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罗莎  王月  封利霞 《安徽医学》2023,44(9):1021-1026
目的 观察治疗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特征并分析其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PDR,并治疗后稳定3个月的患者29例(39眼)作为PDR组,同时选取年龄匹配且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表现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3例(53眼)作为T2DM组纳入研究。受检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mfERG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两组对象mfERG的P1波、N1波振幅密度与潜伏期、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分析各个指标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与T2DM组比较,PDR组1~6环P1波及N1波振幅密度均降低(P<0.05), 2~6环的P1波潜伏期和5~6环N1波潜伏期均延长(P<0.05),而1环P1波及1~4环N1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各个象限P1波振幅密度均下降以及潜伏期均延长(P<0.05),并且颞上、颞下和鼻下方的N1波潜伏期均延长(P<0.05),而各个象限N1波振幅密度...  相似文献   

2.
Wu D  Gao R  Zhang G  Wu 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10):1560-1563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前和术后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 ,mfERG)的改变及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3例 ( 2 3只眼 )患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进行了mfERG检查。于脱离区 ,非脱离区 ,中心凹及整个测试区 ,对手术前和手术后mfERG的N1波和P1波的潜伏期和平均反应密度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前脱离区的N1波和P1波的平均反应密度明显小于非脱离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3 68,t4 2 6,P <0 .0 1 ) ,脱离区的N1波和P1波潜伏期时明显比非脱离区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3 .0 7,t=3 .89,P <0 .0 1 )。手术后于脱离区 ,中心凹和整个测试区的N1波和P1波平均反应密度较术前明显增大 (P <0 .0 5) ,但N1波和P1波的潜伏期则无明显变化 (P >0 .0 5)。结论 mfERG是评价术后视网膜功能恢复的有用工具 ,对视网膜功能测试反应密度较潜伏期为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路途径行视网膜下腔的全层异种视网膜移植的方法,并对移植结果进行初步观察。方法:用明胶包埋小鼠视网膜制成视网膜移植片,九只兔按外路手术方法将植片植入视网膜下腔。移植术后1-23天摘除动物眼球,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明胶包埋的视网膜移植片可以被植入宿主视网膜下腔中,视网膜移植片平铺于宿主视网膜下腔中,植片外层与宿主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相贴、存活,未见明显免疫排异反应。结论:视网膜下腔是较为理想的视网膜移植的受位;明胶包埋的异种视网膜植片可作为供体进行移植;移到视网膜下腔的异种视网膜能够存活,这一结果为今后异种视网膜移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兔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物,包括神经上皮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在正常Wistar大白鼠和视网膜变性(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RCS)大鼠视网膜下腔的发育状况,从而探讨异种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7只孕3周兔胚胎作为移植供体,酶法分离得到全层视网膜片(包括神经上皮和RPE),将其移植到20只Wistar大鼠和14只RCS大鼠的右眼视网膜下腔;分别于术后3 d、1、2、4周处死宿主,应用视网膜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供体视网膜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兔胚胎视网膜能在两种大鼠视网膜下腔发育为典型的"玫瑰花结"及视网膜各层结构.结论兔胚胎视网膜在大鼠视网膜下腔能进行分化和发育.异种胚胎全层视网膜移植是可行的,但移植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ERG)对视网膜脱离(retina detachment,RD)术前、术后的视功能客观评价意义。方法:应用Retiscan图像系统对101例RD患者的101只患眼及未网脱眼术前和术后的视功能进行MERG检测。测试野水平视角为±30°,垂直视角为±30°,采用ERG-jet电极,在8min(分8段)记录64个视网膜部位的反应。结果:视网膜脱离区域P1波振幅密度和N1波振幅较对侧眼相应值均明显降低(P<0.001),P1波和N1波潜伏期较对侧眼相应区域的潜伏期明显延迟(P<0.001):视网膜脱离区域术后P1波振幅密度和N1波振幅较术前同一区域均有明显提高(P<0.001),P1波和N1波潜伏期较术前同一区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01);视网膜脱离区域术后P1波振幅密度和N1波振幅较对侧眼对应区域均有明显降低(P<0.001),P1波和N1波潜伏期较对侧眼相应区域的潜伏期明显延迟(P<0.001)。结论:多焦ERG能客观定量评价RD 术前、术后的视功能;视网膜脱离手术虽然能达到解剖复位,却不能完全达到功能复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多焦视网膜电图各参数的特征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患者30例(30只眼),对侧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OCT用来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fERG分析其一阶反应的P1、N1波各成分特征。结果:OCT显示患眼各个分区的视网膜厚度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ERG显示患眼1环、颞上象限、上半侧区域P1波振幅密度,颞上象限、上半侧区域N1波潜伏期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CSF视网膜厚度与2环的P1波振幅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91,P=-0.02);直径5mm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平均厚度与3环P1波振幅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36,P=0.03)。结论:OCT与mfERG相结合能更全面反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眼功能、厚度及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评价经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前后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诊治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14例14只眼.所有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本研究采用1+PRN的治疗方案.注射后每月复诊,根据复诊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治疗.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l、3、6个月,记录最佳矫正视力、mfERG各环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变化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均接受雷珠单抗注射2.86±1.58次.