRI病灶大小、同侧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Cyclin D1表达以及预测模型(模型1:同侧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Cyclin D1表达;模型2:病灶最大径+Cyclin D1表达;模型3:病灶最大径+同侧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Cyclin D1表达)的ROC曲线,AUC为0.808、0.887、0.772、0.791、0.773、0.751.以Youden指数最大及临床对照作为标准,病灶最大径最佳临界值为28.5 mm,腋窝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最佳临界值为5.5 mm,同侧腋窝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敏感度91.3%最佳,模型2、3特异度93.7%最佳.结论 病灶大小及同侧腋窝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增加、Cyclin D1高表达会增加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可以作为独立预测因子,病灶大小与Cyclin D1高表达联合或三者联合模型可显著提高病变诊断特异度,可用于术前无创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探讨X线定位针吸细胞学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对46例女性患者进行互线立体定位下穿刺,其中临床触诊阴性为32例,临床触诊阳性为14例,并与20例手术取得病理结果比较。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一致,无假阳性及假阴性。细针穿刺是一种创伤性小、准确度高的诊断方法,其推广应用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4.
钼靶显示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钼靶X线显示下腋窝淋巴结增大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42例乳腺病合并腋窝淋巴结增大病例,其中18例乳腺癌、4例纤维腺瘤、3例浆细胞乳腺炎、皮下脂肪瘤、乳管内乳头状瘤各1例,均行手术且病理证实,15例乳腺增生病除2例手术且病理证实外,其他依据典型临床表现、X线征象及治疗结果而诊断。均行钼靶轴位、斜位拍片,腋窝淋巴结均在斜位上显示。结果:乳腺良性病(乳腺增生病、纤维腺瘤、脂肪瘤等)腋窝淋巴结增大多数为双侧,数目较多,多数( 17/21)直径≤1cm,且有偏心性脂肪中心,周围脂肪线清晰;乳腺癌及乳腺炎患者,淋巴结增大多为同侧,数目较少,绝大多数(21/21)直径≥1cm,密度致密均匀,周围脂肪线消失。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多为浸润性癌,癌灶直径一般≥1cm。结论: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除乳腺炎)的钼靶 X线显示腋窝增大的淋巴结各有其特点,两者具有一定的影像学差异,可以作为两类疾病的鉴别点之一。改进乳腺投照方法,提高摄片清晰度,对腋窝部淋巴结显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乳腺癌超声检查漏诊因素,分析漏诊原因以提高超声对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分析超声检查出乳腺癌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44例46个病灶,所有病例之前3个月内曾在我院或外院行乳腺超声检查,报告中均未提及该病灶.结果 44例病例中15例为多发恶性病灶,22例合并良性病灶,29例腋窝淋巴结阳性;46个病灶超声下长径在0.6~9 cm之间,浸润性癌40个,原位癌6个;可见经钼靶证实的微钙化14个.结论 超声漏诊乳腺癌的原因与病灶的声像图表现有关,尤其是较大的病灶;与多发性病灶有关;还与操作者技术和经验有关.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如果有微钙化或腋窝淋巴结呈阳性表现,应当引起注意;另外,还应当注重病史及其他影像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12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治疗的15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接受乳腺及腋窝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7,合并腋窝淋巴结转移),对照组(n=83,未合并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方式不断简化,特别是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对传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提出挑战。我们于2003年3月至2006年5月对4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SLNB,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年龄32~69岁,中位年龄46岁。原发肿瘤直径均<5cm。组织学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23例,浸润性小叶癌16例,乳头状癌2例,黏液腺癌1例,纤维瘤恶变1例。1.2检测方法术前均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并行彩色B超检测腋淋巴结情况。临床检查腋窝均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麻醉后患侧乳腺局部消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乳腺钼靶X线摄影、超声、MRI以及腋窝触诊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5月—2020年1月期间113例于本院接受乳腺肿瘤及腋窝淋巴结切除术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临床触诊、乳腺钼靶X线摄影、超声及MRI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腋窝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超声检查的漏诊、误诊病例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乳腺超声检查诊断的乳腺癌假阴性(漏诊)、假阳性(误诊)患者128例纳入本研究,分析漏诊、误诊病例特征,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漏诊、误诊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中,乳腺癌假阴性(漏诊)、假阳性(误诊)患者分别为89例、39例.