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进行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TCD检查提示治疗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进行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TCD检查提示治疗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2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9)和对照组(H=109),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1g,每日两次,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有效率为75.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磷酸肌酸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CVFT系列脑循环治疗仪治疗中风肢体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内科住院的脑梗死肢体障碍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FT--010型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14天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4天和28天后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治疗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TCI)患者的疗效及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88例ATCI患者进行了脑循环动力学观察。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脉泰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用脑脉泰胶囊治疗前、治疗28 d后进行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 I),并对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病灶一侧CVD I中,脑血流量(Q)及血流速度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管阻力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治疗ATCI患者疗效好,能明显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脑循环阻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从而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作为脑梗死的治疗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协作医院清流县医院2016年2月—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功能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神经内科一般药物常规治疗。对2组治疗10 d、3个月后的临床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功能治疗仪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电刺激小脑 30例脑梗死患者 (治疗组 )以观察临床疗效 ,观察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并与 30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不接受该治疗的患者 (对照组 )作对照 ,于治疗 1 0天后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对比无显著差异 (t=1 .62 2 ,P >0 .0 5) ,二组治疗后评分减少值比较则有显著差异 (t=2 .2 0 1 ,P <0 .0 5) ,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分类达 6分以上的比例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X2 =9.98,P <0 .0 1 ) ,脑循环动力学参数 (CVA)有明显好转。结论 电刺激小脑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改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 ,改善脑梗死病灶区血流  相似文献   

8.
周秀华 《重庆医学》2013,42(14):1648-1649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改善脑代谢及脑循环药物治疗,并辅助康复功能训练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86/9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72/90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传统常规治疗脑梗死基础上加用超声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银丹心脑痛软胶囊组)4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情况以及血清BNP值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BN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28天,观察组患者BN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治疗后E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使血清BNP水平值明显降低,有利于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以蚓激酶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39%,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张树根  朱勇 《吉林医学》2014,(11):2343-2344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观察组应用针灸推拿联合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有效率为7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推拿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桂芳 《吉林医学》2011,32(16):3179-318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时使用脑循环仪以及电脑按摩仪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发病3 d内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20天进行临床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结果: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并瘫肢电刺激治疗,有助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循环综合治疗仪对脑梗死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脑梗死的同时,随机将86例脑梗塞后抑郁分为脑循环综合治疗仪治疗组42例及抗抑郁药物舍曲林对照组4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HAMD、CSS及BI指数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周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AMD及CSS评分在2、4周末均明显下降(P<0.05),BI指数评分升高(P<0.05),表明两组抗抑郁治疗均有效,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恢复。两组间比较,治疗组HAMD、CSS降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BI指数在2周末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在控制抑郁及恢复神经功能上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上要快于对照组(P<0.05)。经4周治疗,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循环综合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具有疗效肯定、起效快及安全的特点,尤其对恢复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CVFT)治疗脑血管病(CVD)对患者临床、智能及记忆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研究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CVFT治疗。于CVFT治疗前后对其临床征候的变化进行评定,并采用简短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和临床记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研究组患者CVFT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2)研究组患者其智能与记忆障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合用CVFT治疗可使其智能及记忆成绩明显提高。结论:CVD患者应用CVFT治疗可促进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智能及记忆障碍亦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营养神经,促进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及对症处理;治疗组40例,除上述处理外,予物理治疗即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治疗20d后观察效果。结果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后循环缺血,总有效率达95%,治愈率、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分别为75.0%、(8.97±3.34)d;对照组分别为52.5%、(13.28±3.18)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后循环缺血效果显著,对脑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蔡敏  马璟曦  罗春阳  彭雪梅 《重庆医学》2012,41(7):656-657,66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n=30)和治疗组(基础治疗及阿托伐他汀治疗,n=30),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及颈动脉IMT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明显降低(P<0.05),而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6例发病12h内部分或完全前循环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6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再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21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梗死面积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后第3天、14天、21天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IH stroke scale,NIHSS)变化情况。结果:两组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灶最大层面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制剂 (SOD)治疗脑梗死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制剂(SOD)治疗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治疗组 ) ,与 60例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胞二磷胆碱组 (对照组 )进行对比 ,观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 ,总有效率为 90 .0 % ,总显效率 5 6.6% ,疗效优于对照组 (分别为 71.6%和 43 .3 % ,P <0 .0 5 )。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于 3d后下降 (P <0 .0 5 )。结论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脑梗死有治疗作用 ,其机制为抑制血浆内皮素的生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尤瑞克林对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3月一2015年2月收治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OCSP分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40例,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50例,同时对照组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丹参治疗,观察组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尤瑞克林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0%)和对照组(60%)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不仅仅可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改善,同时也有着安全用药特点,临床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