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7),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视力与治疗前视力相比较,逐渐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环的潜伏期均无明显下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环及2环的N1波、Pl波振幅密度的升高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fERG可以作为一种评价经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后患者视功能变化情况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PD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后黄斑区视功能与形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17例(23眼)经典为主型CNV患者进行单次光动力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8个月分别行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视网膜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黄斑中心的厚度以及功能改变;选择相匹配的正常30眼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相比,CNV患眼治疗前黄斑中心厚度增加,且mfERG的N1和P1波反应密度明显下降.PDT治疗后,视力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T显示治疗后黄斑区中心厚度显著减小,但治疗后8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fERG显示治疗后1区P1波和2区N1波反应密度显著增加;治疗后8个月1区N1波反应密度显著增加;1区和2区的P1和N1潜伏期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视力变化与黄斑中心厚度变化有相关性(r=0.43,P=0.04),与mfERG各波的变化无相关性,1区的N1和P1波反应密度与黄斑中心厚度变化呈负相关(r=-0.43,P=0.04;r=-0.51,P=0.01).结论 对较小范围的CNV患眼单次PDT治疗可在3个月内减少黄斑区中心厚度并改善视功能,并在相对远期保持稳定.黄斑中心区和旁中心区的恢复有所不同;视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玻璃体内视网膜移植的动物模型 ,检测玻璃体内视网膜移植片视蛋白的表达 ,确定移植后视网膜的功能 .方法 :取 1~ 5d新生兔 12只 ,取出神经视网膜组织 ,作为供体 .取成年兔 12只 ,经角巩膜缘切口 ,囊内去除晶状体 ,切除前段玻璃体后 ,将供体兔右眼视网膜移植到成年兔右眼的玻璃体腔 ,分别于手术后 7,14,2 1d取出供体视网膜组织 ,抽提视网膜的总蛋白 ,用SDS -PAGE分离蛋白质 ,WesternBlot进行视蛋白的鉴定 .结果 :( 1)移植到玻璃体腔后 ,受体眼早期有一定反应 ,经过用药后消失 ;( 2 )移植后的视网膜可以成活 ;( 3 )在移植后 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6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72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药物治疗,对照组注射曲安奈德0.1 ml,治疗组注射康柏西普0.1 m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采用标准视力表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厚度|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fERG)检查分析N1波(第1个负波)潜伏期的变化期间|记录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等|在治疗后3个月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OOL)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BCVA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在治疗后1、3个月BCVA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视网膜厚度、N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N1波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低于治疗前,N1波潜伏期短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与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改善视网膜功能,安全性更好,从而有利于视力的快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微穿刺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微穿介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技术方法、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观察疗效。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眼超显微手术系统,实现活体视网膜静脉穿刺;采用光动力学方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动物模型,在阻塞的视网膜静脉内注入溶栓剂tPA,观察溶栓效果和术中、术后视网膜及其血管改变。结果:超显微手术系统能够实现稳定的视网膜血管微穿刺,并向血管内持续注药。在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该方法能使血栓迅速溶解脱落,疏通血管,恢复静脉血流。病理结果显示,视网膜静脉微穿刺介入溶栓后,不但能够逆转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理改变,而且对视网膜及其血管无明显损伤。结论: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溶栓剂可能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早期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该技术的不断完善,不仅可望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而且还可用于清除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组织活检、视网膜肿瘤介入治疗以及视网膜细胞移植等操作精度较高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胡茵  唐晓昭 《四川医学》2012,33(9):1562-1563
目的探讨经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36例(136眼)由同一术者进行外路手术,均在术中应用手术显微镜进行裂孔定位、冷凝封闭及巩膜外垫压。定期观察术后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经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125只眼(91.9%),视力较术前提高120只眼(88.2%),不变8只眼,下降8只眼。最好矫正视力0.3以上95只眼(69.8%)。术后所有患者视网膜冷凝反应Ⅰ~Ⅱ级,无Ⅲ~Ⅳ级。轻度屈光介质浑浊不影响手术过程。结论经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简单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Asweknown,theproportionoftheganglioncelIlayerandopticnervefiberlay-eraccountedfor3O%to5O%ofthetotalretina[lJ.Theganglioncelldamageandop-ticnervefiberlossmayresultinthechangesintheretinalthickness.Moreover,5o%oftheganglioncellsarelocatedintheregion4-5mmfromthecentralfoveaofmacula[2j-Sothemeasurementoftheretinalthicknessattheposteriorpoleacrossthemaculawillbebeneficialtothedeterminationofthedamagetotheganglioncellsandthenervefibers,soastofacilitatetheearlydiagnosisglaucoma.Retlnalth1cknessanal…  相似文献   

14.