漏诊和误诊患者血流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者无血流、微钙化、腋窝淋巴结阳性为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超声检查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流信号、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块和结节单一、炎性病变均为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超声检查误诊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无血流、微钙化、腋窝淋巴结阳性为乳腺超声检查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流信号、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块和结节单一、炎性病变为乳腺超声检查误诊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淋巴瘤超声检查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16年5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淋巴瘤72例中超声检查误诊的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均因乳腺肿物就诊,超声检查误诊为左侧乳腺癌3例,左侧乳腺癌伴左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左侧乳腺炎2例;右侧乳腺癌2例,右侧乳腺癌伴右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右侧乳腺纤维瘤1例;双侧乳腺癌3例。13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Ⅱ期,B细胞来源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Ⅲ期,B细胞来源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Ⅱ期,T细胞来源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Ⅲ期,T细胞来源1例。13例确诊后均予相应化学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随访10~12个月,5例死亡,8例存活。结论乳腺淋巴瘤临床表现及相关医技检查结果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其病理学检查的重视程度,以减少或避免乳腺淋巴瘤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检查在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证实为三阴性乳腺癌的66例女性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35例和反应组31例。对两组检出的淋巴结行多切面扫查,观察其形态、大小、长径与短径的比值(L/S)、皮质回声、淋巴门结构、淋巴结皮质厚度及血供情况。对超声或临床可疑的腋窝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FNA细胞学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及超声引导下FNA细胞学检查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多指标联合诊断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学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转移组L/S≤2、淋巴结边缘形态不规则、淋巴结内部低回声、淋巴门缺失及混合型血流分布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诊断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8.57%、64.52%;超声引导下FNA细胞学检查诊断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71%、83.87%。联合诊断拟合方程为Logit(P)=-5.301+2.860×穿刺结果+3.259×淋巴门+2.326×边缘形态+2.081×L/S。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诊断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0.510,敏感性88.57%,特异性96.77%,曲线下面积0.959。结论 FNA细胞学检查联合超声检查指标诊断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优于FNA单独诊断,可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2.
乳腺颗粒细胞瘤(GCT)是很少见的肿瘤,迄今为止文献报道不足100例,临床易误诊为乳腺癌[1],针吸细胞学及快速冷冻检查也往往不能明确诊断。本文结合典型病例探讨其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例1】女,58岁。因发现右乳腺无痛性肿块1年就诊。查体:右乳外下象限触及1 cm×0·8 cm×0·8 cm大小包块,质硬,无弹性及压痛,与周围组织稍粘连,右腋窝淋巴结未触及。临床诊断:右乳包块,性质待查。针吸细胞学检查高度怀疑大汗腺癌。【例2】女,47岁。因左乳无痛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 OBC)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及超声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超声误诊OBC 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OBC中1例因食管高分化腺鳞癌术后2年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左腋窝2枚增大淋巴结,超声误诊为食管癌相关转移性淋巴结;1例因右腋窝胀痛6个月来诊,超声检查发现右腋窝副乳腺并副乳腺边缘实性肿块,误诊为右腋窝副乳腺并副乳腺纤维腺瘤;1例因无意中触及左腋窝多个肿块1个月就诊,超声检查误诊为双乳纤维腺瘤,左腋窝淋巴结增大。1例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左腋窝淋巴结清扫病理检查,1例经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1例经腋窝肿块部分切除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OBC。3例均行单侧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予规范化学治疗等,恢复良好。结论 OBC起病隐匿,易误诊。临床及超声医师要加强对OBC认识,掌握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建立科学诊断路径,并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相互验证,以降低误诊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108例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记录患者年龄、病灶患侧、病灶象限、病灶数目、病灶最大径、病灶纵横比、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肿块内彩色像素百分比(color pixel density,CPD)、最高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腋窝淋巴结纵横比、腋窝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共15项指标,应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08例患者中病灶纵横比>1者75例(69.4%),微钙化57例(52.8%),病灶内血流分级Ⅱ~Ⅲ级57例(52.8%),CPD≥10%者48例(44.4%),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3 mm者51例(47.2%),淋巴结纵横比<1.5者59例(5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项参数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P<0.05),而患者年龄、病灶患侧、病灶象限、病灶数目、病灶最大径、边界、回声分布、最高血流速、阻力指数等9项参数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D、淋巴结纵横比及微钙化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6.337、3.754、3.033,95% CI分别为4.537 - 58.826、1.269- 11.108、1.040 - 8.840.