兔视网膜中度冲击伤后血视网膜屏障改变及其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中度冲击伤后血视网膜屏障的形态变化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地塞米松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兔视网膜中度冲击伤动物模型,采用硝酸镧示踪剂观察伤后血视网膜屏障的改变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视网膜中度冲击伤后部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感光细胞损害,血视网膜并障轻度破坏和示踪剂向视网膜内渗漏,SOD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可明显减轻兔视网膜组织的损伤,缩短病程,改善其功能,结论:SOD及大剂量  相似文献   

15.
Manyophthalmologicaldiseasesareinvolvedintheretinalthickness.Recentyears,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hasbeendevelopedtobeusedinvivotomeasuretheposteriorpoleretinalthicknessandtodiagnoseinsuchdiseasesasdiabetesmellitus,glaucoma,maculahole,etc[1].Th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perflutren,C3F8)球内注射联合经巩膜直视下冷凝治疗上方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的疗效。方法:对23例(24眼)上方巨大裂孔性RD患者,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冷凝裂孔并进行外加压,玻璃体腔注入C3F8,并根据RD的具体情况进行环扎、放液。结果:21眼一次性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眼二次手术后复位成功,另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C3F8球内注射联合经巩膜直视下冷凝治疗上方巨大裂孔性RD,创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58例(57眼)复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激光或冷冻,惰性气体或硅油眼内充填治疗,术后密切观察随访3~24个月(平均9.6个月)。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后全部视网膜解剖复位,最后随访时的视网膜复位率91.2%(52/57眼)。视网膜复位眼最后视力均不同程度的提高,达0.02~0.7。并发症主要有医源必裂孔,暂时性高眼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对免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电图及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72只有色家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纽(A组)、模型组(B组)、VitB1混合液对照组(C组)、复明片组(D组),每组18只。B、C、D组制作视网膜脱离模型。造模后第1天下午开始给药,A组与B组均予温开水,C组予VitB1混合溶液,D组予复明片混悬液灌胃,体积为5mL/kg,1次,d。并于造模前1d及造模后的1、6、13、20d,行暗适应ERG、最大混合反应ERG、明适应ERG检查;于造模后7、14、21d分别观察各组视网膜复位情况,取材后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能提高RD后免眼暗适应ERG、暗适应最大反应、明适应ERG的a波和b波振幅,缩短其潜时,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促进脱离视网膜复住。减轻脱离及复住视网膜组织及细胞的形态学损伤,改善视功能。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通过抑制兔视网膜脱离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抑制基质的降解而起到保护视网膜组织结构、促进视网膜脱离后视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雷  赵平 《辽宁医学杂志》2007,21(3):169-17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位于巩膜嵴前坡的裂孔再次引起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1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后,裂孔位于巩膜嵴前坡,但仍有视网膜脱离。其中3例患者视网膜脱离局限于嵴前坡,观察脱离程度变化,于术后4~6个月因脱离加重行放水冷凝术。另13例术后视网膜全脱离。其中3例因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行玻切加激光封闭裂孔治疗;另10例行双眼包扎,促吸收药物治疗,其中3例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行激光封闭裂孔;7例网膜下液部分吸收,视网膜脱离局限于巩膜嵴前坡,行放水冷凝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裂孔完全封闭,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位于巩膜嵴前坡的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应依据眼内情况决定手术时机与方式。如果PVR严重应行玻切术。如果PVR在C1级以下应先行保守治疗,视网膜下液吸收后可行激光治疗。局限于嵴前坡的持续脱离行单纯放水冷凝术可使视网膜复位。手术应遵循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乳鼠视网膜细胞条件分化液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分化为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比较BMSCs、诱导后的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以及原代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取传至第3代的大鼠BMSCs,利用乳鼠视网膜细胞条件分化液作为诱导剂,进行增殖培养、分化诱导;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F、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