结论 乳腺癌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部分参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乳腺肿块行针吸细胞学检查的1200例患者,并与其中手术后获组织病理学诊断的670例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针吸细胞学检查报告乳腺癌与手术后肿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100%。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癌较为敏感,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预后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对隐匿性乳腺癌46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隐匿性乳腺癌46例,其中23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采用同侧乳腺改良根治术;19例采取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例粗针穿刺腋窝淋巴结活检确诊隐匿性乳腺癌,未进行手术治疗并所有患者辅以化、放疗综合治疗。经跟踪随访6个月至9年,术后随访平均7.3年,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6月、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78.95%、63.16%;乳腺改良根治术组患者6月、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5%、82.61%、69.57%,两组各随访时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患者5年复发率(31.58%)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结论腋窝淋巴结活检为隐匿性乳腺癌的重要检查,应及时的给予诊治,目前治疗方式为改良根治术并辅以化、放疗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离体新鲜标本进行超声检查,对所探察到的97个淋巴结,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并编号标记,将标记淋巴结声像图与其病理结果作对应分析.按病理结果分为2组,淋巴结转移为阳性组46个,淋巴结无转移为阴性组51个.对比分析两组淋巴结二维声像图特征.结果 转移性淋巴结灰阶超声表现为形态趋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不光滑,短径>0.7 cm,长径/短径≤1.6,淋巴门移位或消失,皮质不均匀增厚,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图像有特征性表现,灰阶超声多可做出正确诊断,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乳腺淋巴瘤可分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和继发性乳腺淋巴瘤,乳腺原发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1-3])。同时,乳腺原发淋巴瘤通常是以偶然发现乳腺结节或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与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因此容易误诊或漏诊~([4])。本研究通过分析22例乳腺原发淋巴瘤病例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合相关文献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超声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检查在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证实为三阴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检出的淋巴结进行多切面探查,观察其形态、大小、长径/短径、皮质回声、淋巴门结构、淋巴结皮质厚度以及血供情况。对超声或临床可疑的腋窝淋巴结进行超声引导下FNA细胞学检查,评价超声腋窝淋巴结检查以及超声引导下腋窝淋巴结FNA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能。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多指标联合诊断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学模型,并建立ROC曲线分析该模型鉴别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转移组35例,反应组31例。L/S≤2、边缘形态不规则和淋巴门缺失对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影响(均P<0.05)。超声检查对三阴性乳腺癌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68.57%、64.52%。超声引导下FNA对三阴性乳腺癌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71%、83.87%。联合诊断拟合方程为logit(P) =-5.301+2.860*穿刺结果+3.259*淋巴门+2.326*边缘形态+2.081*L/S。其AUC为0.959,最佳诊断点为0.510,敏感性88.57%,特异性96.77%。结论 腋窝淋巴结FNA联合超声指标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性优于FNA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20.
马培东  陈玮  张雯  郭宏  赵龙坡  陈静  杨连君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5):310-311,F003
目的 分析颈颌部淋巴结结核针吸涂片细胞学特点及漏诊原因。方法 HE染色及抗酸染色,利用光镜观察淋巴结结核针吸涂片的细胞成分及形态。结果 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为淋巴结结核针吸涂片之背号细胞,干酪样坏死物为坏死型淋巴结结核的主要成分,而上皮样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则较难见到;抗酸染色诊断结核漏诊率高。结论 随着结核治疗的进展,变异的结核菌及其所致非典型性结核病变增多,其针吸涂片细胞学特点也随之改变。临床应结合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改良抗酸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提高结核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